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村振兴实现度的测定、评价及对策研究

2024-04-06 15:27杨贤超王璐璐
黑龙江科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总体水平山东省指标体系

杨贤超,刘 榛,王璐璐

(1.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4; 2.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乡村现代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及其实现度的测度成为该领域的前沿课题。学者们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实现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测度。陈秧分等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全国各省份的乡村振兴完成度水平[1]。毛锦凰等从“生产、生态、文化、社会管理、村民主体”5个维度出发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对乡村振兴实现水平进行测度[2]。杨苏等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 TOPSIS与灰色关联法对我国乡村振兴综合水平进行测算[3]。还有学者结合各省实际情况,建立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主观赋值与组合赋值法、熵权法等对安徽、云南、湖南、河南、新疆等地的乡村振兴实现情况进行测度[4-9]。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所运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更多是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M.Saisana等从CIs(复合指标角度)出发提出的十步框架法、权数 BOD 法对综合指标的测算具有重要贡献作用[10-11]。Jin Su Jeong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西班牙拉维拉县乡村建设方面的区生态旅游乡村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及测度[12]。Magorzata DurydiWka构建包含客流量、商家数等指标的乡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权数BOD法对波兰北部的波美拉尼亚省旅游型乡村建设成效进行测算与评价[13]。

可见,国外对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指标进行综合测定方面的理论研究开始较早且较为成熟。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测度评价方法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特点与现状构建了相应的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国情或特点,在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与国情、省情、地区特点相结合,构建适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最恰当的实现度测算方法。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乡村振兴的效果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乡村现代化的整体质量与效果。为此,山东省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文件,编制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2020年与2022年山东省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

为探究山东省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实现度,了解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与现实困境,分别依据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本指标体系与国家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对2020年山东省乡村振兴实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2022年山东省与全国乡村振兴实现度进行测定与分析,探寻山东省在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山东省乡村振兴进程,促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山东省的具体省情与特点,在参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与20个二级指标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山东省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Tab.1 Rural revitaliza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Shandong Province

1.2 方法选择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构建的山东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指标层三个层次。其中,目标层指研究领域乡村振兴(A),准则层是5个一级指标,即B1产业兴旺、B2生态宜居、B3乡风文明、B4治理有效、B5生活富裕,指标层是20个二级指标项。②构造判断矩阵。采用德尔菲法,邀请并咨询10位乡村振兴专家,结合专家及调查问卷结果得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使决策者判断思维由定性向定量转变。③采用和积法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当CR<0.1时,通过一致性检验,反之不通过。详见表2~表7。

表3 产业兴旺指标判断矩阵Tab.3 Industry prosperity index judgment matrix

表4 生态宜居指标判断矩阵Tab.4 Ecological livability index judgment matrix

表5 乡风文明指标判断矩阵Tab.5 Countryside civilization index judgment matrix

表6 治理有效指标判断矩阵Tab.6 Judging matrix of governance effective indicators

表7 生活富裕指标判断矩阵Tab.7 Wealth index judgment matrix

为使计算过程简单化,选择和积法计算权重。将判断矩阵假设为矩阵(A),A=aij,i,j=1,2,…,n。具体计算步骤与推导公式如下:

1)将判断矩阵(A)按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其公式为:

(1)

2)将归一化后的矩阵中同一行元素进行加总运算,推导公式为:

(2)

3)将加总运算后的W′除以n,推导公式为:

Wi=W′/ni=1,2,…,n。

(3)

则各因素的权重向量为W=(W1,W2,W3,…,Wi)T。

4)进行一致性检验。

首先计算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推导公式为:

(4)

则正互反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

CI=(λmax-n)/(n-1)

(5)

把随机一致性指标表达为RI,采用15阶重复计算1000次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将一致性比例记为CR,则:

CR=CI/RI

(6)

当CR<0.1时,通过一致性检验,对应的权重具有有效性。详见表8。

表8 1~15阶随机一致性指标Tab.8 Random consistency indicators of order 1~15

5)进行层次总排序。利用上层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以上层元素的组合权重为权数,计算出本层元素的加权和,所得结果即是该层元素的组合权重,对其进行层次总排序。

计算乡村振兴完成度或实现度及综合得分。根据指标类型,乡村振兴的二级指标有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故在计算乡村振兴完成度或实现度时要分别按照正负向指标类型进行计算,即:

正向指标:乡村振兴完成度或实现度=实际值/目标值

(7)

负向指标:乡村振兴完成度或实现度=目标值/实际值

(8)

根据指标权重与完成度或实现度计算指标的综合得分,即:

综合得分=指标权重×完成度或实现度×100%

(9)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

以《山东省2021统计年鉴》《2021乡村统计年鉴》《2021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21国家统计年鉴》《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地方调查大队统计的相关数据、《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数据为依据,详见表9、表10。

表9 山东省乡村振兴实现度测度结果Tab.9 Measurement resul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表10 全国乡村振兴实现度测度结果Tab.10 Measurement results of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degree

2.2 实证过程

2.2.1 计算指标权重

以一级指标即乡村振兴指标相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为例,根据公式(1)按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变换为矩阵M,具体结果如下:

按照行对变换的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公式(2)与公式(3)计算权重向量W,具体结果如下:

