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序发展研究

2022-02-26 04:36肖敏王健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圈层亚文化群体

文/肖敏 王健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传媒技术的更新迭代,众多新兴平台的崛起,大数据开始细分圈层推送。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其行为认知已经和数字时代深度交融,引导大学生群体尊重各类文化特性的基础上,严守底线、去糟粕留精华,把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共同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过程,又是吸纳外来文化文明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过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了解大学生内在诉求、情感需求和兴趣趋势,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志气、骨气、底气,鉴于此,有必要解析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形态变迁,透视大学生亚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而构建包容的大学生精神世界,强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推动“网络亚文 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序发展。[1]

一、把握网络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形态变迁

基于动漫、游戏、文学等形式形成的亚文化是青少年群体创造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在智能手机广泛运用之前,亚文化传播受限于电脑、网吧,以文字、图片、音乐为载体,分布在游戏、贴吧、网络文学和各类网络空间里,由于传播媒介的界限,青年亚文化群体之间形成了壁垒,受众有限,传播速度也是缓慢的。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硬件的更新迭代,网络亚文化群体由小众群体扩展为跨媒介态势,特别是近年来视频网站、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的跨越式发展,网络亚文化进入新的爆发周期,大学生借助抖音、B站、微博、微信、小红书等新媒介平台表达自身价值风行于校园,群组之间更加开放、活跃,有很高的互动频率,丰富了网络亚文化的种类,每个亚文化的“小圈子”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众多主流媒体也纷纷大胆吸收健康积极的亚文化元素,以拓展新内容,打开新的受众领域,从积极的层面来看网络亚文化可以成为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

1.从边缘化 到趋主流化

在中国,网络亚文化源于小众群体的特殊社交诉求,小众群体因为自身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爱好兴趣与传统大众要求相背离,选择在网络上发声表达自身需求,获得群体价值认同,得到更多同向人的交流与社会舆论的关注,天然带有与传统世俗的叛离,同时又向往获得关注。[2]社会的组织方式从过去的垂直或水平的形态转变为了发散的形态,新媒介利用数字技术和相对开放的空间,为亚文化的确立、传播、宣传和分配提供了重要渠道,为最大限度迎合市场的需要,资本作为亚文化的主要“推手”必然对亚文化进行整体改造。

网络市场的消费主义深度捆绑、网络文化的价值多元化、网络圈层的兴趣中心论、网络主体的全民参与格局、网络传播的形式多样化,为网络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里发展形态变迁提供了丰沃土壤。虽然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有着不可抵抗的魅力,但是主流文化同样对大学生在流行文化选择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把表达形态从反抗变为迎合、从对立变为合作,将“独树一帜”的信条融入个性化情绪中,消融了文化内核上的不兼容性,使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渗透,为社会化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其传递的精神内核也日趋主流,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表达诉求的方式之一。[3]

2.从小众圈层到大众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中国青少年占整体网民的41.5%。[4]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建设技术的不断成熟,催生了一大批新的介质和载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介成为社会文化的信息高地,集散与传播,在时光流转中,每一个时代都打着自己深刻的文化印记,在网络上肆意濡染为形形色色的亚文化, “二次元”“同人圈”“饭圈”“造梗艺术”“佛系青年”等等小众圈层网络亚文化已呈“现象级”的增长趋势,深刻地融入大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5]无论是自成一体的网络黑话和网络流行语,还是外表奇特的萨玛特和烟熏妆,抑或是趣味独特的鬼畜文化等等,去中心、反传统、反权威、反常态等是网络亚文化的突出特征,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环境,提供了青年个性化发展和表达的空间,现今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对某种亚文化都有所涉猎,甚至有些大学生可以同属若干不同的亚文化圈。亚文化也由原来小众“小圈子”转变为处于趋主流文化的多元化圈层,呈现“圈层”结构向“外围”结构演变,在青年群体中拥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有小众圈层到大众发展的趋势。

3.从身份认同到情感共鸣

寻找身份归属是贯穿个人成长阶段的重要动力源,也是大学生亚文化圈层结构的边界,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上带有明显个人特性的虚拟交往行为,通过网络语言实现话语建构,通过角色扮演和集体行动来实现一种个性、身份的认同;所有早期亚文化是青年抵抗性运动的延伸,承载着情感,价值传递的功能。[6]而现在,相比于身份认同,情感共鸣已成为首要的社交需要,比如影视作品中的影评、打分、弹幕、种草,社交软件中各种表情包的使用,直播中打赏行为等等具有高度标出性的话语体系,年轻人喜欢用等级辨识的风格方式加以表达,比如在2020年开始流行于“饭圈”的网络缩写“YYDS”,即“永远的神”,出圈以后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不仅被年轻人用来赞美人物,也可以用来赞美组织、国家,进而扩展到事件、事物等,一切皆可封神。这种人类互动行为代表着人类的最高复杂性,也是跨越时空共鸣的人类情感,可以灵活运用“情感共鸣”是网络亚文化圈层联结的重要纽带。[7]

