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藏自治区高考语文学科分析

2023-05-11 20:42杜恒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董少强西藏林芝市广东实验中学
西藏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考查语文能力

杜恒 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 董少强 西藏林芝市广东实验中学

洪长权 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 格桑措姆 西藏拉萨阿里河北完全中学

202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厚植情怀、锤炼品德、砥砺心志。同时,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发展其知识运用的能力,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语文学科考查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现结合考生具体作答情况,对西藏自治区2023年高考语文学科作以下分析。

一、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结构与命题特色

(一)试卷结构

202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在结构上总体与2022年保持一致,题型、题量相当,同时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主客观题占比由9:13 变为10:12;文言短文由一篇变为两篇,文言断句题由挑选所给出的已经划分好断句点的4 个选项哪项正确的单项选择题变为给出多个断句点挑选3 个正确断句点的多项选择题;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成语题需填写的成语由3个变为2个,表达效果题由考查修辞的表达效果变为考查时态助词的表达效果,再次考查补写句子题,且出现一道考查代词指代对象、范围的客观题。

(二)命题特色

1.高擎思想大旗,体悟真理力量

202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如现代文阅读Ⅰ中,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选取的两段是讲话中关于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的论述,要言不烦,观点明确,启发广大青年汲取其中的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

2.考查形象思维,提升审美素养

202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试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精心挑选文学作品,设问有的放矢,符合作品特点,引导考生进行审美体验,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表达自我对文学形象的理解、感悟、思考。

如古代诗歌阅读选用北宋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写一个秋日黄昏诗人乘舟回家途中所见之迷人景色,融诗人的恬淡心情于景物描写之中。赏析类题目则要求考生思考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是怎样在本诗中得到印证的,引导考生感悟古诗词的永恒魅力,感受古诗词之美。

3.依据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202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试题注重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对考生语言积累、梳理与迁移运用等能力进行考查。

如第17题(3)小题,注重设置情境以考查考生对古代名篇名句的运用,且答案不唯一,填入的诗句只需要符合设定的场景即可,考查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诗词名篇名句的同时,也考查学以致用能力——将背诵的诗词名句迁移到具体的情境中,利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2023年考生作答情况简析

(一)各知识模块答题情况

2023年高考,全区考生语文各知识模块得分率分别为:现代文阅读Ⅰ70.84%,现代文阅读Ⅱ31.42%,文言文阅读31.48%,古代诗歌阅读43.67%,语言文字运用32.05%,写作77.35%等。

(二)各知识部类失分原因和应对策略分析

1.阅读类

(1)现代文阅读Ⅰ

现代文阅读Ⅰ共5 道题,总计19 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整合、辨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第3题得分率最低,仅为32.42%;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等的相关分析,其中C选项、D 选项对考生干扰作用较大的,C 选项误选率为30.21%,D选项误选率为30.34%。

本题失分主要原因:不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筛选辨析信息时不仔细,缺乏逻辑推理判断能力,不能有效整合信息,以致错选。主要应对策略:一是对内容理解、论证分析、信息概括等出题角度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对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命题时常见的陷阱,要反复训练,加以强化。三是培养学生优良的作答习惯,审题要准,思路要清,重点要明;要学会筛选辨析信息,根据选项内容,回归文章原句,逐一比对,确定答案。四是主观题作答要根据题目要求,立足文本,分析整合,注重归纳,精准概括,分条作答,整洁规范。五是在练习中提升能力,精练精讲,熟能生巧。

(2)现代文阅读Ⅱ

现代文阅读Ⅱ共计16 分,考查的知识点为文本内容的理解、艺术特色的赏析以及词语内在含义的分析等。4 道小题得分率都偏低,第9 题最低,只有19.1%。第9题是主观题,考查考生分析词语含义、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考生欠缺相关能力,以致失分严重。

本题失分主要原因:一是作答不规范,语言表达不通顺,抓不住重点;二是表述混乱,条理不清晰;三是不理解文章主旨,直接照抄原文而未作分析;四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鉴赏不准确。主要应对策略:一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艺术鉴赏能力;二是通过有的放矢的练习,提升学生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使用专业术语,条理清晰地规范作答。

(3)古代诗文阅读

古代诗文阅读共计35 分,考查知识点有文言语句的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文言实词、内容概述和语句翻译,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与赏析及名篇名句的识记运用。其中得分率较低的是第11、12两道客观题,还不到25%。

本题失分主要原因:知识考查点略偏,备考工作做得不足;考生缺乏实词、名句等的积累,以致无从下笔;古诗词名句默写中错别字较多。主要应对策略:一是切实用好教材,抓好古文教学,强化古代文化常识、实词、句式、名句等知识的积累。二是加强对学生情景化学习的指导,让古诗文课堂教学充满吸引力,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并强化课外古诗文阅读的练习。三是训练、提升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揣摩理解关键词句意思的能力。

2.表达类

(1)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共计20分,考查知识点包括成语、病句、句子补写和表达效果等,其中病句修改考点得分率仅为16.86%,反映出考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不足,既找不出句子的语病所在,也未能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本题失分主要原因:考生积累不足,理解不透彻,缺乏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主要应对策略:一是建立系统的成语、修辞表达效果、修改病句等知识储备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二是培养学生依据上下文逻辑发展补写恰当的语句的能力,切实做到衔接自然,内容紧扣。三是引导学生从选句的形式、结构、内容、意境、情感等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2)写作

