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三重意蕴*

2020-12-29 14:33刘凯亚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育人

刘凯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民航学院,河南郑州450015;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我国思想文化方面的显著优势时,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优势?如何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164。他还强调“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让青少年更多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2]。这些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提出了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客观要求,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育人理念,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育人价值,认真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方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闪耀着精神力量的精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之“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3]。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发展中孕育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对于国家治理、社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整个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宝贵财富。然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宝藏却在近代遭受到剧烈的破坏和打击。中华文化在中国屈辱的近代被内外质疑,批驳,以致体无完肤。中华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继续昂首挺立,必须寻回民族的文化血脉,否则,民族发展便是盲人瞎马,夜半深池。检视历史,我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需要建立如下三“理”:

(一)建立文化自信之“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是重建文化自信的必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借工业革命的武器成果打破了中国的国门,古老的民族遭受了亘古未有的强势外族入侵。这一入侵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都更加来势汹汹,因为伴随着武力而来的,还有强势的以新兴科技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文明。清政府统治下的庞大中华帝国在这一次入侵中被东西方列强彻底击败,割地赔款的屈辱条约赤裸裸地摆在国人面前。此种情况下,急于救国图存的人们开始从失败中对比反思,从冷热武器对决的惨败中,认识到我族器物不如人;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反思到政治制度不如人;当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后,这一民族危亡的反思却走到了极端——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文化不如人,要想振兴中华民族,必须从文字和文化上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改革,从此,中华传统文化开始成为了我们前进的包袱和自轻自贱的弃儿。于是便有了胡适所言的“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4]的自卑与悲观的论调;于是也有了鲁迅所说的“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这一极端的言论,而于当时持此种观点的中国知识分子和精英名流亦不在少数,如陈独秀、傅斯年、钱玄同等人都对中国传统汉字进行了严厉且痛恨的批判。这种对民族文字和文化持如此极端的观点之现象,除去他们所受的无政府主义之影响外,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所造成的民族自卑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这些言论已经包含着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与情绪。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文化自卑和文化虚无主义并未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彻底消失,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依然存在着,那些文化自卑和文化虚无主义立场的继承者们不断地从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寻求所谓先进文明,比如西式的民主、法治、普世价值观等等,并以此来突显与放大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和愚昧。在依然较为强势的西方科技护持下,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乐观,文化自信并未理直气壮地建立起来,在保障言论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形势下,文化虚无主义者和历史虚无主义者依然甚嚣尘上,因此,我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重任依然道远且长。

(二)建立民族自信之“理”

与文化自卑携手并行的,便是近代中国备受打击之下的民族自卑感。民族自卑一方面源自于近代对外自卫战争中的惨败,另一方面则源自于文化阵地的失守,在西方列强武力和文化的双重打击和挤压下,一些人开始质疑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壮大能力,于是便有了一切效仿西方的奴化心理。民族虚无主义必须得到我们的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要确立并维护民族自信,我们就必须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工作,只有充分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而真实的认知,才能在深层次上真正树立起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说:“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5]。民族自信至关重要,一个没有自信的民族很难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繁衍生息下去。任何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对本民族的民族自信、认同,那么便启动了这个民族自我毁灭的程序。而这种自信的丧失,归根结底来自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数典忘祖,在西方强势文化霸权的挤压和愚弄下,不知自己来自何处,在外族文化的入侵下,不知本族曾经的辉煌,于是便产生了自怨自艾的消极心理和没有骨气的奴性心理,这种心理一旦形成,便会对民族的发展繁衍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6]

(三)确立人才培养之“理”

中国的教育事业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我们要培育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品格的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作谈话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5]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涵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精神。在国际文化交流密切的今天,西方文化不断涌入国内,文化传媒日益大众化和普及化,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定力,那么在近代屈辱历史和文化失守的影响下,必将会有一些青少年被误导,认为中华文化劣于西方文化,从而失去民族文化定力,产生不自觉的媚外心理。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里,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契合人类动物属性的消极主义、低级趣味大行其道,如果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素养作为护身武器,那么不少人将沉沦其中,不能自拔。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可谓尽心尽力,然而却难免在人文素质培育方面有所疏漏,以致部分大学生专业狭隘化、功利化、市场化发展十分严重,这样的人才培育是不符合民族复兴的长期需要的,没有中华优秀传统人文素养底色的人终究将是“空壳化”的人,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必将行进艰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之“道”

