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在浙江永康的推广应用

2023-05-14 03:36张鹏博陈乐阳梅晓军
中国蚕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蚕永康市小蚕

张鹏博 陈乐阳 梅晓军

(1永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永康 321300; 2永康市农学会, 浙江永康 321300; 3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 浙江金华 321000)

天然彩色蚕茧因含有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多种功能性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菌等性能[1],可以用于开发高端、多元的茧丝绸产品。浙江省永康市地处浙江省中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金华地区栽桑养蚕的主产区之一[2];境内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地势呈现东北高西南低、中部较平坦的特点,水域面积较小,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3]。永康市舟山镇、西溪镇、方岩镇等山区、水源保护区气候条件良好,污染源少,生态环境优良,蚕桑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蚕农饲养基础好。永康市自2010年开始饲养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4],以后饲养量逐年增加,并在2018年开始全年全部饲养彩色茧蚕品种,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全面饲养彩色茧蚕品种的县市[5-6]。永康市利用天然彩色蚕茧开发的产品有蚕丝被、美肤茧、彩色茧花艺盆景、天然彩色平面茧等[7]。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永康市天然彩色茧蚕品种的饲养已成为金华地区蚕桑产业的特色。现将近几年有关天然彩色蚕茧的示范、推广应用情况汇报如下。

1 天然彩色蚕茧规模生产家蚕饲育技术的提升与示范情况

1.1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小蚕共育技术的提升与示范

通过改造小蚕共育室,提升温湿度调控水平。2020年9月,对舟山镇外木坦村的小蚕共育室顶棚隔热板进行更换与维护,增加通风口,安装了通风排湿电风扇,同时改造了消毒池和其他蚕房,共改造与提升面积约600 m2。小蚕共育室改造升级后,在蚕期遇到湿度较大的气候条件,小蚕共育室排湿效果明显提高,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达到“十天眠三眠”的效果,为彩色蚕茧稳产、高产打好了基础。

1.2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大蚕立体条桑育技术的提升与示范

2020年晚秋蚕期,在舟山镇外木坦村的养蚕大棚进行大蚕立体条桑育示范,于4龄第2天起将大蚕转移到大棚内饲育,但发现只铺设1层塑料网饲养初期部分大蚕容易掉落。2021年春蚕期,将三角架顶角调整为110度,并铺设2层塑料网,解决了家蚕容易掉落的问题,蚕座斜面更平整,条桑容易摆整齐,家蚕容易爬行觅食。大蚕立体条桑育将蚕沙与蚕座隔离,减少了病原菌及不良气体对蚕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遇到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时,大蚕立体条桑育更有利于通风换气,降低蚕座湿度,降低大蚕发病率,特别在永康市春蚕期立体条桑育的效果更加突出。

2 天然彩色蚕茧规模生产配套消毒防病技术的推广

在舟山镇外木坦村示范养蚕前消毒、蚕期中消毒、回山消毒等规模饲养的配套消毒防病技术。养蚕前对小蚕共育室、大蚕房、养蚕大棚及蚕具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或新鲜石灰浆液体进行彻底消毒。养蚕过程中,及时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1~3龄用多聚甲醛粉(小蚕用),4~5龄用多聚甲醛粉(大蚕用)进行撒施;或1~3龄用含2%有效氯的漂白粉防僵粉,4~5龄用含3%有效氯的漂白粉防僵粉进行撒施,并建立经常性的防病卫生制度。养蚕后及时移除蚕具,清除蚕沙,并对蚕室、养蚕大棚等进行彻底打扫、消毒。将用过的各种蚕具放入消毒池集中浸泡、消毒;将方格蔟彻底曝晒,并用小火烧去浮丝并消毒。采用塑料大棚养蚕的场所还要注意在阴雨、闷热天气勤用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并严格要求蚕农做好叶面消毒,严防农药污染等。通过落实一系列消毒防病措施,加强养蚕技术的指导与培训,近几年永康市彩色茧蚕品种饲养期间基本未暴发大规模蚕病。

3 天然彩色蚕茧规模生产上蔟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3.1 天然彩色蚕茧方格蔟营茧技术的推广

目前,永康市农村蚕农饲养彩色茧蚕品种基本是采用纸板方格蔟营茧,这种上蔟方法有利于提高茧质。针对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易结双宫茧的品种特性,宜适熟偏生上蔟,上蔟密度适当偏稀,每张蚕种使用方格蔟190~210片。严格蔟中管理,温度掌握在前期25 ℃左右、后期23 ℃左右,上蔟后36 h内加强通风换气,茧形初成后打开门窗,必要时用电风扇通风排湿,以提高蚕茧的解舒率。

