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4-03-27 07:06张卫民刘传莉杜鹃
学前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程实践

张卫民 刘传莉 杜鹃

[摘 要] 美育引领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去审视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新时代幼儿美育应引导幼儿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激发其审美情趣,初步养成他们的审美能力。美育课程具有和谐性、弥散性和濡润性,幼儿园应基于美育课程融合、生成、体验和泛在四种基本形态,以爱为基础释放幼儿无穷的生命力量,以真为准则来促进幼儿经验的多维生长,以趣为方法来绽放幼儿的游戏精神。在实践路径上,幼儿园一是要把握融合育人理念,建构立体化的美育课程框架;二是要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全方位整合美育课程资源;三是要提升教师美育素养,持续强化教师美育课程胜任力;四是要发挥评价育人效应,科学构建美育课程评价机制。

[关键词] 幼儿美育;美育课程;课程实践

在经济快速发展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物质丰裕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反映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而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则要求人们有一个平衡的生活方式。[1]美育在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引领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去审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2]可以说,如果缺乏文化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维度,[3]“全面发展的人”的培育目标在学前教育阶段将缺少重要的依据。处在学前期的幼儿发育尚未成熟,却蕴含着成年以后复杂意识生活或精神成长的始基。[4]学前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幼儿精神的成长。幼儿园美育课程应引导幼儿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激发其审美情趣,初步养成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美育思维的禁锢,以满足幼儿的审美需求为旨归,通过构建高质量的幼儿园美育课程体系来推动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时代意蕴与特性

美育课程并不是“美育”与“课程”两个词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定时期或地域内人们美育思想在课程方面的表征或反映。要理解新时代美育课程的内涵,就需要对新时代的美育思想进行梳理。在我国,“美育”一词虽属于舶来品,但却是择东西之精华的现代概念。1795年,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意图借助美育来实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恢复人性的和谐,实现人的自由。[5]1901年,蔡元培在《哲学总论》一文中首次引入美育这一概念,并认为美育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6]美育的目的则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7]同时期的王国维也认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之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8]梁启超则持趣味主义的美育观,他认为“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9]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美育有了更多的解釋。汤杰英曾对近现代以来的五十余种“美育”概念进行了整理并将其归为八类:德育的辅助手段、美学知识教育、艺术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全面育人”的教育、教育的一种境界。[10]通过对不同概念的分析,近现代以来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美育观——弱美育观、小美育观和大美育观,它们都对我国幼儿美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弱美育观使幼儿园美育成为实施其他教育的手段,小美育观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美术教育。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美育在全面育人方面的价值,对大美育观的呼唤更加强烈,而大美育观的提出也为新时代培养全面、自由、和谐而富有个性的人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因此,大美育观视角下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致力于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中美的事物以开放、综合、生成的方式组织起来并形成一定的审美文化,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审美体验。

幼儿园美育课程与新时代的精神特征具有内在一致性,并表现出三重特性。第一,和谐性,美育课程即和谐教育课程。美在和谐,[11]这种和谐体现于人,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于物,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于环境,就造就了环境的美。美育课程追求培养和谐发展的儿童,它既面向全体,又尊重个体差异。美育课程依托外部和谐的生态环境,承载着人类智慧,其本身应结构合理、分配得当、均衡协调、多样统一,并以民主、平等、和谐友好之态与儿童共在,与儿童对话。第二,弥散性,美育课程涵盖幼儿的全部生活。新时代美育的载体丰富多样,它不只存在于艺术中,也不等同于美术教育。美育涉及人类一切生产实践活动,幼儿生活中所蕴藏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和行为美都可以让幼儿获得一定的审美心境,形成一定的审美态度。第三,濡润性,美育课程可以主动吸引幼儿的参与并使其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美育是以化育的方式走向幼儿心灵内部的活动。美育课程关注幼儿的内发式生长,关注的是幼儿的精神发展过程,它以静悄悄的方式引导幼儿生命从深处发生巨变。

二、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的基本遵循

新时代幼儿园美育课程应体现新时代的美育思想,要以融合、生成、体验和泛在为基本样态,切实发挥美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美育课程应追求教育的完整性和和谐性,将各美学要素全方位地融入对幼儿的教育过程。[12][13]美无时不潜藏在幼儿的生活中,只有生成的课程才能更好地捕捉美的元素,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其生命可以充分展开的空间。美育课程应保持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张力,以生成、创造和体验为核心构建师幼民主平等、双向成长的生成课程范式。美育要想实现以美培元的目标,其课程必须激荡起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判断,要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14]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幼儿的认知与情感参与。此外,数字化赋能学前教育也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善于应用各种数字技术来拓宽幼儿体验的时空范畴,给幼儿带来超现实的学习体验,增强幼儿在自然、社会中的现实感知能力。基于新时代幼儿园美育课程实施的多种样态,其建构应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生命的内在发展需要来激发幼儿的天性。