千万年的繁衍生息中,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华民族在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过程中,形成了古朴和谐的天人观念,这种天人观念成为了中华民族哲学的基础,并且影响着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走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这种在民族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又成为民族发展延续的内在因素。此哲学文化观念于两千年前司马迁所言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话语中便有昭示。中华传统文化纷繁复杂,在世界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现阶段,从育人的视角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含如下育人之“道”。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之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从大自然的刚健运行中,得出了有抱负之人也应当自强不息的理念。这是和谐的天人观念哲学思想的必然结果,人只有对天地有敬畏之心,才能得出人应当效法天地运行规律的结论,这一理念自《周易》而后便成了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但是这种奋斗理念又不纯粹是一种斗争精神,尤其不同于西方的侵略征服精神,无论是面对大自然,还是面对他国他族。这种理念是内在精神的强大与持守,是意志力的坚韧与不拔,是道德力的修炼与感召。它必须与西方尚武的侵略征服思想区别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首先追求个人内在的韧性与心性的修炼,追求外在的辛苦劳动获取生产生活资料以保全个体生命和种族的延续。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是自我生存生产的奋斗而非巧取豪夺的争战。这一奋斗不止的精神始终如一地贯彻在丰衣足食的和平年代,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贯穿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民族盛世,更贯穿于风雨飘摇的民族危难之中。无论对于个人的生存发展还是对于国家民族的薪火相传,这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这一精神仍然是我们民族、国家发展复兴的“传家至宝”,必须将其发扬光大下去。然而现实却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渗透,近代传统文化的衰弱,随着多元价值观的流行,满足人类惰性的享乐主义在不断蔓延,对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如今也日益受到侵蚀与破坏,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年、对党员、对人民大众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教育,使其保持对这一精神的坚守,惟有如此,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世界,长盛不衰。

(二)“天道自然,和谐共生”的和合之道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合文化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宽容与博大。史伯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些都是中华先贤关于和合文化的深刻洞见。和合文化一方面承认客观事物的差异与不同,另一方面又致力于将不同事物以及人的行为、思想甚至文化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利于人类的发展繁衍,这从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者的发展方面即可得到明证。内容与核心精神相异的儒释道三教彼此交融并存,虽然也存在冲突,但却在中华大地上长久和合共生,未曾发生过意图灭绝对方的大规模宗教迫害与战争,而西方的一神教却总是不容异己,拒绝和合,互相争斗,十字军东征便是血的教训。中国的和合观念是多方面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身心内外的和谐,本文化与异文化的和谐,这种“和实生物”的精神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竭的源动力,成为了独特东方智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精神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医要求人与自然相适应,如“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要求身心和谐则身体康健,如“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此外,放诸世界,这一独特的文化可以解决当今世界发展的诸多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必然道之路,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西方向大自然穷追猛打,暴烈索取……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7]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任何社会平稳健康运行都必需的精神;而人自身身心内外的和谐则是一个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化与异文化的和谐更是解决当今世界民族冲突和个别国家推行文化霸权而造成冲突的有力武器。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性之道

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传统道德规范体系自产生以后便长期主导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形成了独具古代中国特色的德性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不仅要求人们以儒家所确定下的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同时要求人们时刻内省,保持一种内向型的思想行为克制和高度的道德自觉。中国传统的教育也以追求至高道德为终极目的,《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便是历来中国文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追求,恰如钱穆在其《中华文化十二讲》中所指出的,“故也可说中国文化是性情的,是道德的,道德发于性情,还是一个‘性道合一’”[8]。尽管在19世纪时期的中国神圣光环已在消退,但诗人歌德依然对中国人的道德作出如是评价:“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赶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利益。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9]歌德的评价是中肯的,中国传统德性文化将道德化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不仅使社会保持基本的和谐状态,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成本,也就使得社会发展更加顺畅持久。孔子相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于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传统社会里,中国社会的治理一直将法律视为下策,作为最后的惩罚工具,出礼入刑,礼主刑辅,这也是中国人耻讼心理的直接原因。一旦“沦落”到对簿公堂的地步,那就意味着必有一方撕破了道德的底线,这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是不被族群所容忍的。可以这样说,德性文化成就了传统中国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又反过来成为德性文化存续发展的土壤,对理性律法有着天然的排斥,最终使得德性文化长期在中国根深蒂固,稳如磐石。

