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校园足球实现“教会、勤练、常赛”途径的研究

2021-11-21 14:08郝建辉徐元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竞赛足球校园

郝建辉 徐元玉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会议中提及“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中国足球经历了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也开始向这个发展方向靠近。自校园足球开展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并完善幼儿足球的体系。2020年8月28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指出校园足球的工作重心将会下移到幼儿园[1]。2020年10月1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对“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改革目标进行了全方位阐释[2]。中小学的“教会、勤练、常赛”同样也能应用到幼儿体育教育中去。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方法,探讨当下幼儿校园足球该如何实现“教会、勤练、常赛”的目标,为幼儿足球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旨在推进我国幼儿校园足球的良好发展。

1 幼儿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作用

我国幼儿足球正处于启蒙阶段,开展状况不佳。大多数幼儿园因师资或场地问题,不能够将足球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尽管有部分幼儿园在尝试开展校园足球,但在专业性及规模上有所欠缺,不理解幼儿校园足球的开展目标,走上了“畸形”的校园足球道路。此外,不同地区的开展状况也不尽相同。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校园足球的幼儿园较多,但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幼儿园只是借助校园足球进行宣传,但实际开展状况不佳。而经济落后的地区,幼儿园校园足球开展状况糟糕,甚至有幼儿园忽视了所有的体育项目。

开展幼儿校园足球,其根本目的在于育人。通过足球让幼儿从小就接触体育,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运动认知能力,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同时,幼儿校园足球还能够推广足球运动,也是让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手段。

2 幼儿校园足球实现“教会”的途径

2.1 以“足球游戏”为切入点,教会幼儿基本运动技能

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其本质是幼儿早期教育,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全面和谐发展;其特点是以足球为载体,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习足球的简单常识和基本动作[3]。幼儿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及生理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在开展校园足球时不能照搬小学的教学模式。幼儿阶段的校园足球应以培养运动兴趣及运动习惯为主。在培养兴趣之余,如何通过足球,去发展幼儿的全面素质也是重中之重,是每一个幼儿足球教师所要遵循的目标。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将技能融入游戏中,开发出游戏化足球课程,做到玩与学结合,让幼儿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对足球产生兴趣,并掌握运动技能。幼儿游戏化足球课程开发是游戏化足球与课程开发的结合,是在结合幼儿身心特征的基础上,将游戏化足球内容融入课程开发当中,促进幼儿游戏化足球课程的过程[4]。如让幼儿进行分组带球跑比赛,既锻炼了幼儿的跑跳能力及足球带球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竞争能力,课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乐趣。相比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幼儿足球教学更加偏向于发展幼儿的整体素质,而不是足球技能。幼儿足球教师不应该教给幼儿“长传”“任意球”这样的技能,幼儿的身体素质也无法支撑他们去学会这些。此外,教师还需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本园特色的足球教学课程,真正做到教会幼儿基本运动技能。

2.2 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恰当安排教学计划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必须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方式较为直接,学习具有主动性、体验性、无意性、环境依赖性、整体性等特点。很多幼儿足球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具体的教学计划,也不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传球准确度、带球距离等。但是,过分强调教学目标便弱化了幼儿校园足球的作用,甚至会让一部分幼儿丧失信心,失去对足球的兴趣。这样的幼儿足球,是失败的。“足球从娃娃抓起”,并不是意味着要让幼儿熟练地掌握足球技能。而更进一步说,足球也只是幼儿体育教育中的一个项目。幼儿足球教师的专业技能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一定要对幼儿的身心特点足够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以游戏法为主。应合理制定阶段学习内容,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安排好各个教学内容所用的课时。此外,幼儿园应定期对教师进行足球启蒙教育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幼儿足球教师队伍,提高自身的支持与引导能力、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3]。这样的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才能不偏离幼儿足球教学的初衷,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各项素质,真正实现“教会”的目标。

3 幼儿校园足球实现“勤练”的途径

3.1 以“亲子互动”为实现形式,做到家园共“练”

根据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性行为受到鼓励,幼儿便会更加主动,有利于培养他的自信心及创造力。但是,只靠幼儿园对幼儿体育进行干预,难以成为身心健康的人[5]。因此,幼儿园应多综合家长时间,去开展一些“亲子”足球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亲子活动特点,选择适合的足球游戏进行转换,将校园足球活动变成孩子和父母交流的一种游戏[6]。这样,幼儿不仅在学校里能够练习足球,在家里也可以与父母一起练习。通过亲子互动,让孩子与家长都能感受到足球活动带来的乐趣,不但能够更好地实现“勤练”,还能丰富本园幼儿足球课程形式。同时,“亲子互动”的形式也能改变家长对幼儿校园足球的认知。要知道,制约幼儿足球开展的因素之一就是家长的态度。一些家长由于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担心幼儿园过早地开展体育活动会阻碍幼儿的身体发育,也害怕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不支持幼儿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因此,家长的态度对幼儿足球的开展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亲子互动”形式能够让家长真切地认识到足球游戏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及成长。在幼儿园的主导下,幼儿校园足球要做到家园共育,通过家园配合,不仅能更好地实现“勤练”,还可以让足球成为连接幼儿与父母、幼儿与校园、校园与家庭之间的媒介。

