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MA在男子篮球专项学生中的实践运用探究

2021-11-21 14:08曾仁杰王玉侠陈丹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躯干功能障碍踝关节

曾仁杰 王玉侠 陈丹

(1.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0;2.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近年来,随着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篮球项目在竞技体育中的发展趋于成熟。但为了满足观众需求,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等方面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苛。训练负荷、比赛强度不断提高,使得运动损伤逐渐增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竞技水平和运动寿命。因此,在未出现身体功能障碍和疼痛之前及时对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练习,就变得尤为重要。

该研究应用选择性功能评估系统,对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进行身体功能评估,根据动作功能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纠正策略,以降低受试者的身体损伤概率和改善受试者身体状况,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作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12名男子篮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被测试者基本情况:平均身高178.25±5.06cm;体重67.35±6.21kg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SFMA、运动损伤、篮球损伤康复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等网站检索相关资料。

1.2.2 实验法

(1)SFMA 测试方案:SFMA测试方法及评分标准严格按照该流程。

1.2.3 数据统计法

将收集所得数据导入SPSS数据统计软件,按要求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用总结、归纳、类比、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实验所得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

2 结果与分析

SFMA中文译为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主要由10个动作模式组成。此次测试对12名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进行选择性功能评估,为了便于记录,功能正常(Function)用F简写,功能障碍(Dysfunction)用D简写,疼痛(Pain)用P简写,无痛(No Pain)用N简写,即:FN(功能良好且无疼痛)、FP(功能良好但有疼痛)、DN(功能障碍但无疼痛)、DP(功能障碍且有疼痛)[1]。

2.1 颈部动作模式

2.1.1 颈部动作评估方法

(1)执行第一动作模式,主要评估学员颈椎屈曲幅度

学员直立,两脚并拢,脚尖向前,低头,下颌靠近胸骨,在动作过程中躯干保持中立位。正常结果:颈椎正常屈曲,下颌能触碰到胸骨且整个动作过程中无痛。

(2)执行第二动作模式,主要评估学员颈椎旋转和侧屈幅度

学员直立,两脚并拢,脚尖向前,尽可能向右(向左) 转动头部,接着颈部屈曲,将下巴中部靠近锁骨中点,在动作过程中躯干保持中立位。正常结果:颈椎旋转同时侧屈,下巴中部可靠近锁骨中点且整个动作过程中无痛。

(3)执行第三动作模式,主要评估学员颈椎伸展幅度

学员直立,两脚并拢,脚尖向前,抬头向上看,尽量使面部接近水平,在动作过程中干保持中立位。正常结果:颈椎正常伸展且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0°。

2.1.2 实验结果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在颈部动作模式中,总体情况较好,通过评估发现在做颈部屈曲时,只有2位学生出现疼痛的现象,表现为被测试者能用下颌触碰胸骨,但出现了疼痛现象;10人在颈部屈动作模式中功能正常,表现为受试者下颌能触碰到胸骨,并且无疼痛现象;在颈部伸展的动作模式中,有1人出现颈部伸展动作模式中出现疼痛正常,表现为受试者面部与天花板平行,但出现了疼痛现象,其余受试者都表现为功能正常。在执行第三动作模式中,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动作,表现为受试者鼻子与锁骨中部平齐,下颌能触碰锁骨,且没有出现疼痛现象。以执行第一、第二动作模式出现疼痛的3位同学为例,分析其原因:当颈椎出现疼痛时,认为休息过后疼痛便会消失的观点使得该部位极易受到忽视,然而长期的站立和座位不良使头颈部过于前屈或后仰等不良姿势极易导致颈部前侧及侧方的肌肉筋膜长时间缩短,颈部后侧的肌肉筋膜长时被拉长,而颈部前侧及侧方的肌肉变短,后侧的肌肉变长,就会引起颈部疼痛。

2.2 肩关节动作模式

2.2.1 肩关节动作模式评估方法

(1)执行第一动作模式,评价受试者肩部的伸展、内旋和内收功能

受试者身体直立,两脚并拢目视前方,先从左侧开始,受试者试着将左手从腰后伸出触摸右侧肩胛骨下角,同样方法测试右侧。正常结果:受试者能用手触碰到对侧肩胛骨,且没有出现疼痛现象。