(四)“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集体之道

无论是儒家的家国天下,家国一体,还是墨家的兼爱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这一精神一经产生便成为中国人精神中宝贵而不可分割的部分,如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为中国古人集体主义的养成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础,相对平坦的冲积平原提供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存方式,而这种农业生产受制于生产力的低下又必须建立在集体耕作的基础上,最小的单位便是家庭,随之则为村落,乡里。以集体求得种族生存繁衍便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发展方式。个人利益必须从属于家庭利益,族群利益,国家利益,必须在集体的前提下谈个人的生存发展,于是个人主义便从一开始就受到了集体的压制,但这种集体为上的优势也是极其明显的,个人对集体自觉的义务承担形成了强大的集体,从而保证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经久不衰。农耕经济对中国古代集体主义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天生便具有自给自足的独特优势,无需进行频繁的商品交换获取生存生活物资,因此个人作为农耕社会的一份子便长期地被土地固定在一个特定的生活空间里,眷恋故土的乡土情结因此而生,古代农业中国也因此不能产生发达的商品交换,个人利益的追逐缺乏社会条件,也就无从产生西方建立在频繁而发达的商品交换之上的个人主义。其次,农业生产需要自然的配合,旱灾洪涝对农作物的影响最为常见,也最直接彻底,因此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界对收成的影响,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工程建造,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种需求不仅来自于统治者,同时也来自于靠天吃饭的农耕者,这种大规模的集体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集体主义的发展,当然,也在无形中促进了中国古代封建集权政治的发展。再次,相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农耕民族体力相对柔弱,且不具好战性格,因此为了抵御北方外族的入侵,也必须依靠集体(最大的集体便是古代中国的封建政权国家)的力量与之进行对抗,从而保护生活生产的安宁,这种长期与外族入侵进行斗争的状态也刺激了爱国主义和民族集体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相对而言,基于游牧文明或海洋文明的民族,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集体行为和利益,但是由于其快速的迁徙性,频繁的商品交换和海洋冒险、掠夺行为则促成了其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获取更好的生存资料是西方游牧社会以及海洋文明带来的必然结果。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之“术”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术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必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挖掘、发扬、定位和传承工作,切实将传统文化的位置摆正,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视角摆正,唯此才能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已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传统文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提升和重视,传统文化阵地的失守为时已久,要想恢复认知和重视必须付出巨大努力。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在先进武器的保护下强势入侵中国,加上近代封建和资产阶级政权的懦弱无力,使掌握文化学术话语权的大量精英知识分子将中国落后的原因最终指向了延续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急迫的救国心的驱使下,自上而下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抨击和斗争,基于时代的局限性,反传统者对传统文化实际上陷入了一种极端化的错误认知。在长期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贬低下,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日渐式微,传统价值体系也受到了重大冲击,西方文化和西方多元价值观逐渐蔓延,甚至西方文化一度成了判断科学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唯一标准,这是十分值得我们警惕的。任何一个民族,要想持续地繁衍生息下去,都绝不能离开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所在,根系所在。如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也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和反思,长期对传统文化的极端认知态度有必要也必须进行改变。依靠引进西方文化我们实现了日渐发达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却力不从心,任重道远,青少年教育危机潜伏,价值观异化风险依然不减。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上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正位,为文化育人奠定基础。物质文明是民族发展的外在保证,而精神文明是民族发展的内在灵魂,没有外在保护,一个民族难以抵挡外来入侵,无法保证延续,而如果缺乏内在灵魂,一个民族的强大必是徒有其表,发展存续很难以持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中华民族内在灵魂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术,首先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发扬的力度。要积极鼓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理清传统文化的体系,从而便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其次应当自上而下加大传统文化普及的政策支持力度,作为政府的一项任务,真抓实干地去推广普及。文化的推广,除市场外,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造就一种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文化阵地失守后,其恢复不能完全依靠民众的自觉,东方文化之克制,西方文化之放纵,相比之下,更强调个人中心的西方文化距离本能欲望更近,以人之自我本能选择判断,则更愿意选择西方文化,然而,这却是一条十分危险的道路。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资源中的扩容之术

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资源中的容量和占比,是目前我国教育应当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占比十分值得担忧。一方面学校教材中传统文化份量比重小,另一方面大学教育中传统文化被边缘化,所受重视程度与英语相差悬殊。以大学教育为例,传统文化的教育基本上以大学语文为主要阵地,但是大学语文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受师生重视,甚至在调查中出现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比英语课还难的情况出现,而这种难多是体现在听不懂古文上。这种怪象虽非主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大学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陷和问题。另外,从大学生日常汉语写作水平中也能看出其对母语的掌握程度之低下,民族文字是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石,如果丢了这项基本技能,文化传承将变得十分可忧,民族发展也将十分危险。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便是我们的学校教育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小学、初中、高中只一味重视分数的提升,而大学基本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文史哲等人文教育极其缺乏。

