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佐匹克隆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失眠症的效果观察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03-24 12:10杨结忠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奥氮平睡眠质量

杨结忠

摘要 目的:分析右佐匹克隆+奧氮平对于难治性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福建省安溪县城厢卫生院收治的难治性失眠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在采用右佐匹克隆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血清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难治性失眠症患者采取右佐匹克隆治疗的前提下,联合奥氮平能够增强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负面心理,调节其脑神经功能,减少复发情况。此外,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 右佐匹克隆;奥氮平;难治性失眠症;睡眠质量

Effect of Dzopiclone Combined with Olanzapine in Refractory Insomnia and Its Effect on Sleep Quality

YANG Jiezhong

(Chengxiang Health Center,Anxi County,Fujian Province,Anxi 362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dexzopiclone+olanzapine for refractory insomnia.Methods: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nsomnia,admitted to Chengxiang Health Center in Anxi County,Fujian Province from Dec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2,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olanzapin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zaplone alone,comparing the total response rate,sleep quality score,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change in serological index,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Results:The total respons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One day before treatment,the sleep quality score,psychological status score and serological index were compared in the 2 groups(P>0.05).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the sleep qua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erological index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ithin 6 months of follow-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On the premise of right zopiclo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nsomnia,combined with olanzapine can enhance the efficacy,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and negative psychology,regulate their brain nerve function,and reduce recurrence.In addition,the combination has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has a high therapeutic safety.

Keywords Dexzopiclone; Olanzapine; Refractory insomnia; Sleep quality

中图分类号:R256.23;R33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11.013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状态维持时间短、睡眠质量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难治性失眠症是指常规失眠治疗方法难以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药物治疗是难治性失眠症的常用疗法,药物种类多样,治疗效果有所差异[1]。右佐匹克隆属于选择性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和促进入睡等作用。然而,该药单一治疗具有局限性,对于失眠维持和深度睡眠的改善效果相对有限。此外,长期服用该药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和不良反应[2]。为此,临床多联合奥氮平等药物,其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可拮抗组5-羟色胺以及多巴胺受体,进而改善睡眠质量。2种药物联用能够多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减轻睡眠障碍,进而显著增强疗效[3]。基于以上理念,本研究选取98例难治性失眠症患者,分析右佐匹克隆基础上联合奥氮平的治疗效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福建省安溪县城厢卫生院收治的难治性失眠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3.26±2.84)岁;病程7~31个月,平均病程(16.32±2.41)个月。对照组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3.88±2.71)岁;病程6~30个月,平均病程(16.82±2.50)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年龄小于65岁,超出18岁;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超出8分;3)经药物治疗、综合干预后,失眠症状无改善;4)符合用药指征;5)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对研究药物过敏;2)合并重症肌无力或呼吸功能不全等疾病;3)近1周曾接受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4)处于妊娠或是哺乳期;5)存在药物依赖或是乙醇依赖现象;6)存在精神类疾病;7)中途退出研究。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口服右佐匹克隆(成都康弘药业,国药准字H20100074),规格:3 mg,剂型:片剂,口服剂量为3 mg/次,1次/d,于睡前30 min给药,持续用药1个月。

观察组在右佐匹克隆治疗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5 mg,剂型:片剂,口服剂量为10 mg/次,1次/d,于睡前30 min给药,持续用药1个月。

1.5 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发放PSQI量表,评测时间为治疗1 d前、治疗1个月后,包括他评项目7项,即睡眠时长、入睡耗时、睡眠质量、日間功能、睡眠障碍、催眠用药、睡眠效率,每项0~3分,总计21分,睡眠质量负向计分。2)心理状态:发放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3分),评测时间同为治疗前后,负面心理正向计分。3)血清学指标:治疗1 d前与治疗1个月后,抽取空腹5 mL量静脉血,离心操作10 min,转速设定每3 000 r/min,提取上清液后,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5-羟色胺(5-HT)水平。4)不良反应率:统计用药期间的体质量增加、恶心、腹泻、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5)复发率:随访1、3、6个月,记录2组的复发率。

1.6 疗效判定标准

以PSQI评分为基准,临床治愈:PSQI评分降幅超出75%,失眠症状基本消失;显著疗效:PSQI评分降幅在50%~75%间,失眠症状显著好转;初步见效:PSQI评分降幅在25%~49%,失眠症状有所好转;未见疗效:PSQI评分降幅未达25%,失眠症状无变化。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1 d前,组间比较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治疗1 d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1 d前,2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学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随访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难治性失眠症是指对常规失眠治疗难以产生明显疗效的慢性失眠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日常功能以及心理健康。难治性失眠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物学、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具体而言,高度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其他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失眠加重,形成难治性失眠症。生物钟紊乱、脑部化学物质失衡也会诱发难治性失眠症[4]。且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过度使用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和尼古丁)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均会促使失眠症状加剧。

该病的症状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和睡眠质量下降等,多数患者伴有日间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易怒等表现。疾病进展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甚至诱发严重的心理疾病,增加疾病风险性。因此,需尽早对该病患者采取对症治疗[5]

