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运动对青少年“阳刚之气”的培养

2021-11-21 14:08彭鸣昊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阳刚之气青少年运动

彭鸣昊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肯定了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形势呈现稳定向好的趋势,由于缺乏压力和吃苦的外界环境,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下青少年普遍娇弱,抗打击能力有待提高,独立人格相对缺失,身体素质普遍有待加强[1]。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和留守儿童所带来的隔代教育的宠溺让青少年变成家里的“小公主”“小霸王”。加之“网络直播”和“小视频”等互联网平台的增多,让本身处于青春期、辨识度弱的青少年,更加容易沉溺和模仿其中的内容。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变化,研究如何通过搏击运动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新时代堪当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 何谓“阳刚之气”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锻炼强有力的身体,保护族群,驱赶野兽。国家出现后,随着战争的经常发生,男子练就强健的体魄,保护国家,维护统治。如希腊人将拳击运动加入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比赛双方有一定的规则和装备,古希腊人称拳击、摔跤和搏击为重型项目,“那些肌肉欠发达的人成功的机会较少”[2]的说法,展示出了肌肉发达、健壮有力的阳刚之美的重要性。封建社会时期,男女不平等和力量的悬殊,使得阳刚之气始终特指男性,《易传·说卦》曰“分阴分阳,迭用刚柔”[3],高亨注:“六爻有阴柔,有阳刚”[4]。此阳刚为刚强之意,体现为男子风度、气概和体魄等,多理解为男性的行为举止和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勇敢、坚强、大方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女孩也同样应该具备阳刚之气。延伸到现代,“阳刚之气”多指坚强勇敢、果敢拼搏等,是青少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适应和生存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

2 青少年培养“阳刚之气”的价值

2.1 自我价值:增强身体素质,改善不良情绪

目前,在中国尤其在儿童青少年中,近视已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5],并且近视人数呈现低龄化和逐年上升趋势。同样,青少年群体中存在较多的抑郁障碍潜在患者[6]且超重率和肥胖率逐年升高[7]。越来越多“问题青少年”的出现,极大地危害着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身心健康。因此,青少年应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调节心理不良情绪,在勤奋学习、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对于青少年而言,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和锻炼,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身体机能,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身体上塑造“阳刚之气”。同时,通过锻炼调节紧张情绪和压力,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培养“阳刚”的心态,提高自信心,使身心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并且在遇到挫折增强抗压能力,迎难而上,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2.2 社会价值:磨砺意志品质,提高社会适应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互联网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青少年从网络环境中获得知识与创造力益处的同时,也容易被网络暴力、网络游戏和网络不良文化等影响,如近年来所流行的“饭圈文化”(某明星的粉丝即为“饭”,而粉丝在一起组成一个团体即为一个饭圈)和“韩流”“女装大佬”等出现,青少年脱离现实,甚于出现“狂热追星”“跳楼”等恶性现象。《中国国防报》发文强调“不仅担忧青少年外在形象的变化,更担忧他们精神世界的荒芜和血性阳刚之气的销蚀”[8]。当前,社会环境呈现稳定、和谐现象,青少年更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居安思危,练就本领,磨炼意志,时刻树立忧患意识。首先,青少年应当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传播积极的、正能量的社会主流文化;其次,应敢于担当,勤学苦练,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在遇到社会重大社会事件时应合理应对,发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2.3 人生价值:确立正确价值观,积极投身实践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实现,既要满足对自我的肯定,又要获得社会认可。而青少年时期是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会更好地认识和完善自己。如今,社会文化呈现着多元化的趋势,而青少年群体的人生价值观也随之呈现多元、多样的形势,面对纷繁复杂各种文化,如果不正确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念,很有可能使他们形成错误的思想,更甚者误入歧途。青少年应确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根据目标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投身于实践中。青少年在确立人生远大理想目标后,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困难,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遇到挫折等,因此,用正确的价值观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从而丰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除确立自身的远大目标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勇于奉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思维向导和行动指南,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使命,从而实现社会价值。

3 搏击运动如何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

搏击,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可分为徒手格斗和器械格斗,它是按自由发挥、虚假实真、随机应变的原则,充分利用人体的手、肘、肩、足、膝、胯、头等部位的伸、屈、旋、扭、滚、翻等生理原理,结合踢、打、摔、拿、推、靠、撞的技击原理,近可用手,远可用足,有着灵活多变的战术。因此,搏击运动对青少年意志力的培养和全身的灵活协调、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1 树立规则意识,培养道德情操

体育运动具有突出的身体性、对抗性、竞技性,并且所有的练习和赛事都是在规则的前提下进行。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搏击运动因受击倒或伤害对手的规则所致,对双方都有造成人身伤害的风险,因而适用自甘风险规则具有较为明显的特殊性[9]。青少年在学习和练习搏击运动中,培养规则意识,懂得约束和条框的重要性,才能通过规则的限定判定自我的价值标准,在规则意识中评判对错和是非标准,强化青春期教育。通过搏击运动中的规则体验,潜移默化地将规则意识转化为青少年的个人意识,形成其内心对价值的判断,从而明确社会道德和价值准则,在大环境下各类文化交流碰撞中形成一条自我准则,严于律己,约束为良好习惯,提高青少年素质水平,适应社会发展。

