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体育项目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

2021-11-21 14:08崔小良张庆庆潘宏伟汪作朋杨欢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赫哲族校领导体育项目

崔小良 张庆庆 潘宏伟 汪作朋 杨欢

(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及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支持,使得当今学者对少数民族的研究日益增多。佳木斯市少数民族主要是赫哲族,赫哲族是中国东北三江流域历史悠久的渔猎民族,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佳木斯大学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砺学,崇尚实践”的校训[1],依据地域优势,自1980年以来,逐步开展了以赫哲族传统文化为主要方向的区域特色文化研究。因此,该文通过对赫哲族体育项目与佳木斯大学校园文化的分析,来验证二者是否具有融合的可行性,探究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佳木斯大学学生、教师和校领导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针对该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佳木斯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检索赫哲族体育项目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共搜集到61条结果,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该文的研究提供参照及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佳木斯大学的50名在校学生、15名教师、10名校领导发放问卷,回收率100%。

1.2.3 数据统计法

该文通过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效结论,为该文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赫哲族的体育项目现状

2.1.1 赫哲族的体育项目概括

赫哲族的体育项目是从以前的军事、传统渔猎活动中演变而来。赫哲族的体育项目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榔突鲁、克莫奴、跑垒、打抱球[2]和抓嘎拉哈[3]这5项运动,它们被分成竞技类和游戏类,竞技类的体育项目一般在赫哲族比较出名,会在乌尔贡大会上出现。

2.1.2 开展赫哲族体育项目的学校概括

经调查得知,开展赫哲族体育项目的学校有敖其赫哲族小学、八岔赫哲族乡中心校、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学[4]、四排赫哲族乡中心校等,这些学校一般分布在佳木斯市、同江市、抚远市、饶河县。经了解,这些学校生源较多,教学质量较高,校园设施比较完备,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1.3 赫哲族体育项目在社会中的知名度概括

陈磊在《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发现,赫哲族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太高,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情况不是太好,对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也日益下降[5]。赫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本民族而言知名度相对较高,在本民族活动的区域范围内开展较好,但在本民族所在的地区外知名度就很低。

2.1.4 政府对赫哲族体育项目的态度

黑龙江省政府及市级、县级政府对赫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是持高度支持态度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同江市八岔村后,对赫哲族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6]。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也对赫哲族的发展高度重视,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市级、县级政府也积极建设赫哲族博物馆,开展赫哲族相关的民族文化活动,如乌尔贡民族运动大会。

3 佳木斯大学的校园文化现状

3.1 佳木斯大学的校园文化概括

佳木斯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励学,崇尚实践”,其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有各类讲座、文艺汇演、球类、演讲、社团等。

3.2 佳木斯大学的在校学生对学校校园文化的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随机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再通过对问卷信息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数据。佳木斯大学的在校学生对该校校园文化的态度:“喜欢的”占比58%,“一般的”占比40%,“不喜欢的”占比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态度还是喜欢的。

3.3 佳木斯大学的校领导对学校校园文化的态度

对10名校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所填写的问题结果进行整理,得出以下数据。校领导对学校校园文化的态度:非常支持的“占比20%”,“支持的”占比80%,“不支持的”为0。由此可以看出,校领导对学校校园文化还是很支持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和发展水平,因此,校领导对校园文化的支持是在情理之中的。

4 国内研究地域特色体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深入融合的文章摘选

毛鹏在《土家族民间体育进小学体育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指出,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学习兴趣动机方面均有提高,民间传统体育适合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但同时也指出,要加快民间体育项目教材的编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发特色体育课程,完善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学考核方法[7]。

普春旺、余贞凯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云南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探讨》一文中提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高校已有一定年限。云南12所地方高校都进行了融入实践,多则22年,少则6年,无论融入方式还是融入效果都经历了一定年限的检验[8]。

从上面2篇文章的研究论述来看,地域特色体育文化与高校融合具有可行性。

5 赫哲族体育文化与佳木斯大学的校园文化融合的可行性及问题

5.1 赫哲族体育项目与佳木斯大学的校园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5.1.1 赫哲族方面

中国传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赫哲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一份子,其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并且伴随着极强的体育项目特征,具体如下。

(1)民族性

赫哲族是渔猎民族,其体育项目常与他们的生活特点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在渔猎生存技能中演化而来的,赫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其他民族中很少见。

