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专业教学范式变革研究
——基于学业考核评价的视角

2023-02-20 22:30孙燕荣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范式考核英语教学

孙燕荣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是传统教学秉持的观点;而在范式理论中,同一科学共同体面对共同问题时,需要秉持相同的理念,遵守相同的价值观,采取相同的方法模式。两种理论观点的碰撞和聚焦,为我们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笔者在梳理当前高职英语专业教学范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采用的学业考核方式来反观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范式,立足学生需求,推动英语教学范式的变革。

一、概念界定:教学范式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概念——范式。这一概念甫一提出,便在多个领域推广使用,成为哲学思想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针对这一概念,出现了多种解释。有学者认为“范式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定义松散的术语,是一个概念性框架,它是定义某一特定学科或者科学中的正统工作的信念、理论假设、公认的研究方法和标准”[1]。这一解释认为:范式是某一特殊领域研究者共同秉持的信念、坚守的理论方法,甚至认为是一种研究的信念系统和解释框架。也有学者认为范式“不仅指人们概括事物的方法、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活动”[2],“更是一种理论体系、研究规则和方法的结构”[3]。范式为研究者提供了价值取向和观察世界的角度,它决定着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选取材料、确立什么标准以及如何高效解决问题。因为同一领域的共同体所从事的问题研究和解决方法要遵照同一范式,所以,每次新旧范式的更替也推动着科学领域的发展。范式为共同体成员的研究活动提供根本的科学信念,也为科学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按照范式概念的逻辑推演,可以认为教学范式是对教学思维的整合和归纳,是对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抑或是教育从业者对某一教学活动共同秉持的信念、价值、共同遵守的规范。有学者认为“教学范式也是对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交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是将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意识与能力”[4]。因此,教学范式是教育从业人员及研究群体共同接受的信念,并在这一信念的支配与指导下形成的一般教学模式。

教学范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育从业者所遵循的教学理论;二是在该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方法。有怎样的理论就有怎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范式要在实践中运用,离不开三类主体,即教师群体、研究人员以及学生群体。传统的教学范式一般将教学人员、研究人员作为特定共同体,认为他们能遵循某种理论、秉持某种信念,就能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从而固化为特定时空中的教学范式,所以传统的教学往往从教学的层面、施教者的角度去理解教学范式。事实上,一种教学范式能否长期施行,关键在于其实践性,而接受实践检验的标准则是受教育者一方的接受程度。换句话说,学生的认可程度是检验一种教学范式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

二、理论盘点:英语教学范式的生成

从教学范式概念中可以推演出:英语教学范式是英语教学人员及研究人员所推崇的英语教学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用模式。在某一特定阶段,人们对英语的认识不同,遵循的价值理论也有别,会形成不同的英语教学范式。关注英语教学范式首先要了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属性,它是一种交际工具,是一种交流的符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承担着传授其特定历史文化的职能。其次要处理好英语教学范式中的特殊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曾几何时,“教”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主导层面,施教者占有主体地位,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通常由施教者和施教者背后的教育体系主导;而教育的另一作用方——学习者,往往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不论学习过程、学习内容还是评价方式,受教育者都无法决定,教学相长的理论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因此,对教学主体关系的重新认识也是形成英语教学范式的关键。

高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一方,因其特殊性,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范式。基于教学主体综合考虑,当前高职英语教学范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以“道德培养为主”的高职英语教学范式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高校所有课程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将价值塑造植根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道德培养为主”的教育思想自然凸显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异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培育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信念。当然,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想在外语教学本土化的过程中早就有所体现。比如,林语堂先生在《开明英文读本中》倡导要从“情景、情意、知识、交际、方法”五个维度进行英语的教学[5],这五个因素既包括了对学习者情感的培养、学习者兴趣的养成,也涵盖了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情境的创设,这些因素都是将学习者作为主体来对待的。在以“道德培养为主”的高职英语教学范式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没有将受教育者的学历层次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是将其“三观”的培育作为重中之重,这与国家倡导的人才培育目标总体上是一致的。因此,站在“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高度,开展高职学生英语教学,以“道德培养为主”的高职英语教学范式首先考虑的是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英语课程自身的学科属性则被弱化。

