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实践途径

2022-02-26 04:36马启中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四史党史思政

文/马启中

前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思想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如何让高职学生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让他们拥有美丽心灵、纯净灵魂,可以在日后为民族昌盛、国家崛起而做出贡献,这是摆在高职教育面前一个宏大的课题。学习“四史”可以让学生拥有正确历史观,让他们远离思想困惑、坚定学习方向、担起责任,加上强大的专业技能教育,能够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

一、高职院校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高职都是将“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将“技能教育”作为了重点,忽视了学生精神成长,思政教学水平低,高职学生高技能低思想已经成为客观事实。在思政教学当中,思政和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割裂,而且思政教学主要集中在较为专业的哲学理论上,学生学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采用的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将这些高级哲学理论内化,达不到指导思想和行为的目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存在明显的形式化、表面化问题,在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和突破,坚持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已经落后于社会。如何改革思政教学模式,让思想教育更加具象,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高职思政教学普遍面临的难题。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称《纲要》)对大学的思政教育提出了系列要求,给出了指导方案,以求实现课程思政化,实现“大思政”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展开思政教育。其中对高职提出了需要结合高职专业、课程特点等进行必要的课程思政建设。因为高职是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故而高职思政必须要实现思政教育、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思想、职业行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拥有良好文化素养、高超技能、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

二、关于“四史”的基本概述

“四史”指的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字面上可以看到它们各有侧重:党史讲的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所经历的曲折、艰苦、光辉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的实践史;新中国史讲的是新中国诞生至今所经历的各类大事件,其中充分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改革开放史则是1980年至今改革开放方面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则是阐述了人类社会在经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真理。[1]对比传统“四史”而言,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距离我们更近,也具有更加强烈的政治属性。之所以要积极地展开“四史”的学习,是因为“四史”教育具有以下鲜明的时代价值,比如:“四史”教育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历史观;“四史”可以让学生认清使命,建立强大责任心;“四史”净化学生灵魂,让学生远离困惑。

三、高职院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实践途径

任何学习必须始于意识成于坚持。高职“四史”学习教育想要真正地融入到高职教育之内,需要管理当局具有“四史具有重要性”的认识,如此才能形成后续的具体学习安排,更可以在今后的教育管理当中发挥领导作用,带领广大教师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1.提升认识

真正地让“四史”进入高职思政体系,成为思政教育有效补充,需要提升管理当局、院校领导、教师的认识,否则难以寸进。

第一,提升管理当局的认识。主要是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能够充分了解“四史”的重要性。其中需要各级党组织发挥积极组织学习作用,能够不断地重申“四史”学习重要性,并展开丰富的党建活动,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通过党建平台、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不断地进入管理当局的头脑当中,让他们意识到高职院校融入“四史”的必要性,并能够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第二,提升院校领导的认识。地方教育局能够积极落实教育部《纲要》,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展开监督、检查、评比,并同时认真学习关于“四史”重要性论述,要让院校领导真正地意识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是最好的清醒剂[2],能够积极肯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付出和成绩。只有院校领导层有这样的认识,才会保证“四史”融入到课程体系之内,才会拨付经费成立科研小组针对“四史”教学展开分析研究,才会让教师积极地去执行教学任务积极渗透“四史”。

第三,提升教师的认识。有两个方向:其一,提升所有教师“四史”教育认识,实现思政教育和四史教学融合,对接到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当中。其二,指定专业教师开展“四史”教育。相比较而言,后者更具操作性。所以提升教师的认识可以缩小为对历史教师、政治教师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在课程之内充分地融入“四史”。

2.科学安排

在“四史”教学安排上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教学目标。通过“四史”教学提升高职学生政治认同、建立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学生道德情操。通过“四史”学习让思政教育的抽象性转化为具象性,让哲学理论结合历史内容,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教学计划。“四史”学习需要秉持“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原则,可以充分地融入到在校几年时间里展开系统教学。其中需要形成具体教学安排,例如课时安排、教师安排、考试安排等。

教学内容。抓住四史不同特点展开具体教学,要确保内容上的侧重性,以便于让学生厘清“四史”脉络,对党和国家拥有全面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小组教学、主题辩论等形式开展教学,建立学生学习兴趣。其中要求教师做好学情分析,并能够做到有效的分层教学。

教学措施。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能够丰富课堂素材、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打破课堂限制,将课堂延展到图书馆、博物馆当中。

3.强化领导

“四史”教学并非思政教育,因为它的政治属性十分强烈,在教学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它的政治属性,“四史”教学也是将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作为第一目标。这样的专业化教育必须要有专业的领导力量才能做到有效设计、有效实施、有效总结、有效提升。其中院校党组织必须成为领导核心,因为在“四史”方面党组织最权威,这是党组织成员必修课。而且通过“四史”学习的监督和管理,也利于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院校党组织能够就“四史”学习给出意见和建议,并能够团结广大教师形成教学研讨,创新教学方法,保证“四史”教学的生动性。

4.改进方式

所谓改进方式指的是有别于传统思政教学,并且和课程思政化有所区别,需要结合“四史”的专业性展开进一步教学改革。

社团。鼓励学生自发建立“四史”社团,通过这样的组织实现灵活化教学。可由社团来对接“学旅结合”进入博物馆、图书馆当中,通过社团举行丰富的实践活动,达成教育的形象化。

开放党建活动。高校党组织在党建活动例如党史学习时,可以建立相对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参与进来。这种方式不仅利于学生了解党建,更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党的组织,让书本上的党的形象具象化,对于他们形成“五爱”具有积极意义。

融入信息技术,丰富教学素材。在教学当中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去将专题片、影视剧当中的片段融入进来。其中《觉醒时代》是非常好的选择对象,将其中和党史、新中国史对应的片段融入到教学当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摆脱文本的枯燥性,让学生可以建立有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形象思维。

形成校本教材。“四史”教学需要结合学生情况,要实现灵活教学,所以校本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校本教材可以融合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载体,摆脱传统校本教材的局限性,保证校本教材为“四史”灵活教学提供支持。甚至于每一课的校本教材都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等都有体现,能够有效降低教师在课件等制作上的压力,节省出更多时间来思考如何改善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转化。其中需要积极地融入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对抗公共危机的内容,让学生形成“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

四、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四史”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经济发展不能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四史”教育的专业性,需要将它和思政教育有效区分,也要有效联系,能够保证二者协同作用于学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建立他们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有关主体拥有正确认识,并能够成立领导组织架构,引领高职院校领导以及教师积极开展“四史”教育,并善于不断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四史党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