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4-03-25 09:31刘佳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4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肺部

刘佳敏

肺炎是指出现在肺部的炎症, 属于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肺炎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但高龄、年幼以及免疫力低下者发病率相对更高, 原因与其机体抵抗能力较健康成人有所降低有关[1,2]。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 肺炎所致死亡人数占到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死亡患者的3/4 左右, 如肺炎进展为重症肺炎, 则其死亡率会进一步升高[3]。老年重症肺炎是指发生于>60 岁个体中的重症肺部炎症, 患者的终末气道、肺泡以及肺间质间都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 对其正常呼吸功能造成严重影响[4]。目前的研究指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疾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较差, 是导致高龄个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研究认为, 高龄个体因并发基础疾病几率较高, 导致肺部炎症产生的痰液无法排出, 存在进一步加重病情的风险, 因而建议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开展积极的干预治疗[5,6]。盐酸氨溴索是临床上常用的促痰液排出药, 适用于痰液分泌不正常或存在排痰困难的患者[7],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是在纤维支气管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 通过支气管镜能够收集患者肺泡部位液体, 对其细胞成分进行检查,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8]。本研究将2021 年8 月~2023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且符合纳排标准的90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 分组后对其开展对照干预, 发现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价值肯定, 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 年8 月~2023 年1 月在本院按照纳排标准筛查的90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 例患者。采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并开展组间比较,显示组间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两组可比性良好。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d) 基础疾病男女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观察组 45 26 19 73.26±6.32 8.01±3.23 16 29对照组 45 30 15 72.96±5.81 7.96±2.98 13 32 χ2/t 0.756 0.234 0.076 0.458 P 0.384 0.815 0.939 0.499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组对象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9], 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齐全完备。排除标准:①并发精神疾病患者;②并发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开展重症肺炎干预, 如积极的早期抗感染治疗、早期液体复苏、机械通气以及营养支持等。

对照组患者接受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 具体措施如下:选择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43021, 规格:30 mg/支)30 mg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2 次/d, 连续用药7 d。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 具体措施如下:操作前使用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027,规格:2 ml)进行镇静, 将纤维支气管镜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后, 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图监护, 于患者口鼻处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并快速观察气管环境, 吸出分泌物后,在病变部位使用生理盐水(温)进行灌洗, 1 min 左右后吸出, 注意需每个病变肺段均进行冲洗, 待冲洗液变为澄清后停止灌洗, 一般单个肺段冲洗不应超过3 次,1 次/d, 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7 d 后临床效果,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中评估标准, 即显效:患者治疗后痰量显著减少, 肺部湿啰音消失, 患者体温、血常规等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要求。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样, 离心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CRP、PCT 以及WBC 水平进行检测。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IL 型血气分析仪对受试者的血气指标PaO2和SaO2进行检测, 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痛消失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 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 并进行组间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 为统计学软件, 对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使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4 例,有效20 例, 总有效率为97.78%(44/45), 较对照组患者的86.67%(39/45)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介质CRP、PCT 以及WBC 水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 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CRP(mg/L) PCT(ng/ml) WBC(×109/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90.53±16.32 43.21±16.11ab 1.96±0.61 0.63±0.21a 51.23±10.21 92.65±20.01ab对照组 45 89.65±15.81 59.86±15.41a 2.01±0.51 0.92±0.16a 50.98±12.65 83.21±16.53a t 0.260 5.010 0.422 7.369 0.103 2.440 P 0.796 0.000 0.674 0.000 0.918 0.017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和SaO2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aO2(mm Hg) Sa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50.23±10.56 92.65±2.51a 86.52±10.11 96.85±2.51a对照组 45 49.98±11.36 91.75±2.63a 85.98±11.23 95.98±2.65a t 0.108 1.661 0.240 1.599 P 0.914 0.100 0.811 0.113

2.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痛消失时间方面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s, d)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胸痛消失时间观察组 45 1.23±0.21a 1.63±0.51a 2.36±0.51a 2.98±0.12a对照组 45 2.31±0.36 3.21±0.61 3.59±0.41 3.98±0.26 t 17.383 13.330 12.609 23.42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5 两组患者随访预后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78%(8/45), 低于对照组13.33%(6/45), 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随访预后比较[n, n(%)]

