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院校武术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以首都医科大学内地西藏班为例

2024-03-21 16:34陈佳颐董彦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立德武术西藏

陈佳颐 董彦玉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北京 100069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立德是树人的前提[1]。中华武术讲究内外兼修,武术教育的价值理念与立德树人的内涵具有高度契合性。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充分发掘中华武术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和武术道德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的规范化、可操作化的武术教学载体,将武术教育和立德树人有机融合,彰显武术育人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重功能,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医学院校武术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这既是赋予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代武术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担当。

在当今社会转型和文化全球化双重背景的影响下,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也担负着民族文化多元发展与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使命。而武术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提升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独特价值,这为首都医科大学内地西藏班武术课教育教学创新改革造就了时代契机,也是中国武术文化基因的话语建构的一种文化思考与表达。

1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武术教育的思政价值

立德树人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2]。立德树人源于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价值生态体系,是高度概括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引领着新时代社会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立德树人以德育为先,也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核心。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基因也赋予了武术特殊的社会价值,可以说,武术不仅传达着一种文化,更传递着一种精神[3]。中国武术教育既是一种身体形态教育,也是一种生命过程教育,即与立德树人所倡导的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深度契合。中国武术教育注重武术技术与武术精神层面上的“体悟”与“心悟”的育人,特别注重习练者在道德品行、精气神等方面的培养,强调道德责任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历史使命感。“悟”不仅是中国武术的一种认知方式,还是一种实践行为。中国武术“悟”的价值取向所蕴含的悟统身心的终极指向、悟合知行的实践进路以及悟以体道的内在超越,依然有着十足的生命关怀意义和现实教育价值[4]。

武德伦理反映的是习武用武群体以伦理道德作为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纽带的价值趋向[5]。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境界,乐观豁达、舍生取义、明辨是非的侠义精神,反映的是重义轻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积极进取的价值观[5]。武德是习武者立足的根本,武德教育高于技艺教育,武德是诠释武术的道德观,失去了道德的武术就失去了其社会表达的根本内涵,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武术课教育教学中,应深入挖掘和融入武术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丰富武术教育思想政治资源,注重武德育人,实现武术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传授、价值观引导的有机融合。

2 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院校武术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首都医科大学内地西藏班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武术课教学内容采用以武术套路或武术散打的技术学练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而中国武术中的礼仪、武德、武术精神等武术文化方面的教育被弱化,未能固化学校武术教育育人和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表达,导致“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武术课”的空心现象,凸显出当前医学院校武术教育中武术道德“名存实亡”的窘境。对内地西藏班武术教学中的武术道德教育进行重新梳理定位,是对学校武术教育的一次微观层面的建构。在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的武术课程教育教学观,积极推进内地西藏班的武术教育“尚武精神”的回归和“武”化教育,使文武并轨发展。

2.1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武术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武术教育改革,必须重新审视武术教育的功能定位。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武术教育教学改革设计,武术课堂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武术教育需求为宗旨,以学情和班情的特点为出发点,依据内地西藏班班级教学特点,求同存异,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多样性,注重技能、武德价值和武术文化价值的多维度育人目标,精练中国武术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武术精神、武德教育等方面的思政元素,通过武术课堂这一主渠道和武术这一载体,让内地西藏班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正确理解武术及武术价值、武术功能等精神内核。

突破内地西藏班传统武术课堂以技术为主的结构化课程模式,将“术道融合”作为武术教学原则,以“德艺兼修”作为武术教育宗旨,实施“以技术学练为中介,以礼仪和文化为两翼,以完善道德、体验文化为目标”的学校武术教育[6]。创新性地增设“学”“思”“践”“悟”等特色教学环节,应用高效的互联网技术,突出武术课的多维混合教学,提升武术课堂的多样化教学设计,推进武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核心要素的创新改革,实现课内与课外的互动互通教育连接,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的术德并重的内地西藏班武术课堂形态,发挥武术课堂的教育教学全程全要素育人功能。

2.2 优化德育与武技并重的教学内容供给

在对武术习练者提出道德要求的同时,也为武术习练者提供了精神层面的自我追求指引。如武术谚语“文以德馨,武以德显”,意在言明文人以道德流芳,武者因武德显扬,文人、武者均要以修德为本;“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突出“礼”与“德”在武术传承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7]。纵观武术演化史,大量有关武术精神的表述均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道德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契合。

