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内在指向、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
——基于科教融汇的视域

2023-02-20 14:36巫富明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融汇科教双创

巫富明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科教融汇是指科技资源与教育资源、科技要素与教育要素的融合汇聚。实施科教融汇是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这为高职院校基于科教融汇视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内在指向

(一)逻辑指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教融汇是科技和教育的集合,不仅囊括了设备、资金、技术、平台等科技资源,还包括了教学器材、实验工具、学生智力、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不同的资源要素经过科学有序的排列重组、融合汇聚,在创新过程实现效用最大化。双创教育是一种围绕技术、产品、品牌、服务、市场或商业模式为核心进行创新及重组的教育类型,本身离不开科技资源与科技元素的支持,在这一意义层面上,双创教育与科教融汇在“创新”上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换言之,科教融汇与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本质都是为创新服务,前者是融汇“科技”和“教育”,以此服务科技创新;后者是通过向高职学生提供双创教育,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引导教育创新,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教育创新,都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表现。当前高职院校在科教融汇背景下开展双创教育,既强调在教学实践中提高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鼓励学生将科技创新运用于创新创业之中,以此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论是科教融汇,还是双创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服务,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价值指向: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

随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实践与理论兼修并重的教育理念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流思想,高职院校也根据专业课程开设了与之适配的实训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空间大多局限于课堂之上,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缺少配套的实践资源,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割裂[3],无法满足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的建设需求。科教融汇强调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汇聚融合,科技元素与教育元素的融汇重组,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打造更合适的实践环境,从而补齐资源与要素短板,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高职院校迎合科教融汇发展趋势实施双创教育,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职业教育因科技资源和科技要素缺失导致的不足,又践行了素质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三)目标指向: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播撒科学种子,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4]。当前,将科教融汇与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结合起来,其本质追求也是培养醉心科学研究和具备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随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先后提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前者强调专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产业与教育的共生共长,后者偏向创新教育开展过程中科技和教育的互融互补,两者的终极目标均是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与创新素质,向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5]。因此,高职院校面向科教融汇实施双创教育,既适应了数字时代以科学技术为要的总体趋势,搭建了行业技术与创新创业之间的通道,培养了创新型创业人才,又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融入了新的元素,转变了双创教育的陈旧理念,孵化出创业型创新人才。

二、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推进社会创新的新动力

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通过自上而下地为学生双创教育提供充足的科技元素和教育资源,可以有效传播创业文化,分享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进而激励更多青年学生树立创新理想,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奠定能力基础,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高职教育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壁垒尚未打通,导致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习实训等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人才需求、技术创新、产业转型脱节。科教融汇意味着科技与教育优势资源的整合互构,高职院校以此为导向实施双创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便能接触市场迫切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见证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创造力。科教融汇与创新创业的结合,能进一步为教师将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创造条件,为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引入课程实践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应该牢牢把握科教融汇的发展方向,将其有机融入双创教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励他们拼搏进取、奋斗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无论是人才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创业创新,都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高职院校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统筹科技与教育两个领域的元素,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热情,有序推进和完善现代双创教育体系建设,从而壮大能工巧匠和拔尖人才的整体规模,为人才创新、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赋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面向科教融汇实施双创教育,重组优化了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及要素,强化了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科技手段、科研仪器和设备等元素的融入,从人才供给侧加强培育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总之,科教融汇视域下,教育资源与创业资源、产业要素充分融合,高职院校将科技创新元素融入双创教育,能够建立更多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三)提升人才质量的内驱力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是教育创新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打造职教创新高地,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以科教融汇为契机,引领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成为开辟职教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重要突破口。高职院校实施双创教育,应紧密围绕科教融汇的要求,一方面将科学研究成果和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于双创教育实践中,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场所,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在创新创业模拟实践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树立科学的创业方法和思维方式,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6]。双创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科教融汇的目标具有一致性,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提高科技资源与要素在高职教育中的参与程度,以缓解当前双创教育实践资源不足的问题,进而优化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更为重要的是,科教融汇和双创教育的结合是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仿真实践为手段,以创新创业为目的的,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职业素养等,从而实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教育、通识教育的全面融通,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才质量,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7]。

三、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以教育为根基,完善双创教育体系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实施,应强化科教融汇是助力,双创教育才是目的的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双创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教育是基础”的原则不动摇,立足服务社会的职业教育导向,不断完善双创教育体系,统筹人才培养[8]。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科学定位双创教育目标,深化科技与教育元素的汇聚融入。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根本上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我国高校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背景下,准确定位教育目标,基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前提,通过增强科技元素的融入力度,着重帮助学生发展非智力素质,打破常规思维,塑造创新精神和坚韧意志,锻造强大的执行力、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分析力和资源的利用力,助力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科教融汇相关资源,探索双创教育实践的新模式。从产教融合发展到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并重,高职教育也从根植产业发展到深耕产业创新转变,实现双创教育模式的改进创新。

(二)以科技为重心,优化双创教育资源

科教融汇与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结合,是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科研机制的高度聚合。科教融汇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中科技是重中之重[9]。因此,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要以科技为重心,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在教育过程中的投入、应用与转化。一要加强科研机构和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通过创业认知实习、科研单位研学、科技创新研习等,增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联动,提升高职学生关于科技创新与创业创新的认知水平。二要将科技创新融入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教学环节,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小实验,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科研项目,动手参与科学实践,掌握科学技术,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和提升创新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将科学研究融入师资力量培养过程中,全力支持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等,为双创教育奠定科技创新基础。三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高职院校要依托创新创业基地,借助学生专业实验、学校科技研发来孵化创业项目,促成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深化与科研院所及实验室的合作,制订创新成果利益分配机制,实现科研仪器、科技设备等科技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或服务支持。

(三)以人才为根本,增强双创教育实践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以人才为根本,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引导,离不开实践环境的支持与平台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建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7],不断强化大赛双创教育实践平台作用。对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教融汇为途径提升双创教育的实践质量。一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实践平台的建设,并注重提高相应的科技水平。当前,科研与教学脱节、双创教育实践与资源配套不匹配的现象依然存在。基于此,要充分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园、创业园、创客空间在双创教育中的建设与应用,基于专业创新技术孵化与双创教育开展的需要,将其充分纳入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二要有效利用校企合作的教育基础,推进企业技术示范基地和高职院校教学示范基地的同步建设,深入实施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以满足学生基于专业领域技术研发和日常创新创业的实践需求。同时,结合政府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构建“城、校、企”共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三要利用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赛事,优化配置相关科学仪器设备,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丰富双创教育的实践元素,助力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四)以创新为关键,提高双创教育品质

科教融汇是一种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的融合创新[11],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过程中,要以创新为关键,坚持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协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的提质增效。一是高职院校在双创教育开展过程中,要构建集课堂教学、实践培养、指导帮扶、创新应用于一体的教育体系。二是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具有较强创新意识或创业理想的学生,应酌情提升相应的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创业指引与专利资助力度,将双创知识传授、讲座辅导、项目路演和创业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双创教育品质。三是推动地方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科研单位协同构建创新创业团队共同体,对于有潜力、代表性的创新创业项目,要持续跟踪支持,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

猜你喜欢
融汇科教双创
《科教导刊》征稿函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融汇运用研究
曲是新格律诗继承传统和融汇当下的纽带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传统孝道与现代社会的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