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术前结肠癌与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7-17 13:32陈文卓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铁岭11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结肠癌准确率病理

陈文卓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辽宁 铁岭 112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结肠癌术前和术后复发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手术前后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分析CT诊断术前结肠癌和术后疾病复发的准确率。结果:术前CT检查诊断为Ⅰ期14例,Ⅱ期18例,Ⅲ期9例,Ⅳ期5例,CT诊断术前结肠癌准确率为92.0%,术后CT诊断结肠癌复发的准确率为93.3%。结论:CT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检出患者的结肠癌,有助于临床及早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且对术后结肠癌复发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

结肠癌属于常见消化道肿瘤,在40岁以上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通常可分为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和腺癌,多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等部位,容易沿肠壁扩散,因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1]。结肠癌临床发病隐匿,早期主要表现为腹胀等症状,随着疾病不断进展,可出现腹腔积液和便血等症状,临床可通过电子结肠镜和大便潜血试验进行诊断,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在结肠镜诊断中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该方法安全无创,操作简便,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的恶性肿瘤侵犯和组织浸润情况,因而在术前结肠癌诊断中应用广泛[2]。由于手术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病情,但是无法阻止疾病复发,因而术后结肠癌复发诊断也极为重要。为了解CT检查在结肠癌术前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其展开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中选取5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均符合手术指征,均知晓本研究并同意配合,排除严重脏器功能损害、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43~78岁,平均(52.9±4.6)岁,病程为1~7年,平均(3.4±0.2)年,其中乙状结肠癌26例,升结肠癌9例,降结肠癌11例,4例为横结肠癌。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所使用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28排和256排螺旋CT扫描仪,在实施检查前2d,指导患者常规进行肠道准备,术前1d给予流质饮食和肠胃清洗,检查前6~8h禁饮禁食,检查前2h给予灌肠处理,使用温开水灌肠1~2h。在进行CT检查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检查前半小时服用500mL3%泛影葡胺,然后给予患者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设置层厚为4mm,层距为1mm,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150mAs,螺距设置为0.6,从盆底肛门扫描至患者的肝脏顶部。常规扫描完成后,给予患者增强扫描,首先经肘静脉给患者注射100mL的碘海醇,将注射的速度控制在3.5~4.0m/s,将所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对其进行容积重建等处理,由两名专业的影像科医生对所有患者的CT影像进行分析。经检查后所有患者均选择合适的时机行手术治疗,并取病灶组织样本实施病理检查,于术后6个月进行CT复查,确定患者病灶恢复情况。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应用百分(%)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差异,用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术前CT诊断

本研究中5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肠癌Ⅰ期15例,Ⅱ期19例,Ⅲ期10例,Ⅳ期6例,通过对患者的术前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准确诊断为结肠癌Ⅰ期14例,其准确率为93.3%,准确诊断Ⅱ期18例,Ⅲ期9例,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7%和90.0%,Ⅳ期诊断准确5例,患者术前CT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2.0%,详见表1。

表1 术前CT诊断结果分析[n(%)]

2.2 术后CT诊断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有15例复发,其中Ⅰ期和Ⅳ期各2例,Ⅱ期8例,Ⅲ期3例,患者的术后CT复查准确诊断14例,其中Ⅰ期、Ⅲ期和Ⅳ期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3.3%,详见表2。

表2 术后复发患者的CT诊断结果分析[n(%)]

3.讨论

结肠癌是一种结肠部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所占比重较大,结肠癌可沿肠壁环形发展,由肠管纵径上方蔓延或浸润至肠壁深层,可导致癌细胞向其他部位扩散,因而结肠癌的局部复发率较低,但是远处转移率较高,患者的肿瘤大小、类型以及分期等情况均与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3]。结肠癌发病机制复杂,与患者的饮食、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均具有较大关系,肥胖、慢性结肠炎和结肠息肉患者均是结肠癌的易感人群。早期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在患者出现便血、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往往已经进展至结肠癌中晚期了,该阶段患者还可伴发浮肿、贫血等多种症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引发腹部包块、肠梗阻等症状,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4]。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结肠癌显得极为重要,有助于早期控制肿瘤,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从而改善患者预后[5]。

就目前来看,临床应用于结肠癌诊断的方法较多,其中病理切片检查是一种最为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该方法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会给患者造成较大损伤,且对检查实施者的经验要求较高,所需检查时间较长。CT与MRI均是临床诊断结肠癌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但是MRI检查费用较高,且所需时间长,具有较严格的肠道准备要求。CT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1)CT检查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结肠壁增厚,且在实施增强扫描时可出现均匀性强化,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结肠壁增厚的原因,从而对结肠癌进行准确分类,给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2)CT检查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且分辨率和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有效避免病理切片给患者造成的创伤。(3)CT检查可对病灶实施断层扫描,以便清晰显示患者断层面解剖结构,从而提升临床对结肠癌的诊断效率。(4)CT检查能够给予患者矢状面、冠状面和三维立体图像重建,有助于清晰显示患者病灶,确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因此,CT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CT通过图像重建可清晰显示患者病情及周围组织器官浸润情况,且空间分辨率高,可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肿瘤发生部位、大小以及周围组织关系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判断,为结肠癌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指导,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及预后改善。本研究中,通过对50例患者的术前和术后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T诊断术前结肠癌的准确率为92.0%,术后CT诊断结肠癌复发14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3.3%,说明CT检查应用于结肠癌诊断,能够及早发现患者病情,从而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CT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检出患者的结肠癌,有助于临床及早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且对术后结肠癌复发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结肠癌准确率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