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梅州山地标准化茶园的建设与关键管理措施

2020-03-05 11:00伍卫才卓国宁黄海英肖丽红赖榕辉黄秀鑫
广东茶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园梅州山地

伍卫才 卓国宁 黄海英 肖丽红 赖榕辉 黄秀鑫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 广东 梅州 514000)

背景与意义

梅州市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广东省东北部,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是个十分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1]。近年来梅州市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截止到2019 年,梅州市茶园面积有29.71 万亩,茶叶产量达2.09 万吨,茶叶已成为梅州市农业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梅州是典型的山区的城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 多座,因此茶叶基本是种植在环境优良的山上,茶叶的品质十分优良[2]。

发展到现在,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梅州茶叶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很多茶园的建设和规划不够科学,种植的品种比较混杂,田间管理较为粗放,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基于此,本文就当前梅州山地标准化茶园的建设与关键管理措施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希望对促进梅州山区茶叶的发展有所启发。

1 山地标准化茶园建设

1.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标准化茶园建设,将会提高茶叶的种植效率和水平,有利于解决茶叶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茶园建设之前,提高建园的标准化建设认识,是建成标准化茶园的基础。尤其是在山区建园,环境更为复杂,建园之初,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避免盲目建园。建园之初,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3],从资金投入、当地自然环境、交通基础、灌溉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茶园建设准备。

1.2 科学布局,合理规划

科学的布局,合理的规划[3],是山区建设标准化茶园的关键。在建园之初,应做好标准化建园方案,系统开展茶园建设,一是选好种植场地,种植环境的选择非常重要,是开展标准化建园的基础,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交通较为便利,土壤、水源、大气未受污染的区域,土壤以pH 4.0-6.0 的肥沃沙壤土最佳;二是做好茶园的布局和规划[3],应用良种良法科学地对茶园进行布局,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并在主要公路、附近的荒山林地与农田等的边界设立缓冲地带、隔离沟、障碍区。茶园进行开垦时,应注意水土保持,可以适当种植遮阴树、防护林等,遮光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三是选好茶树良种,应选用适应梅州山地茶园的环境条件、适制茶类的优质茶树良种,建议结合实际选用当地群体茶种以及金萱、梅占、英红九号、鸿雁12 号、瑞香、白叶单丛等优良品种。

2 关键管理措施

2.1 合理的种植方式和密度

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种植的品种和茶园环境,选择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山区茶园应建成等高梯田[4]。种植方式应结合实际情况,坡度陡幅度窄的梯坎茶园,尽量单行单株种植,坡度缓幅度宽的梯坎茶园,应尽量双行单株种植灌木型品种,种植密度应合理,不能过密,应结合实际和种植的品种进行合理的选择。

2.2 水肥管理措施

2.2.1 水分管理

标准化茶园建设,水分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影响到茶苗的成活率、品质等,山地建园环境较为复杂,应建设好蓄水池,尽量做好喷灌、滴管等设施,干旱天气应适当补充水分,尤其是种植后一个月保持土壤湿润。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根据需要进行喷灌或浇水。

2.2.2 茶园用肥措施

合理施肥是茶叶持续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等综合因素确定肥料种类、数量和施用时间,合理施肥,防止缺肥和过量施肥。在山地茶园应注重施用有机肥,多用农家肥。基肥应选择饼肥或者厩肥等农家肥为主,应结合秋冬季进行土壤深耕时施用;追肥应以氮肥为主,可选用有机复合肥等肥料,一般在各茶季采摘的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施用,全年3 次左右。幼龄茶园氮磷钾肥比例以2 ∶1 ∶1 为宜,每亩施用全氮量5kg ~10kg;已投产茶园适当提高氮肥比重,氮磷钾比例以2 ~4 ∶1 ∶1为宜,具体要根据实际土壤肥力状况和所生产的茶种类适当调整比例。

2.3 土壤管理

山地茶园应注重土壤管理,做好保水、保土和培肥,主要是做好茶园的覆盖和耕作,茶园覆盖应注重茶行间铺草覆盖[4],有条件的开展茶园间种花生、黄豆等绿肥,有利于茶园保土保水,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的活性和肥力;茶园耕作分为浅耕、中耕和深耕,浅耕深10cm 左右,中耕15cm 左右,深耕30cm 左右,浅耕和中耕结合各季进行除草与追肥时进行,深耕应在茶园进行清园翻埋杂草和施用有机肥时进行,每年进行1 次以上。

2.4 茶园修剪

对茶树进行科学的修剪,是茶树树冠丰产的关键手段[4]。茶树的修剪有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和重修剪。定型修剪在幼龄茶园进行,一般每年进行3 左右,每次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cm ~15cm 修剪,剪去茶树主干枝条,然后对茶树进行平修剪。轻修剪、深修剪在投产茶园进行,在春茶或秋茶结束后进行,每年应进行轻修剪1 次~2 次;重修剪是在茶树树冠产生大量鸡爪枝时应用的重要手段,一般在立春前后进行,及时剪去树冠枝梢10cm ~15cm。

2.5 病虫害防治措施

山地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应注重保护山地生态系统,应结合实际,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按照防治指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强化分批、多次及时采摘、修剪、耕作除草、色板与灯光诱杀、保护害虫天敌等措施的综合运用,采用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防治指标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经过国家使用登记许可的农药。

3 总结

综上所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结合实际应用良种良法,再在标准化关键管理措施上做好种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在做好山地标准化茶园建设的同时,又能保证好茶叶产量的丰产和品质的优异。在实际生产中,做好标准化茶园建设和管理,将会对我市茶叶产业标准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建园梅州山地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山地草甸
蓝莓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