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

2024-03-21 16:34文强王冬冬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文强 王冬冬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牢。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现状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就业形势、招聘要求、职业选择、就业观念追求等方面分析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以期为破解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提供建议。

1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

1.1 就业形势严峻,毕业人数供过于求

2023 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1 158 万人,较去年增加了82 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的增加充分激发了各体育院校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和毕业人数的增加,对市场的岗位需求也提出了挑战。《2021年第三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表明,岗位需求大于供给,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招聘过程中一个岗位吸引几百上千人共同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毕业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加剧了体育类硕士研究生之间的就业竞争,使得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难上加难。

1.2 就业竞争激烈,入职门槛多重挤压

现在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愈加理性,对招聘体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设置了各种入职门槛,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招聘体育人才时,一般在要求学历的基础上还要求党员身份、实际工作经验,且招聘时还会限定项目并要求取得相应的运动员等级证书;高校招聘时比较注重科研水平,对学术能力的要求较高,要求具有重要影响力或标志性科研成果,可以作为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引进,在招聘过程中更加倾向招收博士和学术型研究生;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更注重运动技能和教学经验,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同竞岗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受到博士生、学术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多重挤压[1]。

1.3 就业能力欠缺,职业选择领域狭窄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主要围绕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这4 个主要培养领域展开,每个培养领域都为培养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而设立[2]。体育领域涵盖面较为广泛,但学生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应对多种类型岗位的要求。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其他学科知识掌握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职业多样性和选择空间。因此,多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与其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而选择创业或考公等其他职业岗位的人较少,体育教师是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的首选职业,其次是教练员。

1.4 就业观念单一,岗位待遇追求过高

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经历了更长时间的学术培养,就业期望值相比本科生更高,渴望追求更理想的职业。大部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观念较为传统,向往在大城市工作,在寻找就业机会时比较重视编制和薪资,关注工作的稳定性和职业前景。然而,大城市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职位竞争十分激烈,在与本科生和博士生、学术型研究生就业竞争时,由于部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待遇追求过高,用人单位通过利益权衡后更倾向选择本科生和博士生、学术型研究生,导致部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错失就业机会,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2 就业困境归因分析

2.1 个人因素

2.1.1 就业观念不务实

就业观念体现了研究生自己对自身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储备及其他专项素质的评估[3]。首先,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容易受到群体思维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其次,家庭因素也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观念产生影响。部分研究生受父母的影响偏好于稳定的铁饭碗,关注工作的稳定性和职业前景,受家庭条件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可能面临不同的压力和期望,所以在选择工作时会尤其注重薪资待遇等。不务实的就业观念导致研究生在就业选择时高不成低不就,最终错失就业机会,加剧了就业困难的形势。

2.1.2 个人能力不过硬

研究生的个人能力,如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运动员等级、科研能力等,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和选择。首先,一些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未能充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缺失。其次,部分研究生由于本科是非体育专业,加上年龄因素、专业课程设置因素,很难在运动技能方面有所突破,在运动员等级方面难以达标。再次,在科研能力方面,学校对论文发表要求较低,导致部分学生的科研能力未能得到充分锻炼。最后,在相关资格证书方面,如教练员证、裁判证等,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满足学位申请的需要,考取的等级级别不高。个人能力不过硬,则会导致研究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2.2 社会因素

2.2.1 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研究生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也会失去平衡,大多数毕业生愿意到沿海地区、发达的大城市就业,极少有人会选择偏远、贫困的地区[4]。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水平总体不断上升,但是地理位置、方针政策等因素导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水平发展快速,吸引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而西部地区环境较差,虽然国家对西部开发和就业实施鼓励政策,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仍较小[5]。经济发达的地区人才趋于饱和,竞争激烈,导致很多研究生失业;而落后的地区无人问津,很难得到优秀的人才。

2.2.2 市场岗位不充足

研究生扩招是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加,岗位供给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研究生扩招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然而,由于研究生扩招和毕业生的规模不断增大,研究生学历不再稀缺,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招聘人数降低,对招聘的人员质量要求大幅提升,造成了岗位供求不平衡。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数量都在增长,而用人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逐渐趋于稳定,当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处于人员饱和状态时,招聘的岗位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这势必增加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难度。

