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03-24 04:32陈金秀林莉莉陈玉珠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睡眠质量

陈金秀 林莉莉 陈玉珠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2组的自我照护能力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升其自我照护能力及睡眠质量。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艾滋病患者;自我照护能力;睡眠质量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Sleep Quality of AIDS Patients

CHEN Jinxiu,LIN Lili,CHEN Yuzhu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self-care ability and sleep quality of AIDS patients with continuous nursing.Methods:A total of 100 cases of AID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ing continuous care based on routine care.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sleep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After nursing,the sleep quality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ontinuous nursing for AIDS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and sleep quality.

Keywords Continuous nursing; AIDS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Sleep quality

中图分类号:R512.91;R33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11.074

艾滋病本质上属于一种免疫缺陷类型的疾病,这种疾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现阶段在实际针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抗病毒治疗的方法,但是,患者在结束周期的治疗之后,即在其离开医院之后,其自我护理的能力大多都会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导致其治疗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根据患者在离开医院后的实际护理需求,做好针对其的延续性护理十分有必要[1]。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家庭自我照护的相关指导,使得患者的家庭自我照护完成度能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有效提升,降低其病情波动的发生概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4.33±6.72)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7.32±2.17)年;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4.81±6.25)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7.52±2.37)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做好感染预防,叮嘱其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内容:1)需要在科室内部进行延续性护理小组的构建,小组之中包含1名护士长以及6名科室中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小组长设定为护士长,护士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患者进行资料档案的构建,叮嘱护理小组的成员在患者进入医院的初期阶段,就需要和患者家属之间做好充分的沟通,做好出院准备计划的构建工作。安排小组成员针对艾滋病患者护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沟通技巧以及心理护理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特殊以及突发事件处理的相关知识。2)需做好针对患者隐私保护的相关工作,在患者离开医院后,需要借助电话、QQ以及微信等相关通讯手段对参与研究的患者实施回访,仔细询问其用药情况以及身体情况,评价其近期表现[2]。如果患者在最近一段时间之内存在高危行为,则需要对患者实施特殊照护以及关注。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之下,要避免透露其隐私信息。3)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有效提升,在其离开医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其实施健康宣教,使其能正确认识到严格遵照医嘱使用药物的重要性,真正将科室内部的随访制度落到实处,做好对患者的监督,使其能充分了解居家进行自我护理过程中出现熬夜、喝酒以及漏服药物等相关行为对自身病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叮嘱患者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得身体的抵抗能力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3]。4)给予患者充足的心理方面支持,在其离开医院的基础之上,每个星期护理人员都需要借助视频或电话的方式对其进行2次随访,具体随访方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在这一过程中,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对于其来院复查或是拿药的时机需要充分地进行把握。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参與研究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感知其潜在的抑郁以及焦虑等相关方面的负面情绪,借助音乐疗法、放松疗法以及倾诉疗法[4]。在这一过程中,使患者能明白,要想更好地缓解自己的病情,遵循医嘱使用药物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之上,鼓励他们参与科室内部组织的团体活动,在强化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以及沟通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有效强化患者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向患者详细地讲解以及介绍“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具体意义以及内容,使其能真正认识到社会对于自己的关怀。5)需要对参与研究的患者需求实施干预,很多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都失去了劳动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离开医院之后,不仅要更多地和患者本人进行联系,还需要更多地取得来自其家属支持,使得其治疗环境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优化。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照护能力,包括: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责任等,每项评分最高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照护能力越强。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总分21分,得分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2组患者自我照护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责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也将艾滋病称作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种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较强的传染性,HIV是导致患者艾滋病发病的最为重要的病原体,其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5]。此类疾病自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青年以及壮年发生此类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一些性生活相对活跃的人群来说,更容易出现此类问题[6]。艾滋病病毒的潜伏期往往能达到10年甚至是更长,而且在潜伏期内,艾滋病病毒对机体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的临床反应较少,不会对其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造成影响。而在经过了艾滋病病毒的潜伏期后,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力度则会进一步增大,进而给人体带来更大的损伤。此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会越来越明显,很多患者在这一阶段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全身性质的淋巴结肿大、身体发热、体质量大幅度下降、呼吸困难、咳嗽气喘以及虚弱等几个方面,很多患者还会进一步出现腹泻、腹痛、消瘦等相关方面的情况,患者身体黏膜以及皮肤感染白念球菌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血疱、紫斑以及疱疹等相关方面的问题[7]。现阶段医学上没有针对艾滋病疾病进行治疗的特效药物,也没有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疫苗类药物。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艾滋病之后往往会失去生活的信心,导致其正常的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8]。虽然,多数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都能严格遵照医嘱使用药物并且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患者离开医院之后,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我照护能力,致使其的治疗效果无法得到有效巩固,进而出现病情不断反复的情况,增加其后续的治疗难度,尤其是会增加艾滋病疾病给其身心健康所带来的危害。针对上述情况,临床上在实际针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之中,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融入延续性的护理方式则十分有必要。

