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高校管理工作论析

2020-12-29 14:33秦晓静
关键词:辅导应急群体

秦晓静

(武汉理工大学 物流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一、引言

一直以来,传染性疾病都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流动加快,人类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但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也扩展了传染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极大地增加了群体性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2019年底,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病例。2020年初,新冠肺炎陆续在多地爆发,它作为一项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有着极高的传染性并迅速席卷全球。

武汉既是新冠病毒肆虐的重灾区,又是全国高校的主要聚集地,部分学生滞留在校且高校无法正常开学,校内各项日常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为处理好此项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事件,很多高校都针对疫情防控问题对学生的管理积极开展相应的应对管理工作,及时解决遇见的各种突发性问题。疫情的应对管理工作是高校应急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能体现高校风险应急应对管理工作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高校管理工作能力的认同感。只有科学分析并不断完善现行的管理工作,并创新应对措施以满足新的历史条件的需求,才能降低突发事件对高校日常管理的不利影响,提升高校应急处理水平与总体管理能力,从而尽可能保障广大学生群体的安全与利益[1]。

二、新冠疫情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影响

高校作为学生群体聚集性的区域,属于人流密集、人群活动频繁的场所,且学生群体的日常活动如上课、运动、聚会、食宿等均属于高聚集性活动,故高校属疫情期间高风险区域。为积极避免高校疫情爆发或扩散等现象发生,高校疫情风险防控需有完整的应对管理工作体系,包括疫情的预防体系、应急响应体系、物资调配体系、人员管制体系、心理问题防治体系、课设调配体系等各类体系。因武汉市新冠肺炎爆发时正处于高校寒假期间,仅有少量学生滞留于校内或武汉本地,基本未涉及校园内部疫情大面积爆发等事件,故该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多以线上处理或组织调配等为主。

疫情下的高校应对管理工作主要分为高校疫情应急管理、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高校课程教学管理、高校心理辅导管理、高校校媒宣传管理、高校疫情防控教育等部分。本文从这六个方面对高校新冠疫情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基本工作策略。

(一)高校疫情应急处理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困境

高校疫情应急处理管理工作是高校在特殊时期为解决各项突发性问题而部署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应急管理工作包含应急机制建设、信息处理分析、组织协调规划和资源整合统筹等方面。本次疫情检验了高校疫情应急处理管理的能力,许多高校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信息的处理分析也基本能与实时信息保持同步与一致。但各高校在组织协调规划诸如校内滞留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防疫工作的组织协调、返校学生的管控工作等方面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资源整合方面,部分高校在生活物资、医疗物资、防疫物资、学习物资、捐赠物资等方面难以保障师生群体的资源需求,缺乏整合校友会及社会资源的能力,没有配套建设相关的信息网。

尽管此次疫情爆发于高校的寒假期间,但从武汉诸多高校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来看,目前高校的疫情应急处理管理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其组织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完备性和及时性。疫情发生后,部分高校无法迅速进入应急管理状态,组织调配与资源整合略显得有些乏力,这说明部分高校在非疫情期间并未对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的体系建设工作进行系统的打造,该项工作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与组织性,是部分高校在日常管理中的弱项甚至缺项[2]。

(二)高校课程教学管理工作

高校是学生学习、交流、成长的场所,而受疫情影响,学生无法正常到校上课,原有高校的知识传播方式受阻,师生缺乏直接的面对面交流,学生间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讨论,以往正常的课程设置及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疫情期间的高校课程教学管理工作一般以网络课程管理为核心进行调整。其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实验课程或社会实习课程应延长至疫情结束后再另行调整。其二,课程教学模式由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转变为直播授课或自媒体授课等多种形式,师生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语音或视频的形式解决,课程教学模式调整须及时高效,考虑不同区域家庭、不同条件家庭学生的适应性等。其三,高校应科学调整课程的教学时长,合理安排学生的自学时间和听课时间。其四,课程教学质量也是高校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网络教学必定会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高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严格把关,充分备课,尽可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受疫情影响,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给高校课程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从教学内容上讲,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无法开展相关实验或实践活动;从课程教学模式上讲,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教师无法进行集中管理以及更加及时迅速地解答学生们的困惑,也无法做到监督指导等;从课程教学时长及教学质量上讲,这两项均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会降低很多。

