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学科阐释在外国文学课改体系中的作用
——以后人类、女性主义和认知科学为例

2023-05-13 07:41峻,
关键词:认知科学外国文学女性主义

赵 峻, 周 青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阶段经大众阶段向普及阶段发展。现代化智能技术的冲击,使得过去侧重学术专业、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与师生关系发生翻转的同时,对文学的阐释也日益呈现出跨学科、跨课程、超越传统教学模式的新面貌。文学院的外国文学课程包含专业必修课《外国文学》和选修课《比较文学》及《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构成一个课程体系。下面以后人类、女性主义和认知科学在这个教学体系中的运用为例作一个说明。

1 后人类视角在《比较文学》新文科课改中的引入

1.1 后人类主义概述

后人类相关学说大约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广义的后人类思想可理解为对人类思想是指地球中心的反思。狭义的后人类是一种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太空技术和因特网之类的各种科学技术为基础,希望借助于科技发展改造人类的遗传构成和精神世界的学说。代表人物有莫尔和皮尔森等。后人类主义主张,人类只是进化过程中的暂时阶段,未来是属于后人类的。后人类是已经完成了进化的人类,它是“人类的后代,它已经(在技术上)增强到了这样一个程度,以致它不再是人”[1]。这种后人类主义秉持进步理念,并坚信科技对人的弱点的消除是一种进步,宣扬科学人(赛博格)是比人更为先进的,因此值得欢迎和期待的未来主体。

1.2 后人类关键词

1.2.1 去人类中心

后人类主义并非以技术革新为目的,而是以打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界限,推动从文艺复兴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向其所预设的更为先进的“同伴物种”(人、动物、赛博格平等混合)以及通过生殖技术实现的无性别区分的后性别世界前进。

1.2.2 赛博格

赛博格,又称电子人、生化人等等,是机械与有机体的结合,即以机器,作为有机体(包括人与其他动物在内)身体的一部分,预设其思考和行动均由有机体控制。

后人类把现有的人类社会称为“人类世”,它所关涉的文学不仅仅是一种科幻小说,更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预想。一方面强调人类与其他物种及自然环境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另一方面渴望人类战胜病痛和死亡。其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是什么,以及科技前景与人类未来的相互关系。

1.3 后人类主义视角在课堂教改中的引入与作用

选修课《比较文学》中,后人类学说是学生的作业选题之一。

针对后人类对所谓的在智能和体能方面都大大超过目前的人的科学人的憧憬,以及对运用科学技术,使自然的进化让位于遗传学带来的人为的进化等主张,学生们讨论了人能否无限制地打破各种边界,人类世的生活是否会比现在美好和理性等问题。这其中涉及的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地球与人的关系、人的本质与未来的思考,都蕴含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责任感的确立等课程思政因素。

后人类视角将外国文学经典及当代科幻小说结合,对于打破文理界限,开展文理融合、学科贯通的新文科来说,可以说为学生作了一个具体可解的展示和引领。

2 女性主义文论在《外国文学》新文科课改中的引入

2.1 女性主义概述

女性主义孕育于妇女解放的政治浪潮之中,泛指为取消对妇女的歧视,争取男女平等而工作的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和理论思想。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数次浪潮,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自由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等流派。

2.2 女性主义关键词

2.2.1 平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2]早期女性主义运动,主要是社会政治运动,为女性争取两性在法律上和机会的平等,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的与男性平等的求学和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平等、政治平等和职业平等,并为了女性的选举权而斗争。

2.2.2 凝视

社会建构了女性的社会性别,把女性置于男性或整个社会的凝视之中。包括穿着打扮、个性气质、行为观念各方面的人为区别,使女性成为被凝视的“他者”,被评判的对象,而不是一个自主的人。这种“凝视”的存在,甚至使得女性用社会惯有套话或刻板印象来自我规约,进入失去自我而不自知的状态。

2.2.3 多元

从科学常识来看,两性在染色体、荷尔蒙和大脑结构等生理因素方面确实有差异。后期女性主义运动受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思想的影响,强调差异和独特性,而不是对等性的平等。尊重差异,包括性别观、气质和性格各方面,具有弥散性、差异性与多元性特点。