内地西藏班武术课教学创新改革应紧紧围绕内地西藏班学生的个体身心特征、自主性、能力感和归属感,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武术课育人环境,精心挖掘能满足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武术教学内容需求的素材,实现教学内容上的“精”,有助于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思想道德品质与武术知识技能两方面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自觉内化运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医生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构建内地西藏班学生情感、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协同发展的育人新课堂,进而增强内地西藏班学生的中国武术文化认同度。

内地西藏班传统武术课堂以技术为主的结构化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普遍存在“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改革中,秉持“第一有用,第二有趣”的教学理念,教师团队与内地西藏班学生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兼具武术技能与理论的武术思政教学资源库。首先,通过精心选择经典武术故事、精练武术动作的形式来实现学生对于武术“有趣”的诉求,通过图片、影像资料、知名武术家现场讲学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其次,组织参观与走访知名院校武术课堂、专业队、武术之乡、武术名胜景点等形式的实践游学,或通过云视听,与知名武术家面对面交流访学等;再次,合理设置“我与武术分享课”“精研武术谚语”等主题课,以课前布置与课中分享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主题驱动式教学,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在学生的“躬行”中实现环环相扣的,台阶式的“知行合一”的武术教学改革目标,全方位实现内地西藏班武术教学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和谐共生场景,实现将教学内容“活学活用”,在武术“活”课堂上内化武术教育的育人实效与育人功能。

2.3 变革以学习观为主的武术课堂教学方法

武术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内地西藏班学生运用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武术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地因时因地地创新教学方式,运用案例教学法;也可以运用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分享式教学、实践游学展演等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和满足内地西藏班学生对武德、武技的认知和践行。

此外,还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抽象的武术价值观内容进行立体化、感知化传授[8]。在具体的武术课堂实践教学中,结合内地西藏班的学情,武术课程思政广泛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情境建构等多种混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和探究式学习,通过武术课堂搭建以武育人的桥梁与纽带,促进内地西藏班学生对武术思政育人的自动内化和共情能力的培育。

内地西藏班武术课堂采用多种混合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与悟、教师的教与思,让公共性的武术武德知识转变成个人价值,学生对武术武德的思政资源和思政育人的自动内化使之升华为个人之“智”“行”,构建内地西藏班学生自主参与和能力实现的学以致用的武术育人环境。

2.4 构建以术德并重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模式

评价标准实质上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指标,并且评价应该对课程实施进行反馈,根据实施效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对课程进行调整[9]。课程评价作为一种价值活动,与描述课程所达成的效果之类的活动不同,它是一种以把握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为目的的认识活动,最终要揭示的不是“课程实际上做了什么”,而是“课程应做什么”[10]。

内地西藏班武术课评价既要符合当代课程改革所遵循的建构性理论的开放性、个体性特征及教学规律,也要符合武术德育内容实践特征,更要突出内地西藏班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发展和行为内化的评价模式。因此,内地西藏班武术课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评价理念;武术课评价体系应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评价,评价内容、评价主客体和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多元化、广泛性;科学选择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综合评价;科学运用科技教育技术创新赋能武术课堂教学评价,遵循从“学”“思”“践”“悟”等方面变革武术课堂评价制度,突出武术课程评价的客观性、系统性、全面性。内地西藏班武术课还应注重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师的评价要重视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学能力以及外在行为表现等评价内容,通过强化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课内外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11]。武术课程思政的评价方法仍需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而将立德树人的实践成效作为检验武术课程改革创新的唯一标准是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这也是内地西藏班武术课程改革的动力源泉。

3 结语

构建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内地西藏班武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设计,对内地西藏班武术教学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也是一种新的武术研究范式。在内地西藏班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优秀武术思政资源的利用力度,需要认真调研分析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所思所想和知识技能诉求,设置能激发学生自动联结医学专业知识和思政资源的动机环境,润物细无声地传递出武术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不然极易混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当然,基于人—社会—教育三维互动的教育共同体育人理念,注重把握内地西藏班武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整体效应,实现医学院校内地西藏班高质量武术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仍需武术同仁们不断教育探索与实践,这也是今后武术教育教学研究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立德武术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神奇瑰丽的西藏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