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消痤方联合外用药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3-11-22 10:31李天举刘永瑞陈燕辉丁治云王维张阳付黎影曹学辉
关键词:痤疮皮损月经

李天举,刘永瑞,陈燕辉,丁治云,王维,张阳,付黎影,曹学辉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青春期后痤疮指发病年龄在25 岁以上的痤疮,又称为成人型痤疮[1],迟发性痤疮,有报告其发病率占所有痤疮患者的31%[2]。与发生于青春期的寻常痤疮相比,青春期后痤疮好发于女性,病因及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样,对常规治疗抵抗[3],往往呈慢性进程,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中医药疗法在慢性难治性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近年笔者自拟消痤方联合外用药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并初步探讨其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相关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2 月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按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2 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1.1.2 诊断标准 西医目前尚无青春期后痤疮的诊断标准,暂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4],拟定诊断标准如下:①25 岁后仍有痤疮持续存在或出现新的痤疮;②皮损受月经影响较大,往往在月经期发作或加剧,并随月经周期变化而改变;③部分患者经期紊乱。中医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女性患者,皮损在月经前加重。次要症状:皮损多发于下颌部位,或同时伴有月经不调,小腹胀痛,腰膝酸软,心烦易怒或情绪抑郁,舌质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或细。具备以上主要症状及2 项或以上次要症状者。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②女性,年龄25~45 岁;③有月经失调的情况;④治疗前15 d 内无与本病相关的治疗经历;⑤治疗前1 个月内未服用可能影响性激素的药物;⑥自愿参加。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 2 组均配合外用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国药准字H20080404,规格:每支15 g),用法:每晚1 次,点涂于患处,每例患者均由医师详细交代用药注意事项。

1.2.2 用药方法 ①治疗组:中药汤剂为自拟消痤方(滋阴清热疏肝汤),药用:知母10 g、黄柏12 g、柴胡10 g、白芍12 g、黄芩12 g、茵陈12 g、牡丹皮12 g、生地黄15 g、淮山药15 g、女贞子15 g、丹参20 g、白花蛇舌草20 g、香附12 g、连翘15 g、紫花地丁12 g 和甘草6 g。服用方法:采用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的颗粒剂,由我院中药房调配,每日2 次,每次1 剂,100 ℃约200 mL 开水化开后服用。②对照组:口服螺内酯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273,20 mg/片,100 片/瓶),每次20 mg,每日3 次。2 组观察周期均为8 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痤疮症状评分标准 治疗前按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皮肤美容学组制定的《寻常痤疮分级和疗效标准初步制定》[5],将痤疮严重程度分成3 度9 级,每Ⅰ级评为1 分。经过治疗之后,每次降低1 级则相应减去1 分,若皮损全部消失则应降为0 分。

1.3.2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把月经情况按月经规律,无痛经血块、月经提前或推迟,经期有少许血块、月经提前或推迟,有较多血块或痛经、伴月经前或经后皮疹加重分别记为0~3 分。睡眠情况按睡眠正常、偶有入睡困难、入睡困难或易惊醒、难以入睡,严重影响生活分别记为0~3 分。

1.3.3 疗效判定标准 具体评分综合痤疮一般情况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总积分=痤疮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疗效以无效、好转、显效、临床痊愈区分,具体如下:①临床痊愈:疗效指数≥95%,皮损绝大部分消退,月经不调等伴随症状消失;②显效:疗效指数≥70%,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已明显减轻;③好转:疗效指数≥50%,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④无效:疗效指数<50%,皮损改善不明显甚更加严重。总有效率=(痊愈病例+显效病例+好转病例)/总病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2 组治疗前后皮损数量,观察皮损消退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包括2 个方面:①患者初诊及复诊时,根据痤疮皮损严重程度,按分级和评分要求予以记录,通过治疗前后痤疮症状及中医证候的变化,以观察其疗效;②实验室检查,分别检测并记录首次就诊及治疗8 周后患者血清性激素[主要观察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情况。

用药后每次复诊或随访时,询问并记录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满足正态分布的选择非参数检验;疗效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和P<0.01 分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2 组治疗前后痤疮症状评分比较 组内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方案对痤疮症状的改善均有显著作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组间比较:治疗前2 组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再对治疗前后2 组间痤疮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痤疮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3 2 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n(例)30 30组别 治疗4 周 治疗8 周对照组 3.82±1.45a 2.29±1.19a治疗组 3.01±1.25ab 1.18±1.05ab治疗前4.79±1.26 4.96±1.38

