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风险分析与预防

2021-11-21 14:08张鹏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业余爱好者羽毛球

张鹏宇

(哈尔滨市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1 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参加羽毛球运动的现状

现如今在高等学校中,羽毛球运动都是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存在的,在羽毛球运动的教学运动中,经常会出现运动的时候受到损伤的问题,对羽毛球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影响[1]。在我国,有19万片羽毛球场地,有2.5亿人参加羽毛球运动。而这些羽毛球场地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高校,羽毛球爱好者,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一项针对我国高校羽毛球运动的调查中显示羽毛球受伤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手腕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面部损伤、肩袖损伤、腰肌损伤和膝关节损伤[2]。但是在这些手上的人中,90%的选手都是业余的,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不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发力原理、羽毛球装备、羽毛球场地和运动心理调节对降低羽毛球运动风险的重要性。一项关于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系列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756名爱好者中,发生过羽毛球运动风险,造成了身体损伤的共有538人,受伤率高达84.4%。调查显示,最容易受伤的是手腕处,受伤患病率为36.37%,其次是肩袖和踝关节处,受伤患病率为31.74%和27.38%[3]。

2 影响羽毛球运动的风险因素分析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和普遍性,运动风险也具有这些特点。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同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差距巨大,再加上无法清晰地对羽毛球运动中的运动风险进行分析,因此,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遭受到运动风险的概率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大多数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只看到了运动风险发生造成损失,却没有去分析运动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因此,笔者对运动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作了简要分析。

2.1 内部因素方面

2.1.1 身体因素

身体因素主要有身体素质、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规范发力要点等。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主体,有身体素质的先天及后天锻炼的差异。大学生爱好者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运动风险必然常伴左右。比如,身体协调性比较差的爱好者在模仿专业运动员起跳滞空杀球时,本来是做不出“背弓”这一动作的,但是强行模仿,由于协调性较差且没有进行后天的专业训练,很可能造成腰肌损伤,落地脚部支撑不稳,失去重心,轻则造成脚踝关节扭伤,重则造成跟腱断裂等。

在运动教学开始前应对肩关节、膝盖关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肌肉群拉伸训练、韧带拉伸训练及关节活动[4]。许多羽毛球爱好者不爱做热身和拉伸,“冷身”上场比赛,各个关节都没有完全活动开,轻则出现抽筋,重则身体局部出现扭伤,受到运动损伤的风险系数远高于热身的爱好者。打完球后不拉伸放松也是造成风险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人打完球后不爱放松拉伸,可能是赶时间,也可能是习惯。如果运动后不拉伸,轻则会引起小腿肌肉变硬,形成“肌肉腿”,重则导致关节韧性变差、损坏关节。

2.1.2 心理因素

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变化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的风险。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存在强弱之分[5]。对裁判的判定存在异议,交涉未果,进而引发情绪冲突,甚至肢体冲突,这样会使得运动风险概率瞬间提高。比如,2008年的韩国羽毛球超级赛,决胜局比赛林丹对战李炫一,当21∶21时,李炫一明显的杀球出界却被韩国的司线裁判判为界内,正当林丹找主裁交涉未果时,韩国队教练李矛突然从座位上冲了出来,林丹与李矛进而发生冲突,差点造成严重后果。

2.2 外部因素方面

2.2.1 装备因素

羽毛球装备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尤为重要。大多数羽毛球爱好者的观念陈旧,认为使用二三十元一副的超市羽毛球拍就可以打羽毛球了。这样的拍子会带来很高的运动风险。比如,在2020年11月,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一所中学,中学生雷鹏花25元购买的球拍其中一只断裂,飞出的球杆从雷鹏的眉骨位置插入头部,最终雷鹏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这样不专业的球拍造成的运动风险最终带走了一个青春少年的生命,让人心痛万分。

除开羽毛球拍,专业的装备还有球鞋、手胶等。羽毛球运动对抗强度较大,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正值年轻力壮时期,跑动的频率高,如果球鞋不具备防滑性、抗扭性、包裹性等,会对脚踝关节和膝关节产生很大的负荷,一旦遇到在高速对抗中突然滑到或者失去重心等运动风险,会造成运动损伤。

