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2021-11-21 14:08耿想灵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跆拳道竞赛教练

耿想灵

(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 广东广州 510500)

跆拳道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尤其是在激烈的赛事当中,运动员想要发挥出技术、战术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关键。因此,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关注运动员心理状态,能够及时发现其出现的紧张、焦虑、怯场、急躁等心理问题,并及时采取放松训练、精神安稳、意志力培养等方法,提升运动员自信心,使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面对日后的训练和比赛。

1 心理训练的作用和必要性

心理训练是通过专业的手段针对运动员实施心理层面的训练活动,辅助运动员自主调节心理状态,以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比赛,并且能够在竞赛中顺利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优胜[1]。跆拳道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特征,在激烈的赛事中,运动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面对比赛和训练,如果在心态方面出现问题,便会导致失误。同时稳定的心态还能够促使运动员在竞赛中有效发挥技能水平,心理训练可明显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让运动员能够正确看待竞赛,这也是保证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技能水平的基础,因此教练需高度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从而辅助其在竞赛活动中发挥出最佳水平[1]。

2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跆拳道运动员在心理层面需具备下述特征:在抽象思维、独立人格、成就感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能力。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出现心理障碍,多数指在特殊情况下出现的心理异常情况。如果外界环境超出了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范围,便会引起其产生心理压力,如认知失衡、情绪障碍等。通过对多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研究可知,有半数以上的运动员具有神经机能反应等方面的问题[2]。上述问题是对精神创伤的外部反应,会引发运动员在行为和感知等方面的改变,对训练和竞赛技能的发挥均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 跆拳道训练中心理训练基本原则

3.1 积极性

实施心理训练活动期间,教练不能使用强制性的手段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直接干预,而是需要运动员主动调动自觉意识和积极性,完成心理调节,在教练的引导下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2 循序性

运动员在接受心理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此时教练员要结合训练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设置,逐步引导运动员进行有序的调节,逐层深入来完成优化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目标。

3.3 差异性

运动员个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其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这便要求教练在开展心理训练活动时,要充分尊重运动员的个体差异,灵活使用各类训练手段,辅助运动员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有序调节,从而保障运动员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3]。运动员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参与竞赛活动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教练日常组织训练活动期间,需细致掌握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依据气质和神经活动等方面的差异,将运动员分为强型和弱型两种,对强者可提供学习强者的机会,后者则可在场外学习。

教练还需对服役时间较长的运动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新运动员给予更多的宽容,通过语言暗示等方式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通过实践可知,运动员在情绪处于亢奋状态时,往往能够超常发挥,相反,如果情绪低落,则会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动作迟缓,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对手的动作进行准确判断。因此,在实施心理训练时,运动员需主动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参加比赛。在训练期间总会出现各类不可控因素,心理训练的模式并不是固定的,而需不断结合新的训练要求和标准进行优化,形成更具可行性的训练计划[2]。

4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的心理训练方法

在青少年跆拳道训练中,教练员要基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分析其心理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训练方法,从不同角度关怀运动员、鼓励运动员,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与意志力,使其能够从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精神,并消除其心理不良因素,使其在比赛中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4.1 放松训练

教练需为运动员创设相对轻松的竞赛环境,让运动员主动调节心理状态,避免受到负面影响。如果运动员发现自己出现紧张等情绪时,可通过呼吸调节的方式进行放松。此外,可不断对自己进行暗示。运动员如果在参加竞赛前出现过度的焦虑情绪,可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这样也可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4]。

4.2 精神安慰

该种安慰方式也被称为心理慰藉,是教练员常使用的训练手段。如果运动员在参与训练期间需完成难度较高的动作,或者无法顺利完成训练任务,教练首先需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言语不能过激,否则便可能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但教练对训练结果也不能视而不见,每个运动员均希望自己能够达到理想的技能水平,如果教练员能够以平和的心态与运动员进行交流和分析,共同找出问题的关键,并在心理层面提供鼓励和慰藉,此时运动员便更容易实现突破。教练需意识到平和心态对训练的重要意义,从而全面辅助运动员提升训练效果。

4.3 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最为接近真实的竞赛场景,也是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组织模拟训练可有效提升运动员对竞赛的心理适应能力。该种训练类型能够有效辅助运动员调节心理状态,以更高的应变能力参与竞赛活动,获得理想的成绩。模拟训练场景便是对观众、对手、时间、裁判等因素进行最大限度的模拟,从而让运动员能够将竞赛环境当作日常训练环境,产生更高的亲近感,心理状态更为放松。这样运动员在参加真正的竞赛时,便不会产生心理焦虑。

