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4-01-17 08:32陈世月董晗钰李茂婷孙琢玉朱红刘欢谢娟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咨询权重专家

陈世月 董晗钰 李茂婷 孙琢玉 朱红 刘欢 谢娟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就是基于此形成的一种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全新综合教育理念[1]。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是解决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校教育体系的有效切入点[2]。自“课程思政”概念提出以来,各高校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研究主体的广度和研究内容的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加深,且评价体系尚不完善[3]。

评价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指对课程思政的整体推进实施和教学各环节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估[4]。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控制教学质量、监督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成效的重要主体,能有效反映高校建设课程思政的进程,并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更高水平、更广空间的发展[5]。因此,本研究从学校、课程、教师和学生4个方面入手,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综合化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为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专家遴选标准:①在高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及以上,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组织管理经验;②本科及以上学历;③知情同意,熟悉本研究并能全程配合咨询。

1.2 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2016-2022年国内相关文献,并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指导性文件[6-8]、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等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归纳整理评价指标条目池,拟订从学校、课程、教师和学生4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初评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

1.2.2 德尔菲法

本研究于2022年9-11月以电子邮件形式向15位专家发放咨询函进行两轮咨询。咨询函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致专家信:介绍此次研究背景和内容,以及咨询表简介;②专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从事专业及年限、学历、所在单位、职务和职称等;③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包括指标重要性、指标判断依据、指标熟悉程度和专家意见,其中重要性采用六分法,即很重要(10分)、重要(8分)、比较重要(6分)、一般重要(4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0分)。第1轮咨询结束后,根据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以及修改意见对指标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函,再次请专家对指标内容给予评分和意见。指标删除条件:重要性评分均值≤7分、变异系数(CV)≥0.25、专家权威程度(Cr)<0.70,满足其中一项者则删除该指标,同时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指标筛选或修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变异系数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数进行描述。通过问卷回收率反映专家积极程度。计算指标重要性均值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计算指标重要性变异系数(CV)和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W)表示专家协调程度,并对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χ2检验。根据表1量化值[9]计算专家权威程度(Cr),Cr=(判断依据+熟悉程度)/2,取值范围0~1。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以一致性比率(CR)<0.10判定判断矩阵一致性合格,可终止计算,得到单层次权重。最后将各指标在各层的权重系数连乘得到最终权重。检验水准α=0.05。

表1 评估指标的判断依据及熟悉程度的量化值

2 结 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15名专家年龄为(47.20±9.81)岁(范围:33~61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年限为(21.40±11.90)年(范围:5~38年),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93.3%,副高及以上职称占73.3%,涵盖学系主任(40.1%)、院党委书记(13.4%)和专职教师(46.5%)。

2.2 专家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

专家积极系数>70%表示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程度≥0.7为可接受信度,若>0.8则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对内容的选择有较大的把握性。本研究两轮咨询15位专家全部应答,积极系数为100%。第1轮有4名(26.7%)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第2轮专家无修改意见。两轮专家权威程度(Cr)分别为0.717~0.907、0.813~0.910,Cr>0.8分别占97.5%和100%。

2.3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

第1轮专家咨询后,根据指标删除条件和修改意见,删除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又进行第2轮咨询。第1轮指标重要性均数为6.27~9.20分,其中有1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均值小于7分,表明专家意见分歧较多,需进行第2轮咨询。第2轮指标重要性均数为7.07~9.73分,均大于7分。相比于第1轮,第2轮各级指标均数有明显提升,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有所提高。第1轮指标重要性CV为0.12~0.39,其中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CV≥0.25,表明专家间协调性有待提高;第2轮指标CV为0.07~0.22,均小于0.25,第2轮各级指标CV明显下降。Kendall'sW取值范围为0~1,取值为0.4~0.5认为协调程度较好。2轮咨询的Kendall'sW值分别为0.298和0.403,P值均<0.01,第2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程度明显提升,进入理想水平(0.4~0.5),咨询终止,结果见表2。

表2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

2.4 指标筛选及权重

第2轮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基本一致协调性高,结束咨询。最终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构造判断矩阵来计算评价各项指标权重,并经一致性检验得出各层级间CR值均<0.1表明一致性检验通过,最终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单层次权重,结果见表3。

表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权重

3 讨 论

3.1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在参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7]及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形成的指标体系,并严格遵循德尔菲法的标准进行专家咨询。15名专家从事教育工作人均21.40年,既有从事党政工作的专家,又有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专家以及专业教师,能从不同视角为本课题提出较为全面的意见和建议。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717~0.907、0.813~0.910说明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性较高。两轮专家咨询后,最终形成的评价体系Kendall'sW为0.403,各级指标的CV均<0.25,说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有效保证了本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2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从学校、课程、教师和学生4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权重由高到低分别是教师队伍、组织管理、课程管理以及学习效果和反馈。

3.2.1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的权重为0.268。课程思政的规划目标与国家教育要求保持一致才能有效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学校是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师和推动者,学校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战略高度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10],提供相关保障,制定相关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要想有效落实,就要形成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应当包括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践行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使课程思政在各方面都确保得以实现[11]。

3.2.2 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的权重为0.234,本研究重点考察了课程设计、课程资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5个二级指标。其中教学内容的权重最高,教学内容是课程思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直接体现,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和育人资源。正如蒲清平等[12]提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中必须与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相结合,如融入学科专业新时代十年发展史、奋斗史、贡献史增进学生历史自信,融入学科专业的杰出榜样和精神谱系滋养学生家国情怀、敬业精神和斗争意识等。

3.2.3 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权重为0.271,是权重最高的一级指标。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理解把握和具体实施,对课程思政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13]。二级指标中育人意识权重最高,这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7]中提到课程思政建设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相一致。教师能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强化理念创新和主动担当是激发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内生动力的基础[14]。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15]中提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因此,教师队伍水平和育人意识的提高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

3.2.4 学习效果和反馈

学习效果和反馈的权重为0.227,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客体,学生学习的效果与反馈是课程思政成果的主要表现。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德与才协同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和启发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6]。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由学生自评完成,加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反馈才能更好地实行课程思政[17]。

3.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该指标体系的相应权重百分制转化后可直接通过课堂这一渠道评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该指标体系可对课程思政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教师自我鉴定和自我评估的纵向对比,可通过教师自评,了解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并进行改进[18],使用课程管理和教师队伍两个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课程思政情况进行实时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横向评价,可采用教师互评、师生互评或专家、学校管理者随堂听课评价,有助于学校对整体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了解和改进[18]。学院对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的把控,可以通过督导专家应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评价,并结合教师的工作年限、专业水平、继续教育等因素对得分综合分析,寻找思政教学水平提升的着力点。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索构建了包含38项指标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广泛应用于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之中。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的重要体现,而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指引了方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要与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不断优化,努力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陈世月:课题实施,撰写论文;董晗钰:采集、分析数据;李茂婷:联系专家,发放、回收问卷;孙琢玉:审定论文;朱红:提出研究思路,总体把关;刘欢:课题设计,审定论文;谢娟:总体把关,审定论文。

猜你喜欢
咨询权重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
专家答疑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