3.2 天然彩色丝绵专用蚕茧折蔟自动上蔟技术示范

2021年晚秋蚕期,浙江省永康市土特产公司在舟山镇外木坦村采用塑料折蔟自动上蔟技术生产天然彩色丝绵专用蚕茧,以满足企业制作天然彩色丝绵被的需要。主要技术要点如下:待熟蚕老熟整齐时,先放上1张塑料编织大蚕网隔离桑叶渣和蚕沙,再铺上已经准备好的塑料折蔟,待熟蚕爬上蚕蔟形成茧型后,取出晾蔟。为了提高熟蚕的营茧率,在上蔟后1~2 d后,将还在蔟片上爬动的未营茧的熟蚕捉下来重新单独上蔟。

3.3 天然彩色平面茧生产技术示范

2020年、2021年春蚕期在永康市西溪镇道门村累计开展2次天然彩色平面茧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分别饲养红色、黄色、绿色、白色茧蚕品种,并进行不同颜色搭配生产天然平面茧,2020年设置12种颜色搭配,生产平面茧4.3 kg;2021年设置6种颜色搭配,生产平面茧3.1 kg。

通过农村生产试验,总结出天然彩色平面茧生产的关键技术:一是采取二次上蔟法上蔟。按颜色搭配称取各品种熟蚕,铺开放置在垫有吸干纸的蚕匾中让其自动排泄,密度应适当偏稀,待熟蚕排泄物基本排干净后再放到吐丝床上让其吐丝。家蚕吐丝阶段尤其是前期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温度保持在24~25 ℃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室内光线暗淡均匀,避免强光直射。二是加强蔟中巡视。蔟中及时清除病死蚕、蚕粪等,并适时调整吐丝床方向,确保平面茧干净整洁、茧丝厚薄一致。

4 天然彩色蚕茧的推广应用成效

永康市于2018年开始全年全部饲养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是浙江省第一个实现彩色蚕茧量产的县级市。在推广天然彩色茧蚕品种的过程中,天然彩色茧蚕品种体现出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特性,特别是在饲养条件不好的蚕农家也表现出稳产、高产的特性,规模饲养主体张种产茧量一般在42 kg以上,比饲育普通蚕品种高出6%~17%,蚕农反映良好。每公斤天然彩色蚕茧收购价格要比普通白色蚕茧高2~4元,蚕农在劳动力和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收入大幅提高。

永康市联农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999年,是永康市成立最早的蚕桑专业合作社之一,现有社员400多人,注册有“永强”牌商标。永康市联农蚕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社员、发展壮大蚕桑产业”为原则,为社员提供蚕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开展物资配送、技术辅导、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信息服务、产品购销和加工等业务。永康市联农蚕桑专业合作社与浙江永康市土特产公司联合开发“黄金富贵”高档彩色蚕丝被,以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的蚕茧为原料,天然彩色丝绵价格达1 200元/kg,虽然价格远远高于普通白色蚕丝被,但产品上市后深受消费者喜欢,年销售额260多万元。永康市联农蚕桑专业合作社2016年开设淘宝店,2017年又开发了天然彩色美肤茧,通过网上销售也取得良好的效益,每年销售额8万多元。同时,将蚕茧烘干后取出蚕蛹制作成天然彩色蚕茧工艺品,每年又增收4万多元。

2018年以来,永康市累计饲养彩色茧蚕品种5 835张,鲜茧产量275.1 t、产值1 412.9万元。永康市联农蚕桑专业合作社还与周边县市部分蚕农开展合作,提供彩色茧蚕品种并负责蚕茧收购,示范带动效应良好。2020年后永康市彩色茧蚕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浙江电视台、金华电视台、永康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媒介平台上宣传共计10余次,彩色蚕茧逐渐成为永康市特色经济作物“小而优,小而精”的典型代表之一。

5 小结

彩色茧蚕品种与白色茧蚕品种在小蚕、大蚕饲育方式和消毒防病管理技术等方面并无太大区别,蚕农利用现有蚕具、蚕房等设备只需要注意关键技术要点就可以获得丰收,如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易结双宫茧,宜适熟偏生上蔟,上蔟密度适当偏稀。由于彩色蚕茧比普通白色蚕茧价格高,蚕农在不额外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永康市2018年开始全年推广饲养彩色茧蚕品种,逐渐稳定了一批蚕农,保住了桑园面积,延缓了蚕桑产业急剧下滑的趋势,利用品牌优势增加了蚕农收益,提升了企业主体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猜你喜欢
大蚕永康市小蚕
文学入画六人行
大蚕悬挂式多层循环养殖机的研发与应用项目通过验收
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胡志刚 典藏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大蚕省力化蚕台饲养与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探讨
可爱的小蚕
大竹县大蚕省力化固定蚕台育技术推广与应用
大竹县大蚕省力化固定蚕台育技术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