(2)执行第二动作模式,评价受试者肩部的外旋、屈曲和外展功能

受试者身体直立,两脚并拢,目视前方,先从左侧开始,受试者试着将左手从肩上伸出触摸右侧肩胛骨,同样方法测试右侧。正常结果:受试者能用手触碰到对侧肩胛骨,且没有出现疼痛现象。

2.2.2 实验结果

仅2人在上肢动作模式中左侧肩关节内旋时无疼痛和功能障碍,表现为受试者不能用手触碰到对侧肩胛骨,并且无疼痛现象约占总人数的17%,有1人存在疼痛现象;有2名测试者在完成右侧肩关节内旋时出现疼痛,表现为受试者能用手触碰到对侧肩胛骨但伴有疼痛现象占总人数的17%;10人在此次动作测试中达到标准要求。在执行第二动作模式中只有1人左侧肩关节外旋时出现疼痛,表现为受试者能用手触碰到对侧肩胛骨下角并伴有疼痛现象占总人数的8%,其余人都能正常完成动作,占总人数的92%;在右侧肩关节外旋动作模式中受试者都表现为正常。本次测试的12人中,结合上肢动作模式的评估,发现有2名学生出现了功能障碍,上肢活动度较差。

2.3 躯干动作模式

2.3.1 躯干动作模式评估方法

(1)执行第一动作模式,评价受试者髋关节和脊柱的屈曲功能

受试者身体直立,两脚并拢,目视前方,测试开始后,受试者弯腰并试着用手指触碰脚趾,膝盖不能弯曲,正常结果:受试者能用手触碰到脚趾,脊柱曲线平滑,没有出现疼痛现象。

(2)执行第二动作模式,评价受试者肩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的伸展功能

受试者身体直立,两脚并拢,目视前方,受试者双方举过头顶,两臂伸直,肘关节与双耳在一条直线上,测试开始后,受试者向后伸展上体,髋部向前送。正常结果:受试者脊柱曲线均匀,髂前上棘垂线超过脚尖,肩胛骨垂线超过后脚跟,没有出现疼痛现象。

(3)执行第三动作模式,评价受试者脊柱的旋转功能以及肩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度。

受试者身体直立,双脚并拢,目视前方,受试者两臂伸直并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前,手臂与躯干夹角约为45°,测试开始后,受试者两脚固定,以垂直轴为旋转轴向左后方旋转躯干,眼睛尽可能向后看,同样方法换右侧进行测试。正常结果:受试者能流畅的完成旋转动作,肩和髋的旋转角度超过50°,脊柱和骨盆没有明显偏离,没有出现疼痛现象。

2.3.2 实验结果

仅1人在躯干动作模式的躯干屈曲时出现功能障碍和疼痛,表现为受试者不能用手触碰到脚趾或脊柱曲线不平滑,并且有疼痛现象占总人数的8%;3位测试者未出现疼痛且功能正常,表现为受试者能用手触碰到脚趾,脊柱曲线平滑,没有出现疼痛现象;7人在执行第一动作模式中存在疼痛现象;1名受试者存在功能障碍和伴有疼痛,表现为受试者不能用手触碰到脚趾,脊柱曲线平滑,且伴有疼痛现象。在执行第二动作模式中,有4人在躯干伸展时出现动作功能障碍,7人功能正常且未出现疼痛现象。在躯干左侧旋转动作模式中有9人出现疼痛现象,占总人数的75%。在躯干右侧旋转动作模式中有6人出现疼痛现象,约占总人数的50%,6人能够较好地完成动作。

2.4 闭眼单脚站立动作模式

2.4.1 闭眼单脚站立动作模式评估方法

执行闭眼单脚站立模式,评价受试者的本体感觉能力。受试者身体直立,两脚并拢,目视前方,两臂伸直并置于身体两侧,测试开始后,受试者将右腿屈膝抬起,大腿与地面平行,以此姿势保持10s,闭眼,再保持10s,换另一侧进行。正常结果:受试者能闭眼坚持10秒且重心平稳,没有出现疼痛现象。