2.2.2 场地环境因素

场地因素的影响主要在于地板是否减震及地胶的防滑性是否达标。造成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风险首先主要来自于场地地板减震性能不过关。其次就是地胶的防滑性,在高速对抗中的步伐突然变向尤为重要,它能使人不轻易滑倒,保护脚踝和身体裸露出来的皮肤。最后,场地灯光安排也是重要的一环。室内球馆,几乎都会开灯打球,如果灯光安排不合理,大学生业余爱好者在打球时分心关注晃眼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运动风险发生的几率。

3 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风险的预防对策

3.1 身体因素影响的预防

首先,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在接触羽毛球时应树立起循序渐进的观念。不可在看了几场“林李大战”的精彩比赛后热血沸腾,忽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技术水平,盲目模仿林丹、李宗伟的动作,要清晰认识自身的情况,由慢到快,慢慢锻炼自身的基础动作技术。其次,对于自身其他方面的素质也要同步跟进。在教师、教练或者训练视频等的帮助下,采取简易合适的方式,针对性的对各个素质进行锻炼,如每天进行跳绳,增强身体协调性、腿部肌肉力量、身体耐力等[6]。

最后,羽毛球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拉伸对预防运动风险也尤为重要的。大学生羽毛球业余爱好者经常忽视热身和拉伸放松这2个环节。羽毛球运动前热身能使筋腱更灵活,并且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从而降低了关节韧带及肌肉损伤的运动风险[6]。在运动过程中,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以减少损伤的发生[7]。

3.2 心理因素的预防

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心理状态的变化主要来自于自身心理的不平衡,不论是落后或者裁判的误判,或者自身的失误。因此,在比赛对抗中,队友之间的相互鼓励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在落后时相互鼓励加油打气,发现队友情绪变化出现失误时切忌埋怨,要积极交流和开导。同时,自身也应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比赛理念,输也要输得有风度涵养。观战的球友也应该为双方或者侧重于落后的一方加油,激起他们的斗志,使其积极乐观地面对比赛,避免出现“情绪球”。

3.3 正确合理地选择专业装备

研究表明,羽毛球开放性损伤发生的概率非常高,主要有手脚起泡等问题[8]。因此,装备对降低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风险尤其重要。在羽毛球圈内有这样一句话,“技术不够,装备来凑”,虽然听起来像是自嘲,但是也从一个方面显示出了装备的重要性。专业正规的装备都是在专业的数据测试之后进行设计制造的,其安全性、保护性、防滑性、减震性、包裹抗扭性等不是普通的球拍、球等可比较的。选择专业装备对保护自身、队友、观众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3.4 选择安全专业的球馆

一般来说,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羽毛球馆,并且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球馆都会有木质地板、防滑地胶等。但是在大学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去校外进行运动时,一定要仔细甄别球馆,了解球馆的实际情况。水泥地减震性十分差,对于踝关节和膝关节来说负荷巨大,容易受伤,对半月板和踝关节等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损伤。同时,在选择场地时,要选择灯光安排合理的场地,降低来自灯光的运动风险。

3.5 采取措施转移运动风险

对于运动风险,不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进行预防的措施,都是属于加强自身的管理来规避风险的。除此之外,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还可以转移风险,通过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当出现损伤时,保险公司负责医疗费用的赔付,可减轻自身的经济损失。

4 结语

羽毛球运动对身体的益处不言而喻。但是在进行运动时,作为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大学生更应注重运动风险问题。羽毛球爱好者发生损伤后,对于损伤的治疗应对症下药,根据损伤的类型及损伤程度,选择合理的功能性康复训练方法,再结合传统中医治疗技术,才能有效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业余爱好者羽毛球
羽毛球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直播答题爱好者
肉食爱好者福音 黑蒜露笋煎焗鸡脯
为业余棋手诊脉
打羽毛球
遮荫有方等
相声爱好者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