合理的模拟训练内容能够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适应能力,主要可从下述方面着手实施。第一,结合实际的竞赛要求开展实训,模拟训练需尽量还原真实的竞赛场景,严格按照竞赛规则实施计分,从而让运动员养成得分的积极意识[5]。第二,通常训练活动均会在上午或者下午开展,但部分跆拳道竞赛会选择在晚上举行,这便需要运动员对竞赛时间和环境进行有效的适应。第三,部分竞赛中裁判会有意错判或偏袒对方选手,这样便会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运动员便需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训练,从而稳定发挥技能和水平。第四,实施训练时,通常是全员参与活动准备,而实际竞赛时运动员可能还会与对手同时做准备活动,这样便有可能发生言语或行为等方面的对抗,严重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因此运动员需通过多种形式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在竞赛过程中发挥出正常水平[3]。

4.4 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指运动员主动在意识中对运动的表象进行再现,以此提升自身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表象训练可辅助运动员降低焦虑情绪,让运动员充分运用自身的运动技巧等提高训练效果。表象训练还可提升运动员的注意力,增强信心。在起初实施训练活动时,运动员便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展训练活动,此后可以逐渐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完成训练。首先,实施身心的放松训练,运动员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参与训练活动。其次,运动员想象真实竞赛的场景,并让自己置身于其中,细致回忆自己经历的竞赛场景,体验成功的喜悦,将成功的动作与对方对抗性的情境进行深度体验,从而加深对整个比赛过程的定型,同时逐渐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动力定型的情况下将竞赛方案融入到成功的表象中,形成新的组合。运动员在开展想象期间,需细致想象具体的动作,以及击败对方的策略,想象竞赛过程的时间需尽量与真实的竞赛一致,这样便可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熟练程度增加想象的场景,如对手攻击、竞赛环境等[6]。起初在实施训练活动时,运动员只要想到竞赛场面,便会表现出生理层面的紧张和兴奋感,但经过多次训练,运动员便可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平静地应对各类竞赛环境和突发事件,避免外部因素对自身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运动员只有成功实施动力定型,便会在良好的心理定势作用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竞技水平,以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参与竞赛,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4.5 意志培养

4.5.1 自我意识的培养

运动员若想在竞赛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便需加强日常训练程度,以此实现更为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员的个人意志力对其提升训练效果,掌握更高水平的技能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因此,在开展日常训练时,运动员便可为自身设置难度更高的训练任务,自主锻炼高难度动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完成高难度任务的信心。同时,运动员也需具备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只有保持更高的平和心态,才能稳定应对训练中出现的障碍。对于专业技术方面的训练,运动员需进一步加大精度,不断提升对自身的控制能力,避免出现焦躁等负面情绪。运动员需一直保持冷静的心态,加强动作的协调性特征,主动分析训练失败的根本原因,并开展专项练习,持续弥补短板,让自己的技能和心理状态不断优化,实现素质和技能的全面提升。

4.5.2 意志力的培养

在开展日常训练时,教练也需侧重对运动员的意志进行深度培养,充分意识到意志品质对于运动员发挥能力的重要作用。具体的训练手段较多,主要为对运动员心理战术的系统训练。运动员会在艰难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意志,这样才能进一步适应竞赛环境,在真实的竞赛活动中保持优异的状态。教练也需引导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加大训练的难度和精度,不断改进动作,在完成艰苦的训练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如此在参加竞赛时,运动员便能够熟练运用难度较大且连续性较强的动作击败对手,流畅完成动作内容,在实战中提升动作的灵活度,给对手猛烈的打击。

在实施训练时,教练需侧重为运动员安排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这样运动员才能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不断对动作和技能进行改进,更有利于培养运动员形成自信,表现出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质。运动员也需在训练期间认真练习动作要领,掌握动作的精髓。在即将结束训练时,运动员会感到身体的疲惫感,此时便需进行强化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

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或者竞赛期间,均会出现身体局部受伤的情况,如果是轻微伤,教练便需在及时处理后,对运动员加强鼓励,让运动员形成坚持的信心。如果伤情较为严重,运动员则需进行科学的治疗。教练需鼓励运动员积极克服身体的不适,同时积极参与伤后训练,让运动员形成更为坚定的意志品质。

5 结语

跆拳道是一项独特的项目,具有很强的防身自卫功能,还可以健身健体、锻炼体魄。跆拳道训练也开始更加重视运动员礼仪、果断、勇敢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该文对跆拳道心理训练的必要性、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特征及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各种心理训练方法、策略,帮助运动员消除焦虑,在跆拳道运动中保持最佳状态。

猜你喜欢
跆拳道竞赛教练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创新思维竞赛(3)
睡着了
加油
创新思维竞赛(6)
Just for Fun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