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的融入策略研究

2022-02-26 04:36魏莉丽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钢琴思政融合

文/魏莉丽

引言

课程思政与多学科的融合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点应该是基于社会的需求,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钢琴专业教学有一定的技能性,也有一定的艺术性。艺术涵养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教学的融合,体现了高校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重视,也体现了高校对于学生艺术素养和个人修养的重视,是新时代钢琴专业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所有学生所有学科,并实现贯穿学科全程的学习。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既要重视传道授业解惑,又要重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德育为先、教学育人,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推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

课程思政的结构是“立体多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教育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目标,既实现知识的传授,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程思政的思维是“科学创新”,课程思政强调在思想政治课程以外的各学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推进思维的开拓和创新,创新型的思维模式又产生新的思路,推动其他各学科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培养,树人的同时立德,实现教育改革,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思政与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关系

1.课程思政与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教育对象一致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是各层级、各学科、各层面教育的主体。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高校的钢琴专业教学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都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做贡献的。

2.课程思政与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价值追求一致

钢琴专业教学属于高校艺术教育的领域,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和学生钢琴专业技能的同时,推动学生审美综合素养的提升。审美综合素养既包含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包含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意识水平,涉及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道德,这些都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课程思政的目的和意义也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价值水平。[1]

3.课程思政与高校钢琴专业教学本质内涵有相通之处

众所周知,艺术学科包含钢琴专业的艺术教育,不是一个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掌握的学科,既需要学生投入长时间的艰苦练习,又需要学生能够领会钢琴艺术作品当中的深刻内涵。这些方面都是与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一致的,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夯实钢琴专业教学的基础。

三、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音乐领域也随之迅猛发展,并对如今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琴教育也是如此,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钢琴人才,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钢琴人才,如何实现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钢琴人才的培养是现阶段高校钢琴专业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的钢琴专业教育,是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素养方面的表现,也是顺应当下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体现。如果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钢琴专业技能,实现了自身修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并拥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这样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才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同时,音乐教育范畴的钢琴专业教育是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载体,是精神文化内涵的一部分。真正的找到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教育的合理融合点,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音乐艺术,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艺术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四、课程思政融入高校钢琴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融合深度不够

我国的教育改革推行以来,各高校、各学科积极踊跃地推进课程思政与学科教育的融合。观念是对的,执行操作却并不尽如人意。很多高校在钢琴专业的日常教学当中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教育模式不改变,只是强行的实现两个“独立”个体的形式上的融合,融合深度不够,反而显得突兀,让学生感觉“莫名其妙”,引起学生的反感。既影响正常的钢琴专业教学进度,又起不到基本的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适得其反。[2]

2.高校钢琴专业的师资水平有限

教师是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的融合。从目前阶段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融合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钢琴专业教师自身对课程思政的理解程度就有限。一方面,直接影响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讲解时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即使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教学结合的必要性,但也存在推进力度不够,融合方式不恰当等情况。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教学不能实现顺利地融合,不仅会影响专业课的进度,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课程思政在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融入的有效策略

1.提高钢琴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思政水平

教师自身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深度以及对实现课程思政和钢琴专业有效融合的方法探究程度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在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融合的程度和效果。因为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和促进者,钢琴专业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是做好教学融合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高校要有意识地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课程的培训,帮助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加深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且,要做好监督和管理,培训结束后可以通过学习汇报来督促教师认真学习。

其次,高校可以有意识地组织钢琴专业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课程方案研究。大家通力协作,共同研究课程思政怎么更好地融入钢琴专业教学,通过“头脑风暴”,刺激教师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推进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结合的有效性。

再次,注意经验交流和分享。可以一起研究教学方案,也可以一起分享教学经验,分析教学过程和效果。通过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和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享经验,取长补短。推动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教学融合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教学融合的深度和顺畅程度。[3]

