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钢琴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

2022-02-26 04:36章雅轩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立德专业课程立德树人

文/章雅轩

引言

响应“立德树人”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高校钢琴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以及高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把握和理解深度直接影响着钢琴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进程。教学模式的滞后和单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兴趣和接受程度。高校有必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当中探索出更符合钢琴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主要内涵是“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立德树人”的任务就是将课程思政与各学科、各环节实现融合,产生协同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校钢琴专业教学课程思政进一步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人才的需求,更加明确了钢琴专业重点的人才培养方向,为钢琴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道路,也进一步推动钢琴专业的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社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要求“德为先,育为本”。高校的钢琴专业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基于社会的需求做出一定的改革和调整,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的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社会人才培养战略的。一方面,实现了钢琴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挖掘,使钢琴专业课程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是实现钢琴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修养提升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社会需要的钢琴人才,既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钢琴技能,又要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和能力素质。

高校钢琴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同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深度挖掘钢琴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钢琴专业课程的拓展和学生视野的开阔,更能体现钢琴专业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

专业课程教学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之一。课程思政的融入也更能体现钢琴课程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钢琴专业课程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要重点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进行引导和培养。艺术美与艺术价值与课程思政的目标一致,重点是内涵方面的深度挖掘和提升。钢琴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实现协同共进。

三、高校钢琴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

1.教师队伍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

在高校的钢琴专业课程当中融入课程思政,是为了加强钢琴专业学生的内涵教育,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通俗一点讲,现在的高校钢琴专业的教学既要重视对于学生岗前专业基础知识和技巧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是,目前阶段,高校钢琴专业的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全面,片面地认为只是在专业课程上加入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部分,对二者如何更好地融合,实现学生的全面提升关注度不足,且缺乏贯彻落实思政理念的行动。如果认为课程思政融入高校钢琴专业教育是增加了教学负担,这样思想下的钢琴教学是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

2.高校钢琴专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程度较浅,内容较少

高校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找到钢琴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点,实现钢琴专业领域内部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想引领。但是,很多钢琴专业的教师没有意识或者甚少的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而且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也出自西方,如果钢琴教师缺乏重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偏学生。其实不然,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钢琴作品当中所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值得我们所推崇和发扬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方文化与钢琴艺术的完美结合也会带来新的灵感和创作思路。

3.教学模式滞后,方法单一

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中国的钢琴教育也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一方面,不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不便于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更好地契合。教师单纯的说教不仅不足以“说服”学生掌握钢琴基础知识,也不足以“说服”学生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动地接受知识强加,根本没有深入到思想的碰撞,也不足以指导学生实际行动。

4.钢琴专业评价标准单一

高校对钢琴专业学生的学习评价重点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钢琴技巧方面,对学生的钢琴职业素养和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以及人生价值观方面的关注不足。单一的学生评价标准既不足以转化为动力,刺激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又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开拓,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创新和提升。是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提升的局限,自然有效性也不足,这样的人才也不一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四、“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钢琴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1.树立正确的思政理念,深度挖掘钢琴专业的思政元素

高校对钢琴专业的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定期进行思政培训和思政交流会。一方面,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在钢琴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头脑风暴”和相互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学习更多的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和方法,借鉴学习,更好的指导钢琴专业教学。结合多方面力量,实现课程研究和探讨,找到更多的合适的内容用于钢琴课程的思政教学,也可以开发新的课程主题和内容,有效实现思政与钢琴的完美结合。[2]

另外,钢琴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挖掘钢琴专业领域的思政元素。以钢琴教学为主体,自然而然地借助思政元素进行发挥和利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既让学生在钢琴专业课程当中收获一定的钢琴专业知识和技巧,又在实际的练习和操作当中逐渐养成不怕辛苦、敢于奉献、乐于创新、有追求、求突破的勇于拼搏的精神,坚定钢琴信念,明确社会角色,有责任,有担当,勇争新时代的钢琴领域引路人。基于钢琴领域的基础知识内容,结合我国的钢琴领域发展史,弘扬中国传统优秀的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爱民族、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和学习钢琴艺术的同时,清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推进思政融入