(一)以爱为基础释放幼儿无穷的生命力量

当周遭自然的丰富、活泼、美好内化到个体生命之中,个体内心就拥有了一个丰富、活泼、美好的世界。[15]生命是幼儿的内在自然,幼儿所表现出的热切、机灵、活跃、想象、创新等外在行动都源自幼儿对万物的本能热爱。美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润泽生命的过程,其根本追求是幼儿精神的成长,因此,幼儿园美育课程应该强调幼儿对所做事情的热爱以及教师和幼儿对爱的一致行动。幼儿对所做事情之爱主要表现为其在探索世界时所表现出的好奇好问以及物我两忘的投入。生命本能对幼儿探索的驱动既表现为幼儿对世界的原始兴趣,也彰显了个体生命初期对美好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幼儿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因此,幼儿园美育课程要将幼儿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消极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将“消极经验”有效转化为幼儿的“学习愿望”与“学习体验”,尊重幼儿生命在面对万事万物时的自我呈现。[16]幼儿园美育课程应引导幼儿去积极建构自我,注重滋养幼儿的生命觉与生命力,让幼儿通过内省去感知生命。[17]幼儿园美育课程还应尊重幼儿生命的多样化表达,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对万事万物中美的探究与追问之品性,引导幼儿感悟生命之美,把握生命中美的瞬间,激发对生命美的追求。

(二)以真为准则来促进幼儿经验的多维生长

培养“真儿童”是以儿童为本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体现。“真儿童”应该是率真的、梦想的、游戏的、审美的“纯粹儿童”。美育旨在培养真正的人,它是对幼儿内在修养和真实生活体验的培育。因此,幼儿园美育课程应根植幼儿丰富感性的生活。儿童是自然之子,他们真实的生活本应直接地与自然审美相遇,在此过程中自主建构、自我丰富活泼开放的内心世界,由此在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之中一步步打开个体悦动不已的活泼人生。[18]幼儿园美育课程应回归自然和幼儿本原生活,通过生活中美的事物来丰富幼儿的感知觉,丰富幼儿原本天真、活泼、敏锐的知觉感受力,使幼儿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幼儿园美育课程应使幼儿吸收不同时代美的东西,满足幼儿天真、个性和创意化表征世界的审美需求,彰显幼儿的审美意向与自由品性。此外,幼儿园美育课程还要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应对虚拟世界带来的幼儿真实感受力和主体性意义的缺失。

(三)以趣为方法来绽放幼儿的游戏精神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赋予幼儿生命存在以最本质的力量。幼儿游戏的过程就是美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是积极的游戏者,又是被游戏所吸引的对象。幼儿园美育课程应是珍视幼儿的游戏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自由的想象和饱满的情感投入去诗意地创造自己独特的生活世界。课程中的游戏不是摆设,而是幼儿真切的体验,是幼儿对自我和生活理解时刻的感受与表达。[19]幼儿园美育不能只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应围绕趣味性去启发幼儿对世界的思考、探究、创造、表征与改造。因此,幼儿园美育课程应将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作为主要内容与实施途径,在课程实施中全方位地释放幼儿的游戏天性,尊重与保护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想象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把握融合育人理念,建构立体化的美育课程框架

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弥散性、濡润性、和谐性及美育载体的广泛性决定了美育课程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需要深度融合、相互协调。美育带给幼儿的不仅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发展,同时也加入了精神维度,这就要求美育课程采取立体化、融合式的思维来进行。首先,应将美育与领域活动有机融合,建构具有渗透性的美育课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自然、科学、社会等领域各种美的元素无处不在,并以生活、游戏等契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呈现。幼儿园美育课程应以幼儿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打破各领域之间的边界,打通各类活动之间的壁垒,加强审美元素在各领域、各类型活动中的渗透。其次,应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赋能美育课程。数字变革是时代之变、世界之變,现代儿童是数字时代的儿童,他们拥有泛在学习和自适应学习的广泛空间。虚拟仿真、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凝聚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幼儿学习的审美体验感和创新想象力。幼儿园应建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美育课程,为幼儿打造多元的美育生态环境。最后,家、校、社应整体联动,实现小中大班美育课程的全过程覆盖。新时代美育是从家庭起始、在学校塑形、于社会浸润的教育,它需要整体联动。幼儿园应加强对家庭美育的指导,开发家庭和社会美育资源,构建每个幼儿均可感知的、全面覆盖的美育课程体系。

(二)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全方位整合美育课程资源

美育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美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幼儿园应统筹各方力量,融合社会文化资源,增强美育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首先,幼儿园要因势利导,融通各类社会美育资源。幼儿园应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美育课程建设,发挥园外教育阵地的引领作用,巧用各种社会生活事件,充分运用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资源,拓宽幼儿美育的空间。其次,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善用各类地域自然资源。自然教育不仅指以自然为对象的教育,更在于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让幼儿在环境中自主探索、游戏和学习。[20]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其审美特点和审美需求是不同的,幼儿园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拥有的区域自然资源进行在地化的美育课程建设,加强幼儿与生活区域内自然风土的联系。最后,幼儿园要因时而进,充分发掘各类文化艺术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幼儿美育的重要资源,幼儿园应积极将各类优秀的民间文化引进幼儿园,将各类专业人士请进幼儿园,使其成为重要的美育课程资源。

