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03-25 09:31孟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4期
关键词:出血指数牙髓根管

孟轲

牙隐裂是临床口腔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变, 所谓牙隐裂是在牙齿表面上出现的一种细微的裂隙, 是非生理性原因而导致的病症。牙隐裂特征不典型, 所以每例患者都有特异化情况, 这也导致其治疗难度相对加大, 很多患者会因此而出现牙髓炎症。有学者在统计中得出[1], 大约>80%的牙隐裂患者会表现出冷热刺激疼痛, 随着病情不断的发展会出现牙髓炎, 因此需要及时就医。针对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治疗, 常规治疗方案相对复杂, 且操作程序比较多, 而治疗之后所获得的治疗效果也不太理想, 甚至可能导致患者舒适度降低, 因此不太适用于对牙隐裂伴牙髓病患者的治疗。近几年临床多采用根管治疗方案, 根管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根管治疗包括单次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 不同的根管治疗方案对于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存在着疗效的差异。为了进一步评价单次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效果差异,本文特进行此次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收治的93 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 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46 例)与对照组(47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23 例;年龄22~42 岁, 平均年龄(32.13±4.34)岁;体质量指数(BMI)为18.2~36.1 kg/m2, 平均BMI(23.46±6.42)kg/m2;病程3~8 个月, 平均病程(5.65±1.42)个月;此次发病后至入院时间0.5~6.5 d, 平均此次发病后至入院时间(3.12±1.03)d;对照组男24 例, 女23 例;年龄24~45 岁, 平均年龄(32.22±4.15)岁, BMI 为18.4~36.7 kg/m2, 平均BMI(23.196±6.31)kg/m2;病程2~8 个月,平均病程(5.61±1.39)个月;此次发病后至入院时间1.0~6.5 d, 平均此次发病后至入院时间(3.17±1.1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资料与《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符, 阅读《入院须知》和《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入院检查时均确诊为牙隐裂伴牙髓病变;②开展X 线检查可观察到牙齿有细微的裂隙, 且经过口腔探诊等存在牙髓病变的指征;③患者存在咀嚼困难、牙齿疼痛和牙龈疼痛等;④愿意为本文的研究工作分享资料, 且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①经检查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或者血液系统病变;②患者既往存在过牙齿矫正手术或者其他的牙齿治疗、口腔治疗等;③存在急性或慢性全身感染性疾病;④有根管治疗禁忌;⑤患者不愿意参与研究工作, 或者临床资料不全。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多次根管治疗, 在治疗前常规对患者采用X 线进行摄片, 通过X 线了解患者的牙隐裂情况和牙髓病变的具体程度等。适当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对患者咬合程度进行调节, 开展牙体准备工作, 进行局部麻醉, 清除坏死组织, 对牙隐裂进行常规修复, 将全髓的室顶打开以后以机械应力方式直线进入根管内, 取出坏死或病变的牙髓组织;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对根管进行彻底性的清洁和冲洗, 多次进入根管, 反复对根管进行清洁。再通过10 号根管锉进行定位, 进一步确定根管的长度, 然后对患者采用甲醛甲酚暂时封闭根管。持续对患者随访2 周, 确保患者的病变牙齿根管填充条件成熟, 使用氧化锌碘仿糊剂进行垂直根管填充。可通过侧压方法进行固定, 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全冠修复牙体。治疗后采用甲硝唑进行常规抗感染, 如患者存在严重的牙龈肿痛, 可酌情使用止痛药。