2.3 女性主义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一些基本概念,如双性同体、女人腔等,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女性主义文论家,比如波伏娃、伍尔夫、克里斯蒂娃等。她们创作的女权主义文论,在西方经典文学诠释、寻找女性写作传统以及构建妇女诗学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4 女性主义文论在课堂教改中的引入与作用

外国文学中,不同时代不同性别的作家,都塑造了不同程度具有女性解放思想的著名女性形象。这些经典中,女性是小说中的第一或重要主人公的作品有:《简·爱》《呼啸山庄》《包法利夫人》《德伯家的苔丝》《安娜·卡列尼娜》等。

此课改过程的特点在于,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做读书笔记,教师择优,以学生汇报的形式把他们的作业成果带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在于学生授课阶段结束后,教师的即时提问,随后授课学生与全部学生的思考与回答。

以《简·爱》为例。毫无疑问,作品的核心内容是简·爱的独立人格,以及她与罗切斯特惊世骇俗的爱情。大多数学生都能抓住这两点来分析人物或小说。以此为基础,可展开了思辨与拓展。问题有两个,其一:简·爱有没有自卑?其二:对小说的结尾如何理解?

这两处辨析的关键是对独立女性内涵的理解。当我们强调简·爱的自尊自强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卑和自尊有时恰恰是一体两面。当我们被超凡脱俗的爱情震撼的时候,不要忘了俗世婚姻本来的样子。

女性主义思想不仅事关两性生存状态,也关涉家庭和民族的现状和未来。男女平等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化层次的标准之一。我们的课程思政目前还比较缺乏与大学生身心成长密切相关的性别问题的相关探索,而外国文学经典的讲授过程中,这是一个不可回避也需要良性建设的范畴。

3 认知科学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课程课改中的引入

3.1 认知科学概述

认知科学是西方较为新近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现在已广泛渗入各学科的研究,比如认知心理学、认知语用学,等等。我国著名学者聂珍钊的伦理学研究与此相关;也有学者以认知科学为据研究神经美学,是相当具有前沿性的学术研究领域。

3.2 认知科学关键词

3.2.1 脑神经

作为新兴的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各项成果,都建立在各大学研究中心及学者借助计算机所操演的各种实验结果之上。目前已经发现大脑的各个区域构成,及相对应的人的语言认知活动,也就是说,大脑各区层与人类认知活动的对应关系已有相当程度的确知,但同样有很多未知的问题有待探索。

3.2.2 具身性

最新的认知科学持一种体验认知观,认为心智与人的肉身是一体的,“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与他们的身体和环境的互动相联系,直接植根于感知运动系统,语言交际的意义来源于交际主体的身体经验”[3]。也就是说,认知是一种具身活动,没有抽象的、离身的认知活动。

3.2.3 动态循环系统

物的世界经过人的大脑神经的反应,成为人的认知的感觉对象,并能够经过各种模式储存在大脑中,作为人认知世界和自我的材料库;这个已经形成的材料库又会影响人对外界的认知过程。就审美活动来说,就是在主客两体之间形成了一个个性化的审美介体。

3.3 认知科学理论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课堂教改中的引入与作用

“认知是情境和具身行为中熟练技能的操作,认知结构和过程是从支配自治的和情境化行动者的感知和行动的循环感觉运动模式中涌现出来的。”[4]10也就是说,神经系统、认知情境是关联到认知活动完成的两大因素。在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班级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知情境系统;他们自身的认知活动也是一个循环动态系统。以这个视角来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师生讨论活动,则关注的要点在于:1、如何最大限度地(班级学生数量)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认知情境中来;2、如何最高质量地(个体学生延续性)推动学生的阅读与研学活动。

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课程教改过程中,可重点开展诗歌诵读活动,并尝试调研诗歌诵读对学生认知外国文学经典所能产生的作用。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诵读对于认知一定是有作用的,也就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具有一定的认知科学的合理性的。没有一个没有自我的认知活动。每个学生的认知必须通过他自身来达成,“认知过程是从脑、身体和环境的感觉运动的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的和循环的因果关系中涌现出来的”。[4]9它不仅是具身的,而且是一个不断往返的动态系统。这是对诵读者个人而言。同时,认知的物质条件不仅仅是脑神经活动,还受到认知主体的情绪、动机和体验等的影响,是认知个体与具体环境之间相互嵌入的产物。因此,作为学习认知活动中的外部环境——班级和同学、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对诗歌的诵读,从诵读者个人以及听读者(班级其他学生)两个方面而言,能对他们解读诗歌并且进一步理解文学和人生,有什么促进作用吗?这种具身性的认知活动如何考察?有意识思维只是巨大冰山的一角。无意识思维占总体思维的95%,它塑形并构建了所有的有意识思维,并包含了自动认知操作和我们所有的内隐知识[5]。