右佐匹克隆是选择性较高的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失眠治疗。其治疗机制为:药物成分作用于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受体,强效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从而作用于中枢神经,发挥镇静以及催眠等作用。该药不对其他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或是生成过程产生影响,用药安全性较高,且具有良好的药物耐受性,不易导致药物依赖性[6]。口服右佐匹克隆后,其治疗作用迅速显现,可在短时间内引导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纠正入睡困难表现。右佐匹克隆的半衰期较短,药效发挥速度快,且不会引起过度嗜睡[7]。尽管右佐匹克隆在失眠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具有单一用药缺陷性,难以改善患者的深度睡眠,且长期用药易出现戒断症状。此外,右佐匹克隆可能导致体质量增加、恶心、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8]

奥氮平是应用率较高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于失眠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潜力。奥氮平是多巴胺、5-羟色胺、M胆碱能受体拮抗药物,能够在多个神经递质系统中发挥作用[9]。其对于难治性失眠症的治疗机制为:1)5-羟色胺受体拮抗:奥氮平可拮抗5-羟色胺受体,抑制其生理作用。5-羟色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的传递物质,主要的活性部分是吲哚胺,可以发挥抗抑郁、保护神经元和抑制脑损害等治疗作用[10]。2)多巴胺受体拮抗:奥氮平对多巴胺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可降低多巴胺活性,影响大脑的兴奋状态,有助于患者尽快入睡。相较于传统的催眠药物,奥氮平不易引起日间嗜睡问题,可以维持患者的日间警觉状态。

基于以上作用机制,本研究为难治性失眠症患者采取右佐匹克隆以及奥氮平联合治疗,并获得如下疗效。

3.1 联合用药可提升难治性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睡眠质量

右佐匹克隆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性,促进患者入睡。而奥氮平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抑制觉醒信号,产生镇静等效果[11]。2种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可在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等方面产生互补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且右佐匹克隆在促进入睡层面具有优势,而奥氮平有助于维持深度睡眠,减少夜间醒来次数。联合应用以上药物可以综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12]。PSQI量表是综合性的睡眠质量评价量表,涵盖睡眠质量的多个方面,如入睡困难、睡眠维持、睡眠时间等。2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同时改善多个睡眠指标,从而降低PSQI评分。

3.2 联合用药可改善难治性失眠症患者的负面心理 失眠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失眠会加重焦虑和抑郁情绪,而焦虑/抑郁情绪又可以加剧失眠症状。2种药物能够减轻失眠症状,尤其是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等问题,因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得到改善[13]。此外,右佐匹克隆以及奥氮平均具有镇静、改善睡眠等药理作用,可缓解患者的紧张和不安心理,从而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加之奥氮平对多巴胺受体有拮抗作用,多巴胺在情绪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奥氮平可通过对多巴胺系统的影响,减轻焦虑和抑郁心理[14]。更为重要的是,2种药物联用能够增强情绪调节功效,充分发挥药物成分对神经递质系统的治疗作用,进而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

3.3 联合用药可改善难治性失眠症患者的血清学指标 BDNF是神经保护因子,与神经细胞的存活、生长和修复有关。5-HT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情绪调节、睡眠、焦虑等多种生理和心理过程。BDNF和5-HT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和调节作用较为复杂,会参与到情绪、认知和神经可塑性等调节过程。右佐匹克隆基础上联合奥氮平能够对BDNF和5-HT物质水平产生影响,进而调节多种神经递质通路和细胞信号通路,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15]

3.4 联合用药可降低难治性失眠症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复发率 2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减少各自药量,缩短单一用药疗程,且药物间具有协同机制,可发挥增效减毒等作用,进而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且2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多层面、多渠道、多途径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疾病根治性,因此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较低。

综上所述,为难治性失眠症患者采取右佐匹克隆以及奥氮平联合治疗的效果较佳,能够获得较佳疗效,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对其负面心理、脑神经功能均有调节功效,用药安全效益较高。

利益冲突声明:无。

参考文献

[1]李淑文.右佐匹克隆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失眠症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2):212-214,217.

[2]刘海刚,陶治平,贺思浓.右佐匹克隆与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患者的安全性评价[J].中外医疗,2023,42(9):115-118,123.

[3]李云鹤,李胜前,韩彬.舒眠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效果及对睡眠参数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3):380-382,386.

[4]姚尚争,李富强.长期服用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28(9):1199-1202.

[5]刘洁虹,梁冯,盘著.右佐匹克隆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2):145-147.

[6]徐亚辉,张晓洋,梁雪阳,等.右佐匹克隆联合心身睡眠治疗系统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1,27(3):31-35.

[7]刘颖,朱永.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4):111-113,118.

[8]刘嘉婧.右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疗效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0):253-254.

[9]郭少清,陈兴泳.右佐匹克隆、唑吡坦及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22,34(7):104-107.

[10]李小英,张晓晴,刘立军,等.右佐匹克隆在慢性失眠症伴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1,28(4):250-253.

[11]黄金荣,杜莉辉,邹称林,等.右佐匹克隆联合低剂量奥氮平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药品评价,2019,16(16):30-31.

[12]梁萍娟,梁明媚,梁倩华.右佐匹克隆与劳拉西泮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对比[J].北方药学,2020,17(4):166-167.

[13]于宏妍,袁晓安.艾司唑仑与右佐匹克隆片治療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5):123-124.

[14]雷蕾,李直,王文哲,等.右佐匹克隆与佐匹克隆对失眠症患者血清5-HT、BDNF及SAS评分的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4):3694-3696.

[15]周蓉.右佐匹克隆与奥氮平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32):127-128.

猜你喜欢
奥氮平睡眠质量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对其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