2.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比较 ①月经:治疗组对月经失调有显著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对月经改善不明显(P>0.01);②睡眠:治疗组对睡眠情况改善有明显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对睡眠改善无明显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组治疗前后在月经及睡眠情况方面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治疗组对月经异常及睡眠的改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表4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1,cP<0.01。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 月经 睡眠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3.59±0.92 3.25±0.67a 1.83±0.85 1.62±0.89a 3.86±1.02 0.82±0.71ab 1.91±0.76 0.62±0.36ac(例)30 30

2.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组内比较:2 组治疗前后T 和E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说明经治疗后2 组方案对血清T和E2水平改变均有显著作用。

组间比较:治疗前后2 组性激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血清T 和E2水平改变上疗效相近,见表5。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s)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1。

组别 n(例)对照组 30治疗组 30 T(ng/dL) E2(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46.57±8.52 34.26±8.12a 40.12±9.28 49.35±9.02a 46.98±7.96 32.53±6.78a 39.27±9.85 50.02±8.56a

2.5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中,治疗组2 例出现腹痛不适感,经沟通嘱患者饭后服药后症状缓解,外用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后有5 例患者出现局部红斑、轻度脱屑等刺激不适感,但均未影响后续治疗;对照组3 例患者出现乳房胀痛不适感,外用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后有6 例出现程度不一的局部红斑、脱屑等症状,均可耐受且告知原因及详细告知涂药方法后未影响继续使用。2 组患者均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并主要影响面部及胸背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国人群截面统计痤疮发病率为8.1%[6],且随着社会发展,发生于25 岁以上人群的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占痤疮患者的31%[2],尤其28~37 岁女性为好发人群[7]。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性激素水平尤其是肾上腺素源性雄激素分泌增多可能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女性患者,往往受精神紧张、婚姻、生活心理因素影响而发病或加重,考虑为长期慢性的精神紧张刺激垂体-肾上腺轴,引起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本病的发生。

传统中医对青春期后痤疮甚少论述,笔者查阅当代医家对青春期后痤疮认知的研究报告,以及文献中总结的各种诊疗方法,目前鲜有报告同时采用滋阴清热和疏肝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研究,但是临床上很多患者均主诉月经前皮损加重,皮损多发于口周尤其是下颌区域,部分患者伴有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等表现,大部分同时有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情况,视其舌质红或暗红,少苔或苔薄黄,触之脉象多细或弦。究其原因,很多青春期后女性患者为阴虚体质,往往为肝肾阴虚状态,在目前社会工作压力大,受家庭、工作、生活等影响,情志郁结,容易化火,或食用辛辣刺激、油炸油腻食物,损伤阴液,导致虚火上炎,因此出现了青春期后痤疮。消痤方是笔者对青春期后痤疮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工作总结的经验方,有滋阴清热、疏肝解郁的效果,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本研究表明,经治疗后,无论是治疗组内前后对照还是和对照组相比的组间对照,都发现患者的月经失调及睡眠状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患者整体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女性迟发性痤疮人群中血清T 水平是高于正常同龄女性的,且迟发性痤疮被认为是雄激素过多的一种表现[9]。本研究表明,2 组治疗前后相比患者T 和E2水平均有改善作用,且2 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 水平有改善作用符合多个既往研究结果[8-9],而E2水平是否变化尚有不同结论[9-10],这可能与不同研究中样本量的多少有一定关系,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

螺内酯可以竞争性地阻滞二氢睾酮的细胞溶质受体,起到抗雄激素的作用[11],有多篇文献报告螺内酯在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或中、重度痤疮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2-13]。本研究表明,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T 及E2水平均有改善,且其改善作用与螺内酯相当,这为自拟消痤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提供了理论基础。

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作为复方制剂,是治疗痤疮的重要药物[14-15]。因此,该药在治疗中也发挥了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不过,由于本药含有异维A 酸,会对皮肤有程度不一的刺激作用,这也在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有5 例和6 例出现轻度的红斑、脱屑等症状,考虑和其刺激作用有关。另外,由于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对炎症性及非炎症性皮损均有改善作用,且2 组患者同时使用本药,本研究中未能明确观察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2种不同类皮损的治疗作用,需要后续研究调整设计方案进一步研究。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拟消痤方对青春期后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能改善睡眠,调理月经,调畅情志,经血清学研究又表明,可以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且其疗效与螺内酯相当,考虑自拟消痤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机制可能和调整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相关。同时有较高的安全性,为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治疗提供了临床及理论基础,是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痤疮皮损月经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