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感恩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2022-02-26 04:36朱国华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研究性幸福感心理健康

文/朱国华

引言

感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换而言之,青少年感恩程度越高,其心理积极态度就越好,其中包括身体与精神健康、生活满意度、社交能力。对青少年进行调查中还发现感恩与正面心态之间存在着巨大联系。但近年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学生感恩意识较低,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极易产生自我认知能力低、自我中心倾向,从而导致自我评价低、焦虑、情绪不稳定、亲社会能力低等负面情绪。

一、关于青少年感恩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现状

心理健康是衡量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它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负面情绪[1]。自积极心理学出现以来有关感恩和心理健康相关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重视。感恩是指通过感恩认知、情绪和行为来理解或响应别人恩惠和帮助,从而得到正面体验和结果。过去研究显示,感恩是一种非常广泛适应性功能,尤其是它能够对个人幸福做出独特预测作用[2]。而目前调查结果显示,自尊是最可靠、最有效预测生命满意度方法。在对生活满意各种预测变量中,自尊对生活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所以,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到自尊对生活满意影响。因此,感恩与自尊在心理健康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以往调查大多以中小学为基础,对青少年感恩自尊与心理健康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许多研究表明感恩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与社交能力方面都有很大作用。国外学者对感恩问题研究比较早也有很多成果。调查显示,感恩可以提高青少年社会行为、自尊、能力、幸福感与意志力。感恩能提高青年群体社会凝聚力、积极情绪与社会幸福;提高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社交联系、学业表现、适应性等。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对感恩与心理健康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结果表明,感恩能有效地抑制不良行为,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良生活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根据已有调查发现,感恩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另有学者对感恩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不同感恩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中,感恩对社会恩惠认知与经验对其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效果,但对其影响不大[3]。在感恩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方面,感恩因素对个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睡眠饮食有显著负面影响;这一发现与很多有关研究成果一样。青少年感恩心理与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青少年往往会因为感恩而保持良好心态。另有研究表明,感恩可以有效地防止心理疾病产生,如睡觉之前通过感恩认识以促进身心健康[4]。有学者认为感恩与心理症状有明显负向关系,认为感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遏制青少年不良行为。此外,通过加强青少年感恩意识和自尊意识,才能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在感恩教育方面,已有研究表明,“细数恩惠”、“感恩拜访”等介入方式能明显改善个人快乐状态。有学者研究指出,感恩与人际关系具有显著的内在联系,某国外学者以感恩教育与人际关系和谐为研究方向展开实证调查,研究得出,感恩指标越好,人际关系越好。而人际关系作为青少年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关系衡量了个体心理健康成长是否标准。此外,衡量心理健康标准指标中,行为稳定因素较为关键。行为稳定主要以身体、认知、情感及人格健全为主,其指行为稳定与态度存在一定关联性,我国学者认为,行为稳定指数越高,其感恩积极性越好,反之感恩指标越高,可以提高个体行为稳定性,因此,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内在关系。

二、促进青少年感恩与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方法

1.积极开展感恩教育

有关学者进一步证实了感恩教育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与感恩素质上的正向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测作用。感恩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高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有一定促进作用。

在促进学生感恩发展中,教师应制定相关感恩培育计划,首先引导学生体验感恩,而后通过培养学生感恩思维引导学生表达感恩完成教学,以此促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有所提高,利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5]。通过实践验证感恩教育在提高青少年主体性方面的作用。

在教师引导的感恩教育中,感恩记录、感恩表达是国外普遍采用的有效干预手段,而我国多以记录形式(就像是做更多功课)以表示感恩。应充分发挥“感恩记录”作用,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鼓励、检查与反馈,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记录数量与频率。在运用“感恩表达”过程中,要创造更多情景,强调对学生引导与激励,使其付诸实践。其中,有关结论只是参照,而非单一标准。注重学生自身经验、感悟、认知,从而提高自我反思能力,促进心灵提升是探究式心理教育的真正价值。

2.在感恩教育中注重学生主体性培养

研究发现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感恩教育效果更好,主要是由于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学习与探索,这相比于传统教学更能积极吸收知识与技能,对自身产生更深远影响[6]。而在感恩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主体性及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学习,使学习成为积极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会更好,记住东西也会更多,而在感恩学习过程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心理素质提升与其它科目不同,效果要比单纯“灌输”要好得多。同时,在感恩教育中也要求学生真正认识到感恩之情,并真正体会到感恩之情,从而使他们自觉地去学习。所以,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鼓励研究性学习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作为新型技术其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如何把学生参与性、教育性与探索性、探究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仍然是亟待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一方面拓宽学生实践途径,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主进行更多心理健康教育,此模式主要以小组合作,感恩记录等方式为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以教师为主要,鲜有学生积极参与;其次,第二种为拓展性研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主要应用于其他学科教学中,很少与心理健康课程融合。但从实施角度来看,与其它学科相比,研究性学习更多地把人主观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是新探索与尝试。通过实验验证将研究性学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结合值得提倡与推广。

三、结语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可能通过一对一方式来解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正常发展。青春期孩子比较活泼,不拘泥于成规,喜欢新东西,对教条主义与条条框框非常反感。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采用“课程化”、“片面化”、“形式化”等非为学生所接受教学模式,因而未能取得明显成效。文章认为感恩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而感恩因子干预对他们心理健康有很大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研究性幸福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