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述评

2021-11-21 14:08刘衡升李梦璐刘玲钟琦梁富城程悦明刘维韬管随善曹秋兰陈津梁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供给农民政府

刘衡升 李梦璐 刘玲 钟琦 梁富城 程悦明 刘维韬 管随善 曹秋兰 陈津梁*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部 北京 100083;2.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益阳 41304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体育事业包括竞技体育水平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极大增强,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环境中持续发展。然而,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发展较为落后。当前,学界学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聚焦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方面。关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主要涵盖5个方面:一是,政府、市场、体育社会组织为供给主体;二是,供给的方式是具有多样性的;三是,广大农民是供给的主要客体;四是,体育产品和行为是供给的主要内容;五是,充分保障和满足农民体育权益和对体育的不同需求,这是最终的目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完善我国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因此,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述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自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出以来,大量相关研究开始显现,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方面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与述评。

1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国的体育基础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是统筹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经。笔者认为,乡村体育振兴战略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提高并进一步地做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这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点。做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事业,不仅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到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进步,还可以身临其中加入体育事业的建设,同时使我国的体育发展有了更加夯实的群众基础[1]。

1.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精准扶贫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在脱贫攻坚总体部署中纳入体育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体育行业的优势,实施体育扶贫工程[2]。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的供给,不断发展“互联网体育产业”多元化的体育平台,精准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创建出更多的体育产业、服务品牌和营销策略,进一步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不断增强,让广大农民能够热爱健身、参与健身。同时,体育行业的发展,使农村逐渐摆脱贫困。

1.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有助乡村振兴战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乡村振兴,同时也是我国政府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3]。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将产业化的发展作为振兴乡村经济、农民经济增长来源的主要部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事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发展我国农村的体育事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中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部分农民逐渐有了体育锻炼健身的意识。近几年来,农村广场舞的发展非常活跃,基本各个村都有一支广场舞队伍,但也涌现出了各种问题,有的农村没有合适的场地及灯光,跳广场舞的大多为中年女性,中年男性逐渐也有了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政府为满足农民的需求,应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及场地,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健身设施,不仅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实现了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体育是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的理念相符合,发展体育产业还可以改善乡村产业的发展及环境治理。体育也能与旅游相融合,更好地帮助乡村融入到现代社会当中,强化农民在社会中的自身责任感,提高乡村的社会文明程度及整体生活质量,打造体育赛事旅游文化,推进体育与乡村的融合。

2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中主要存在问题

2.1 供需信息不平衡

在我国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关系中,政府属于供的一方,农民属于需的一方,农民往往不需要付出资金和成本。大多情况下,政府在建设体育设施时,没有深入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和农民心中设施建设的合适的场地位置,导致公共健身场地较为偏僻,农民不知道具体位置,以及不知如何使用运动设施等问题。《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将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他们制订一份运动计划并加强实施,宣传和教育正确的健身方法,根据时间、地点开展健身活动,对健康重视起来,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除了供给方政府存在一定问题,作为需求方的农民常常也没有正确意识到自己对体育供给方面的需求,没有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政府根据广大农民的切实需求,安排健身指导员进行指导。所以,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供给方和需求方这两者的关系共同影响的。想要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不能够只大量地供给,而是要相互沟通,了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求现状,然后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政府要不断摸索和进步,达到供需信息的平衡,找到适合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体系。

2.2 供给主体单一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没有城市高,社会组织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关注度也不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育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而政府能力、资金非常有限,导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人们运动需求的日益增长,也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4]。在我国大多数农村,政府对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往往就是几个类似于城市小区中的公共健身器材,如篮球场地仅有篮筐,偶尔有年轻人使用。久而久之,有些运动场地就变成了停车场,体育器材也“名存实亡”了。另外,在如今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下,除去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没有资金回收的体育公益活动,不愿意进行投资。并且关于体育的社会组织较少,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负担只能留给政府。政府作为农村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应该保证体育设施供给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如果只有政府的供给,对农村体育服务投入资金非常之大,这也将会导致政府压力巨大、工作效率低下。

2.3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碎片化

我国农村的数量非常庞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起步较晚,发展任务较为艰难,问题较为复杂。各地区在经济的发展上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体育的发展也受经济的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一直延续着碎片化的状态。舒刚民认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碎片化主要表现在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的决定权和监督管理权上[5]。供给主体碎片化主要也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没有企业进行投资及社会上体育组织协助,只依靠政府的拨款,难免造成供给主体碎片化。同样因为供给主体碎片化,供给内容自然也就呈现出碎片化,体育设施种类单一,社会指导员缺失,信息、健康服务等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

3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培养路径

3.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元化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要矛盾为供给主体单一,应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元化,陈添巧对农村公共体育供求矛盾提出了市场化、社会化、组织化、法制化的解决途径[6]。应该充分发挥出市场的作用,做到政府决策,市场执行,而不是一味地全部交给政府。由政府来制定合理的政策,各类主体各尽所能,在政策的指导下执行。政府也应将权力适当下放和外移,精简执政,有效执政,扩大与社会、与农民之间的沟通联系,将信息公开化,使市场能够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另外,也应多呼吁一些社会上的力量来进行资助,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模式,提高社会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还应自治化,供给主体在提升自身时还要针对特定的主体满足其需求。自治化主体包含村委会、单位和农民。应以村委会为基础来建立体育社团、农村社区基金会体育志愿者团队,帮助政府解决部分问题。单位及学校、企业等可以多开展一些体育方面的活动及比赛来进行宣传和教育。农民应当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将体育运动重视起来,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坚持锻炼。而法制化,就是完善关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法律法规,做到公开公正、信息透明化,还应该落实责任追究,强化监督监察制度。

3.2 有效运用农村公共体育资源进行开发

在我国,农村的数量非常多,占地面积和空余面积非常大,所以应该利用有效的资源进行开发,无论是自然领域的山川河海,还是乡间小路,都可以有效转变成人们体育锻炼的资源。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我国每个省份、南北城市都存在较大差异,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更重要的还有经济水平的差异。因此,怎样改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结构,应该由各地政府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提高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普适性。另外,还可以依靠大学中的体育资源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这也可以有力地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可以适当调整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规格,将运动场地发展为功能多样性,且占用面积较小的体育运动场所,因地制宜地满足大众的需求。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让农民能够不受限制地参与到其中。一些简单易学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锻炼身体。

3.3 结构性调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

我国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一直以来都是“自上而下”的模式,这导致我国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存在结构性极不平衡的问题[7]。长期以来,基本上所有的决定权都在政府的手中。农村的公共体育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农民是唯一服务对象,体育文化需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力量,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面向整个农村的,农村的每一位村民都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8]。这种服务既可以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繁荣兴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应该结合地区的经济差异、民族特色、年龄差异等特点[9]。

4 结语

如今,我国已经举办过奥运会、残奥会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北京2022年冬奥会也即将到来,我国人民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也逐渐加强,不仅是城市的居民有条件、有兴趣参与体育运动,农村的人群也十分想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农村的环境相比城市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及个人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与农村的实际环境条件为基础,系统地进行改革。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人们拥有强健的身体来奠定基础。农村的体育发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未来应当在改革实践中继续摸索、探究发展农村公共体育供给中存在的不足,改善优化,最终实现城市、农村所有人群能锻炼、会锻炼,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供给农民政府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农民
“供给侧”何以流行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