我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2020-01-10 02:48郭欣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12期
关键词:溶媒注射剂不合理

郭欣莹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500)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现代中药新剂型,可直接分布到人体的器官、组织,没有首过反应,具有疗效确切、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感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同时,中药注射剂对于急救、抢救昏迷患者以及不能服用药物的重症患者,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随着国家对于药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的加大,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我院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97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查询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记录,纳入标准是以“Z”开头的批准文号,共选取门诊处方970份,患者年龄3~75岁,男女比例1∶1.3,调查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联合用药、规格、疗程等情况及患者的基本信息。

1.2 方法

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注射,参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以及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等,使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评价并统计药品名称、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联合用药、用药科室、用药疗程以及溶媒选择等,录入表格中,分析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1]。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丹红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以及注射用炎琥宁等药品。

1.3.2 统计分析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分析超剂量使用、有无适应症、溶媒体积和选择、配合使用情况以及其他不合理的情况。

1.3.3 分析使用中药注射剂产生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全身性损害以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抽查的340例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中,不合理情况最多的是溶媒体积偏小,占比51.78%;其次为单次使用剂量偏大,占比29.64%。见表1。

表1 340例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

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当中,有42例为消化道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27例为心血管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为心悸;19例为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为失眠。12例为全身性损害,临床表现为全身瘙痒,夜间盗汗等。

表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不合理用药(用药剂量大、不合理联合用药、适应症不符、溶媒选择不恰当等)会导致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全身性损害以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2]。以下为不合理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分析:

一是不合理的辨证选药,中药注射剂的组成成分复杂,各个成分的主治功能不同,使用药物时应该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及药品的药性进行辨证治疗[3]。有的患者以“发热”、营养不良或者高血压等症状入院,给这类患者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参附注射液(50 mL),参附注射液由附子、红参提取物组成,化学成分是乌头生物碱、人参皂苷。该药由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必备急救中药”,该药主要用于阳性暴脱的失血性、感染性、失液性休克等,还用于气虚、阳虚等症状,临床主要表现有语言低微、疲乏无力、脉虚无力、舌淡、胖嫩等,不能用在阴虚症状和实热症状,更不能当做营养药使用。但上述患者并没有符合使用该类药物的症状,因此不能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是一种凉性药,主要以甘寒、苦寒、咸寒为主,只能用于热症引起的发热患者,如果用在寒症引起发热,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功能下降、寒气蓄积,这是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4]。研究表明,患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易产生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心悸、心率加快、恶心、呕吐等,该药在首次用药后30 min内高度观察,还需在用药过程或停药期间密切观察,血必净与中药注射剂、增强免疫类的药物联合使用会产生ADR,所以尽量避免联合使用。上述患儿的症状是急性支气管炎,胃炎,无憋喘、无咳嗽,因此不能使用血必净药物。

二是溶媒的不合理。本研究中,发现中药在溶媒方面的问题,如溶媒体积偏小97例,占比为51.78%;溶媒选择不当69例,占比为11.07%。

三是不合理的论治选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医生大多给予双黄连注射,双黄连的构成是由连翘、黄芩、金银花三种药物组成,均是凉性药,只能用于肺热咳嗽、外感风热等实热病症,但如果把该药物用在虚热寒症引发的腹泻、咳嗽等症状的患者,金银花中的异绿原酸、绿原酸在发挥抗病毒和抗菌的作用时,还会引起发过敏症状[5]。有的患者以间断腹痛、恶心、反酸为主诉入院,且患者还有冠心病、糖尿病史,给这类患者使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参麦注射液(40 mL)。参麦注射液有养阴生津、益气固脱、生脉等功效,可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型之休克、慢性肺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还可提高肿瘤免疫力,同化疗药物一起使用可增强其作用,但是上述患者没有明确的适应症使用此药物。本研究中调查显示出的不合理用药病例有34份,占3.95%。

四是超疗程、超剂量使用药物,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说明书中强调,有明确的剂量使用说明的,不能超出剂量使用,老人和儿童使用的剂量应该偏小。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内容简单、不严谨以及用法用量标注不清楚,都会导致用药事故的发生。

五是重复使用药物,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医生会让患者口服通心络胶囊,还给患者注射两种以上的活血祛瘀类中药,这就造成了重复用药,同种药物反复使用,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经济压力,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危险,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大多是由于重复用药或多次用药[6]。

六是不合理的稀释比例,稀释比例不合理通常表现为溶媒用量过少或过多或者不用,比如溶媒用量过多,银杏叶注射液说明书上表明与溶剂的混合比例为1∶10(V/V),但大多数的医生使用的比例为1∶ 25~1∶50(V/V),溶媒用量过多,增大了输液量,药物的浓度就会降低,影响药物的效果。比如稀释比例过少,参麦注射液说明取20~100 mL再加上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然后稀释滴注,但大多数医生只用40 mL或60 mL的参麦注射液,这样就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了提高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要加强对医生的中医理论的培训,能够正确辨别患者的症状,从而给患者给予正确的药物治疗。医生还要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使用药物,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应用联合配伍要谨慎。在患者输液期间,医生要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参与到治疗的过程中,对用法、用量进行监督,避免输液中出现超疗程、超剂量以及重复输液的现象。医生要对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在医院内进行用药宣传,给医院的工作人员提供最新的合理用药方法。只有这样做才能减少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中药注射剂可以发挥更加安全、治疗效果更佳的作用。本次研究当中,发现存在着单次使用剂量存在偏大的情况,发现的药物方剂有103份,占到了总数的29.64%。

综上所述,我院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基本合理,但在用药疗程、剂量、溶媒选择、联合用药以及用药适应症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医生的中药理论知识和加强对使用中药的实践,合理用药,才能使中药注射剂发挥更好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溶媒注射剂不合理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差评不合理
儿童为何接连被禁用中药注射剂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