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探索
——以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为例

2022-02-26 04:36郭乐张妮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新课程思政课文

文/郭乐 张妮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达成的效果。本文拟以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该理论源自于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倡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教育者要承认: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言行举止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现状分析

在我院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改革,无疑是对当下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当下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 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撰写教学设计、制作PPT— 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试讲— 教师点评”这种模式展开,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相对较弱。虽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一再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总是会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而淡化。例如:在理论课讲解过程中,往往都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至于理解了多少、接受了多少、有多少内容能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类问题很难考评。学生的实践活动:撰写教学设计、制作PPT、试讲,大多时候也会受到老师对课程的理解角度、评课、学生学习经验等的制约,虽然学生在此项教学过程中是全程参与的,但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解不到位,加之实践经验缺乏,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淡化了甚至是放弃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角色。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无法得到落实。其次,我院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当下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任课教师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后期在工作中对待小学生的观念和教育教学态度。

三、改革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笔者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探索和实践,探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条路径进行改革:

1.教学目标的设计融入课程思政,做到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2]合理的教学目标会对整个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教学目标的指向作用。二是教学目标的激励作用。三是教学目标的标准作用。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就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融入课程思政进行设计,对整堂课的教学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具体到《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以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这一节为例,我们首先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在充分分析了学生的学情之后,我们结合本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导入、揭题、读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深入领悟,熟读回顾、迁移运用”,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将教学目标拟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探索,领会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内容,并能够就某一篇阅读教学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分析,在试讲中熟练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自己喜欢的一篇语文课文,分析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并主动识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阅读教学一般程序的理解、识记和应用,尝试不同课型的阅读教学设计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大胆创新,推陈出新。

2.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学生为主导,开阔思维,激发潜力,集知识学习与思想教育于一体

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分阶段完成教学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发展过程。[3]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主体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但任课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参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从学生层面的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转变为以知识学习为主线,在教学中共同探讨,让学生的选择权、话语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了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之后,在教学中我们以主题为模块,引导学生撰写教学设计、制作PPT、练习试讲、进行评课。在讲到描写动物类的课文如何进行教学时,我们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择描写动物的课文,组内充分研讨后,撰写教学设计、制作PPT、组内试讲,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学生拥有了自己选择的权利,积极性高涨,在选课时充分阅读教材中提供的课文,在小组研讨中各抒己见,围绕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就本组所选择的课文如何进行教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撰写教学设计、制作PPT时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组内试讲中积极踊跃,在评课时忠于教学设计的初衷。其中有一个小组选择了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这一组在汇报学习成果时讲到:“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小麻雀,尽管它很害怕,浑身发抖,绝望地尖叫着,但它爱自己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由此可以看出母爱的伟大。”,但其他组成员在听完后就产生了疑问:“你们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赞扬母爱的伟大?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我认为这篇课文也可以是赞扬父爱的伟大。”学生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于是阅读教学中如何点明主旨又不限定学生思维的讨论就开始了。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同学们讨论出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但不划定范围,也就是不限定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创新性思维。由于是学生参与讨论得到的结论,在后期的试讲练习中,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并且能够把这种观念贯彻到自己的试讲中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了。

3.课堂教学评价、总结由学生参与完成,巩固效果、提升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是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课堂教学评价既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的评价。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有三类评价方式:一是形成性评价,二是诊断性评价,三是总结性评价。这些评价方式学生在大一教育学课程上已经学习过,但如何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思考和见解充分表达出来,还需要教师的准确引导。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运用三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就当前任课教师所讲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作出评价,尤其是当学生对当下学习的某个知识点或使用的某种教学方法有自己的认知时,形成性评价既可以给学生答疑解惑,又可以促进任课教师的教学趋于完善;在学生试讲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使用诊断性评价,即:就某个学习小组学生试讲的内容、讲课的方式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进行评价,也就是我们在课堂上常见到的:我对你们学习小组教学设计的某一部分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我来讲这一部分,我将采哪种教学方式、将如何设计教学;在一个单元或者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我们鼓励学生采取总结性评价,就这一单元或者这一模块的学习进行“回头看”,分析优点、查找不足、后期改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总结,可以了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同时,提升学生听、评课的能力。

4.考核方式以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为导向,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水平考核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或考查成绩两部分构成。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成绩的评定中,我们主要以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学习参与程度为参考依据,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即每一次课上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学生的成长程度、在课堂上的收获和表现等都是成绩构成的一部分。这样评定成绩,可以有效降低一考定高低这样的弊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能够充分得到发挥,使教学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的内涵所在。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课堂教学的改变,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才能得到发挥、思路更加开阔,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这样的理念带入自己今后的教学中去,培养更多有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猜你喜欢
新课程思政课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背课文的小偷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背课文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