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探析

2020-03-12 13:17钟秋华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漳州363000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态培育大学生

钟秋华(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善于洞察情绪、引导情绪,塑造理性平和、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营造团结奋斗的社会风尚。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长征路上的革命后备军和生力军,他们是否具备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仅关系到个人全面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49他同时又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70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具备健康社会心态,国家的未来就充满光明和希望。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健康中国的新时代背景下,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身的全面发展,指的就是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健康社会心态,具备健康社会心态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具备德才兼备、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等优秀品质的内生力量。大学生只有保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社会心态,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才能提高明辨是非和判断对错的能力;才能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一现实价值也就决定了培育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是时代使命,必须大力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社会心态。

(二)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柱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属性。公民社会心态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社会局势是否稳定[3]。大学生承担着祖国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使命和任务,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是否具备健康社会心态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具备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够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进取的、乐观的、向上的社会心态;在工作中保持斗志昂扬、创新发展的社会心态;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理性平和、善良感恩的社会心态。在健康社会心态的潮流引导下,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柱就会变得更加坚实可靠,大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队伍中去,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有所保障。

(三)实现中国梦的心理基石

历史告诉我们,大学生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密切联系。大学生具备积极健康、乐观开明、斗志昂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作为的社会心态,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石;培育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征程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大学生树立健康社会心态,不仅可以激荡起奋发图强的磅礴力量,也可以为振兴中华积攒“巨能量”。培育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使命和任务。

二、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意识不牢固

大学生正处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拔节孕穗期”,心智尚不成熟,其价值诉求、思维视角、政治倾向等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容易受到其中某些观点的迷惑使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出现不良倾向,个别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意识不牢固,受负面社会心态的影响,容易偏离主流意识[3]。在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社会环境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盲目跟风、从众心理严重,消极懈怠、焦虑浮躁、懒散堕落的不良社会心态就会在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滋生蔓延,成为其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健康社会心态的绊脚石。

(二)健康社会心态的宣传机制不够健全

在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生价值选择等方面的培养。部分高校缺乏以针对性、全面性、丰富性为一体的健康社会心态宣传机制,学校健康社会心态宣传机制不健全,针对性不强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缺乏正确引导。班主任、班长、团支书、班级心理委员接受健康社会心态专业知识培训的机会极少,欠缺健康社会心态辅导常识,因此,不能高效率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健康社会心态的有效宣传和引导,也使得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不能有效的得到解决和疏导。长此以往,容易滋生出焦躁、抑郁、不满、愤世嫉俗等消极负面情绪,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三)健康社会心态的榜样示范力量不足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一些草根网红通过快手、抖音、QQ微视频等APP软件走入大众的视野,但是他们中部分人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不高,为了个人利益无视法律和道德底线,在网络空间恶意传播负面消极、虚假的消息,导致自卑心理、嫉妒心理、攀比心理等不良社会心态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酵。某些年轻的网络红人、知名主播、演员和歌手虽然受到大量青年粉丝的追捧,但是由于这支新星网络领袖自身健康社会心态素质良莠不齐,所以很难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引领大学生树立健康社会心态的能力有限,因此就会出现健康社会心态培育榜样力量缺乏的现状,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也因此面临一定的困境和挑战。

三、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践行路径

(一)以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健康社会心态

一个人具备健康的社会心态,拥有健全的道德人格,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要培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就要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等道德品质,融入新时代元素,从而更好地培育大学生树立牢固的健康社会心态意识。第二,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社会心态,将我国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思想与之相结合,指引大学生看淡功名与利益,注重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坚定自己的健康社会心态意志。第三,塑造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应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以“忠孝仁义、信礼智勇”等思想滋养大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树立健康社会心态,真正达到“芳兰入室久而自香”的效果。

(二)创新和健全健康社会心态培育宣传机制

在这个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阵地,所以,培育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更应该利用信息科技武器占领思想阵地。第一,创新“互联网+健康社会心态”培育宣传机制,切实有效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博客、微信推文、网络直播、影视作品等媒介,宣传以健康社会心态为主题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通过网络媒介宣传,加强班长、团支书、宣传委员等班委的健康社会心态专业知识能力和宣传引导能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大学生树立健康社会心态。第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定期宣传和更新校园健康社会心态标语,以全面覆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标语形式将健康社会心态理念灌输给大学生,让健康社会心态真正入脑、入心。第三,各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宣传并开展以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理念为主题的团辅活动和体育竞赛,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让他们走出网络“虚拟世界”,走向健康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提供强健的体魄。

(三)大力选树健康社会心态形象大使

为了能够更加切实有效地培育大学生树立健康社会心态,教育者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要以健康社会心态形象大使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大学生的信赖和敬佩。一是推选新时代年轻有作为、敢于担当、积极向上、德才兼备的青年榜样为健康社会心态形象大使,通过榜样的影响力及号召力带动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和健康的社会心态,指引大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道路发展。二是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推选政策,避免选择仅有“颜值”而缺乏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明星作为大学生的榜样,从而避免他们盲目追捧素质涵养不高的明星,养成不健康、消极懒散的负面社会心态。三是健康社会心态形象大使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要不断完善和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作好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示范,从实际行动出发,以自身人格魅力去带动大学生树立健康社会心态。健康社会心态形象大使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才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结 语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是我国目前社会的主流心态,彰显着筑梦圆梦的强大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社会心态,是坚持健康中国理念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和题中应有之义。培育大学生树立健康社会心态,是引导大学生多些情怀、少些情绪,多些抱负、少些抱怨,多些冲劲、少些冲动,为继续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集聚大学生力量,为创造中国新辉煌、新成就汇聚新时代正能量的践行路径。

猜你喜欢
心态培育大学生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