(二)以“知识灌输为主”的高职英语教学范式

“工具论”认为语言就是交际的工具,这是对语言本质概括最为流行的观点。这种观点在英语教学目标中有明确的界定,教育部在不同阶段对英语教学的目标往往就是从语言的工具属性方面确定的。新中国的第一个英语教学大纲就指出:“要教会学生借助词典的帮助,阅读并了解简易的英语读物和通俗文章,教会学生掌握将来进一步学习英语、利用英语所不可缺少的一些知识、技能和技巧。”[6]在这一基础上,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都没有脱离这一框架。比如,《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教材编写的目的就是要以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为目的,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基本原则,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学生语言运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被确认为外语教学培养的核心能力。主张语言本质上具有工具属性的论调不只是体现在具体的教材中,众多专家学者也持有这种观点。比如,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在《语言论》中指出:“对语言所能下的最一般的定义:它是符号系统……所谓的符号是指一切能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的记号。”[7]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指出:“语言只是声音符号的习惯系统,是一种表达意义的工具。”[8]俄国的语言学家德雷仁也认为:“语言是与人类互相联系、互相理解的工具。”[9]诸多关于语言本质的探索中,工具论观点占有很大的比重。正因如此,我们在语言的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语的教学范式中,往往只注重语法、规则、单词等知识化教学,为考试而学习,单纯记忆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和主要目的。在这一理念推动下,企图在短期内攻克英语大关的教学范式就有了市场,基于目的论、工具论的英语教学范式寻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以“能力提升为主”的高职英语教学范式

教学过程包括着认识与实践的矛盾运动。我们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教学的客观特性,运用哲学和心理科学共同理解和认识教学的过程和本质[10]。通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实践、提倡“知行合一”是一个老话题,古代有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近代有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11],今天的“知行合一”表现形式更为丰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展现实景教学有了更好、更便捷的技术保障。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努力创设教学环境,并借助VR技术形成更加逼真的实践教学,将语言知识与行动教学结合起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与鲜活的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提高认知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然后再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加速外语知识的内化,促进外语语言的输出,强化语言技能的运用。总之,外语教学的各类课堂在贯彻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力争教学内容更接地气,教学方式更趋灵活,教学手段更加现代,教学过程更注重实践。

当然,上述三种高职英语教学范式只是在教育目标的设计中表现出不同侧重,三者之间不可能绝对割裂,知识灌输的目的是能力的提升,“三观”的形成同样离不开专业技能的提高,没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培养的学生可能变成空谈误国者。所以,研究高职学生英语教学范式需要从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出发,以语言输入为切口,以能力提升为标准,以人格培养为目标,综合施策,整体发力。

三、范式重构:基于主体的多元需求

理论不能只停留在观念和假说的阶段,还理应包括对客观存在的具体分析。前文对高职学生英语教学范式的阐述,揭示了教学范式的多元化,而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真实情况,不能妄加猜想,应当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进行客观梳理。本文将以调查数据和访谈形式呈现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真实情况,并据此提出高职英语教学新范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个案考察