(三)高校心理辅导管理工作

疫情影响之下,高校心理辅导管理工作主要是管理心理辅导的方式、心理辅导的内容、心理辅导的频次,以及心理辅导的时间。其一,高校心理辅导的方式一般采用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心理辅导的人员可以是专业的心理辅导者,如辅导员、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等,也可以组建学生的互助小组,内部沟通。其二,目前心理辅导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专业心理知识讲解、心理问题预防、特殊问题解答、情感交流、心理疏导等。其三,心理辅导的频次会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设定,定制化安排定期的心理教育课程、日常的心理访谈或疑难问题咨询解答等。其四,心理辅导的时间长短也是量化高校心理辅导管理工作的指标之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心理辅导的时长,将时间限制在合理范围内,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6]。

当下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辅导主要基于线上,无法达到师生间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效果,心理辅导者无法直接感知学生们的真实情绪或情感。二是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缺乏特定环境下的情境模拟式教育,难免会形式大于实质,起不到真正解决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作用。

(四)高校校媒宣传管理工作

疫情期间,高校校媒宣传管理工作包括对疫情相关防控知识的科普,对学生先进志愿事迹的宣传报道,对学校防疫情况的播报,对社会典型事例的报道等。目前,高校校媒应作为学校对内宣传的平台和对外展示的窗口,其宣传管理工作基本能做到与时俱进,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校媒作为校园疫情播报的载体,能够每日实时向学生群体播报校园内和社会上的防疫情况;其二,高校校媒能及时地宣传学生志愿群体的先进事迹;其三,高校校媒发挥着高校网络防疫科普平台的作用,对防疫动态、防疫科普知识等进行宣传;其四,高校校媒会对社会先进防疫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高校校媒宣传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在疫情期间有着很繁重的工作量。高校校媒宣传工作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宣传内容质量问题,从疫情期间校媒宣传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许多学校的宣传内容质量不高,大都直接从其他网站转载或借用,缺乏原创性与独特性的文章来吸引学生群体。二是对先进事迹的宣传模式过于样板化,许多宣传报道不接地气,学生群体难以在心中产生共鸣。三是校媒的科普作用并未发挥应有的效果,无论是内容还是深度上都无法达到科普的作用。

三、新冠疫情防控对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意义

(一)疫情防控提升了高校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高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理管理工作是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应急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疫情对提升高校疫情应急处理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以下诸方面:其一,应急机制的建设并非仅是疫情期间紧急部署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高校针对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建立的配套管理机制,如疫情预防阶段的防控预演处置、疫情期间的应急管理措施,疫情后期的监督管控工作等。应急机制的综合建设不仅体现了高校在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上的能力与水平,还体现了高校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其二,高校信息处理能力通常体现在高校在疫情期间对疫情信息通报的及时性、真实性,以及处理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传递的通达性。其三,高校应急处理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此项工作中尤为重要,面对突发性疫情,高校要具备高水平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对校内滞留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防疫工作的组织协调、返校学生的管控工作等。高校在管理防疫物资、防疫人员、医疗设备、滞留人员等方面需具备强大的组织管控能力。其四,高校的资源整合能力实际是与组织协调能力相辅相承的。其中,资源整合包括疫情期间高校对在校人员基本的生活物资、防疫物资、医疗物资、学习物资、捐赠物资等各类不同的资源的整合,同时还包括社会资源、医疗救助资源的整合。除此之外,高校疫情应急处理管理工作还体现在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等方面,如安排困难家庭学生的救助工作、人员其他疾病管理工作、人员突发性流动管理工作等。

(二)切实提高了高校课程教学管理水平

高校作为学生的学习场所,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即为课程教学。疫情期间的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相较于正常时期则更具挑战性,也更能考验高校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新冠疫情期间,高校所有的课程教学全部在线上完成,这对高校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课程的设计安排、教学模式的调整、师生间的互动方式、课程教学质量等都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更灵活地适应学生群体的需求。同时,还要落实课程教学管理的效果反馈工作,学生群体隔离在家,基本处于自主安排的状态,学生离开网络后高校就无法进行直接的管理,所以需要高校主动为学生群体制定目标更清晰、内容更详尽、结果更易反馈的分解性学习计划,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时课程管理。只有高校在疫情期间做好课程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群体的需求以及自身教学体系的问题,对以往教学工作上的不足引以为戒,逐步完善课程教学各项具体工作及管理体系。