(三)强化教师美育素养,持续提升教师美育课程胜任力

幼儿园美育课程理念的有效转化需要以教师的课程胜任力为支撑,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美育素养。首先,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要注重树立教师科学的儿童观。科学的儿童观是实施美育课程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教师只有认识到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才会尊重幼儿;只有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平等对待幼儿;只有认识到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才能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幼儿。因此,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实施必须使教师树立幼儿是全面、自由、个性和持续发展的个体的儿童观。其次,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要培养教师相应的审美素养。一个不具备审美素养的教师,就难以捕捉幼儿生活与社会文化中蕴藏的美育课程生长点。因此,幼儿园要通过各种培训和专业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并培养其美育能力。最后,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应提升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美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幼儿园教师应以研究者的态度,积极研究课程、调整课程和建设课程。

(四)发挥评价育人效应,科学构建美育课程评价机制

新时代美育以人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因而美育课程的建设应不断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作用。首先,幼儿园美育课程评价要摒弃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明晰全面育人的课程评价立场。幼儿园课程需为幼儿的未来做准备,但更需要考虑的是为幼儿怎么样的未来做准备。美育以幼儿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关注的是幼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美育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知的发展,又要关注幼儿情与意的发展;既要关注幼儿当前的发展表现,又要关注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其次,幼儿园美育课程评价要具有开放性,倡导多主体协同参与课程评价。幼儿园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不是彼此孤立的,三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为幼儿打造良好的美育生态环境。多方参与的美育课程,其评价同样需要多方参与。幼儿园可成立以教师为主体,儿童、家长参与,专家指导的美育课程评价团队,构建稳定完善的课程评价模式,提升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水平。最后,幼儿园美育课程评价要破除唯结果的评价导向,开展基于审美体验的过程性课程评价。美育课程的过程属性决定了课程评价的过程品性。[21]美育课程是对幼儿审美经验的建构或改造,它看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即时的情感体验。因此,幼儿园应基于幼儿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采用成长档案、观察记录、课程故事等形成性评价来促进幼儿的学习。此外,幼儿园还应注重课程研究在美育课程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课程研究为基点建立发展性美育课程评价制度,促进幼儿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452.

[2]庞世伟.论“完整的人”——马克思人学生成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57.

[3]宋伟.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的美育现代性问题[J].文艺争鸣,2022(03):106-109.

[4]刘晓东.儿童精神现象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117.

[5]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44.

[6]蔡元培.美育与人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9:156.

[7]蔡元培.精神与人格——蔡元培美学文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146.

[8]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J].基础教育,2008(09):64.

[9]梁启超.梁启超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86.

[10]汤杰英.美育概念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70-76.

[11]任为新.美在和谐——经亨颐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美学观照[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05-110.

[12]王飞.以美育人:幼儿园美育的综合视域[J].学前教育研究,2022(06):86-89.

[13]闫若婻.以美育为视角的“五育融合”:价值转向与实践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21(07):69-74+121.

[1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265.

[15][18]刘铁芳,周碧琼.天人之际的审美打开:从《咏鹅》看儿童教育的中国之道[J].学前教育研究,2023(09):1-8.

[16]谢维和.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J].教育研究,2022(03):88-96.

[17]张卫民,王兵.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逻辑——基于一所华德福幼儿园的个案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06):107-115.

[19]魏善春.朝向美好生活的课堂价值秩序建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35-45.

[20]李新展.基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幼儿园自然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22(09):83-86.

[21]谢翌,曾瑶,丁福军.过程性课程评价论刍议[J].教育研究,2022(07):54-64.

The Era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Kindergarten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ZHANG Weimin1, LIU Chuanli1, DU Juan2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2 Qingdao Laoshan Financial District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 Aesthetic education leads people to review nature, society and human beings with an aesthetic attitude. Childrens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hould guide children to feel and discover all kinds of beautiful things in life, stimulate their aesthetic taste, and initially develop their aesthetic ability.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harmonicity, diffusion and moistening. Based on the four basic form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generation, experience and ubiquity, the kindergarten should release childrens infinite life force on the childrens love to the world, promote the multidimensional growth of childrens experience based on truth, and bloom childrens game spirit with fun as the method. On the practical path, the kindergarten should follow four rules: grasp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a tridimens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framework;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and integrate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n all? round way, strengthen teachers aesthetic education qualit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eachers competency in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act of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 childrens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curriculum practice

(責任编辑:黎勇)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编号:21YBAO43)

**通信作者:刘传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
“研讨式”教学法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实践
基于就业导向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探析
软件学院编译原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ultivation Based on a Ladder Type System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