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药师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思路分析

2024-04-15 08:00孟爱君苏润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药房中药学中药饮片

孟爱君 苏润珠

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化发展的今天,中药房作为传统中医医疗服务直接对接患者的关口,对保障患者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所能够起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2009年即颁发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这一文件能够保证临床用药及中药用药的安全有效性[1]。为满足国家当前对于中药房管理的需求,一方面需要提升对中药房日常各项事务管理,另一方面还需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用药咨询服务,这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医院中药房的服务能力及水平。本研究通过既往泰安市中医医院中药房管理及对患者进行中药学服务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共同汇总成优质中药学服务,最终开展的成效极为可观,具体实施的途径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泰安市中医医院中药房为试点,2021年1—6月应用常规中药学服务(干预前);2021年7—12月应用优质中药学服务(干预后)。纳入标准:纳入标准:均为泰安市中医医院接受药学服务的患者;年龄≥18岁;能够完成本研究量表评测者。排除标准:研究参与时间≤70%的患者。在这两大管理时段内,药房内共计中药师10名,年龄30~55岁,平均(40.25±1.97)岁;职称情况:药士3名、药师3名、主管药师2名、副主任药师1名、主任药师1名;学历本科8名,研究生2名;工龄2~24年,平均(12.25±2.59)年;在管理的全过程中,中药师并未出现辞职的情况。同时为对管理效果进行调研,分别在不同的管理时段内调查于医院中药房接受药学服务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干预后100例,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18~82岁,平均(52.16±4.39)岁;干预前100例,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19~80岁,平均(52.49±4.38)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前

采用常规中药学服务:根据患者的基本需求,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用药调配及用药指导。

1.2.2 干预后

采用优质中药学服务。(1)问题分析:在管理开展之前,由药学部主任组织,汇总近3年来泰安市中医医院中药房进行药学服务与管理时所存在的问题,最终所归纳出的问题如下。①采购环节:未能及时了解临床用药情况,若是出现药师调岗的情况,会导致中药饮片采购量过量,出现中药饮片积压的情况。②验收维度:泰安市中医医院门诊能够应用的中药饮片数量在400种左右,每天医院会有大量的饮片需验收入库,若是传统的验收方式可能会出现验收质量不佳、以次充好的情况。③药品储藏环节:在中药储藏保管的过程中,经常会因外界因素影响导致中药出现变色变质、起油、发霉及虫蛀的问题,导致中药疗效降低甚至失效[2]。④人员管理维度:由于门诊就诊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中药房药师的工作量在与日俱增。在个别时间段可能会出现中药房调剂人员一岗多职的情况,这较易导致工作差错的出现。人员岗位分工不明确,工作职责的重合,影响中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水平。⑤中药饮片的炮制环节:当前大部分医院的中药房没有严格执行规范化的炮制程序,干预时手法较为粗糙,降低了中药的使用率,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⑥配方不够严格:工作人员会出现工作疏漏,导致药物炮制时的该药剂量不够合理,这可能会对整个中药方的效果产生影响。⑦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临床上仍然出现过很多医院的中药房未及时对中药饮片开展信息化管理,这将影响医师处方开具的准确性,甚至会出现中药名称书写不规范,导致处方调剂错误的情况发生。⑧服务范围及态度:有患者反映中药师的用药指导不够全面的问题,也可能会对患者后续用药的效果产生影响。

