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藏自治区高考英语学科分析

2023-05-11 20:42刘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王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中学
西藏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短语听力考查

刘信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 王双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中学

沈丽丽 西藏昌都市第五高级中学

一、命题特色

2023 年高考命题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全面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命题理念。命题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价值引领作用,凸显考试的育人功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考试内容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书面表达,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历史人物。试题启发学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现实价值。

第二,着重体现对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进一步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着重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考查学生证据识别与证据质量评估的能力,考查学生独立思考、挖掘隐含前提与开放论证的批判性思维,考查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阅读理解第26题、29题、30题对能力的考查比重更大,需要考生进行综合分析理解。

第三,突出体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命题原则。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如书面表达,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人物,即源自课本多篇关于人物介绍的课文。

第四,强化德智体美劳教育引导,夯实全面发展基础。在美育融入方面,听力题独白部分讲述了一位担任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评委专家的经历。劳动教育融入方面,阅读理解B 篇选取了DIY 对生活的改善,C 篇选取了一篇关于哲学学习的语篇,七选五选择了一篇如何变得更耐心的语篇。这些语篇和材料旨在引导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加深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各题型试题分析

(一)听力试题分析

本次英语听力有稳中求变的探索与创新。从考查方向来看,考查的交际场景较常见:如1 题对话场景,2 题天气状况,3、7 题行动计划,4、8、10 题对话主题,5、6、13、18、20题人物性格、态度,9、11、16题事件原因理解,以及12、14、15、17、19题事实信息。

从以上可知,听力更加着重考查学生“听话外之音”的能力,即说话人在交际中的情绪表达。听力第一节5 个小题突出考查学生判断对话发生的简单背景、对话场景、人物特点等,学生需要听取的信息具体、简单。听力第二节对话基本上围绕说话人做的事情展开,十分接近真实生活场景,如第6 段对话租房子,第7 段对话亲子关系,第8 段对话应聘工作,第9段对话讨论职业与爱好。这体现了作为一种语言,英语的功能性是其基本特征,也是语言学习的本质目的。

本次听力语音材料有了重大的突破,摒弃了以往录音室内的“无噪音纯净版”“普通话式”英语语音材料,代之以稍显嘈杂、略带地方口音和个人表达特点的语音材料,这一重大变化体现了英语交际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二)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从语篇内容来看,四篇阅读理解文章分别涉及到:曼谷4 家优质餐厅的介绍、Terri 学会自己动手改善生活的经历、作者通过作家Weiner 的著作《The Socrates Express》使学习哲学更加轻松的体验以及保护北美灰熊的成功经验。以上内容反映了多元文化、生活技能、读书学习和生态环保等常见的阅读主题。

从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来看,今年难度有较大提升。分析历年英语高考试卷,阅读理解第一节通常会有5-7 道题目考查细节理解能力,且大多为直接信息。今年对阅读能力的考查比重更大,需要综合分析理解的题目占据了绝大部分。

七选五阅读理解主要内容为如何变得更有耐心的三个方法,从内容上来看属于引导学生性格养成的常见话题。从考查形式上看,继承了以往该题型的典型架构,即带有题目和小标题的总分结构的说明文。但是在选项设计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以往在小标题上设题时,小标题通常是祈使句,而选项中也会安排两项为祈使句,因此学生通过观察之后,小标题的选择往往是二选一的情况;而本次选项设计中,设计了三个选项为祈使句,加大了小标题选择的难度,从而也连带加大了其他设空处的选择难度。

七选五对于“总分”“分总”文章结构的考查变细、变多、变难了。通常总分结构文章的第一句会考查“总”句的选择,而该文章在第二段末尾已经给出了“总”句——“Here are several tricks.”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在总分结构的考查方面放松了,相反是加强了。细节体现在:第一,第36 题设在段末,上文提及交通拥堵、排队、等待假期的共同点,借助代词“They”开始的句子They are all situations...,在小范围内构成了一个“分总”的结构。第二,第38题设在段中,上一句以“And”开始,提示该句与上文联系更紧密,因此应优先观察下句,而下句罗列了两个由“or”连接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任务,因此确定选项为B “Start with small tasks”,这里在小范围内构成了一个“总分”结构。

(三)完形填空试题分析

完形填空通常以记叙文为文体,围绕一个故事,表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情”通常是故事的核心。与历年相比,今年完形填空有着鲜明的改变和突破。在文章主题方面,呈现出多主题的特征——既有邻居间的和睦关系,展现出质朴无华的邻居对我们的关爱,体现了人与社会这一主题;又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我们不应仅凭外表去判断食品的品质,我们应该吃当地产的、应季的食品,继而让读者明白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这样的糅合增加了完形填空的难度。

作为考查词汇综合知识的重要题型,完形填空着重考查学生对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掌握情况。本篇完形填空考查动词或短语8 个:stay,make one’s way,bring,try,look,pack,grow,give;考查形容词或短语7个:worried,shiny,good,be thankful for,unwise,happy,perfect;考查名词或短语5 个:neighbor,gesture,appearance,taste,in season。以上词汇均为基础词汇或高频词汇。

(四)语法填空试题分析

从语篇内容来看,语法填空文章主要讲述了Carson女士借鉴传统的寓言故事,呼吁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关注人与自然这一主题。

从考查重点来看,本篇语法填空考查重点更集中。如第63题、第64题均为定语从句,且为as、where引导的较难的定语从句;第61 题、第65 题和第66 题均为非谓语动词,分别考查动词不定式表目的、现在分词表主谓关系、过去分词表被动关系。同类考点反复考查,这和以往语法填空力求考查得面面俱到相比是一个显著变化。

