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中药制剂常用中药饮片用药分析

2023-11-22 10:31秦袖平李祥王雷
关键词:药制剂凉血中药饮片

秦袖平,李祥,王雷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边天羽教授是天津市长征医院(现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中研附院)皮肤病专家,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一生潜心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边教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皮肤病完整的学术体系,尤其在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方面更具独到之处,创建我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研究基地,总结、研制出几十种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的方药,形成院内中药制剂,长期用于多种慢性和急危重皮肤病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即系统整理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制剂,对常用中药饮片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边天羽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皮肤病领域的用药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边天羽教授在天津市长征医院(现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总结、研制的皮肤科中药制剂,共计49 个品种,均收载于《天津市医疗机构制剂规范》(2021 年版)[1],其中口服颗粒剂44 个,外用制剂5 个,涉及132 味中药饮片。

1.2 研究方法 对纳入统计的49 个制剂品种所涉及的中药饮片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分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 年版)》[2]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学》[3]为参考,应用Excel 2013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与排序,现就常用中药饮片用药情况分析如下。

2 结果

2.1 中药制剂的药物性味 边教授治疗皮肤病中药制剂涉及药物众多,为了便于分析,其中药性构成中寒、微寒与大寒列入性寒统计,微温、温列入性温统计,热、大热列入性热统计。治疗皮肤病中药制剂饮片药性占比最高的是寒性(40.89%),其次为温性药物(38.37%),性平、性凉、性热药则较少。药味以苦味最多(32.49%),其次是甘味(31.23%)和辛味(26.32%),酸、咸、涩、淡味则较少,见图1、2。

图1 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常用中药制剂的药物药性构成比例

图2 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常用中药制剂的药物药味构成比例

2.2 中药制剂的药物归经 治疗皮肤病中药制剂所用药物归经分布中前3 位分别是肝经、心经和脾经,累计频率51.60%,在所有药物归经中占比较大,见表1。

表1 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常用中药制剂药物归经

2.3 中药制剂的药物功效分布 中药制剂饮片涉及药物类别较多,依据《中药学》[3]教材归类共17 大类。其中以清热药(32.56%)最多,其次是补虚药(24.22%)、活血化瘀药(13.57%)和解表药(12.21%),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类别使用相对较少,主要功效分布见图3。为了更好地区分清热类药物的应用,再将其细化分类见表2,可见在皮肤病治疗中以清热凉血、清热解毒药使用为主,辅以清热燥湿、清热泻火药。

表2 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常用中药制剂清热药物分类

图3 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常用中药制剂的药物功效分布情况

2.4 中药制剂的用药频数 录入统计边天羽教授中药制剂49 个,涉及132 味中药饮片,药物出现总计516 次。按照药物频次降序排列情况,用药频次>10 次的饮片有9 味,其中甘草应用频数最多,其次为活血养血的当归、滋阴凉血的生地黄、活血散瘀的红花和赤芍以及清热燥湿的黄芩,最后分别是金银花、白芍和防风,累计用药频率34.96%,见表3。

表3 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常用中药制剂所用药物频数

3 讨论

一般认为皮肤病是指由于各种外因或内因引起的发生于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疾病,病因复杂。而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痤、疿、皶、疠风、大风等皮肤病的病名。“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营气不从,逆于内理乃生痈肿”,“风之伤人为疠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等[4]。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升麻鳖甲汤主之”,“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等记载[5]。隋朝后期《诸病源候论》总论中说“肺主气,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也”[6]。以上记载说明,古人不仅很早以前就对皮肤病有了认识,而且对其病因及治疗药物也进行了总结。中医理论认为皮肤病是由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或七情伤及脏腑,甚则形成痰、瘀血等病理产物引起的。治疗上主要依据患者整体症状和疾病所处的阶段实施辨证论治。边天羽教授是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在运用中医药诊疗皮肤病方面有着独特心得,创立了完整的学术体系。边教授师古而不泥于古,在温病学说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气血风热证[7]。其根据多年经验积累的大量病例观察发现,卫、气、血分证并非单独出现,常见的病症表现恰是上述三分证并见,据此采用因势利导的凉血祛风法,使血分之邪转达气分并从卫分而出,给邪以出路。边教授还提出对皮肤病日久的患者,应当使用活血化瘀法,久病必络脉瘀阻,然而瘀法各有不同,定要依据病情辨证求因,审因论治[8]。在边教授的精心研究下,形成了40 余种院内中药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治疗。本研究就边教授治疗皮肤病中药制剂常用饮片用药特点进行分析。

纳入研究的49 个中药制剂方,从涉及的132 种中药饮片来看,药性主要以性寒、味苦为主,辅以性温,味辛、甘之品。皮肤病常以热证多见,苦寒降泄,取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之功。风寒、风湿等也是皮肤病的常见病因,疾病后期往往会伴随瘀阻、虚症等表现,辛温、甘温之品多用。药物归经分布中前3 位分别是肝经、心经和脾经,累计频率51.60%,占所有归经分类一半以上。由此可见边教授在遣方过程中使用肝、心和脾经药物的频数更高。制剂组方功效分布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为主。将清热药细化分类结果显示,以清热凉血、清热解毒药的使用居多。清热解毒药大多苦寒,在制剂饮片功效分布中居于首位,这与药性分析的结果相一致。清热解毒药在皮肤科应用广泛,热证包含风热证、湿热证、气血两燔证、毒热证等,热极为毒,毒热症代表病邪极盛。临床上清热解毒药常选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和板蓝根等药物。皮肤的滋润有赖于机体气血濡养,若气血虚弱也可表现为皮肤疾病[6]。一般多发生在慢性或严重皮肤病的后期,如硬皮病、红斑狼疮等,多为热毒、血瘀等实证合并气血亏虚证。因此若能及时发现虚象,加用补气养血的黄芪、当归、党参和白芍等药物,可收到较好的疗效。边教授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皮肤病,强调对患皮肤病日久者,重视络脉瘀阻的病机,选用当归、桃仁、红花和醋莪术等。边教授根据多年大量病例观察提出了气血风热证这一独特证型,采用因势利导的凉血祛风法,使血分之邪转达气分并从卫分而出,给邪以出路。凉血药物可选用生地黄、白茅根和玄参等,祛风药可选用荆芥、防风、牛蒡子和蝉蜕。单味饮片排序用药频数大于10 次的药物中,黄芩、生地黄、金银花属于清热药,当归、白芍、甘草属于益气养血药,红花和赤芍属于活血化瘀药,防风属于解表药,该结果与功效分布统计情况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了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的用药特点。

综上,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中药制剂常用中药饮片药性以性寒、味苦为主,辅以性温,味辛、甘之品,归肝以归肝经、心经和脾经为多。药物选择上,注重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的使用,辅以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甘草、当归、生地黄、红花、赤芍、黄芩、金银花、白芍和防风等。这一用药规律从整体上为中西药结合治疗各皮肤病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药制剂凉血中药饮片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