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在现代陶瓷山水画中的传承与发展

2022-10-02 15:50王萍萍骆雅茜
天工 2022年24期
关键词:技法笔墨山水画

王萍萍 骆雅茜

南昌画院

宋代山水画是基于隋唐五代衍生而来的艺术表现形式, 涵盖丰富多样的艺术题材, 生成了一大批优秀山水大家的经典作品。陶瓷文化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特别是陶瓷装饰图样具有丰富的题材。在当前发展阶段赏析现代陶瓷山水画作品时, 更需要以宋代山水画创作为着眼点, 依托于中华传统文化与精致的陶瓷作品创作山水画, 为中国陶瓷文化与现代陶瓷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宋代山水画的发展史、技法、造景概述

(一)宋代山水画的发展史

山水画在视觉上的表现手法经过五代到宋代的发展后愈发趋于完善和成熟, 越来越多的画家尝试将写实性表现手法与装饰性画风相融合, 而宋代采矿业与手工业的高速发展也为山水画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 尤其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我国早在五代时期就有了成熟的山水画技法, 进入宋代后绘画技法更进一步, 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多种技法, 利用再现技法还原描述对象的真实性的同时, 部分宋代画家还在绘画技法上渗透了以书入画的观念, 诸如郭熙、黄庭坚等代表人物均对书画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1]。

(二)宋代山水画的笔墨

笔墨向来是山水画最具代表性的语言和技法元素, 来自不同地区的宋代画家对笔墨语言有着不同的理解, 这也是导致宋代画派风格多样的根本原因。宋代山水画创作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笔墨的渲染, 大部分作品均体现出了不同的笔墨渲染形式, 尤其是将画面与渲染技法相融合, 可以从心灵层面为观赏者带来舒适的审美体验。例如, 在宋代山水画创作中通常采用不露墨痕的渲染方式表现云峰云雾缭绕的状态, 如《江亭晚眺图》(如图1)就通过渲染远处山峦与天空色彩的方式来聚集远方的光线, 充分利用水景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特点, 使得湖面更显平静、光亮的状态。

图1 《江亭晚眺图》

宋代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指合理运用笔墨结合的方式, 从点、皴、勾、擦等方式着手运用笔墨技法。在运笔过程中还涉及中锋、侧锋、逆锋等, 而墨色则包含浓、淡、干、湿等多种形式。在宋代山水画创作过程中, 画家只有合理运用笔和墨, 才能形成有序的笔墨结构, 同时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利用笔墨结构造景时需要用到多种不同的材料, 以自然处理和加工的方式细化人物情感,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良好的环境。造景方式与笔墨结构之间同样存在密切的关联, 山水画家在作品中注入自身情感后, 还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处理。两宋时期的山水画家在理学影响下越发追求天地之气, 这也使得该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充满活力与生机。宋代山水画主要依靠画家的内心世界和笔墨语言来传达画面美感, 如折叉股、屋漏痕等笔法均体现出了稳重、浑厚的审美情操。宋代山水画的笔法指用笔的方式, 如骨法用笔就完全依赖于骨力运笔。将笔和墨相结合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语言, 呈现出墨随笔出、笔随墨现的意境。传统国画中的笔墨技法需要达到某种意境目标, 由画家将内心情感与山水作品的画面相结合。宋代山水画造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画家的修为、社会关系, 其并非简单的笔墨技法, 更多的是体现笔墨技法之外的心灵意境, 而这种心灵意境才是山水画造景的重点[2]。

(三) 宋代山水画的点

尽管点是宋代山水画创作中最基础的艺术语言, 但点的运用在山水画作品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小小的点在整幅作品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芥子园画谱》中涉及的点多达几十种, 而皴点是宋代山水画中最常用的点法, 在山水画创作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例如, 宋代书画家米芾创立的米点皴就采用虚实浓淡不同的横点描绘山水迷蒙的景色, 以此突出山水画作品的匀称度与整洁度。