1.3.2 观察组 采用单次根管治疗, 准备工作和对照组一致;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对根管进行常规冲洗以后, 利用10 号根管锉定位根管, 确定根管的长度。在根管干燥后直接利用氧化锌碘仿糊剂填充根管, 同样采用侧压法进行加压固定, 通过氧化钙对根管口进行封口。之后对患者进行全冠修复牙体, 后续治疗工作和对照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咬合力。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以后患者牙齿疼痛、肿胀等症状表现消失, X 线显示的牙龈裂消失, 牙髓病变消失, 根管填充物距离根尖部位1~2 mm, 患者无任何口腔不适症状, 且咬合功能正常;显效:治疗后牙齿疼痛及肿胀明显缓解, 复查X 线能观察到患者的牙龈裂基本消失, 牙髓病变消失, 根管填充物距离根尖部位约1~2 mm, 患者无明显的口腔不适,咬合功能正常;有效:治疗后牙齿疼痛和肿胀有所改善,X 线可观察到牙隐裂依然存在, 但牙髓病消失, 患者存在轻微的口腔不适, 咬合能力满足生活需求;无效:经过治疗之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疼痛评分:通过数字评分法(NRS)进行实时评价, 对患者提供0~10 个数字, 告知患者0 代表无痛, 10 代表无法忍受的剧痛, 区间内的数字递增则表示疼痛递增, 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选择相对应的数字, 以此进行疼痛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及咬合力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咬合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观察组疼痛评分(1.15±0.21)分、出血指数(0.26±0.05)、牙龈指数(0.34±0.06)均低于对照组的(1.55±0.29) 分、(0.45±0.08)、(0.47±0.09), 咬合力(133.03±24.85)Ibs 高于对照组的(118.64±22.01)Ib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及咬合力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及咬合力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分) 出血指数 牙龈指数 咬合力(Ib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6 4.68±0.87 1.15±0.21a 1.25±0.23 0.26±0.05a 1.24±0.23 0.34±0.06a 96.12±17.96 133.03±24.85a对照组 47 4.80±0.89 1.55±0.29 1.29±0.24 0.45±0.08 1.26±0.23 0.47±0.09 95.16±17.65 118.64±22.01 t-0.6574 -7.6046 -0.8203 -13.6999 -0.4193 -8.1778 0.2600 2.9578 P 0.5126 0.0000 0.4142 0.0000 0.6760 0.0000 0.7955 0.0039

3 讨论

牙龈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由于其个体化原因, 牙隐裂程度不同, 但是牙龈裂的多发部位一般是上颌磨牙。牙龈裂患者通常会出现牙髓病变, 牙髓病变的隐秘性位置较大, 所以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漏诊风险, 这也使得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牙隐裂患者若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出现严重的牙齿折裂, 这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功能。绝大多数的牙龈裂患者就医时都已经形成严重的牙髓病变, 甚至可能会使得患者牙髓存在微小的缝隙。通过根管进行治疗则容易出现轻微渗漏, 这会使口腔细菌从裂缝当中进入根管深部, 使得根管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感染, 影响患者的远期效果[2-5]。

也有学者[6]在研究中表明牙隐裂会使患者的牙体硬组织的抵抗能力和咬合力受到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根管治疗手段进行完善, 以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学者认为[7]对牙龈裂患者进行治疗时其关键在于对结扎的固定, 这可以使受损牙齿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受到开裂等影响, 可以避免治疗失败情况发生。根管治疗时要利用化学及物理疗法制造一个良好的根管填充空间, 及时使用根管填充冠部封闭的手段保证隔绝细菌二次入侵。牙隐裂其裂缝会深深地嵌入到牙本质结构中, 患者因此而产生严重的牙髓病变及疼痛[8-10]。为进一步提高对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采用不同根管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治疗后, 观察组疼痛评分(1.15±0.21)分、出血指数(0.26±0.05)、牙龈指数(0.34±0.06)均低于对照组的(1.55±0.29)分、(0.45±0.08)、(0.47±0.09), 咬 合 力(133.03±24.85)Ibs 高 于 对 照 组 的(118.64±22.01)Ib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单次根管治疗方案相比多次根管治疗方案而言可以更好的提升牙隐裂伴牙髓病患者治疗的效果。对此进行分析, 相比多次根管治疗而言单次根管治疗方案不需要分步骤进行根管清理, 也不用扩大消毒范围, 在治疗时可减轻应激性刺激, 提升整体恢复效率, 减轻患者出现口腔感染的风险。而且对单次根管治疗重视对裂隙的处理, 通过氧化锌碘仿糊剂提升药物的渗透性和流动性, 缓慢的释放药物, 这样就能持续发挥抑菌作用[10-15]。这种药物对创面具有良好的吸收性, 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综上所述, 相比多次根管治疗, 单次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的疗效更好, 可以减轻治疗后的疼痛, 改善患者的牙齿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 提升咬合力, 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出血指数牙髓根管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观察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