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柏洗液湿敷治疗湿疹120 例回顾性分析

2023-11-22 10:31郑伟娟陈祺何梓阳何伟吴汶丰陈信生
关键词:洗液湿疹急性期

郑伟娟,陈祺,何梓阳,何伟,吴汶丰,陈信生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120)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瘙痒及对称分布的多形性损害为主要表现,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参柏洗液湿敷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120 例2021—2022 年来自广东省中医院诊断为湿疹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8 例,女性52 例;年龄19~101 岁,平均(66.9±14.5)岁;病程1 周~2 年,平均(5.5±6.0)个月。参照赵辨[1]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中湿疹的临床表现,根据皮损表现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48例)、亚急性期组(52 例)和慢性期(20 例)。3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赵辨[1]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中湿疹诊断标准;②住院期间治疗方案中包括参柏洗液湿敷。

1.1.3 排除标准 ①病例资料描述中不能根据皮疹描述及临床表现进行湿疹分期;②病例资料中未提及湿疹面积、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和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常规静脉滴注(静滴)硫代硫酸钠、口服依匹斯汀胶囊(每次20 mg,每日1 次),并采用参柏洗液(广州一品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由苦参、黄柏、丹参、大青叶、硼砂、大黄、黄芩、黄连、甘草、蛇床子和土茯苓等药物组成),加0.9%生理盐水(1∶20)稀释后进行湿敷,将配置好的溶液温热至38 ℃左右时,用6~8 层纱块浸泡后拧至不滴水为度,湿敷局部皮损,每次15~20 min,每日2 次。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EASI 评分法[2],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②瘙痒程度评分:采用VAS 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2 组治疗前后EASI 和VAS 评分的差异。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痊愈:疗效指数95%~100%;显效:疗效指数60%~94%;好转:疗效指数30%~59%;无效指数0%~29%。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期各组治疗前后EASI 评分、VAS 评分比较 不同分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EASI 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 1),见表1。

表1 不同分期各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EASI 评分和VAS 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不同分期各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EASI 评分和VAS 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例)EASI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Z P急性期组 48 12.89±5.48 1.26±0.92 -6.032 0.000亚急性期组 52 11.88±4.75 0.98±0.72 -6.275 0.000慢性期组 20 11.69±4.68 1.28±0.94 -3.921 0.000合计 120 12.25±5.03 1.14±0.85 -9.507 0.000 VA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Z P急性期组 48 6.77±1.31 1.44±0.94 -6.080 0.000亚急性期组 52 7.15±1.04 1.62±0.95 -6.316 0.000慢性期组 20 6.70±0.80 1.80±1.20 -3.956 0.000合计 120 6.93±1.13 1.58±0.99 -9.573 0.000组别 n(例)

2.2 不同分期各组治疗前后EASI 评分、VAS 评分差值比较 不同分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EASI 评分差值(治疗前EASI 评分-治疗后EASI 评分)、VAS评分差值(治疗前VAS 评分-治疗后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分期各组患者湿疹治疗前后EASI 评分差值比较(分,±s)

表2 不同分期各组患者湿疹治疗前后EASI 评分差值比较(分,±s)

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急性期组 48 11.64±5.27 5.33±1.21亚急性期组 52 10.90±4.54 5.54±1.35慢性期组 20 10.41±4.07 4.90±1.29 H 1.281 3.238 P 0.527 0.198组别 n(例)治疗前后EASI评分差值

2.3 不同分期各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不同分期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分期各组湿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4 不良反应 2 例急性期患者在初期湿敷过程中有刺痛感,其余患者无相关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湿疮乃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或因脾失健运或营血不足,湿热稽留,以致血虚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本病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症状表现不同,其病机亦有改变。发病初期为风湿热邪客于肌肤;病情进展,湿热蕴结于内,熏蒸于外,或血中毒热,此时多与心、肝有关;病情迁延,湿热留恋,湿阻成瘀,血热搏结成瘀,致风湿热瘀并重之势;本病后期,风热伤阴化燥,瘀阻经络,血不营肤或气阴两虚或血虚风燥[4]。

参柏洗液是临床应用于湿疹、阴痒、带下等症的常用中药复方洗剂。参柏洗液主要药物为苦参、黄柏、丹参、大青叶、硼砂、大黄、黄芩、黄连、甘草、蛇床子和土茯苓。其中苦参、黄柏、黄芩、黄连和蛇床子均有清热燥湿之效,蛇床子还能杀虫止痒,土茯苓利湿解毒,硼砂和甘草清热解毒,大黄和丹参活血化瘀,大青叶凉血消斑。全方配伍起到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化瘀消斑的功效。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湿疹,切中其核心病机“湿热”起到了清热燥湿止痒的效果。同时还有活血、化瘀、消斑的作用,对于慢性湿疹,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导致瘀血阻滞,血不营肤,表现为苔藓化、过度角化肥厚,也起到了活血化瘀的功效。

湿疹是一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炎性皮肤疾病,微生物定植在其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5],以细菌、真菌为主。因此,局部外用抗炎和抗菌药物在湿疹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参有抗炎、抑制免疫和止痒作用[6]。黄柏提取物生物碱、内酯、酚酸和苯丙素等有抗炎、抗菌和免疫调节作用[7]。丹参有改善微循环和抗炎的功效[8]。大青叶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和黄酮类等,也有抗菌和抗炎等药理活性[9]。硼砂对多种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菌、浅部皮肤真菌及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10]。大黄及单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11]。黄芩有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12]。黄连抗菌作用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13]。甘草提取物甘氨酸和甘草酸苷有抗过敏和抗炎效果[14]。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可以通过抑制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水平来减轻特应性皮炎(AD)[15]。目前已有相关药理学研究表明,参柏洗液有抗炎和抑菌的功效[16]。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参柏洗液湿敷治疗不同分期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参柏洗液湿敷治疗湿疹的总有效率为100%。对于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在改善皮损和缓解瘙痒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其中2 例急性期患者在初期湿敷过程中有刺痛感,其余患者无相关不良反应,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洗液湿疹急性期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五味黄连洗液止痒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