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中激励教育的运用分析

2021-11-21 14:08李元博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特长体育运动优点

李元博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在不断提高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当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不断改进能够使学生更乐意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也能够很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当前,在我国高职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首先,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就是流汗、晒太阳。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以请假的形式拒绝参与体育课,还有部分学生因喜爱电子游戏而不乐意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应当要树立一定的自觉性,高职体育教学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与同学开展交流。

其次,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过于单调。在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单一的室内体育活动,这样的课程使得学生的兴趣不能被充分调动,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完善课程内容[1]。

最后,畏难情绪的影响使得部分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害怕在全班学生面前参加体育运动。这部分学生对体育课较为抵触,尤其是需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做示范时。

2 激励教育在高职体育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2.1 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

激励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最明显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特长,更乐于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2]。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激励教育的开展,应当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激励。教师也应当融入到学生群体,开展一些学生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从而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2.2 明确学生的特长

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心理教育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激励教育,鼓励学生参与以前不敢参与的课堂活动,进而使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发现学生的特长。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更好地发掘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并鼓励学生不断发扬自身的特长,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3 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观念

激励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本身产生兴趣[3]。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激励教学能够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更多的认识,也能够让学生获得信心,进而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观念。

3 运用激励策略应遵循的原则

3.1 因人施教

因人施教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要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学生由于受年龄、心理和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活动方面表现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合理的引导。例如,对于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应当注重他们的经验,而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应当要注重鞭策,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应该严格要求。不同的学生对体育学习也有不同的需求,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教育方法的选择。

3.2 及时激励

教师在开展激励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把握好时机,学会在合理的时机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如果教师的激励不及时,就很难发挥其肯定与鞭策的作用。在学生努力尝试挑战有难度动作时,教师应当不断地激励学生;在顺利完成动作之后,也要进行合理的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怀。

3.3 不断强化

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激励教育的开展也是如此[4]。一两次的激励并不会让学生发生质的转变,因此教师需要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4 适度激励

凡事皆有度,激励的过程也是如此。教师激励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突破自我。正因如此,激励目标的设定需要根据每一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进行安排。如果目标过高,学生很容易受畏难情绪而放弃;而目标太低,学生能够较为轻易地完成,此时的激励教育只会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

4 激励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4.1 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在高职体育教育的过程当中,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体育信心的培养。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程有厌恶、抵触心理,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疏导,引导他们消除消极的情绪。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幅下降。学生对体育运动存在抵触情绪,可能是由于运动量消耗较大的原因,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开展课堂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要消除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心理,开展适宜、适度的体育活动,以轻松欢乐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

4.2 注重优点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每一名学生的优点,并充分发挥这些优点的优势。教师应当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应充分发掘每一名学生不同的专业特长。例如,在开展1000m跑或者800m跑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体力较好,或者部分学生的爆发力较强,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对每名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并将这种优点不断放大。教师也应当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项目,教师应当与学生开展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由被动地参与体育锻炼过渡到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例如,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学生喜欢篮球,在热身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向班上的学生传授一些篮球技巧,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比赛,同时教师也应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当中,这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又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除了教师发掘学生的优点之外,学生自己也应树立充分的自信,充分地发掘自身的优点,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互相进步。当前,许多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这与其长期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分享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日常活动,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同学关系,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提供可能。

4.3 注重缺点的改进

除了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同时也需要积极地发现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当中存在的缺点。最普遍的问题便是学生体质下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户外活动时间较少,以及不规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体质的下降。对于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在发现其缺点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态,要帮助学生积极地改掉缺点。

首先,应当帮助学生从心理进行改善。许多学生不愿意走出网络世界,心理疏导能够使学生充分地认识电子产品的弊处与体育运动的利处,帮助学生逐步改善生活习惯。其次,要注重体育精神的培育。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感受,如呼吸困难、肌肉疼痛等,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营造较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这也能转移学生对疼痛的注意。

4.4 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取得的进步

要想成长,学生就需要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充分地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教师所做的也便是通过激励教学,使学生不断地发现自身的优点,进而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点,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激励学生充分发掘自身的进步,这都将成为学生在今后体育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重要激励因素。量变引起质变,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最终会引起自信心的提升及生活面貌的改善[5]。

此外,还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共享,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相互激励。学校的学习生活是随着团体进步而不断展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参与到团体活动中,在团体活动中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隔阂的消除。同时学生也能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到自身的优缺点。同时,知识增长与技能进步的共享也是在激励教育开展过程当中重要的方式[6]。教师可以通过量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自身及班集体有直观的认知,如学生的课堂表现评分、班级在学校赛事中的成绩等。这样的激励方法,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也能够激发起学生更强大的自信力[7]。

5 结语

在高职体育教育开展过程当中,激励教学方法的融入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展激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相应的激励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信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特长体育运动优点
体育运动
老板的特长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学生的优点单
特长
12星座之优点大集合
呆呆和朵朵(13)
钱就是特长
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与特长
食疗有何优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