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由自觉的人本质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发

2022-12-07 08:46单啸洋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对象化费尔巴哈手稿

单啸洋,范 举

(1.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2.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讨论“人的本质”问题是探讨一切人类活动现象的基础问题。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阐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劳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最好证明。“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思想合理接受了黑格尔关于对象化与劳动实践的基本理论,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避免了先验性与抽象性,将“人”放置到人自身的生命活动过程之中,在动态中把握人,在发展中理解人。青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概括使人与人自身的时代相结合,促进主体不再僵化和封闭地分析、评判人的行为活动。

一、“人的本质”概念的“黑—费”思想路径

在哲学史上,对于“人的本质”概念的讨论由来已久。从《俄狄浦斯王》中的“斯芬克斯”之谜,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再到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求知的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从富兰克林宣称“人是能创造劳动工具的动物”,到拉美特利认为“人是机器”,以及康德把感性实体上升为思维实体等等。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都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的界定。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从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批判中开始的。

第一,黑格尔把“人的本质”设定为自我意识,把一切现实的存在都看作抽象思维的外化,即对象化。他说,感性、宗教、国家都不过是人的本质客体化以后的现实,而这些现实的本质是精神[1]。黑格尔阐述到:“人是自我的”[1]。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呈现,人的本质力量在自我意识的对象化中展开,故而自我意识就是人的本质。当人意识到自己是人、反思自己是何种人、对自身进行改造反思等内在活动时,这些活动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化而已。当然这种对象化的人,也不是浑然天成的,它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即是人的活动——劳动的结果,每一代人都继承了前一代人的物质、精神文明成果。遗憾的是,黑格尔“他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1]可是“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1]“人的本质”成为了人的自我意识,人是自我的对象化,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表现。

第二,在费尔巴哈这里,他否定“绝对精神”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观实体的存在。首先,费尔巴哈将人从天上拉回到了地面,离开抽象的思维与逻辑,紧紧地抓住自然,把人看作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看作是“类”存在的人,“人的形象不再是局限的、有限的形象……人不再是一个特殊的、主观的实体,而是一个普遍的实体,因为人以宇宙为他的求知欲的对象”[2]。鉴于费尔巴哈是由感性直观出发,不免有其受困于直观的局限性,未能明确找到人的本质的形而下的规定性,所以他将理性、爱和意志力作为人的存在本质以及生存目的,拥有这些属性的人便是拥有最高力的人、完善的人。其次,费尔巴哈将人归入“类”的概念,人不再是一种抽象的理性存在,而是一种自然的“类”存在物。这种“类”的界定是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标准。动物的活动形式是单一的,而人类具有双重性质的活动,即“外在生活”与“内在生活”。个体与其他个体交往,个体与自然界的交互活动,费尔巴哈称之为“外在生活”。而人类特有的心智活动即反思与理性,费尔巴哈称之为“内在生活”,是个体与个体自身的交往,是精神层面的、与他的“类”所进行交往的活动。“内在生活”更能体现出一种人的“类”意识,这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特质,“类”意识是无限的,在无限的“类”意识之中可以找到一个有限的“类”本质,即一个完满的“理性、爱和意志力”三位一体的先天规定。

但是在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看来,仅仅将“类”定义为人的理性、爱和意志力等“内在生活”显然是不合理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类”仅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费”的理论基础。他既吸取了黑格尔的“对象化”理论,也认同了关于“类”本质的界定。既要看到人的“内在生活”,也要分析人的“外在生活”即人将自然对象化的活动。人在对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中将自然对象化,通过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人将动物与自身区分开来。同样,通过这种将自然对象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人类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全面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人也就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了对自身的对象化活动。基于此,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的部分概念进行了批判继承。

二、在《手稿》中走向自由自觉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对“对象性”的考察这一概念,沿袭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及将人视为自然的“类”存在物等思想,开展了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在博采众长之下提出了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

第一,人的“类”本质属性。人的一切活动都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与所有动物一样依靠自然界,人与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将动物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类”,将自己视为自然界中一个特殊的“类”。自然界中的一切可感物质在人的意识当中映射,同时被人当作改造对象进行加工,作用于人的生存条件,“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3]基于感性直观对人的现有的、实存的、不可否的角度来看待,诚然,人的生命活动已超越了肉体的生存需要,自然需求从最终目的演变为基本目的,这种超越自然需求的生产生活就是人的“类”生活。人的主观能动性摆脱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受动性。同时,“动物不能把自己同生命活动区分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3]人的生命活动不仅将自然界作为对象,人类本身也是活动的对象,人自身成为活动的客体。正是基于这种对象化的活动,人在自然中的活动表明了人是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的自为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对立,产生人类活动的相对自由性;自我意识与肉身的对立,促使人类活动的自觉性。

第二,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体现。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超越自然性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经验世界中从事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首先,人从动物本能的“生命尺度”中摆脱出来,进而按照“任何一种尺度”对自然界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活动。其次,满足需要作为人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目的,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活动中。动物的需要仅停留于生存需要,而人的生命活动不仅满足于个人物质生存需要,还满足于人特有的精神需要,以及社会层面的物质与精神需要。最后,人作为有意识的自然存在物,有着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意识的二重化与内在矛盾证明了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创造性与超越性”的统一。故而,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对象化,不断改造自然界的过程。