写作共计60分,从全区考生作答情况来看,优秀作文(55 分及以上)占比极少,只有0.64%,中档偏上作文(49-54 分)占29.17%,中档作文(43-48 分)占55.08%,中档偏下作文(36-42 分)占11.03%,其余为跑题作文。

本题失分主要原因:一是审题不清,立意不明。审题时对题干把握不完整,主次不明,以至“断章取义”。二是文体不当,有套作嫌疑。三是篇幅不满,书写糟糕。四是过度引用,抄写材料。五是堆砌辞藻,只为凑数。六是细节粗糙,格式有误。主要应对策略:一是将写作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贯穿高中的整个教学过程。二是训练学生审题时将题目、材料以关键词的形式进行划分,并从诸多关键词中找出中心关键词的能力。三是对作文格式、卷面、字数、标点、段落等方面进行规范要求。四是加大学生书写规范、工整方面的训练力度,让学生能够写出一手好字。

三、教育教学建议

(一)高中教育教学建议

1.教育管理层面

(1)关注新课改和高考前沿信息

教育管理层,培养、挑选、组织学科教研专家团队,对新课改后的学科教学进行研究、实践、推广。准确把握课改要求,掌握课改动向。研究高考命题方向,制定与高考题型相同的训练题型。以高精尖的教研团队示范引领全区语文教育教学方向,通过培养教师,让学生达到学习和考试两强的效果。

(2)结合区情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在准确把握国家新课改和高考前沿信息的基础上,研究我区区情,尤其是软实力中的教研团队梯级建设方面。纵向通达,横向交流,结合区情、市情、校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配套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全区教学实效全面稳步提升。

2.学校层面

形成主要领导抓教育教学的工作机制,坚持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的原则,切实让教育教学成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围绕提升学生语文整体水平,认真做好教科研工作。研教材、研学情、研高考,实实在在研究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流于形式,不搞花架子。

注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让语文教学有自己的领头羊,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带动本组教师共同进步。

给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以“青蓝工程”与骨干教师师徒结对的方式,对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有益的指导督促,通过形式多样的说课、讲课比赛,“以赛促教”,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

3.学科教师层面

(1)熟悉课标明方向

教师应熟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版)》内容,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了然于心。加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发挥语文的价值引领作用,并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要求;同时,在写作上,引导考生以积极心态迎接生活,拥有家国情怀,将自己和国家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语文读写中获得思想启迪和精神熏陶。

(2)回归课堂强基础

教学中,注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课堂学习,深化基础训练。以学促考,以考促教。今年的题型有回归课本的趋势,所以今后的教学,一定不能忽视课本,忽视课堂,要把教材吃透,把学习重阵地放在课堂上。同时,语文教师须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阅读的基本常识,教会学生各类问题回答的切入点,唯有如此,学生才有可能在去套路化答题模式的大趋势下掌握主动权。

(3)强化阅读提素养

第一,多练、精练是关键。高考语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让学生阅读,尽可能扩宽阅读面,锻炼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及整合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文本读细、读精、读深,了解文本深层含义。

第二,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须提高。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其认识新知,传承传统,勇于创新,提升思想认识和审美修养。

第三,提升“关键能力”。教师在关注自身教育教学技能提升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在学科认知情境中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个性化思考和表达;同时,关注多种情境创设,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凸显语文学习的典型过程与方法。

(二)师生高三备考层面

1.教师备考方面

教师应该在研读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精心研究考题,尤其是2023年的高考真题,把握新高考方向、目标及素养要求。

针对选择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短文中筛选关键词句,从题干中筛选关键词,引导学生结合关键信息找到答题突破口,强化答题技巧训练,提升选择题的正确率。

针对非选择题。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一是材料分析题。注重引导学生加强材料的阅读、理解并提取有效信息,认真审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对材料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规范作答。要求学生作答时,针对问题逐条作答,答案表述要准确全面、条理清晰,杜绝留空白现象。二是古诗文阅读题。要立足课文,注重平时积累,要求学生对每一篇诗文都认真对待,务求做到无所遗漏,同时注重复习巩固,学会迁移应用;要善于知人论世,结合诗人所在时代、身世等题目所给出的信息理解分析作品。三是作文写作。将写作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贯穿高中的整个教学过程。结合教材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记叙文、议论文、小说等文体的系统训练。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回归写作本质,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感受、分析和判断生活,用独有而充满个性的文字来表现生活,还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人生,了解时代脉搏。此外,要多读书报时文,积累鲜活材料。在此基础上还应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字数达标。

2.学生备考方面

一是关注时政热点。建议学生平时要多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件,关注国家大政方针。通过《新闻联播》《新闻周刊》《学习强国》等途径关注时政要闻,并且对重要内容做记录。

二是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功在平时,多关注,多摘抄,多做笔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三是训练阅读能力。加大阅读训练,提高快速阅读和信息捕捉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能够快速整合各种信息,有效应对高考中阅读量逐年增加的形势。

四是重视纠错和总结。对平时训练中易错易失分处重点关注,及时纠错,善于总结。对知识点和题型进行归纳总结,长期坚持,日积月累。

五是坚持练字、练笔。平常注重练字,注意书写工整。提升作文水平,注重平时的写作训练,要长期写作,即使是片段文章。

六是坚持课外阅读。要多读课外读物,同时养成摘抄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两相结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素材库,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考查语文能力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