由于我们没有任何技术设备和实验手段,只能采取收集学生心得和完成调研报告等方式来尝试对这种作用作部分的归纳。数据显示,朗诵诗歌的同学占比32.69%;听同学朗诵了诗歌的占比90.38%。

从学生作为个体的诵读者角度来说,几乎所有参加诵读的学生都有反复练习的过程,普遍有“在不断进步”的自我感知。有的学生选读雪莱《西风颂》这样的长诗,他的心得是,经过反复诵读练习,他几乎可以背诵整首诗歌了。从课堂表现来看,这对他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精准性有很大帮助。有的学生选读长诗《海滨墓园》,在多次练习中联想到之前学习的《浮士德》等经典作品,诵读诗歌的过程引发了温故知新的认知过程。

问题“自己读诗的时候”后附的几个选项分别是:1.浑然忘我,没觉得在认知;2.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3.在班级当众读诗时,感觉到触发了自己更多的神经元,在读的同时对诗歌留下很深印象;4.比照能搜到的读诗音频,在多次听或多次读时,不但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也感受到自我心智或情感随着这一活动有所变化。以上四项学生占比对应的数据分别是5.77%、82.69%、53.85%、63.46%。读诗对个体诵读者的影响为学生所肯定。

巴赫金认为,人对自我主体的认识和建构只能在与他人的对话中展开。“他人意识不能作为客体……同它们只能进行对话的交际。思考它们,就意味着和它们说话。”[6]读诗活动,既包括诵读者个人与诗歌的对话(包含诗歌本身、诗歌作者、诗歌的写作时代和艺术手法等),也包括诵读者个人与自己的对话(包含对以往学习知识的联想和对个人情感和生活经验的体会等),还包括诵读者个人与作为听众的班级其他同学之间思想情感无形的对话交流,以及课后深入研学的可能性。

同时,外国文学经典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也是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中的宝藏。诵读活动不仅能增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能把这些诗歌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有意无意之间传递给学生,可以于不知不觉中改变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这种改变是在彼此信息的交通和心灵的碰撞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的,又会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因为人的脑部深处有一部分奖赏系统,与皮质系统相互作用。“甚至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学习。……奖赏系统帮助我们学习,同时我们从学到的东西中得到快乐。”[7]这种认知提升的快乐会成为无形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和思考。

是科技为人类服务,还是人类给后人类让路?或者说“什么是人”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问题。对后人类相关学说的介绍,为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铺设了道路。

历届学生中写女性文学的论文,却对女性主义文论茫然无知,甚至找不到一个相关的参考文献的情况不是少数。通过对女性主义的学习,不仅可以扭转这种状态,而且可以思考,新女性是否与女性作为“家里的天使”的价值追求是完全对立的?其关键不在于天使,而在于自主选择。

认知科学还处于发展之中。比如,有的学者认为意识是大脑中的显示终端;但意识本身就是不可见的,与其说它是显示终端,不如说它是外界新信息与大脑内脑文本之间的中转站。而有的学者提出的“审美间体”[8]与传统美学中的“第二自然”有何异同呢?

这些有趣的问题,一定会吸引学生自主阅读与研学,既带给他们知识,也带给他们对自我和世界的新认知。把跨学科研究引入到外国文学课程体系的教改过程中来,可以起到拓展阅读视角、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不仅为学生鉴赏作品提供新思维新角度,还能有助于学生对新文科打破文理界限的走向有具体的感知,并成为培养学生学术兴趣与能力、涵育学生积极宽容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认知科学外国文学女性主义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脑与认知科学贵阳宣言
意识的自然化之后——评《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浅谈梵藏翻译过程及认知科学与佛教间的关系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