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少北武术的缘起与流变

2021-11-21 14:08岳睿陆林伟徐超徐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拳法传统武术武术

岳睿 陆林伟 徐超 徐涛

(渤海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锦州 121013)

1 研究背景

少北拳是少北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地区传播最广泛的拳术之一,由少北宗师张荣时先生创编。少北拳法不同于少林拳法,少北拳法通俗易懂、威力强劲,在实战中能够得以很好的运用。

近几十年来,少北拳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与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等其他类型的拳术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少北武术如今的传承状况、发展和传播的优势及缺点、如何选择和找到新的发展思路,这些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该文对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少北武术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究,希望可以为少北武术今后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 研究的意义

在和谐与和平发展的时代,武术的价值不只是战斗,它是寻求将健康、文明、娱乐身心完整结合起来的国人身体素质健康的载体[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首要任务就是文化自信,武术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代表,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该课题研究的意义之一是完善少北武术的理论体系,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可以系统地总结出少北武术传承与发展的不足和改进之处,并努力改善少北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轨迹。

3 少北武术的缘起与流变概述

3.1 少北武术的缘起

少北源于人祖门少林派,少北三部长拳皆形成于明代。《南雷文集》中《王征南墓志铭》记载,少北的拳法以刚强勇猛而著名于天下,以攻击他人为主要技法,他人也可反击。武术拳法高手,以不变应万变,与其过招的人应手就会倒下,因此区别于少林拳,被称为内家。

张松溪为少林派柔化武术的创始人,他研究、学习两个派系,首次提出了刚柔并存的武术原理,此原理世代相传,第四代传人为张大奇,世人称他为少林滑化派,同时也是滑掌拳的首创者,后来才创立了柔化拳术,用柔化来结合击打,并且秘密教授柔化方法如何克制敌人,这就是少北柔化理论和武术拳法套路的起源。

总体来说,少北武术中的三部长拳,全部形成和创编在明代。在清朝,少林寺书籍文献遭到清朝的两次焚毁,因此,寺庙中大量僧侣在全国各地四处走动。僧侣为了生活而四处收徒,教授徒弟少林功夫,传授徒弟少林经文书籍,这样才使得少林功夫在中华大地迅猛发展。当时临济大师觉空和尚,对武术十分精通,首次提出少北名称。

3.2 少北武术的流变

青少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何能够与高校教学课程完美结合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重中之重。渤海大学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此高校是少北武术与高校完美结合的典范,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高校结合的先驱大学[2]。1979年秋季,陈守军先生进入锦州师范学院(也就是今天的渤海大学)学习。同时,他与张荣时先生一起学习、练习少北拳。1983年在学校毕业后,他开始教授少北武术。经过15年的风风雨雨,陈守军先生培养了大批骨干和少北武术的继承人[3]。如今,该省内外已有5000多名大学的成员接受了少北武功的师资培训。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年,渤海大学在原少北武术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少北武术协会。高校内少北武术协会的成立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和练习少北拳的便利。少北武术是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之一,练习少北武术可以很好地提升人体关节稳定性和机体灵活性,少北武术对提升人体体适能有很大益处,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少北武术正在向提升人民体质的目标前进。

少北武术从古代的开疆拓土、攻城略地到现在的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初衷,这是一种本质的流变和变化。

4 少北武术的内在价值

4.1 立德树人,强身健心

在过去的百年中,通过个人实践和多年的科学研究,武术已显示出注重内部和外部训练,可强身健体,增强认知能力,完善性格,提升气质,提高人们的意志品质。

随着武术文化的社会发展,其自身内涵也在发生变化[4]。最初,武术界人士相互竞争,崇拜老师,学习武术,并在同一社区中分享武术的含义。从1970年的“乒乓外交”事件来看,如果武术的发展上升到全国水平,其重要性将是深远的。作为中国的一种独立拳击运动,少北拳具有传统的健身操,包括健身气功:八步功、八式气功和三宝气功;健身武经:益金经络、冥想经络、腹部经络、健康肌肉经、经典经骨科与健康。

4.2 传承礼仪,道德教化

传统武术从仁慈、公义、仪式、信仰、勇气、孝道、忠诚等方面建立自己的伦理价值体系,并形成了理论和系统的道德思想和观念[5]。少北武术认为,武术“应该做好我们的工作,并对民族复兴担当大任”。“我们必须实现美德,对他人有用并勇敢;我们必须自觉地树立正统、正义和廉政的三项原则”。

5 结语

武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体育项目,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强身健体的外在方面,其更重要的是在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家国情怀、传承礼仪等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共有129种传统武术拳种活跃在中华大地,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国传统武术拳种的发扬和传承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有很多拳种面临着无人观看、无人学习、无人继承的窘迫境地。拳击、跆拳道等对中国武术的冲击十分严重,如何才能使中国武术均衡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6]。如今中国武术在国人面前越来越淡化、越来越不受关注,但短视频APP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转机,短视频可以使中国传统武术具体形象地出现在大众面前,可以使更多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和价值,让传统武术出现在大众面前,助力传统武术有人观看、有人学习、有人继承。

猜你喜欢
拳法传统武术武术
传统武术文化资源治理的逻辑与路径研究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传统武术空白与中国艺术中留白的美学契合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狗拳非遗难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