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化社会治理

2022-12-07 08:46侯传娜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数字化

侯传娜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2019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2020年10月下旬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对近一年的社会治理效能,尤其是基层治理水平,给予了肯定。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突袭,抗疫工作取得一个个骄人成绩,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数字治理的优越性,这种种准确判断都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疫情形势反复的现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治理提出了难题,数字治理的优越性也已成为社会公认的事实,但在技术性和安全性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数字治理现代化进程。

一、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数字治理是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而实现社会正常有序运行的治理方式。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并且,随着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数字技术成为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的助推器。

(一)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性

就社会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来说,社会治理内容繁杂,关系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个体,治理范围和涉及群体非常广泛,社会治理决策的正确性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2020年伊始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智能手机健康码服务,对个体追踪溯源,以此有效提升疫情防控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种健康码(即“绿码”)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成为保障复工复产和社会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抓手,是疫情期间和复工复产时期人们出行的主要标识[1]。数字信息广泛应用于政务和生活,通过数字通行码将人员进行区分,能有效改变传统的人海普查策略,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形成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治理的细化区分和快速治理的优势,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用数字技术推动社会治理的协同性

就社会治理的合作和平衡性来讲,社会治理主体过多,权责不清晰,治理政策落实不畅等问题广泛存在,制约社会治理步入现代化的脚步。将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平台引入社会治理体系,增强各部门主体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推动社会治理协同性的提高。疫情期间,数字表格等信息收集工具帮助人们更快速完善个人信息和出行轨迹,避免层级重复填写,降低疫情防控期间的成本,提升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疫情分布地图等数字分析图表的广泛应用将全国划片分级,确保全国错峰复工复产。这些数字技术依托自身数据处理的能力,帮助实现社会治理协同化水平提高,增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达和资源共享水平,有效减少各部门主体与社会个体之间因表达不畅而造成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增强社会治理科学决策下放实施的效果,推动整个社会治理协同性的提高。

(三)用数字技术增强社会治理的精确度

就社会治理的定位和准确度把握来讲,时间对于数字化的社会治理来说依然十分重要,社情民意反映机制是我们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精确把握社情民意是做出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数字定位技术以及互联网数据收集工作,将散落在全国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读,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精确地定位风险所在地。在整个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数字技术与“云应用”帮助社会治理提升智能化水平,准确定位境外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的出行轨迹,利用溯源技术精确查找密切接触者,并且更快更准确地缩短病例分析和探查的时间,云社区等服务帮助社会治理实现精准防控,提升社会治理效率,以便寻求最佳决策。数据收集和处理反馈的技术实现了对实时状况的精准分析和把握,是传统治理方式的有效补充形式。

(四)用数字技术提高社会治理的灵活性

就社会治理的难度和灵敏度来讲,5G网络与数字技术的普及也使得各类信息的传播渠道拓宽,传播速度翻倍,各种渠道信息鱼龙混杂,如何快速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变得尤为困难,但数字技术和5G网络发展的超过其弊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2]。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巨大的考验。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从历史灾难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寻求社会进步的民族。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每一次历史灾难都是为以后的历史进步做补偿的[3]。数字治理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因其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增强社会治理科学决策的灵活性被更多人关注。数字技术将各个角度和时间段的信息流汇聚一起,把握实时变化,帮助政府有效精准施策,从而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灵活性。

二、数字化社会治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承认人民群众概念,将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4]。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据中国现实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和讲话会晤中都深刻表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并将其作为我国实现数字治理现代化所必须坚持的价值立场。他曾明确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给我们党出的一份考卷,而我们作为执政党是一群考生,人民群众则是检验我们试卷分数的阅卷人。”[5]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建党以来的宗旨都始终表明我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样,社会治理的前进方向和准则也都需要将“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进一步践行数字治理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牢记数字治理的目标是为了让人民更好地生活,数字治理的途径是更多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数字治理的成果是与人民群众共享治理现代化的果实。在与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中,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实现数字治理现代化。