(2)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①采购计划的优化:在进行中药饮片采购时,需明确用药季节性特点或资源紧张的中药品种类型,适时增加中药饮片的采购量。针对用量较少,但必须采购的药品尽量勤进少存。②储存条件的优化:例如荆芥、川芎、紫苏、藿香、薄荷等挥发性中药饮片,当饮片中的挥发油消失之后,药效会消失[3]。故需对具有挥发性特点的中药饮片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又如植物性中药饮片受到日光照射后,中药饮片本身会出现发蔫、发黄及变暗的表现,甚至出现中药饮片散瓣的问题,对药效产生影响。故对植物性中药应当注意需低温阴凉、暗处避光密闭及密封保存。针对贵重的中药如冬虫夏草则是建议在储存过程中需进行持续性的验收,注意防潮及防虫等。每年中药房均会有中药饮片霉变及虫蛀所导致的损耗问题,是需要中药房多加注意的。建议中药房需强化对中药饮片贮存管理工作的重视,制订相对应的贮存管理制度,在主任的带领下对中药保管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定期检查,针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下达质量整改通知书。对于患者而言,则是在发药时间对患者要耐心交代其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哪些中药需要特别注重保存。③人员配备方面的优化:建议药学部根据医院门诊就诊数量的变化,适当的对中药房的人才队伍进行扩充,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专项能力培训,例如还可通过引入品管圈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责任心,避免工作差错的发生。④炮制方面的要求:中药房的验收人员需认真对饮片公司所提供的中药饮片进行验收,查看炮制方法是否符合《药典》或地方标准要求。若是发现不合格的应当及时拒收。针对无法保证质量的饮片,供货商应当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并在验收时对检查质量情况予以明确。⑤管理制度的完善:医院需定期开展院内院外培训并组织考核,提升药房工作人员自身的药学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针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药师则需要深入培训,直至考核合格。每周药学部主任对中药房当周内出现的问题进行公示,共同研讨出问题后续阶段的解决办法。为减低在管理过程中药师工作错误的发生率,可在科室内设置合理且通人情的奖励及惩罚机制,做到有赏有罚,从根本上提升中药房药师的专业水平及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支持。⑥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要求:当前各地医院中药房都在普遍推进智慧中药房的建设。在当前智慧中药房的建设中,各项标准都需要向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标准看齐[4]。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为提升中药房的服务质量,还可在既往服务的基础上设置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例如做好中药饮片的全程品质管理,对各项评价指标予以细化明确。在工作环节中,从包装配送、调剂煎药、入库质检及中药饮片采购4大环节上都要做好源头可查,质量可控。另外,在管理方面的内容还要进行优化,例如注意对接机构的数量上限问题,避免出现智慧中药房工作人员工作运转超负荷,导致工作纰漏,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发生。在智慧中药房建设的过程中,重点在于“智慧”。例如在工作模式整改方面,可通过对传统的诊疗流程进行改造,应用如整合问诊开方到代煎配送全流程的方法。这一举措能够实现对患者就医用药模式的新创新。简要的叙述即为由医师开具电子处方,再通过网络将信息发送给药房[5-6]。药房中药师打印电子处方,进行调配和发药,患者最后凭借着电子处方到药房取药。在各工作流程中均做好存档,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助力于智慧中药房智能化监管工作的顺利推进。⑦药师服务范围及态度方面的优化:药师在发药过程中,还需解决患者自身存在的用药问题,以热情的态度完成解答。例如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服用中药患者询问服药期间是否需要忌食萝卜、茶及绿豆的问题。在解答这一问题时,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诊断酌情给予其最佳的指导。这一问题并非所有患者都提问的,根据患者患病情况酌情解答。例如针对白癜风患者,咨询其在应用中药期间饮食是否有相关注意的问题时药师需详细地进行解答。例如部分服用中药的患者,告知其在服药期间,尽量不食用辛辣及腥发食物,例如海鲜、鱼虾、牛奶、鸡蛋、韭菜等。这一问题并非所有患者都提问的,根据患者患病情况酌情解答。在解答问题时需予以逐条细化的解答,让患者在居家时能够知悉如何合理用药。又如对于服用中药次数不多的年轻人在取得调剂好的中药后应对特殊煎煮的饮片详细讲解,例如后下、先煎、布包等,药师需要应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例如:对于单包先煎的中药,不理解的患者有极少部分会误认为饮片是需要先用油煎制一下,故在解释时药师要循序渐进,告知其先煎饮片是需要先用陶瓷或砂锅单独煮沸煎煮10~30 min,再加入其他群药共同煎煮。其他方面: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患者问中药与西药是否可联合应用的问题,现实是患者对临床药师对这一方面问题的解答满意度水平较低。当前关于中西药是否可以联合应用给药的临床资料较少,故建议药师在进行药学指导时在未有明确资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给药时间间隔开。⑧为药师与医护人员提供用药信息需求:满足医护人员的用药信息需求,药师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扩大药师的专业知识面,注重培养药师的用药经验,对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用药知识,满足医护人员对用药信息的需求,取得医护人员的信任。

1.3 观察指标

(1)药师检查筛查出的不合理处方: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各抽取中药房所开具的处方100份,观察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及用药不适宜处方的开具率。

(2)患者对服用中药知识的理解度:在不同的研究时段内,统计患者对2类工作模式下服药时间、服药温度、特殊中药的服用方式、服药饮食禁忌方面的评分,各维度均是按照百分制进行赋分,单项评分0~100分,由研究者发放,患者填写,向患者评价,分值越高,患者对专项领域知识的掌握度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处方点评情况比较

干预后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开具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处方点评情况比较[份(%)]

2.2 干预前后患者对服用中药知识的理解度

干预后患者对服药知识的理解度(服药时间、服药温度、特殊中药的服用方式、服药饮食禁忌)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对服用中药知识的理解度比较(分, ±s)

组别服药时间服药温度特殊中药的服用方式服药饮食禁忌干预后(n=100)95.25±2.1496.21±1.9797.28±1.2595.21±1.25干预前(n=100)90.25±1.9789.25±2.3492.25±1.6391.25±2.10 t值17.18922.75324.48716.203 P值<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从干预后处方的管理质量上看:干预后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及用药不适宜处方的开具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一结果说明优质中药学服务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药师对中药房药剂调配工作的管理质量。分析原因与优质中药学服务模式的应用有关:在管理制度制订前,是通过总结中药房近3年来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制订出管理对策干预的。这一环节的工作使得大部分中药房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都能够被发现。通过具体问题制订具体对策的方式,使得问题整体的解决能够更为顺畅[7-8]。本研究中,最终所归纳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来源于采购管理、药品验收、药品储藏、人员管理、中药饮片炮制、中药配方、信息化服务以及服务范围与态度这7大方面内容。其中各环节内容均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可能对中药学服务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在管理措施制订及应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开展持续性的问题解决闭环,能够使药师在后期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越来越少[9]。

从患者对中药服用知识的理解程度看,在优质中药学服务下,干预后患者对服药知识的理解度(服药时间、服药温度、特殊中药的服用方式、服药饮食禁忌)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见,泰安市中医医院在开展了优质中药学服务之后,患者自身的用药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中药房作为医院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善于发现问题并不断地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定期更新药房管理方面的内容,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从整体上提升药学管理质量。笔者则认为,中药房对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日常管理时应当严把质量关,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支持。同时强化自身对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真正地应用于临床,受益于患者[10-11]。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医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药师大多数情况是在检索一些资料之后,再通过书面反馈的形式将问题反馈给临床[12]。这一情况提醒,临床中药师应当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对药物的全面认识,从而为患者及时有效地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服务。在后期的工作中,更应当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定期开展用药咨询、处方分析等活动,从多维度促进药房工作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应用,使得中药房药师能够顺利地开展中药学服务,利于患者对中药房多方面服务的满意度提升。

猜你喜欢
中药房中药学中药饮片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虚拟中药房”破中医药服务瓶颈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