3.2 依据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合理安排练习内容

幼儿足球的核心是游戏,明显区别于青少年的足球技能训练,应避免训练化、形式化的足球运动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7]。游戏化要始终贯彻于幼儿足球训练中,要让幼儿享受足球游戏的乐趣。同时,幼儿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期,有必要充分发挥足球项目对其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必须坚持科学、适宜的原则[8]。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重视幼儿学习的本质,根据不同年级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去设计形式多样的足球游戏。安排训练时,要明确各个年级的训练目标及训练比重,如对3~4岁的幼儿,可以设计更多的运控类足球游戏,降低竞赛类游戏的比重,而对5~6岁的幼儿,可适当增加一些竞赛游戏,培养他们的竞争、协作意识。此外,要注意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幼儿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每个幼儿在发展进程上是有差异的,而每个幼儿个体素质的发展也呈现着不均衡性。因此,要特别抓住幼儿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并且尊重幼儿之间的发展差异,而这就要求训练不能太过注重形式,训练内容也要灵活多变,遵循“自由性原则”,不要过多干扰中断幼儿的活动,尤其是不能以教师的权威去训斥幼儿。在大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要设计出一套符合本园特点的幼儿足球课程,打造“一校一品”模式,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勤练”。

4 幼儿校园足球实现“常赛”的途径

4.1 以“趣味性”为导向,组织各种娱乐竞赛活动

幼儿足球同样也需要“常赛”,但是幼儿足球的“常赛”,并不是去进行正规的足球比赛,而是要用各种趣味竞赛游戏展现幼儿学到的运动技能。通过“教会”“勤练”,幼儿会获得基本的运动技能。这时,教师就需要通过“常赛”提供一个让幼儿展现运动技能的机会。例如,让孩子进行带球赛跑,然后再进行分组接力。这项娱乐竞赛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足球技能及跑跳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发展了幼儿的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通过竞赛展现了自己的运动技能,家长看到幼儿展现出来的运动技能,也会对校园足球产生良好的认知,幼儿校园足球也能更加容易地开展。同时,教师要清楚组织娱乐竞赛活动的时机,竞赛必须要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能仅把它看作是一项检测幼儿学习情况的考试。此外教师在设计竞赛游戏时,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领域,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比如,通过制作数字踢板,让孩子进行比赛,踢到带有数字“1”的格子,便记1分,最后累计相加,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运动技能,还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了数学领域,锻炼了孩子们的数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竞赛游戏,正确处理足球游戏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做到有价值的“常赛”。

4.2 基于弱化竞技的理念,建立幼儿足球联赛制度

除了组织幼儿园内的小型趣味性竞赛,教育局和体育局可以组建以幼儿园为单位的足球联赛,制定相应的幼儿足球联赛制度,在已经成型的小—初—高的联赛体制下,加入幼儿足球联赛体制[9]。但幼儿足球比赛,在时间上及规则上都要同成人比赛有所区别。根据国外幼儿比赛的经验,幼儿足球多采用5V5的形式竞赛,场地为15m×25m,球应为低气压4号球,球门大小为2m×3m[10]。竞赛时,教练应多关注竞赛的过程及幼儿场上的行为,而不是竞赛的结果。在比赛中多以鼓励幼儿为主,不要随意呵责幼儿,更不要给幼儿下达如何踢的指令,让幼儿享受竞赛,积累比赛的经验,锻炼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教导幼儿相应的运动礼仪,抓住对幼儿实施人格教育的好机会。通过幼儿足球联赛,营造出良好的足球氛围,增加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分享校园足球开展的经验,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足球的发展,提高地区整体水平。此外,在比赛中还有利于发掘具有足球天赋的人才,为我国足球青训培养好的“苗子”。这样的“常赛”,才有利于幼儿校园足球的持续健康开展。

5 结语

我国幼儿校园足球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幼儿校园足球要通过足球游戏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而足球游戏不仅要将足球与游戏结合起来,也可以融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发展幼儿全方位的能力。在师资问题上,幼儿园可以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足球专业培训,也可以选择幼儿教师与足球教练共同教学的方式。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充分体现幼儿足球的童趣性、自由性原则,促进幼儿足球的良性发展,进而将幼儿校园足球的开展模式推广到其他项目,真正实现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

猜你喜欢
竞赛足球校园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让足球动起来
创新思维竞赛(3)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创新思维竞赛(6)
认识足球(一)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