根据研究需要,笔者选取了地处兰州的LZZY、GSCMZY、LZWYXY、GSJTZY、GSJZZY五所学校英语专业的三届毕业生共计600人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6份,回收率97.6%。回收有效问卷570份,无效问卷16份,问卷设计符合要求。在问卷的基础上,笔者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是否了解学校的毕业考核形式,有46.4%的学生选择“比较了解”,有28.5%的学生选择是“非常了解”,但也有17.8%的学生选择“不了解”。因此,对学生毕业考核形式的宣传解释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及学生认为哪种毕业考核方式更为合适时,有57.1%的学生选择“项目策划设计”,21.4%的学生选择可以进行“论文撰写”,17.8%的学生选择“特长汇报展示”。可以看出“项目策划”考核形式更受学生青睐,可作为普遍推广的毕业考核方式,以改变以前单一的毕业论文撰写考核方式。在学生访谈中,对于如何进行项目策划设计,学生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作为英语专业学生,项目策划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围绕学前教育开展双语教学的课堂设计,或者是设计导游服务的英语解说词,或者是制作英语日常运用场景的视频,只要能体现英语专业的“应用性”特点即可。关于学校的学业考核制度,有57.1%的学生认为考核制度“比较完善”,另有28.5%的学生认为考核制度“非常完善”。对于指导教师的角色评价,42.8%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参与一般”。在同一问题的深度访谈中,学生认为多数教师只是提前了解一下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然后等待学生的设计作品成型;部分教师虽有督促指导,但持续跟踪较少,不太过问进展情况的比例达到了42.8%,所以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完善学业考核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验证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看法,本次问卷调研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看法,42.8%的学生认为“没必要”,37.5%的学生认为对高职学生来说纯粹的毕业论文创作较为困难,46.4%的学生都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更有25%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主要靠复制粘贴,自己不会撰写规范的毕业论文。由此可见,通过毕业论文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的目的已无法实现。在毕业设计与学生的专业结合方面,目前集中反映的问题是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专业结合不紧密,高达60.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与专业结合“一般”,仅有10.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与所学专业结合“比较紧密”。在深度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有高达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与就业联系“不紧密”,更有14.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与未来的就业没有任何联系。

实证调研反映了以下情况:在毕业考核形式上,项目策划、论文写作、汇报展示得到不同比例学生的认可,可见改变单一的考核形式是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对应考核形式多样化的,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诸多的考核方式中,学生更注重能体现能力提升的考核方式;对应这一需求的,是英语教学范式必须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在毕业考核过程中,学生期望得到教师的主动参与、跟踪指导,因此,需要坚持教学过程中的“知行合一”,通过过程教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毕业考核打好基础。另外,学生还期望实现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停留在单方面布置任务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发展,而从调查结果看,教师目前在这方面的参与程度还不够。

(二)重构高职英语教学范式的原则

1.坚持多元教学,满足个性需求

英语教学任务的实施和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不论是学生的个体需求,还是课堂教学的环节,都应随着情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调研问卷表明,学生需要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与此相对应的是不同的学习需求。在传统的观念中,英语教学被看成是一种预设性的活动,教学内容被固化,教学对象作为客体被物化。虽然英语教学的设计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英语教学目标,但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教学因素有各自的属性和特点,教学过程并非线性展开,所以,英语教学过程是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的过程,不是完全预料之中的静态的可预测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决定了不可能有统一的一刀切的英语教学方式,教师需要灵活把握不同的教学方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2.凸显学生主体,促进教学相长

关于未来的教学,近几年有许多研究,人们也设想了许多图景。概而言之,它应该是智能的、师生能互动的、教学资源能共享的、教学活动和内容接近生活的……总之,未来的教学应该是能“实现自我、积极参与、民主平等、寓教于乐、充满激情和快乐的”[12]。这些描述都是对未来教学活动技术层面的描述。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伴随着信息技术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界对教学模式方法的理解也应发生变化。但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完善人的人格、丰富人的生活,要围绕人而开展教学活动。美国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曾说过:“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独特的个性,而把他们按同一个模样加工和塑造……”“我们的教师们被迫,或自认为是被迫去按别人给我们规定好的路线去教学。这种教育制度既使学生异化了,也使教师异化了。”[13]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教育的对象是人,迷失了对“人”的理解。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牢记“人”才是教育的核心概念,各种教学范式的设置要凸显人的社会本质。

四、结语

在英语教学范式中,需要关注英语教学中的各参与方,特别是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多站在教育者的立场思考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今天变革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范式,需要改变的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而是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与学生一起成长。高职院校要树立坚定信念,采取切实行动,将“以生为本”的理念切实贯彻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猜你喜欢
范式考核英语教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