宋代山水画家经常需要利用苔点调整画面, 特别是山水画作品创作快要完成时极容易出现某处笔墨不协调的情况, 因此可以通过苔点保证整体的和谐统一。苔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画面调节手法, 应禁止随意乱点, 而需结合实际情况酌量使用。科学运用苔点可以生成良好的意境, 反之则会破坏意境。通常情况下, 苔点需要在皴法完成后使用, 其不仅在山水画笔墨语言中起到装饰的作用, 还能整体把控山水画的画面及填色。

(四)宋代山水画的设色

宋代山水画的设色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山水色彩并非简单的固有色彩, 而是根据画面与物象设计而成的色彩。例如, 宋代山水画中的青山绿水更倾向于原色的使用, 也就是将主色调、纯度、明度作为青山绿水程式化的主要特点, 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青山绿水创作不仅在两宋时期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 还由此衍生出一大批山水大家, 而青山绿水与画家审美情趣的有机融合还体现出了清幽雅致的画面美感。例如, 赵伯驹在《江山秋色图》中绘制的青山绿水传承了先前李氏父子的风格, 利用金线勾勒后, 还使用青绿设色。其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本质上同为全景卷轴式构图, 深刻描绘出了深秋郊外的山川美景。最重要的是, 其不仅笔法遒劲、皴法有致, 还选用了清淡的青绿色彩作为设色, 使得静态的自然景观体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而王希孟更是在《千里江山图》中达到了青绿山水创作的巅峰, 运用全景式平远构图的手法精致刻画出青山碧水、千里翠岭的山河美景[3]。

二、陶瓷山水画的作画技巧

陶瓷山水画中融入了多种多样的绘制手法与表现技法, 其与宋代山水画相同, 都需要讲究用笔用墨, 但在绢和宣纸上的作画方式不同, 特别是在陶瓷釉上创作山水作品的过程中, 需要将墨按照拍、涂、染、勾等手法在瓷面中表现出不同的明度, 并利用墨勾勒出山水作品的轮廓, 通过手指指腹、手掌拍打和擦动等方式取得良好的水墨画效果。陶瓷山水画的传神程度取决于用笔、用线、用墨、用水等方面的质量, 也就是利用陶瓷的釉和颜料, 使用传统技法表现陶瓷山水画的神韵, 并将其依附于陶瓷形体, 使其与陶瓷造型保持一致, 进而突出强调陶瓷山水画的美感及其材质美[4]。

三、宋代山水画在现代陶瓷山水画中的运用

宋代山水画以笔墨渲染的作画技法为主, 尤其是笔墨的深浅、浓淡、线条粗细均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表现力。这也意味着笔墨在宋代山水画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墨分五色的国画理念在陶瓷山水画创作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离不开宋代山水画笔墨渲染法的支持。在釉上山水作品创作过程中, 应将其与宣纸或绢上的渲染方式相区分, 在瓷胎上运用海绵拍、笔涂画、点染、勾勒等技法创作山水作品, 同时突出强调笔墨、线条等要素呈现出的效果。陶瓷山水画与宋代山水画的平面构图相比, 前者需要保证瓶内、镶器等立面三维空间的协调性, 确保画面与陶瓷造型保持一致, 真正将陶瓷山水画的材质美全面体现出来[5]。

(一)宋代山水画气韵对现代陶瓷山水画的影响

宋代山水画的气韵指其本身的韵味和神气, 这也是衡量宋代山水画作品成功的重要指标。每一位宋代画家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都渴望达到这种境界, 并且是否拥有气韵也是鉴赏陶瓷山水画优良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陶瓷艺术家逐渐尝试借鉴宋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旨在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多种不同的意境。两宋时期的山水画创作者更侧重于追求返璞归真的感觉, 这也使得该阶段的山水画创作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在宋代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进行造景时, 通常需要利用笔墨结构加工自然界的物象, 并在其中寄托画家的情感世界, 因此宋代山水画可以侧面反映出画家的内心境界, 这也是山水画气韵表现及造景的关键。