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是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而艰苦历程的钥匙,而不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也就不会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不可能知道这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繁衍生息、长存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可好可坏、可良可恶的循环怪圈,重视之则良性循环,不重视则恶性循环。爱国之心、民族自尊心不会与生俱来,而是涵养于教育之中。目前的环境下,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我们应该自小学始便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且应一以贯之,只有在这样的熏陶下,才会使学生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种亲近感,而不是排斥和轻视。高中后应当加强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非只有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同样灿烂辉煌。目前的情况是,除了大学的中国传统哲学专业外,受过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十分贫乏,小学无法进行哲学教育,而中学时代基本上以马克思哲学教育为主,自始至终,不知道中国哲学究竟是何样子,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大多蕴藏在中国传统历史和哲学中。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哲学,但是必须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中去,实现“中国化”,才能得以真正地传承和发扬,不然,则很容易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行久致远。

(三)传统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之术

狭义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倾向于马列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容和体系,传统文化育人则主要体现在语文、中国古代史和中国传统哲学等方面,二者虽有一定分野,但是也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首先,二者育人目的具有一致性,在我国,无论传统文化育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担当精神,培育具有中国智慧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国家和民族特殊性土壤,任何思想要在一个新的国家生存发展,都离不开本土文化,在数千年传统文化始终未曾中断的中国更是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至今对中国人产生了深入骨髓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引进先进思想和文化,必须有本土文化的支撑和涵育,否则,新思想与文化很难传播。马克思主义也必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才能符合中国实际,为我所用,因此才产生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为传统文化育人提供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传统文化育人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才能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也才能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避免走上复古泥古的道路。“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任何文化都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前进,唯此方能获得新鲜血液,保持持久生命力。广义而言,传统文化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405传统文化育人要进一步发展,取得切实成效,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而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面临的教学效果危机,也必须同传统文化育人相结合。近些年来,传统文化育人口号一直喊得响亮,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却缺乏足够的制度和课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备受重视,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固化,模式守旧;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超载,微循环闲置等,因此急需注入新的育人元素,这就为传统文化育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要通过梳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关系,优化教材,提升思政课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技巧,畅通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微循环。通过这些举措,将传统文化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从而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四)传统文化育人的转化之术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准确了解,从而对传统文化的育人内容和育人方式进行一定的转化和简化,做到“因材施教”。如今的青少年作为网络时代的新人,既有朝气蓬勃、积极奋发、勇于接受新事物、力求创新的一面,也有受多元价值观影响而出现享乐化、心理脆弱、知识功利化之不足,乃至变身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一面,这正是传统文化育人面临的困难。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多民族精神的漠视,才导致了如今青少年中存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文化育人不能一蹴而就,传统文化育人的困境依然存在或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去大力推进。

首先,应当明确育人目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不是为了复古,更不是为了以古代今,这是传统文化育人容易陷入的误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对当前以及今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文化的指引,而非掣肘时代的进步,我们通过传统文化育人使青少年掌握其中跨越时代的优秀精神特质,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中华文明进步服务,为提升人民素质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其次,在育人载体上,要重视利用网络和自媒体优势来开展。时代在发展进步,育人载体和途径也应随之变化,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育人是传统文化育人途径的转化。青少年作为网络的“原住民”,网络自媒体在其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网络的喜爱程度已甚于书本,与书本相比,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获取知识,这是网络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尽管书本知识依然是知识最主要、最可信的获取途径,网络知识则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但是这一传播载体已不容忽视,我们无法回避它,唯有更好地利用它才是正道。实际上,网络如今在知识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在育人方式上,应当根据受教育者个体的文化素养差异而分别采用或通俗化或相对专业化的方式“因材施教”。这是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式的转化。传统文化育人是教育的组成部分,那么也就必须尊重教育的规律,分门别类,因材施教。对于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对象,必须将传统文化精简化、通俗化,如此方可使其易于窥探文化之奥妙,不至于知难而退;而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则应当采用较为专业的教育方式,使其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达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目的。

四、结语

物质文明是一个民族强盛的躯体,而精神文明则是一个民族强盛的灵魂,没了灵魂的躯体不可持久生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们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壮大长存的法宝,其蕴藏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是现代世界诸多病症的济世良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延续的重要意义,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以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和塑造国人的灵魂,从而使民族发展具备精神之盾。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