对基础语法知识的考查是本篇语法填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如第62 题考查序数词的普通变化,第67题考查基础短语different from,第70题考查情态动词后典型的被动语态can be done等。常见的冠词+形容词+名词在第69 题中也有较为典型的体现—a more weighty warning。

此外,强调词性变化的考查是多个题目的共同点。如第62题six—sixth,第67题difference—different以及第69题warn—warning。

(五)短文改错试题分析

从语篇内容来看,本篇短文讲述了生物老师生动的一节课使作者克服了对昆虫的恐惧,并喜爱上了这些小精灵的美好经历。

从考查的语法知识点来看,涵盖了固定短语used to be、时态、代词的格、名词单复数、形容词副词的用法、and 连接并列谓语、which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介词的赘余、冠词a 在固定短语中的使用和主谓一致。

(六)书面表达试题分析

今年的书面表达最大的变化就是作文从信件应用文变为以“A Historical Figure in China”为题的命题短文,要求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人物,内容包括人物简介及事迹、意义或启示。

从考后反馈来看,大部分考生认为作文题目在意料之外,准备不足。但实际上近些年的英语高考作文除了活动通知/介绍、建议信、倡议书、邀请函等常见应用文之外,也不乏关于人物介绍的作文。例如2014年新课标2 卷作文题目为“十年后的我”,要求从家庭、事业等方面展望十年后的自己;2019 年全国卷I作文为自荐信,主要内容就包括介绍个人优势和能做的事情。

按照高考“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分析,本次高考作文题目在多篇课文中都能看到影子,如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袁隆平、Elias’Story 曼德拉、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 卓别林、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简·古道尔、Why Not Carry on Her Good Work?林巧稚、Jone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 约翰斯诺、A Band That Isn’t 门基乐队。这些课文都是人物介绍的经典,从职业、性格、优点、经历、成就以及贡献等各个维度对国内外众多名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因此,这篇以介绍中国历史人物为题的作文,既是对学生形容词知识积累、叙事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课本知识掌握水平的一次较全面的检验。这也提示广大师生要加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使课文阅读教学成为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

此外,本次作文题目也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以中国历史人物为题,学生在历史、语文等学科的学习中应当是具备相当的积累,因此在确定写作对象方面理应不存在困难与障碍。

三、对2024年高三英语备考的教学建议

(一)听力部分

在试音材料之后、正式开始之前的几分钟,应该是预读听力题目的黄金时间。有部分题目通过预读预判,就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只需在听力材料播放时进行核实即可。针对独白部分的四个题目,通过预读和题目间关键信息的交叉分析印证,可以对问题做出比较可靠的预测。听力题目的设计充分显示了预读预判在听力练习和考试中的重要价值。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听力播放前的留白时间,切不可急于做阅读理解或其他题目,而直到听力考试正式开始才进入状态。今后的英语听说课教学都应围绕着“真实”情境这一突出特点进行适应性变革。除了常用的听力教辅资料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英语影视资源、师生间的口语交际作为听力教学的载体,使学生能够适应多种真实环境下的听力语音材料。在听力训练中要着重体会说话人的口吻、语气,提升获取语言的话外之音的能力。

(二)阅读理解部分

鉴于西藏学生的词汇知识水平,要特别重视细节理解题,尤其是直接信息题的阅读技能的培养。虽然阅读理解第一节中直接信息题目较少,但是利用好直接信息题的阅读技能仍然能够大有作为。利用好关键词正确理解文章信息,进而做出正确选择。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仍然要高度重视最简单、最基本的阅读技能的培养。

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看、写,其中阅读理解七选五便是对学生“看”的能力进行考查的最佳题型。要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信息之前,全面地“看”——看文章结构,看段落结构,看题目、小标题和首句,看设题位置,看标点符号,看汉字信息。

(三)完形填空部分

通过分析文章特点、关注句内的提醒信息以及固定短语搭配,对该题型教学在主题判断、做题方法和思维连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专题讲解记叙文完形填空的基础上,要适当练习说明文、议论文等其他文体的完形填空,探索不同于记叙文的做题方法,提高对各种文体、各种主题的语篇的适应能力。

(四)短文改错和语法填空部分

从今年考查比重可以明显发现,词性变化的考查是多个题目的共同点。这包括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部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词性变化普遍规律的教学。对于不规则变化,要进行同类归纳整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除了复习语法点,还要提高学生对上下文提示信息的敏感度。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在阅读中注意语意和思维的连贯性。

要重视答题规范意识的养成。日常练习和月考中,要以高考答题卡为模板来设计答题卡,以显著字体、字号、颜色提示学生答题规范,并在试卷或答题卡上为学生提供示例,以此来规范作答。

(五)书面表达部分

我区广大师生在英语学习中要紧抓课本知识。针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过于薄弱,课本课文难以作为匹配的教学载体的情况,教师可将长课文、难课文缩写、改编成100-200个词汇的故事再进行讲解。对于作文句型与短语机械运用的情况,建议师生从两个方面改进教学。一是加强审题引导,动笔之前要明确写作目的、内容要点、写作提纲。二是加强有效的句型、短语造句练习。从简单句型入手,从框架式句型入手,提高内容输出意识,避免“拿来主义”的想法。此外,在学习中要注意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生在历史、语文等学科的学习中应当注意积累相关知识,从而避免千篇一律的情况。要重视语言输出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包括课文读后感写作、各种文体、各类应用文、各种话题写作的全面训练。

最后,近年来的英语命题也反映了“文化自信”“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等重要价值指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恰当地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文化、发展、生态、科技等各项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猜你喜欢
短语听力考查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健民短语》一则
2015年高考英语最可能考的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