2.4.2 实验结果

4人在闭眼左脚站立测试中功能正常,表现为受试者能闭眼或睁眼坚持10s且重心平稳,没有出现疼痛现象占总人数的27%。有8名受试者重心平稳但伴有疼痛。在执行第二动作模式中,未有受试者出现右侧功能障碍,但有3名受试者评估发现存在疼痛现象,9名学生能够基本完成所要求的动作。比较受试者左右脚存在疼痛现象的人数发现,受试者左脚出现功能障碍的人数是右脚出现疼痛人数的2倍有余,根据受试者运动专项分析推测其原因:受试者在完成一些动作时支撑脚主要为左脚,如三步上篮动作、后仰跳投等动作,长期的即兴跑、跳对踝关节和膝关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膝关节疼痛的原因除了长期的训练导致,还与过度的训练、训练后的放松、恢复等有关。

2.5 深蹲动作模式

2.5.1 深蹲动作模式评估方法

执行深蹲动作模式,评价受试者肩关节、胸椎的灵活性和对称性以及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受试者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目视前方,两臂伸直举过头顶,测试开始后,受试者尽可能深的缓慢做下蹲动作。正常结果:受试者胫骨与躯干平行,大腿低于水平面,身体重心稳定,没有出现疼痛现象。

2.5.2 实验结果

在深蹲动作模式测试中,测试者都未出现动作功能障碍情况,但10人在功能正常情况下伴有疼痛的出现,占总人数83%;2人功能正常。膝关节的自身结构非常复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及旋转力量,训练中学生由于长时间且强度较高的跑、跳等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强度不足、自我保护意识缺失、带伤参加训练或比赛、训练后或赛后身体放松、恢复不足、损伤意识不足导致伤情,甚至场地材质、运动装备的选择也会导致膝关节损伤,尤其是前后交叉韧带和半月板[2]。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颈部动作模式:南昌航空大学篮球专项学生在颈部动作模式评估中出现颈部屈伸功能障碍的原因可能与颈部和胸背部周围肌肉群的延展性不足,以及颈部和腰椎在额状面关节活动度受限有关。

上肢动作模式:结合上肢动作模式的评估发现,存在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存在背阔肌紧张、胸大肌紧张、斜方肌上束紧张、肩胛提肌紧张、肩袖失活、斜方肌下束薄弱等现象。

躯干动作模式:南昌航空大学篮球专项学生在进行躯干动作模式的测试中表现出学生胸椎旋转灵活度不足和骨盆旋转度不足。整体表现为腰椎灵活度不能正常下屈达90°,向后及向左、向右30°,髋关节周围肌群延展度较差,无法达到高难度动作要求[3]。

闭眼单脚站立动作模式中,部分学生踝关节出现了踝关节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差及踝关节稳定性差。存在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踝关节运动神经控制障碍(稳定性下降),比目鱼肌紧张及关节面或关节僵硬等[4]。

3.2 建议

实验发现,个别受试者在做颈部动作模式时出现活动度不足的现象,而胸椎的灵活度是可以通过每日训练得到改善的。出现疼痛时还可使用以下方法进行缓解:坐位颈前肌牵伸、仰卧位颈前肌牵伸、颈后肌抗阻训练。

当肩关节出现疼痛时,在平时训练中应适当活动肩关节,可使用泡沫轴梳理后背肌肉、花生球按压胸椎段、泡沫轴滚压背阔肌,泡沫轴墙体滚动练习。在进行肩部练习时,负荷的增加应循序渐进。

出现腰椎灵活度不足和髋关节周围肌群延展度不足时,应在技能训练和力量训练的前后使用泡沫轴或进行双人压肩、弯腰摸脚趾、双人背向压肩等活动放松腰部软组织,还可通过进行动态拉伸提高关节灵活性。

应积极提高体能,加强受伤部位的力量训练,选择避免加重受伤的练习方法,增加功能性练习,加强核心部位力量练习,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稳定,重视拉伸练习[5,6]。

踝关节是由胫骨下关节面和胫骨、腓骨内外踝关节面构成的关节头与距骨滑车构成的关节窝构成的[6]。

当出现踝关节背屈活动度、稳定性较差及经常崴脚等情况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性练习,如进行单杠压腿、动态正压腿、动态侧压腿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还可在训练前或赛前进行一些专门性的热身训练。

很多时候膝关节的损伤可以避免,只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当出现膝盖疼痛等症状时,可适当减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避免进行高强度的跑、跳和负重训练。运动能力的增长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以损害健康作为代价。长时间运动后应对腿部肌肉进行热敷、放松,有条件还可对膝盖进行冷敷。

猜你喜欢
躯干功能障碍踝关节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崴脚可不是小事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足部按摩(二十二)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游泳教学中流线型身体姿态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有效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