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只有全面注入健康的科学观和人文观,才能与相关领域形成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机制,完成全面发展[10]。搏击运动不是野蛮的搏斗,相反,十分讲究“学艺先学礼”的尚武精神和武德修养,在竞赛和尊重、比赛和友谊的双重矛盾中实现自我价值。如无论是日常练习还是竞赛中,对手之间都有“以礼始,以礼终”的仪式。并且在搏击运动过程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水平,尊重对手和同时尊重自己。当对方被击倒或认输时要暂停比赛。青少年在学习搏击运动技能外,除与对手对抗外,更重要的是对教练培育的感激和团队的团结协作,注重意志和修养的培养,诠释搏击精神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2 锻炼有力体魄,培养自信独立

搏击运动充分调动了身体各组织的作用,灵动自由,没有过多限定的套路动作,灵活运用腿、拳、肘关节、膝关节等肢体技术击打对方为胜,同时还具有超强的实用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搏击运动对青少年“阳刚之气”的培养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如搏击运动要求练习者的速度和力量,青少年在练习过程中能增加肌肉能量的储备,锻炼强健体格,同时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迅速反应能力,有意识地调动身体的运动系统。练习中,坚持长期的运动能使青少年肌纤维反复伸缩,肌肉弹性和耐力得到提高,体力和柔韧性都能得到极大的锻炼。如今,更多的女性热衷于搏击运动的练习,运动中消耗量大,减脂效果十分明显,其实战运用能更好地保护女性的安全,对女孩子阳刚之气的塑造也有重要价值。

搏击的练习需要对空间感知,经常进行方位动作的变换,这就有利于青少年大脑功能的综合发挥,对空间知觉的综合发展,同时提高了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青少年能通过运动感知善于利用环境解决困难,增加胆量,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处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能促进文化学习的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存在诸多关联因素,体育锻炼中通过生理神经、认知调节、社会心理和健康干预的关联因素影响其文化学习[11]。拳击运动步伐、动作等都有着不规则的变化,需要迅速思考和善于反应,并且能培养青少年用勇敢顽强的精神,磨砺其意志,促使其转化为生存适应的本领,投身于祖国的伟大建设中去。

3.3 调节不良情绪,培养体育精神

在青春期的学习压力下,如果青少年不会自我调节,不仅会出现意志消退,提不起精神等状态,更甚者还会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搏击是激烈的体能转化运动,在运动中集中注意力练习,能转移紧张的情绪,并且在强大的爆发力中得到宣泄。目前,搏击运动趣味性更强,有了跟随音乐和律动的搏击操,其动作简单且富有爆发力和刺激性,适合大多数人练习,不同于一般的健身运动和健身操,其节奏分明,锻炼全面性强,并且伴随着发声,练习的氛围和热情度强,将挑战性与娱乐性合为一体。因此,青少年练习搏击运动,能缓解压力,舒缓情绪,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将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搏击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其所延伸出来的跌倒再来,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永不放弃,直到倒下才算结束的人格魄力;破釜沉舟,有先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运动的坚持和奋勇的拼搏,都彰显了“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作为一种意识,能对实践活动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搏击精神和近年来所展示出来的“女排精神”一样,是反映社会思想和行为的缩影。青少年在成长中,不应安于现状,应该积极学习和贯彻体育精神,从体育精神中学会进取、勤奋与拼搏,勇于创造自身价值,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阳刚”的身体素质,敢于判断和决策。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体会竞赛竞争,激励拼搏奋斗

只要是竞赛和竞争都有输赢,尽管具有残酷性,但是科学的对待竞赛,不仅能正确的地评价和面对自我,还能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相对于其他运动竞赛来说,搏击运动具有身体对抗性,更为激烈。青少年在搏击中能直观地培养其竞争意识,竞争中,更容易激发运动双方的互动,发挥个人的潜能,提高参与的积极性。青少年是调整自我,提高自我能力最好的时期,在竞争条件下能够发现不足,找出劣势,从而完善自我,将竞争意识转化为更加努力的学习,从而超越自我,战胜自我。青少年的竞争品质也尤为重要,良好的竞争品质也体现出良好的道德情操。对于青少年来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是正确对待胜负的关系,成功之后的分享和对自我的肯定固然重要,但是失败之后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更能反映出自身素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搏击运动更大限度地培养了青少年进取心、毅力和大胆的精神,针对如今青少年的意识力缺乏、心理素质不过硬等问题,结合青春期青少年表现欲强、自尊心强,急切想证明自己的特点,参与竞争竞赛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在赛中,青少年在获胜之后,直观地获得胜利感,搏击运动竞赛的激励作用能增强青少年自信,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阳刚之气青少年运动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心存阳刚之气,书写青春华章
“阳刚之气”需要阳光和风雨来培育
修炼阳刚之气的正确姿势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不正经运动范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