2.实现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教学的深挖,找到二者的契合点

课程思政与高校的钢琴专业结合不应该是两个不相融的学科硬“粘”在一起,也不是单纯的知识和内容的“堆砌”,而是要真正地找到二者的契合点顺理成章地实现融合。

钢琴专业内容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做好分类,方便教师根据作品的定位选择合适的引入和融合方式引导学生发扬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另一方面,要做好作品筛选,选择合适的优秀钢琴作品,彰显时代特色,体现中西文化交融,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钢琴作品的赏析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奠定课程思政的基础,循序渐进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逐渐的自主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时期有所改良和创新。

同时,课程思政应该渗透到钢琴专业教学的方方面面。不应该局限在某一方面,某一个阶段,因为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不是因一堂课或者一件事就形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和启发学生逐渐地接受课程思政。既要坚定学生不畏艰苦,刻苦训练的信念,又要有意识地创新钢琴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推动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课程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既要重视钢琴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要关注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红歌作品,通过一些具体的故事和专业的钢琴演奏技巧的讲解和传授,让学生更积极、自觉地去学习和演奏,加深对红歌作品的内涵认识,掌握演奏的情感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

3.启发式融合,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接受新的课程模式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钢琴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教师的分析和教学上,学生没有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和交流,对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也有限。钢琴专业教学本身是一种艺术教学形式,对情感的要求非常高,而情感不是通过说教就可以产生和深入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形成独立的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自主自觉地实现情感的把握和内涵的延伸。

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教学的融合,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去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地融入和渗透,并引导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钢琴课程教学的认识和重视,自觉地接受新的课程模式和方法。另一方面,也逐渐帮助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隐形当中也实现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协作,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每一次演奏练习结束之后,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分享观点和经验,相互交流,取所长,补所短,更积极地去练习和提升,对于自身的不足和练习瑕疵,积极地去纠正。不因表现优秀而孤傲自满,而是团结同学,共同分享;不因表现一般而自卑消沉,而是积极改正,勇往直前。好的交流和配合,既可以快速地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和技巧,又可以帮助学生练就较强的心理素质,正确地看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尊重学生主体,创新钢琴教学模式

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钢琴专业课程讲解时,往往将大篇幅的时间放在专业技巧上,而忽视了钢琴作品背后的故事。其实每一曲钢琴作品都融合了创作时期的时代元素和背景元素。钢琴作品背后的故事可能是一定程度上挑起学生兴趣的关键。而对这些作品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的把握和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艺术的表现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我们下一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这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让学生提前去搜索和搜集一些关于这个时代的文献资料。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通过搜集相关文献了解到的内容分享给同学,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了解钢琴作品相关又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钢琴作品深度和宽度的认识。一曲好的钢琴作品不是单纯的了解它的演奏技法和演奏方式就可以感受到的。学生多角度地感知作品,既可以加深对钢琴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5]

对于钢琴这种艺术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既要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加强演奏练习,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推动学生的创新和再创作。相比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我国的钢琴发展史和一些优秀钢琴作品创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个人履历更能吸引学生对钢琴课程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刺激学生自主自觉地实现钢琴作品和风格的延伸和再创造。通过我国一些优秀的钢琴家的生平事迹,也可以自然而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素养都有所提升。教师也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建议去实现钢琴教学课程的创新和改良。既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钢琴基础知识储备,又帮助学生实现自身思想政治理念的提升。基于全面发展的钢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意识地挖掘钢琴专业方面的思想政治元素,爱护学生、关怀学生,“以技服人,以德树人”。

5.将思政教育贯穿钢琴教学始终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的钢琴专业教学教师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目的是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来循序渐进地实现课程思政的融合和体现,让学生逐渐明确专业技能很重要,思想素养也非常重要。思想意识和技能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既要关注和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状态,身体力行,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教学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严以律己、勤奋好学、积极努力、认真负责、勇于改正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同时,实现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钢琴专业的教学既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又要穿插进行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提升,才能培养出以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基础的个人素养和思想水平高尚的综合型人才。[6]

六、结语

课程思政与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融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提高钢琴专业学生综合素养,推进钢琴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创新和改革钢琴教学的模式,用更合适的方式将课程思政贯穿钢琴专业教学的始终,才能帮助学生扎实钢琴专业基础,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钢琴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纸钢琴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