(2)地域性

赫哲族主要聚集在东北三江平原一带,因地处东北,冬天寒冷且漫长,冰雪覆盖,从而造就了赫哲族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3)健身性

赫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包括力量的、速度的、灵敏的、爆发的、技巧的等,可以全方位地锻炼身体,充分达到健身健美效果。

(4)趣味性

赫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大致被分为娱乐性和竞技性两类,娱乐性的体育项目占绝大多数,这是由于赫哲族的体育项目是从渔猎生存技巧中演化而来的,而演化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闲暇之余娱乐放松。

(5)简易性

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杀技”都是简单、实用的,同时赫哲族的体育项目还因器材制作简单,场地需求不大而闻名。

5.1.2 佳木斯大学方面

(1)学生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佳木斯大学的学生对赫哲族体育项目“了解的”占比8%,“听过的”占比28%,“不了解的”占比64%。其原因是,佳木斯大学的生源多为东北三省、河南、山东、河北等优质生源大省,而赫哲族由于教育水平较低,人数较少,能考进高校的学生很少。总体来说,佳木斯大学的学生对赫哲族的体育项目整体上不太了解。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佳木斯大学的学生对赫哲族体育项目的态度,“喜欢的”占比24%,“一般的”占比70%,“不喜欢的”占比6%。持一般态度的学生占比最高,并且远高于“喜欢”和“不喜欢的”占比,期间和学生进行交谈,发现原因是他们不太了解赫哲族的体育项目,无法确定喜欢或不喜欢,所以就选择了“一般”。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赫哲族体育项目在该校开展是可行的。

(2)教师方面

教师对赫哲族体育项目的了解情况直接影响到赫哲族体育项目是否能够在学校开展。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线工作者,有绝对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所以,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知:对赫哲族体育项目了解的教师占比60%,“听过的”占比20%,“不了解的”占比20%。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赫哲族体育项目还是比较了解的。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教师对赫哲族体育项目的态度,“喜欢的”占比80%,“一般的”占比20%,“不喜欢的”为0。其原因是该研究对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较多,其他院系的教师相对较少,体育学院的教师一般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赫哲族的体育项目,了解情况必然知道如何选择,其他院系的教师基本上都不太了解,所以就会选择“一般”这个选项。体育项目通常就是由体育教师教,所以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支持论点。

(3)校领导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校领导对赫哲族体育项目在校开展的态度,“支持的”有8人,占比高达80%,“观望的”有2人,占比20%,“不支持的”为0。其原因是国家、黑龙江省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引导;赫哲族是佳木斯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风俗值得研究,值得传承。

5.2 存在的问题

5.2.1 器材缺乏

据了解,佳木斯大学有关赫哲族体育项目的器材较少,简单开展一些赫哲族的活动所需器材是足够的,但专业器材的缺乏并不能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5.2.2 项目知名度低

赫哲族体育项目的受众较少,从上文可以看到,了解赫哲族的体育项目的学生很少,教师方面除了体育学院的教师外也很少有教师知道,社会中了解赫哲族的体育项目的更是知之甚少。

5.2.3 项目不具有现代性

赫哲族的体育项目大多数都太过生活化,民族性较强,太过传统,这也就决定了其只能适合于本民族,要想发展赫哲族的体育项目,就必须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其满足现代大众的需要。

6 赫哲族体育文化与佳木斯大学的校园文化融合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6.1 扩大教学专业器材的采购

要扩大采购能够直接在学校运用的赫哲族体育项目的专业器材,力争达到教学所需,乃至未来学校全面开展赫哲族体育项目教学所需。

6.2 大力宣传赫哲族体育项目

学校要大力宣传赫哲族体育项目,通过开办社团、组织专门的文艺表演、开展相关主题演讲活动、组织相关讲座、开展相关体育竞赛等形式,促使学生了解并积极参与赫哲族的相关体育项目。

6.3 对赫哲族体育项目进行现代化改造

针对赫哲族体育项目的传统性、民族性,应该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通过对器材、场地、规则的现代化改造,使其满足当今大众的需求,尽量能够让大众在项群理论的作用下,正迁移地学会赫哲族的体育项目。

7 结语

通过对佳木斯大学相关人员的调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得出赫哲族体育项目与佳木斯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是可行的,这从侧面也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融合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猜你喜欢
赫哲族校领导体育项目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佳木斯市赫哲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调查探究
房间里的自言自语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赫哲族舞蹈的研究综述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