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认同是人的主体性标识

2022-02-26 04:36赵娜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归属感主体价值

文/赵娜

引言

主体性观念承载了人类对自由的价值追求,不仅是哲学研究重要的理论内容,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体性观念的确立是为了实现自由价值目标,而人也总是努力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开始意识到主体具有自觉的、自为的个性,而是如何实现这一自觉。

一、情感的概念辨析

当我们谈到情感,我们并不谈论情感的内容,比如心理学意义上的高兴、悲伤、难过、愤怒等。我们的聚焦是在于情感对于人作为主体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过程的影响。我们指涉的是人所具有的更深层的思想、信仰、价值观以及行为倾向,又或者是移入人的大脑之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情感往往表现为社会性的情感,社会情感是人对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可具体分为一种民族归属感和国家归属感,通过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等社会情感展现出来。社会情感进入审美关系就转化为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对对象世界的超越,表现自由本质,既立足于现实时空又超越现实时空。由此可见情感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艺术体验中,情感所包含的内容更多地赋予了主体的生命意义。[1]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东西,通过一定的形式能够展现出生命的自由个性,不断地摆脱外在力量的束缚,从而真正凸现人的主体性。

情感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对于个体实现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之中,民族认同往往是伴随着情感认同,二者同步生成,也可以说民族认同是基于每一个复杂个体丰富的情感而进一步生成的,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表现为一种高度的政治情感。情感之于国家、民族是一个中介,情感认同所产生的归属感将使得主体更加明确自身的定位,确定了身份,实现了身份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存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预设着我们的许多行为。我们也可以说自觉的创造实践中的情感认同,预设着主体价值思维方式,内涵着主体自觉的价值实践行为。因此,明知其是“非理性的”,但却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因素。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属性,故此,人作为一种特定的族群性存在物,情感是其一个必然属性,它与民族性生成同步,主体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进行情感投资,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塑造的关键在于关注感情的投入,人的主体性的最重要的标识仍然有赖于情感认同。

二、情感认同的本质解构

首先,情感认同不是拒绝承认主体情感的一致性,而是更好的体现主体性,正是因为认同所产生的承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的态度和行为,使得人们互相承认对方主体性。但我们不能忽略人具有自我认同的能力和复制模仿的能力,通过符号化自身形成自我的感觉和自我的态度,进而促使个体明确自我的确立以及自我与他者的界限。我们由此确立自我的主体性,但我们还需要通过情感认同进一步确立自我的个性,从而真正的体现个体的主体性。

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存在共同的表达方式和存在形式,情感的价值表达与认同的价值肯定具有内在一致性,能够从理论上、意识形态上凸显人的主体性的存在。因为价值意义上的内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着认同的选择与重构,而情感认同本身也预示着情感的价值确认。

其次,情感认同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存在,而是可以延伸进入某种语言或某段历史之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情感传承的认同感构成了社会得以存在的“先天条件”。当代中国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来源以及文化自信怎样实现很大程度来看离不开每一个个体对国家这个整体的民族归属感,离不开对民族文化传统、价值内涵以及现实意义的认识以及认同,而情感认同贯穿其中。正如吉登斯所说认同是社会连续发展的历史性产物,它不仅指涉一个社会在时间上的某种连续性,同时也是该社会在反思活动中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2]从空间性维度来看,在公共或者私人领域中,通过行动和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积极地将自我的意识外化在通过交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中,借助大众媒介分享公共的思想和情感,以此来重塑其社会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同时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能够使情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

最后,情感认同诉诸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外化自身,并反过来对实践进程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实践中认同的实现即是人的主体性外化的具体体现。从根源上来看,认同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彼此从自我出发而寻求共同性的过程与结果,它表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关系,内涵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于其中。确实,认同本身就表征着一种关系,物与物的关系背后蕴含着人与人的关系,而情感又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没有情感的人是不存在的,情感的外在的展现形式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活动。因为只有将情感放入实践中,才能确证自我,每一个人都是自我的建构者,都是将抽象的内容转变为真实的存在之后才能进行价值判断。

三、情感认同的实现

情感认同是主体对外部对象最深层的、有意识的无意识表达。在形式上,它是时代共有情感基础上个体独特的自我规定的表达;在内容上,情感认同具体包含着利益认同,价值认同与审美认同。利益认同的实现协调整合了多元价值诉求,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价值认同,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深入到人的精神需要,开始真正的展开对人的关注。但找到了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并将其内化于自身,这还是不够的,人的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人能够自在地进行选择,更重要的是能够自由自觉地进行选择,能够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以及做出的选择的意义,并且能够在人的主体性彰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情感认同的实现能够使人自觉到自己的存在,通过其美感经验使个体自觉到其自身,从而超越人的自在存在进入到自由自觉存在,并且在主体实践过程之中使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

1.情感认同走向行为认同

情感作为一种非客体化的行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其逻辑前提必须是以客体化行为为基础。这既体现了情感认同内含的实践倾向,也表明情感认同能够通过利益认同这一媒介而走向行为认同。情感认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简单的仪式或其它方式表达,一种文化,一种语言甚至是一个表情。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语境,生成共同的情感结构,也就是说构建了一个以情感认同为支撑的不自觉的无意识的社会性框架,而这一框架的建构得益于一定的情感结构的生成。其次,《习惯的力量》一书之中提出,习惯是人的第二本能。惯习本身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在后天获得的一种生产图式,同时也是历史的生产动力。惯习在人身上内化为人的第二本能,第二天性。也就是说,通过惯习的作用能够达到情感的高度认同,能够产生符合理性的实践行为。

2.情感认同走向审美认同

前面已经论述了情感认同是基于利益认同基础上生成的,但其过程之中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选择,这里包含着价值认同的情感认同既是主体的内在立场,又是主体的行为倾向,其背后蕴含着功利价值、认知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对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的理解首先不能脱离人的交往活动,而在交往实践中主体存在基本的不平等性,这就会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不明确甚至丧失其主体性,从而我们更应该关注到人的情感上,通过肯定的积极的情感来真正解决价值认同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实现情感认同。

在《文艺心理学》中朱光潜认为“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朱光潜所建构的审美直觉论目的在于实现审美认同,其途径是依靠移情作用。移情是将主体的知觉或情感外射到对象身上,使他们变成对象的,从而生成一定的情感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直觉与形式作为他的两个基点来标识他的实践美学,也就是说朱光潜是站在主客体统一的实践基础上消除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对象的对立,通过物我统一的实践路径来进一步阐述审美感受,表明精神维度的生产也是一种实践形式,意识性精神性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占据很大空间。不仅如此他也高度重视人的感性能力与精神价值,站在人道主义立场关注主体的美感,并指出美感的产生在于主观能动性有机地克服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对立与差别,将对客观现象的认知融合到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之中,使人具有了自由自觉的个性即人性,从而真正标识出人的主体性。

猜你喜欢
归属感主体价值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