(一)根本目的:数字化社会治理要以为了人民为中心取向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6]。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实现数字治理现代化首先应该回答“为了什么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推进数字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我们党和国家以人民的立场作为我们行事的根本政治立场,并且要始终牢记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牢记要不断推进为人民群众造福的伟大事业。”[7]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始终坚持数字治理为了人民,是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2020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这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治理的科学指引。因此,在“十四五”期间,要将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增进人民幸福指数,给人民带来获得感和满足感。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决策,疫情防控的各项策略凸显了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立场。

(二)动力源泉:数字化社会治理要以依靠人民为动力导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8]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获得突破性进步,这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密不可分。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拥护者和建设者,是推进社会主义治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推进数字治理现代化必须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凝聚人民“水能载舟”的蓬勃力量。社会治理的有序性和组织性与每个社会主体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主体,我们应该强化个体的“主人翁”意识,成为数字社会治理的支持者,基层治理的践行者,积极投身于数字社会治理的浪潮中。在疫情防控阻击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施策,做出延长假期、就近隔离等决定,人民群众积极配合,自觉居家隔离,减轻社会的治理负担,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防控实践表明,只有依靠自觉抗击疫情的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落实联防联控,有序做好“疫前防控,疫后治理”工作,以此应对反复无常的疫情。

(三)价值取向:数字化社会治理要以造福人民为根本指向

数字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共建的过程,社会稳定向前发展是社会共同治理的过程,毫无疑问数字社会治理的成果也必然应该由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治理是全体中华民族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成果也应由全体人民共享。”[9]共建是共治和共享的必要前提,共治是共享的重要保障,共享则是共建和共治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不仅是数字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更是数字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受益者。中国在数字科技领域已经走在前列,5G基站搭建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布局已趋于完善,基于这些设施平台建设和技术支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击,我国精准把控时势,大踏步进入“云时代”,居家隔离期间,“云办公”成为公司职员工作的主要方式;“云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线上药房”缩短了病例基因分析的时间,便于病患在线就医问诊;“云社区服务”增强防控准确性,提高联防联控的有效性和管理效率。疫情期间这些数字平台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快捷的服务,实现社会治理的有序发展,树立公众对抗疫情的信心。数字化社会治理俨然成了一种为实现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坚定以人民为主体价值立场的新的社会治理方式。

三、“以人民为中心”数字化社会治理要坚持的两项原则

数字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它具有的独特优势值得被更多人开发、应用到更多领域。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治理步入现代化贡献独特力量,我们应该冷静审视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的数字化社会治理,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完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发挥数字社会治理的正面作用,规避风险,推进数字治理朝着服务百姓、便民利民的方向发展。

(一)要坚持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向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党和国家应该不断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将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平台融入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10],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年时所述。在推进数字治理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无限智慧,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把群众之力汇聚到创新数字治理机制上来,努力形成人民尽力、人民献智、人民共享的数字治理新格局。

推进数字治理现代化必须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发展和保障民生为目的,加快数字治理现代化进程。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是社会治理所需考虑的问题,党和国家应该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纳入到数字化社会治理的实践中,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出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设安全、稳定、绿色、开放的优良社会环境。疫情期间各种便捷生活的APP进入居家人群的手机中,伴随而来的就是数字治理的完善问题。数字治理的核心在于服务人民,“在数字化蓬勃发展的中国,基于中国的语境,数字化社会治理也应在语境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始终坚持治理为了人民,治理服务人民”[11]。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支持,我们党认真完成复工复产的保障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要坚持完善数字治理平台的发展要求

数字应用依托数字治理平台发挥其便捷居民生活、协助政府办公的重要作用。数字技术和智能云平台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环节,数字治理机制和体系的完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当前各省市数字政府已经建立并且完善起来,但仍面临着数据库管理、数据资源挖掘和个人数据保护3个方面的困难。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高技术人才,提升数据开发和挖掘能力,克服主要难题,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升政府决策的透明度、精确度和科学性,提高政府决策预见未来的能力,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数字治理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数字政府联通其他便民数字平台增强部门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对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准确的公共服务。