所谓的延续性护理方式,是一种连贯不同照顾场所的护理模式,通过针对性制定合理护理方案,加强患者自身疾病的康复效果,并促进患者能够得到持续性治疗。主要指的就是在充分依托常规护理模式的前提之下,借助微信群指导、电话回访等相关的手段为患者提供所需要的院外护理。一般说来,延续性护理大多分为三大类型,包含信息的延续,管理的延续以及关系的延续,每一种延续都是护理中的关键内容,需要护理人员着重加强引导,将延续性护理的作用发挥出来,满足患者出院后的高健康照顾需求。对比目前其他临床护理模式,延续性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发挥其重要优势,能够为疾病康复阶段或急性发作阶段等患者提供理想的护理治疗方案,尤其针对一些需要回归家庭进行疗养的患者而言,通过延续性护理从信息关系以及管理等多角度开展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减弱护理工作的时间限制地点限制,并保证连贯性。目前我国医院针对延续性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仍然较为广泛,并逐渐受到青睐,有相关研究结论显示,延续性护理模式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运动、饮食及药物管理行为,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负性情绪影响,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在此基础上,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开展方式及干预措施,主要集中于患者出院前以及出院后,针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针对性干预护理。患者在正式离开医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向其宣教艾滋病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其居家恢复期间定期借助微信、QQ或是电话等相关的手段对其实施随访,使得其在家庭中的心理状态情况以及病情发展情况能更多的被护理人员所了解,采取有效解决其家庭照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护理人员要主动为患者建立延续性护理檔案,并且形成护理回访登记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后续跟踪,主要借助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等其他现代通讯技术完成随访任务,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提供专业意见。对于艾滋病患者的后续风险因素,护理人员应注意加强提醒,告知患者各类突发事件处理办法。每个月科室之中都可以组织艾滋病专题讲座等相应的延续性护理活动,并且通过电话的方式邀约患者参加,其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参加活动。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在护理技能、自我责任以及健康知识3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延续性护理在促进患者自我照护能力提升的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价值。主要原因在于艾滋病患者在生存周期之内需要长期接受抗病毒的相关治疗,患者在无症状的情况之下,均在家庭中接受护理以及治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缺乏了必要的指导以及监督,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则往往难以实现正确的应对,进而导致其失去治疗的信心,使其在进行自我照护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积极性。而借助延续性护理的方式,护理人员依托电话、微信以及QQ等方式,使得患者在进行自我照护的时候能及时获得来自护理人员的鼓励和督促,促使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的疾病能有正确的认知,逐渐强化其治疗的信心,使得其在日常进行自我的饮食调节、用药调节以及自我监测的过程中能有更为扎实的技能方面支撑,对其自我照护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除此之外,利用线上平台护理人员还可以对患者自我照护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利用线下追踪的方式,对患者自我照护的情况以及病情控制的情况有更加精准的把握,结合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调整,使得护理质量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证。

针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护理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整体更大,说明针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方式在改善其睡眠质量的方面具有显著价值。主要原因在于借助延续性护理的方式,依托线上平台,使得患者的心理障碍能真正得以更好地克服,结合科室内部组织的一系列社交活动,患有同类疾病的患者之间通过互相鼓励以及互相支持,对于自身所患的疾病能形成正确的认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尤其是很多年龄较小的患者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通宵以及长期熬夜等几个方面,通过持续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使其认识到要想维持自身健康的状态,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强化其自我管理意识,对其不良睡眠习惯的有效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实现其整体睡眠质量的有效提升。

利益冲突声明:无。

参考文献

[1]郑玉平.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艾滋病患者远程延续护理模式的质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3):41-44.

[2]游青.基于移动健康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10):81-84.

[3]王玉英,张瑞玲,郭建琳,等.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艾滋病患者远程延续护理模式的质性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2,31(9):688-689.

[4]栾春红.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3):362.

[5]李婉霞,罗银弟,刘旭明.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3):353-354.

[6]陳伟梅,石义容,苗琪琪,等.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病毒载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5):396-399.

[7]张红莲.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4):247-248.

[8]余春华.延续护理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毒载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0):8-9.

通信作者:陈玉珠,E-mail:18496794@qq.com

猜你喜欢
延续性护理睡眠质量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调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