(三)增强了高校心理辅导管理工作意识和能力

新冠疫情下,由于高校学生长期在家隔离封闭,其心理问题尤为突出。甚至有一些受疫情威胁较大的学生,还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高校对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极为重要。以往,高校的心理辅导管理工作较为单一,且学生群体数量多、个体差异性大,往往无法逐人进行心理辅导。而疫情期间,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不管对心理辅导的方式、频次、辅导内容,高校都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尽可能地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筛查与心理辅导。高校可吸收此次疫情期间的心理辅导经验,拓宽思路,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对日后的心理教育辅导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指导未来的心理辅导工作。

(四)强化了高校校媒宣传工作管理

以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为主的高校校媒在疫情期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因此,还要加强高校校媒宣传的管理工作。高校校媒宣传管理工作包括对学校防疫情况播报,对学生先进志愿事迹宣传报道,对疫情相关防控知识科普,对社会典型事例报道等。其一,对学校疫情防控播报是高校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要及时传递真实、准确的校内疫情信息,打通高校信息传递的通道,以增强学生群体对高校的信任度。其二,通过对学生志愿者群体的宣传与表彰,能够鼓励学生群体,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还能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鼓舞人心。其三,对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与疫情负面信息的辟谣能避免学生群体出现对病毒的错误认知和心理上不必要的焦虑、忧郁与恐慌。其四,高校在疫情期间对社会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加强学生对社会英雄事迹的认知,提高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新冠疫情下高校管理工作之策略

(一)高校疫情应急处理策略

高校的疫情应急处理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工作,涉及到多项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和体系制度建立的方方面面。在疫情初期,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组建应急管理小组,构建全面的应急机制体系,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事。高校还要加强信息处理能力,处理好学生信息需求与外界信息供给之间的关系,提高信息匹配效率。同时,高校还应该做好组织协调与资源整合工作,以学生需求为准则,以保障师生人生健康安全为底线,充分调动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在满足学校师生自身需求的同时,积极回馈社会。以江汉大学为例,在疫情期间,江汉大学学生校舍被征用改建为临时方舱医院。学校为了保障学生隐私和在校个人财产安全,组织协调有关负责人员对学生的私人物品按人按寝室分拣分装,开辟专门的区域进行储藏,以保障学生群体的权益,受到了学生群体和社会的一致赞扬。

(二)高校课程教学管理应对策略

特殊时期,高校的课程教学管理除了日常教学安排外,还要兼顾所有学生的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具体而言,在只能通过网络进行授课的情况下,高校要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合理分配教学时长,全面提高课程质量。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要匹配当期学习任务与进度,还要兼顾学生德育及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可以需要教师个人创新教学方法、高校积极引进时新的线上教学软件、开展线上交互式学习监督等方式进行创新。同时,高校应合理把控教学时长,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习俗、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时长。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应严把教学质量关,组织教学督查小组,对教师的教授内容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定时审核,调查学生的授课满意度,以提高疫情期间远程教学的质量。

(三)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应对策略

高校心理辅导管理工作可通过创新心理辅导内容、提高心理辅导方式多样性以及科学规划心理辅导的频次和时间等方式保障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疫情期间,高校需对学生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摒弃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多维度地引导学生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并消除学生群体出现的焦虑、抑郁、厌学、恐慌等心理问题。高校可设置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高校可建立心理辅导小组,心理辅导小组可由师生共同组建,也可由学生群体间自行组建。小组可对学生心理问题归纳汇总,综合分析,通过解答普遍性的疑难问题提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效率。同时,针对个别特殊案例,高校还应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四)高校校媒宣传工作应对策略

高校校媒宣传管理工作是疫情期间高校传递信息的重要环节,对学校疫情防控播报的内容需全面及时、真实可信,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对学生典型事迹要加以收集,为学校和社会做出了贡献的学生可进行专题报道与宣传。相关事迹报道可创新宣传方式,以自媒体或直播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积极开展疫情期间的防控科普工作,开设知识科普专栏、信息辟谣专栏等。高校对社会先进事迹的宣传亦要加强,疫情期间发生的先进个人或集体的热点事件,可作为实时案例设置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加强宣传讲解,提高学生群体的个人素养及思想觉悟。

猜你喜欢
辅导应急群体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