3 讨论

肺炎主要指发生于肺泡、远端气道以及肺间质中的感染性炎症, 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类型, 数据显示, 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均较高,属于全球性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负担[11]。重症肺炎是肺炎中较为严重的一种, 约占肺炎患者总数的1/5 左右,重症肺炎患者低氧血症现象较为常见, 该症状也与患者的病死率直接相关。高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肺部结构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呼吸道的抵御作用也会随之减弱, 导致其肺部易被各类病原菌侵袭出现定植,此外高龄个体并发的多种基础性疾病也使得该群体易出现营养不良、白蛋白水平低下等现象, 这些也无形中增加了老年重症肺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12,13]。临床实践指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突出, 病情进展急, 且预后较差, 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等不良预后, 因而建议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开展早期干预, 以改善患者预后[14]。

结果显示, 对比使用氨溴索治疗, 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注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治疗临床有效率显著占优, 提示联合治疗效果肯定。本文作者分析认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因身体机能退化以及病菌感染影响, 导致其肺部结构出现了广泛性改变, 支气管中纤毛排痰能力明显降低, 使得肺炎病情快速进展, 同时逐渐加重的炎症改变也会使得患者出现气道高分泌状态, 导致气道堵塞, 影响了患者呼吸和换气功能, 进而诱发呼吸衰竭。氨溴索作为常用的呼吸系统药物,有助于痰液溶解, 加速痰液排出, 这有助于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15,16]。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药物在排痰方面仅能起到促进作用, 纤维支气管镜则可以在直视条件下对重点病变部位进行灌洗, 吸出病变部位的痰液、分泌物和吸入物, 对气道进行逐级清洗, 有助于深部痰液的排出, 这对加速患者转归具有积极意义[17, 18]。

研究中的结果还提示, 联合治疗有助于缓解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文作者分析认为, 相较于应用氨溴索的对照组患者, 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的观察组在痰液排出方面显著占优, 而积极排出痰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炎性反应, 与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解除患者的气道阻塞症状, 有利于患者感染症状的控制, 因而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明显更低。这一点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类似, 一项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开展的对照研究显示, 在氨溴索加速排痰的基础上辅以纤维支气管镜灌洗[1], 可以有效加速患者临床症状转归, 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 该学者认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可以加速深部病灶部位痰液排出, 有助于缓解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症状和局部炎症状态, 使得患者的血浆中PCT 和CRP水平显著降低。还有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研究提示,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有助于清除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变支气管内的炎性分泌物和痰栓, 起到良好的局部净化效果, 从而阻断了痰液瘀滞-加重炎症-生成新痰液的恶性循环, 从而有效改善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液炎症指标[19,20]。

文中的比较还显示, 联合治疗对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气指标价值肯定, 这一点也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 本文作者分析认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时存在如下难点:①高龄个体咳嗽反射降低, 导致痰液积聚于病灶部位, 刺激炎症进一步发展;②积聚的痰液会对气道造成阻塞, 降低患者通气效率, 诱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增加患者病死率;③部分高龄个体因长期应用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 多重耐药、泛耐药现象突出, 导致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上述因素会互相形成促进作用, 最终使得患者病情不断恶化。文中对照组应用的氨溴索主要是通过降低痰液粘性、加速痰液排出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但对深部痰液排出效果不佳, 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则能够直达病灶, 通过灌洗吸出炎性物质、痰液等, 不仅能改善了病灶局部的炎症反应, 使得患者应激状态得以缓解;还能够有效顺畅患者气道, 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减轻其呼吸道堵塞表现, 因而患者的血气指标得到了明显变化[21,22]。最后文中还对比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提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这提示在应用大剂量氨溴索的基础上增加纤维支气管镜灌注治疗并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安全性值得肯定。但对比发现, 观察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上明显更高, 本文作者分析认为,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在经患者呼吸道入镜时会对患者的咽喉以及气管内感受器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 能够激活患者的交感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局部反应(如恶心呕吐)和全身反应(如心率加快), 该现象提示, 在操作前应密切调查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等病史, 以免术中心率过快诱发病情反复, 也应该做好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如患者表述明显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23,24]。

综上所述, 将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运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 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炎症状态及血气指标, 加快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 且安全性与药物治疗相当, 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肺部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