(1)基于思政融入需求,优化和调整教学结构

通过钢琴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团队之间的“头脑风暴”和教学研讨,调整钢琴专业的教学课程结构,找到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之间好的融合点。一方面,在专业课程间穿插思政课程和内容,正向的引导学生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知识同样重要,素质与技能同样重要。既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也要重视个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将课程思政的融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阶段性的完整体系。因为课程思政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贯穿钢琴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并在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有所体现,才能持久性地影响学生,具体到学生思维和学生行为。同时,对钢琴专业学生的评价指标要进一步的全面深化和系统化,既要强调结果,也要强调过程。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要加入思政的元素和内容,既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又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切实落实“德为先,育为本”。另外,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应该是一个持久化的过程,要定期地进行学习反思和教学研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3]

(2)优化教学模式,拓展课程思政实施途径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钢琴类的专业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融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课程思政。

比如:关于一曲钢琴作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事先将下堂课将要学习的曲目和重点告知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收集和了解下堂课内容重点相关的资料和知识,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和初步的了解。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曲目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短片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通过教师的教学演绎和相关背景的了解加深学生对于作品技巧和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开放式的讨论和研究个人对于钢琴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作品本身情感的揣摩和把握。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便于“因材施教”,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自主自觉的了解和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借助曲目的时代背景和情感表达可以顺利地实现思政教育,既培养了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习惯,又帮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政思维和理念。让学生明白,我们需要重点学习的不是西方的钢琴水平有多高,而是明白钢琴作品当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如何用钢琴作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西方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崇,不好的东西我们也要抵制和拒绝。钢琴作品当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高尚主义的思维才是我们更应该学习的。很多中华传统文化与钢琴作品结合的现代钢琴曲也是备受世界人民喜爱的,是值得我们推崇和追捧的。作为未来的钢琴领域人才,我们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推进钢琴作品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中国钢琴领域的进步。[4]

相比单一的教学模式,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更受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多,越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也能教学相长,精益求精。一方面,便于教师把握学生“个性”,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提升。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实现学生视野的开阔,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热情和艺术气质,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建立相对全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机制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钢琴专业的课程思政不应该是单纯地局限于一个阶段、一方面内容、一堂课,而应该持久性地贯穿于钢琴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践以及课后评价都要融入思政的元素和内容。应该形成一系列的完整体系,才能将钢琴专业的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发挥实效。首先,高校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将钢琴专业的教育目标向“立德树人”转移,无论是对教师的工作评价标准还是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标准都要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一方面,督促教师将课程思政与钢琴专业教学实现真正的融合,注重学生思政理念和思政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摒弃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要积极的响应改革的号召,跟上改革的步伐,注重自身多方面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关注自身的内在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提升。[5]

(4)深入中国优秀钢琴作品学习,正向引导思政理念

在中国当代的钢琴音乐史上,还是有很多方面的突破和进展的。通过大量中国优秀钢琴作品的鉴赏和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钢琴史,还能以中国钢琴作品为媒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中国人在钢琴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得以借鉴、继承和发扬。

中国钢琴家们始终在坚定的寻找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之路。中国的钢琴艺术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非常快。短短的几十年就有很多世界著名的优秀的钢琴作品。比如:《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彩云追月》等等,是中国钢琴事业的进步,也是中国实力的象征。钢琴在我国的发展实现了中国文化与钢琴作品的完美结合和创新,不同地域的钢琴曲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人文风情。中国钢琴家们通过钢琴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结合也实现了钢琴作品的进一步创作和创新,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钢琴艺术在当今时代的价值,重点不是技巧性和技术性,重点是创新和发展。高校的钢琴专业学生也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时代责任感,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钢琴作品的再创造和创新。[6]

五、结语

“立德树人”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像高校的钢琴专业这样的艺术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人才,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又要重视学生的内涵修养和素质教育。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有其推进的必要性和积极性,基于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思政的推进现状,高校有必要结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钢琴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的创新,建立相对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机制和钢琴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机制,重点突出中国钢琴领域在钢琴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培养出德艺双馨的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钢琴艺术人才,推动中国钢琴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立德专业课程立德树人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