二、聚焦网络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的发展趋势转变

1.传播模式从单一向多维发展

我国媒介版图经历多年发展,在面貌、结构、管理、技术、数量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所占比重下降,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传媒产业在信息化时代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技术的更迭催生媒介跟上节奏,在传播、价值、盈利等模式上寻求更大的突破,就网络亚文化而言,一方面,网络亚文化依赖于媒介这个传播载体;另一方面,媒介也在建构和催生各种形态的网络亚文化。而新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偏向,互联网的诞生之时,就反对自上而下信息传递方式,提倡信息公开、共享,互联网因此被认为是青年“反文化”的产物,传播模式由单一形式向多维发展。

2.传播空间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在我国,网络空间是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网络亚文化以网络为文化滋生和传播的土壤,在某些领域存在着低俗色情、血腥暴力、泛娱乐化的有害信息传播,伴随互联网发展,对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经济利益和网上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学者们对于网络亚文化的研究缺少文化沉淀,是碎片化的,缺乏多学科领域的协同研究,是分散化的,需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具象研究,进而为构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理论支撑。[8]国家网信办从2021年开始举行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两年来进行多维度、多层次治理,“互联网 +”作为当前社会治理的技术保障,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也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3.传播主体从对立向融合发展

在网络呈现圈层化和部落化的板块结构下,不同板块之间形成了各自创作的空间和自由。二次元、宅文化等亚文化领域屡屡被一些无底线操作者引入低俗内容,以创作自由、言论自由为借口挑衅公序良俗,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一些披着亚文化外衣的低俗元素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受众载体进行渗透时,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呈现出了新的关系,大学生对网络亚文化的使用与主流文化看似存在诸多差异,但随着非抵抗式文化的扩编,二者呈现的特点是叛离、抵制意义的削减,个性和创新特质的彰显迸发,积极而自然地融合守住了底线,使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和谐共舞,纵观亚文化的林林总总,越轨、反抗和不守常规使网络文化的生态多样性和生命活力得以释放。

譬如:用镜头讲述理科生的浪漫B站数码类UP主何同学、A时代的霸气登场、“高原鹅”(高原鄂)、Cosplay次文化、大学生恶搞文化把严肃话题娱乐化,把娱乐话题严肃化,通过反讽、夸张等等方式,制造形式和内容的巨大落差。

三、网络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的有序发展微探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以主流价值涵育学生

讲好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构建全专业的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奠定理论的坚实底座。

一方面,全社会对于人性的赞美和宣扬从来最重视两样最基本的品质:诚信和友善,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审美教育都是抵抗不良思想入侵最好的利器。诚信,第一要务遵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友善,第一要务尊重个人的合法权益、有礼有节。这是大学生群体德才兼备的重大问题,引导大学生更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宣传思想文化的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网络亚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警惕过度商业化、低俗化与舆论导向的迷失 ,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让大学生自觉主动明辨是非,促使自身健康发展。

2.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程,以交融贯通共情学生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精准识别育人过程中矛盾存在的苗头性问题与倾向性问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互联网、5G、人工智能条件下,在“超空间”中,将复杂的社会语境、政治经济条件与文化状况联系起来,适当借鉴政治学、外交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学术土壤,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现实,才能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融贯通,引导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亚文化领域良莠不齐的现状中,创作出真正具有历史深度与时代感的文化精品,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加强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融合力度与话语权。如:在开放的课堂里,“互动模式”弹幕是二次元世界内与其他人互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创新性捕捉观点与自我情感的表达有机结合,获得文化快感和认同感的同时可以及时引导受众学生。

3.构建高校和谐文化交流模式,打好学生工作组合拳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夯实学校、学院、学生相互联动,日常工作中动态感知学生思想和成长状况,营造一个和谐的高校文化交流环境。[9]党委、团委、班级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防范不良网络文化浸染,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建立个体追踪档案,对每一个学生切实关怀,工作做实、做细。

比如对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元素传递表现家国情怀,从二次元世界汲取精神养料的 “正能量”作品应予以支持,结合高校办学特点与亮点提供平台进行宣传,真正达到包容理解亚文化世界的价值观,消除偏见,寻求更广阔的文化共识,从而提高年轻人的想象力与创作热情,找到表达自我的机会和窗口。

网络亚文化是大学生群体展现个性和心理替代的媒介,需要从内在诉求、情感需求、兴趣趋势引导和重塑,贯穿学校办学治校和事业发展始终。和主流文化形态相比,这种文化体现一定的异质性与边缘性,但在青年群体中却有很强的影响力。高校应在尊重各类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加强引导与监管,使青年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奋斗之中。

猜你喜欢
圈层亚文化群体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把脉“腐败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