(二)宋代山水画色彩对现代陶瓷山水画的影响

宋代山水画色彩更侧重于表现清秀隽雅的感觉, 北宋山水画的艺术成就更是历代难以企及的高峰。纵观中国绘画史, 很多重要转折点都是从北宋时期开始的, 宋代山水画更加追求山石等形态在自然、技巧上的表现方式, 更加注重天机、气韵等表现深意, 而平远、淡雅的绘画笔法使得宋代山水画作品摆脱了浓重的色彩, 并以中低浓度与纯度色彩的表现形式存在。宋代山水画中清雅的色调可以传达出宋人的精神追求及审美趣味, 大部分宋代山水画以淡雅、古朴的色调为主。从色彩心理学角度分析, 从唐代浓烈的色彩转变为淡雅的色彩基调, 不但能满足宋人的心理变化需求, 还能突出强调宋人返璞归真、渴求自然的美学思想。现代陶瓷山水画更是借鉴了宋代山水画淡雅古朴的色彩基调, 充分满足了现代社会公众的心理审美需求[6]。

四、宋代山水画在现代陶瓷山水画中的传承与发展

宋代山水画中的景物表现与画家本身的阅历和见识存在密切的关联, 画家只有经历过岁月的沉淀、饱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才能创作出优质的山水画作品。陶瓷艺术家在陶瓷山水画作品创作过程中, 应积极借鉴与学习历史上有名的山水大家作品, 避免过度追求程式化作品, 同时不断创新与优化题材选择方式与表现手法[7]。例如, 来自南方地区的陶瓷山水画家可以深入西北区域领略黄土高坡、大漠风情、草原风光等, 获得丰富的创作灵感, 有效突破传统技法在创作上的局限性。与此同时, 不同山石与河流表现出的特点不同, 北方山水可以通过旋转的笔法进行绘制, 通过把控刀片的轻重和力度来体现出风化山石的感觉。目前大部分陶瓷山水画家在山水作品创作过程中尝试引进了全新的技法, 如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徐子印就通过泼墨的技法绘制山水作品, 还利用抹布、报纸等材料拓印出了形式多样的肌理效果, 并将酒精、煤油等稀释的陶瓷颜料泼到陶瓷上, 从而形成流动的肌理效果。在此过程中作画者可以严格把控其流速、方向、浓淡等要素, 以大自然山河景象的绘制为主实现技法上的创新。另外, 来自北方地区的陶瓷山水画家除了感受大西北山水豪迈的状态之外, 还需要用心感受南方山水的婉约之美。例如, 临近景德镇的婺源不仅有大量古老、原生态的土地, 当地的古徽派房舍、小桥流水、油菜花也体现出了别样的美感, 这也是世人普遍向往的乡间仙境。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明就绘制出了一幅经典的婺源油菜花山水作品, 其运用微小的笔触表现山石的同时, 还将抱石皴笔法与西方素描体面关系相结合, 为作品大环境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烘托作用。实际上, 油菜花很难在陶瓷山水作品中体现出来,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陶瓷颜料不具有符合油菜花的色相, 需要对其进行调色处理, 而汪明大师将其中添加了丝网白后体现出了一定的厚度, 灼烧后的立体感也相对较强, 而且运用半写意的画法表现花朵, 呈现出大片黄色和绿色色彩后, 还引入徽派建筑、民耕、牧牛等要素还原充满生机的乡野景色[8]。

五、结语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 多元文化的兴起为现代陶瓷山水画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越来越多的陶瓷山水画家尝试借鉴与学习传统宋代山水画中蕴含的优质元素, 旨在传承与发展传统宋代山水画的气韵和技法, 同时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创新传统宋代山水画的气韵和技法, 使得现代陶瓷山水画更好地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陶瓷艺术文化日益增长的精神审美需求。

猜你喜欢
技法笔墨山水画
手绘技法表现
笔墨童年
作品一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秀秀台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