然而,数字化社会治理不仅仅局限于政府,还包括一些数字化平台的技术支持。数字政府与数字化信息企业无边界合作,互联互通,加强政府和企业人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攻克技术壁垒。以政府为核心,囊括互联网企业、数字信息平台,提高社会协助的数字治理能力,推动构建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信息平台三位一体的数字治理平台,数字企业和信息平台手中所掌握的资源信息为政府做好决策和执行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撑和科学理据,这些企业高薪聘请的高精尖人才通过与政府的协商可以直接进入数字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树立政府权威,提升政府政治效能和创新能力,推动数字化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推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数字化社会治理的若干路径

扎实推进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步入现代化,不仅需要国家制度和治理方面的努力和进步,而且需要全社会以及我们每个公民的共同参与。数字化社会治理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内容与之结合,运用矛盾分析法和辩证分析法,正确处理数字化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为确保数字化社会治理的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我们全社会需共同努力,探索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新路径。

(一)始终坚持以党委为领导,实现数字治理法制化

完善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数字化社会治理能力,需要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好政府负责、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新效能,提高数字化社会治理的政府负责和党委领导能力,完善数字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现阶段,我国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已逐步完善起来,逐渐落实政府负责制和必要的法制保障,并且充分发挥我们党在数字化治理中领导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坚定这种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并不是党和政府对所有治理执行决策都大包大揽,而是为了坚定数字化社会治理的政治方向,为数字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法制保证。数字化蓬勃发展的今天,要将创新和完善数字治理方式纳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程中,创设具有法治保障和正确政治方向的数字治理新格局。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实现数字治理社会化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数字治理的社会化发展。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最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的就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智囊团”作用和主人翁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如今这个疫情反复的阶段,我们党和政府更需要倾听民众的声音、聚合民众的智慧、形成对疫情防控的正确认识,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精准施政,让数字防控的优良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和政府无论是在制定数字治理制度方面,还是在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方面都强调把人民性放在中心位置,反对数字治理脱离人民群众、统治人民群众的错误做法。推进数字治理社会化发展,必须要以发展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落实到治理实践之中,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数字化社会治理的最高位置,从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小事入手,创设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社会安定有序的数字治理新环境。

(三)着力构建数字治理平台,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

数字化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贯彻全国一盘棋的方法。数字治理需要我们党和政府牵头,联合互联网企业和数字信息平台,构建数字治理平台,通过大数据筛选和资源分析整合等方式对社会信息进行分类筛查,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互联互通,实现数字信息的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治理总体布局、统筹规划。数字治理在抗疫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字信息处理的快速性和准确度都为我们准确把握疫情状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安全迅速的技术支持,下好全国抗疫这一盘大棋,科学有效应对疫情反复状况。只有我们举全国之力,着力构建起数字治理云平台,才能够不断推动数字治理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提升社会治理的迅速性、准确性和智能化,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脚步,创设智能高效和安全稳定的数字治理新局面。

(四)扎实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实现数字治理专业化

推进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一个显著体现就是要实现数字治理专业化。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和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对于数据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需要我们国家充分重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依法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为合理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供平台[12]。提高数字治理能力,在明确数据资源所有权的基础上,在保障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规范数字资源的传输渠道,做好企业与政府间数据资源的共享管理。通过数字政府、互联网企业和数字信息平台三方的互联互通,实现多方数据的汇通融合,在保障人民群众隐私信息的基础上,增强数据的多效性,最终达到实现数字治理的专业化效果,创设安全专业和社会协同的数字治理崭新格局。

五、结语

在推进数字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只有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积极参与者、最终评判者,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法制化、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新格局,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群众的互动与认同感,在参与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的同时享有数字社会治理的优良成果,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数字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