第三,劳动是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人作为双重属性的自然存在物,人将自己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由“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表现出来。“内在生活”表现在人对自身的对象化活动。“外在生活”则表现在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活动。马克思《手稿》中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3]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活动就是劳动,也可以叫生产活动。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就是劳动史的发展过程,就如黑格尔所说:“我们现代的世界所具有的自觉的理性,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本质上就存在其中的一种遗产,进一步说,是劳动的成果,而且是人类先前世世代代劳动的成果。”[1]劳动就是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的生产活动。从现实的人出发,正是因为劳动,人类从自然界独立,成为自由的、普遍的、社会的、实践的现实存在物。正是因为实践与改造,劳动与生产所表现出的类生活,真实地体现了人类生命活动与人类历史运动。正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人、塑造了人,所以我们在认识人及人类,理解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活动之时最应当牢牢把握住劳动这一基本属性。

最后,“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内涵了实践范畴。《手稿》中“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虽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但它直接指向了人的实践活动,这里的马克思并非将人诉诸某一固定实体,而是在动态中把握人、在发展中理解人,将人的存在放到人自身的活动中去。这种活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具有自觉目的性的劳动”,人的劳动形式从动物活动中超越出来,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到满足发展需要。这使得人类开始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生活领域内的客观事物加以对象化的作用,人开始按照自己的需要能动地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实现对客体的掌握和占有,人将目的、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改造无机界,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一个人化的自然界。这种“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以一种动态的样式诠释出了劳动是对象性、自觉的、目的性的实践范畴活动,奠定了实践哲学基础。

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自由自觉的具体体现。从认识论上看,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界定为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人是在自由自觉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故而人并不具有先天性的、固定不变的本质。从方法论上看,马克思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论,不再用孤立的、片面的、直观的方法分析问题。“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人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3]马克思并没有将人视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他摒弃掉世俗的观念与物质现象的遮蔽,将人的本质推向了“社会与历史”。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至此,他为彻底清算旧唯物主义埋下了伏笔,从而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原则,从清除掉人的“类”本质的先验性和抽象性,过渡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科学规定。

三、“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回响

关于《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有何价值,学界曾有过激烈的讨论。一直有部分学者认为,《手稿》中“人的本质”一说,不过是青年马克思一个不成熟的思想。将其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阐述对立起来以一言而蔽之,这是片面的看法。批判、总结、分析、改造旧哲学,就是为创造新的秩序与世界观、价值观;就是为了每个个体的平等与自由。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触而就的,它们皆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发现,不断地继承、创新。我们应该将其放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中加以把握,并辩证地看待其对于某一时代的反响与意义。

探讨本体论问题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从逻辑上看,人的主观世界需要有一个价值中心即世界观,围绕着这么一个中心才能建立起人的意义世界,并不断扩展、丰富,且构筑起一系列形而上学,脱离了本体论的意义世界会陷入到一片混沌之中。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是一切人类活动研究的基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对人的属性界定会间接影响到对人类活动属性的界定,对人的本质判定会间接影响到对人的行为、思想等具象化事物的判断,我们应该看到:

在个人层面,《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是对人个体的尊重,是对人感性的回归,是对人性解放的号召。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特征,表明人在自然存在中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有利于个人主体追求幸福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尊重个性发展,保障个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人的“类”特征作为逻辑出发点,蕴含着人的质的规定性既是统一的亦是多元的。统一是实践属性的统一,多元是实践形式的多元。行为主体在个人领域中理应尊重个体之间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差异,尊重个体之间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多元;在公共领域中理应持续推进个人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统一,积极弥合个体间因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撕裂,同时有效避免个体之间因非敌我矛盾而相互倾轧与揪斗。

在社会层面,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表明人拥有能动性与创造性。第一,自然与社会对人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塑造人的意识与行为。尊重“人的本质”,有利于人类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与运用客观规律,更好的实践与改造自然、建构社会,使人的发展更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第二,尊重人的自由自觉本质,有利于构建更加多元的社会评价体系。在对人或事物的价值判断中既不能唯过程论,也不能唯结果论,应该在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中综合评价。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这个人是在怎么样的劳动过程与环境中形成。基于该思想,社会规范具有建构性,人不是先天的规定性存在,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念,都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人本身并不具有先天道德本质。所以,本质本身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自由自觉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故而在对于人的价值评判中,更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多元化的进行理性分析,把人的成长历程与现存状态综合起来,将其更多地放到社会历史的大背景当中辩证看待。第三,“人的本质”思想可在教学实践中完善教育理念、丰富课堂形式,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教育是促进人的本质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现代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现代教学理念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变他律为自律,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到:“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在自我实践中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究,才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反之则会伤害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限制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国家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不断改善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增进人民福祉视为目的等一系列措施,内含了人的本质需要与人的本质规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尊重“人的本质”将有利于更好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现阶段,乡村振兴计划正稳步推进、全面部署。但我国部分已脱贫的人口,特别是曾经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身体健康程度低,思想意识僵化,其中部分群众“不怕穷”“人穷志短”的思想问题严重,“等、靠、要”的现象明显,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道路变成了“干部着急,群众不急”的局面。这种消极思想将会给乡村振兴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使部分已脱贫的群众极易返贫。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尊重人“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质,就是在于唤醒与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积极引导困难群众从“要我脱贫”“要我劳动”到“我要脱贫”“我要劳动”的思想转变;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劳动树人、劳动致富的思想观念。事物在矛盾运动过程中,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第一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尊重人的本质就是尊重“内因”作用。通过“扶贫扶志”引导人的自由自觉本质即主观能动性,切实解决贫困地区中“贫困文化”的消极影响,运用人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脱贫动力,增进人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在国家政策扶持与群众勤劳向上的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实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生活愿景。

猜你喜欢
对象化费尔巴哈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回到现实的主体——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鲍威尔主体理论的批判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丢失的手稿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探究视听艺术中的美学体现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