2.3 培养因素

2.3.1 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是提升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关键。然而,就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课程设置没有做到与社会的发展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紧密联系;专业课程往往偏重理论内容,涉及实践技能和实践指导的课程较少且上课时间短;术科课程设置不充足,专项技能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提升;研究生的课程与本科时的课程基本相似,缺乏深度,有时要求研究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与本科一学期相当的学习任务,导致一些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广而不精。

2.3.2 资源配置不平衡

随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资源配置和师生比例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匹配[6]。大多数导师需要同时指导几名,甚至十几名研究生,以致导师难以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术培养,或是导师过于忙碌,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其次,场馆设施匮乏的问题突出,缺乏场地和器材,导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无法有效提升,从而降低就业竞争力。此外,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大多数研究生获取工作信息的渠道都是来自网页、公众号或者亲朋好友,学校能给到的就业信息渠道极少。大部分学校不会投入经费开设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或是建设专门指导就业的平台,对于面试的技巧、就业的流程以及如何选择职业没有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导致研究生欠缺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能力。

3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的破解方略

3.1 个人层面

3.1.1 明确职业规划,改正就业观念

要想在就业过程中取得较好的结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不要盲目追随潮流,应更加全面地分析自身的技能和兴趣,多渠道捕捉就业信息,在就业前为自己制订一份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因为自己拥有研究生学历就眼高手低,对自己定位不准,对就业单位的层次、薪资水平过于挑剔,高不成低不就,导致错失就业的机会。在当下严峻的就业环境中,学生要意识到自己也是万千求职者中普通的一员,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正视自己的期望与能力,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7]。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子女的就业应起到正向引导作用,要充分考虑他们的个人能力,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给予帮助和引导,让子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让家庭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的信心支撑和有力后盾。

3.1.2 加强自身能力,提升竞争优势

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及激烈的就业竞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首先应着重加强个人能力,在学习期间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发挥后致性人力资本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8],比如提高专业成绩排名、考取教师资格证等,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加入学生会等社团,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除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可以考取计算机、英语及其他方面的等级证书,实现全面学习和发展。作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个人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运动专项技能,还要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从而增加就业的竞争优势。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的挑战[9]。

3.2 社会层面

3.2.1 降低区域发展差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政府应注重发展地区经济,降低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处于快速扩展时期,体育产业作为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吸引的投入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0],政府应起到监督、协调的作用,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完善。如出台相关激励和保护政策,在不同地区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基础设施,如体育场馆、训练中心等,可以开展体育活动和赛事,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减少体育人才的流失;制定促进体育旅游的政策,将体育赛事和旅游相结合,吸引游客前往不同地区观看比赛,为体育行业增加就业机会。

3.2.2 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建设健康就业环境

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减少劳动力市场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的不利影响,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明确的就业政策并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改进;改善就业环境,规范招聘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招聘,面对不正之风,要严厉处罚;合理选拔招聘人才,不允许性别和学历歧视,制定专门的法规,保障研究生就业权利;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鼓励研究生到基层就业,完善基层工作的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行相关政策,保障创业的安全和稳定。

3.3 培养过程层面

3.3.1 优化培养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知识培养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而设立的,在课程设置工作方面应更加科学,学校应通过优化和完善课程设置,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提高研究生的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增加更多实践性课程和专项培训,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深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核心领域的必修课程应实际有效,可以增加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不同阶段、不同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开设运动项目时,注重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等,从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3.2 完善学校资源配置,健全就业规划指导

随着研究生规模扩招,学校也应完善相应的资源配置,缩小研究生规模与师资规模的差距,合理确定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名额,规范研究生导师的管理,构建导师考核、评价系统,增强导师的岗位意识;加大对学校运动场地建设和运动器材配置的经费投入,确保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上课和练习时有充足的场地和器材;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职业顾问或就业指导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建议,组织职业发展讲座、招聘会等,还可以建立职业资源库,包括简历撰写指导、求职技巧培训和职业市场信息,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准备就业。

4 结语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宝贵人才,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促进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作贡献;社会应促进经济区域发展平衡,建设健康的就业环境,减少体育人才的流失;学校应优化培养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完善学校资源配置,健全就业规划指导,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规划能力,进一步推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的需要,促进我国发展成为体育强国。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