W=(0.3201,0.2071,0.0739,0.1152,0.2837)T

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公式(4)可得最大特征根λmax为5.1356,由公式(5)求出CI值为0.0339。根据表8中的“1-15阶随机一致性指标”可知RI值为1.12,由公式(6)可得CR=CI/RI=0.0303<0.1,通过一致性检验,故一级指标的最终权重就是权重向量W的结果,详见表11。

表11 一级指标权重Tab.11 First-order index weight

同理,分别计算出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详见表12。

表12 二级指标权重Tab.12 Second-order index weight

2.2.2 计算完成度或实现度与综合得分

结合各指标的权重及各指标的完成或实现情况,按照公式(7)(8)(9),分别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完成度或实现度与综合得分。详见表13、表14。

表13 山东省乡村振兴实现度测度结果Tab.13 Measurement resul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表14 全国乡村振兴实现度测度结果Tab.14 Measurement results of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degree

2.3 实证分析结果

对山东省2020年度乡村振兴完成情况相对于年度目标的完成度及相对于2022年度目标的实现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2020年度乡村振兴实际完成度为96.25%,高于全国总体水平(95.84%);山东省2020年度乡村振兴完成情况相对于2022年度目标任务的实现度为95.15%,也略高于全国总体水平(95.03%),可以看出,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及乡村农业现代化进程,使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居住环境、乡村文明文化、居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乡村社会呈现出新气象,乡村民生改善取得新成就。但从一级指标来看,山东省在治理有效方面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这也反映出山东省在乡村综合改革方面的成效不明显,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村庄绿化覆盖率与集体经济强村占比等方面有待提升。具体分析如下:

1)产业兴旺指标层面。2020年,山东省产业兴旺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6.66%,高于全国总体水平近2%,相对于2022年度目标的实现度为94.5%,接近全国总体水平。在二级指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次”方面,不管2020年完成度还是相对2022年目标的实现度都高于全国总体水平近50%,其原因可能在于山东省属于旅游经济强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旅游经济的产业优势,有效助推乡村振兴。但也要看到其在产业兴旺指标层面的短板,如二级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层面,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近10%,这侧面说明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益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2)生态宜居指标层面。2020年,山东省生态宜居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7.59%,超过全国总体水平2.4%,相对于2022年度目标的实现度为95.99%,超过全国总体水平2.89%。这表明山东省在生态宜居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乡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这两个二级指标层面100%完成目标,甚至是超目标完成任务,为山东省美丽乡村之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但其在生态宜居建设的二级指标“村庄绿化覆盖率”的完成度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表明山东省的乡村绿色发展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3)乡风文明指标层面。2020年,山东省乡村文明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6.89%,超出全国总体水平近3%,相对于2022年度目标的实现度为97.16%,超出全国总体水平近3%。特别是二级指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建设100%完成了2020与2022年度目标任务。这反映出山东省非常注重乡村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其“乡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二级指标的完成度与实现度较低,这与全国总体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乡村居民整体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4)治理有效指标层面。2020年,山东省治理有效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2.88%,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近7%,相对于2022年度目标的实现度为90.88%,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近5%。特别是二级指标“集体经济强村比重”,相对于2020年度目标的完成度只有68.94%,相对于2022年度目标的实现度只有65.11%,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说明山东省在乡村治理方面,特别是在集体经济强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不显著。乡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集体经济强村占比是衡量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山东省乡村产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乡村产业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还不够合理,这是山东省在治理有效建设方面与全国总体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也是阻碍其乡村振兴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5)生活富裕指标层面。2020年,山东省生活富裕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6.02%,接近全国总体水平(96.62%),相对于2022年度目标的实现度为96.48%,也与全国总体水平96.33%相近。其中,二级指标“城乡居民收入比”“乡村自来水普及率”“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等实现100%完成,甚至超目标实现,这表明山东省在改善民生、精准扶贫、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及幸福感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其“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这一指标层面依然高于全国总体水平,需在发展乡村经济、乡村特色产业等方面加大力度,解决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乡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经济基础。

3 对策建议

针对山东省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现实短板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与生产水平,加强农业科研协作,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山东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实现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2)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山东省要结合当地地质地貌、气候特点,根据不同乡村的地形、建筑文化特色进行多样化的绿色规划布局,提升乡村绿化率,建设具有省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

3)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山东省在“乡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指标层面的完成度与实现度与全国整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山东省还需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乡风文明程度,为文明乡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4)培植乡村主导产业。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所在。山东省的“集体经济强村占比”指标完成度与实现度与全国整体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山东省应充分发挥省域特色产业优势,培植具有地区特色的乡村主导产业。可结合地区乡村资源优势进行乡村产业调整与综合开发,建设大棚蔬菜区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观光农业示范项目等,逐步形成“一村一项目”的乡村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

5)提升农民生活富裕水平。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实现乡村富裕,使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但从“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指标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民的生活富裕水平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山东省应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精准扶贫常态化,结合地区特色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扶贫、乡村电商扶贫。多举措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或再就业,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经济,提升乡村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乡村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总体水平山东省指标体系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国际粮价总体水平或将上升
试论如何提升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山东省即墨市
中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