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研究

2024-03-21 16:34何湘红李伟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教学科知识身体素质

何湘红 李伟峰

1.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1100;2.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湘潭411201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体教融合模式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校体教融合模式下的教学效果,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以及为高校教育整体水平提升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 体教融合概念

在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这一融合模式有助于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培养健全完善的人格,促进健康成长,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对现代教育与体育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和战略规划,其中推进体教融合成为重要举措。此举的本质在于将青少年体育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青少年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机会。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而言,高校大学生更需要具备优秀的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全面深化体教融合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体教融合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路径

2.1 以体教融合为引领,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关注全面素质培养目标的设立,全面素质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包含多个方面,不仅涉及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包括了身体素质的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的设立能够引导教学过程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推进。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科学习与体育活动相互融合[2]。

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要素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融入体育元素,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例如通过体育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几何知识,或结合体育锻炼并实地考察植物生长过程。其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跨学科合作是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需要在团队中跨足学科领域,共同探讨如何将体育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以及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引入学科知识。如数学教师与体育教师共同设计一个项目,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身体运动过程中的数据,巩固数学知识。

2.2 以体教融合为基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在高校教育中,以体教融合为基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是推动学科知识与体育活动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步。课程整合是完善体教融合课程体系的首要任务,学科知识和体育活动之间的整合应该更为紧密,确保学科课程和体育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点。可以通过主题式的跨学科模块设计,将相关学科知识与相应的体育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深入学习一个主题,既包括相关学科知识,也包括相应的体育锻炼。

设计项目化的跨学科课程是完善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通过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应用学科知识和体育技能。在一个跨学科项目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社会问题,然后通过调查、研究和团队协作来提出解决方案,既需要运用学科知识,又需要进行体育活动以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引入跨界合作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与其他领域的专业教师和专业人士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将学科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学科学习平台[3]。

2.3 以体教融合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教师开展跨领域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接受一定程度的跨学科培训,使其对体育与学科的结合有更深刻的理解。包括了解体育活动对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学习如何将体育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中。培训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其应对复杂教学环境的能力。

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是建设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学科教师与体育教师的合作研究项目,促使学生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将学科知识与体育活动相结合。合作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由于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定期的培训有助于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通过专业研讨会、工作坊、在线课程等形式实施。定期培训使教师能够保持对体教融合模式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新的教学策略。

2.4 以体教融合为保障,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在体教融合模式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需要建立一个既考核学科知识,又充分考查体育活动及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性评价机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是重中之重,包括学科成绩、体育活动表现和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学科成绩的评价,可以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而通过对体育活动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则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学科和体育方面的综合能力。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是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的关键,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考查外,项目展示和实际操作等实践性评价方法应当被引入。学生展示参与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检验其体育技能,还能够展现其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实践性评价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可以通过个性发展档案等形式记录学生在学科、体育以及其他领域的突出表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其个性化的发展路径[4]。

3 体教融合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3.1 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在高校体教融合模式下,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是一项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和学科兴趣培养产生深远影响。融合学科知识与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科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打破传统学科的枯燥印象,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应用学科知识,如在数学游戏中进行测量和计算,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实际生活,使学科学习变得更加贴近实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实际运用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让学生感受到学科学习的乐趣。

体育活动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增强体魄,提高注意力,为学科学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体育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学科学习中,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另外,通过体教融合模式,学科和体育相互促进,使学生对学科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育活动中的竞技、训练过程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其能力在学科学习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将自身在体育中培养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到学科学习中,更具创造性和主动性,形成对学科学习的持久兴趣。

3.2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在高校体教融合模式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个性化支持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注重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体育活动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科和体育活动之间的融合创造了更多样、更具实践性的学习场景,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体育项目来巩固学科知识。在学习生物学的同时,通过户外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生态环境,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科学习的趣味性,还激发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学习项目,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差异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对学科和体育的个性化发展潜能。学生可以选择在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参与相关体育活动,从而实现在学科和体育方面的双向发展。个性化支持使学生更有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习惯。此外,体教融合模式下,学生在实际体育活动中展现个性,不同技能和才能得到发掘,进而在学科学习中体现个性特长。在团体运动中,学生可能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而这种领导力可以在学科项目中得到更深层次的发挥,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业和职业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5]。

3.3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在高校体教融合模式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主要教学方向,学生将体育活动融入知识学习中,能在知识层面得到丰富,同时身体素质也能得到积极提升。通过将体育活动与学科学习相结合,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身体锻炼。在生物学科中,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和生态探究时,需要长时间的行走、观察和采样等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力和协调性。综合性身体锻炼促使学生的肌肉、心血管系统等得到充分发展,提高了整体身体素质。

体教融合模式下的身体素质提高不仅是生物学科中的体验式学习,还体现在其他学科。在数学学科中,通过体育运动中的运算和计算,学生在运动中锻炼了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使得身体素质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科知识,还为其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参与团体体育活动,如集体训练或比赛,学生在协同合作中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得到了身体素质的综合锻炼。团体协作不仅包括对个体技能的要求,还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提升。

3.4 培养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技能

在高校体教融合模式下,教师应该重点培养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技能,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中的团队项目,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体育活动中的团队项目要求学生协同合作,形成默契的团队,在集体训练或比赛中,学生需要共同制订计划、分工合作,共同达成运动目标。团队协作培养了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协调和组织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工作中的团队环境。

团队协作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理解。在体育活动中,学生需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协调团队成员的动作,这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倾听能力。沟通技能在学科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此外,通过体育项目的集体训练,学生还能培养团队合作中的应变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实际运动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需要团队成员迅速作出应对决策,这能够培养学生在压力下冷静应对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面对各种挑战提供宝贵的经验[6]。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教融合模式在促进学科学习、培养身体素质和发展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研究深化了体教融合在高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未来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随着社会对多元人才需求的增加,体教融合将继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有效路径,为高校教育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指明方向。

猜你喜欢
体教学科知识身体素质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