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对甲沟炎患者疼痛、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2024-04-15 08:00黄承应许锚汤期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甲沟炎趾甲红肿

黄承应 许锚 汤期辉

甲沟炎是由嵌甲所引发的常见、反复性趾甲沟及周边组织感染性疾病,发病后可见病变甲沟周围软组织红肿、疼痛表现[1]。其可伴发甲沟内脓性渗出、肉芽组织增生表现,与日常穿鞋过紧、脚趾外伤或趾甲修剪不当具有密切相关性,可因疼痛症状对患者日常活动产生影响[2];且严重者可合并其他类型感染或慢性骨髓炎,增加远期不良预后风险,故实施积极治疗对患者足部健康维护具有积极意义[3]。手术治疗是甲沟炎患者临床主要治疗措施,可在对病变部位甲板、甲母质切除后,实现对甲沟炎症状诱因的积极清除,改善症状[4]。但相关研究指出,甲沟炎受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术后创面愈合质量、术后感染发生风险均有直接影响,应合理选择[5]。莫匹罗星软膏是甲沟炎手术后常用局部治疗药物,为外用抗生素,可在术后创面局部用药后降低术后创面感染风险,以促进创面愈合,效果确切[6],但药物对术后创面红肿改善、创面愈合促进作用有限,或可联合中药局部治疗措施,改善甲沟炎术后治疗质量,进一步促进创面愈合,改善预后质量[7]。因此,为分析甲沟炎患者手术治疗后行五味消毒饮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疼痛、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特纳入90例患者进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4月—2023年4月足部甲沟炎患者90例行对比性治疗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单趾甲沟炎确诊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符合甲沟炎Ⅱ~Ⅲ期嵌甲临床分期标准,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患者经确认手术方案、术后治疗方案后,确认接受治疗,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确诊因药物因素或其他病因所致甲沟炎者;合并2型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缺损者;脱退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8~60岁,平均(37.65±4.56)岁;病程1~6周,平均(4.35±1.22)周;轻度、中度、重度甲沟炎分别为10例、22例、13例。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27~60岁,平均(37.82±4.57)岁;病程1~7周,平均(4.39±1.18)周;轻度、中度、重度甲沟炎分别为10例、21例、1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

1.2 方法

患者均行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行莫匹罗星软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64,规格20 mg:1 g)局部治疗,研究组行五味消毒饮外敷+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治疗。

1.2.1 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

对患者患侧脚趾行消毒、铺巾处理后,取盐酸利多卡因(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1022295, 规格5 mL:0.1 g)行局部神经组织麻醉,确认麻醉起效后,取止血带结扎脚趾根部,取直钳自患侧甲缘插入甲板,将趾甲翻转至1/5~1/4位置处,纵向切开甲板至甲根处,拔除;其后切除相应位置甲床及甲根下甲母质至骨膜层,清除甲沟内残余甲床、甲母质、增生肉芽组织后,取碘伏消毒术区,经间断缝合切口后重建甲沟,经2次碘伏消毒后行压迫止血处理。

1.2.2 对照组

手术治疗后,于术区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取油纱覆盖创面后,取无菌敷料包扎固定,患者需每日入院完成术区换药处理,直至创面愈合。

1.2.3 研究组

取金银花20 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2 g,加水煎煮后取汁200 mL,将药液放置室温后,经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00 mL药液后,冲洗手术创面,创面冲洗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其后取剩余药液浸润纱布后外敷于创面,取无菌敷料固定,需每日入院换药至创面愈合。

1.3 观察指标

(1)创面康复指标:统计患者术后治疗期间创面干燥、红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2)术后疼痛评分;于患者术后1、7、14 d取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创面疼痛程度,由患者依据自身疼痛感受从0~10 共11个数字中选择数字表示自身疼痛等级,数字越大则疼痛等级越高[8]。(3)血清炎症因子:于患者术前1 d、术后7 d采集晨间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行实验室检验,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完成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ELISA法)、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酶联荧光分析法)检验,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完成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检验[8]。(4)创面感染、红肿发生率:统计患者术后治疗期间创面感染、红肿总发生率。(5)治疗满意度:于术后14 d时,发放科室自制问卷,由患者依据术后创面换药、创面愈合情况等情况评分,问卷总分为60分,>40~60分为满意,≥20~40分为较满意,<2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创面康复指标对比

研究组较对照组创面干燥时间、红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且换药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创面康复指标对比(±s)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创面康复指标对比(±s)

组别创面干燥时间(d)红肿消退时间(d)创面愈合时间(d)换药次数(次)对照组(n=45)4.05±0.483.48±0.459.85±1.4510.74±1.48研究组(n=45)3.21±0.372.16±0.297.24±1.085.68±1.21 t值11.73919.67712.07522.935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 2组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2组患者术后1 d时NRS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治疗期间患者创面疼痛均缓解,术后7、14 d NRS评分均较术后1 d显著下降(P< 0.05);研究组术后7、14 d NR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对比(分,±s)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对比(分,±s)

组别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4 dF值P值对照组(n=45)7.14±0.855.45±0.813.65±0.72218.846< 0.001研究组(n=45)7.15±0.894.05±0.592.71±0.46523.791< 0.001 t值0.07911.5948.758--P值0.937< 0.001< 0.001--

2.3 2组术后炎症因子对比

2组术后1 d炎症因子标记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治疗期间受手术创面愈合影响,炎症因子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变化,术后7 d血CRP、PCT、WBC较术后1 d下降显著(P< 0.05);研究组术后7 d血CRP、PCT、WBC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炎症因子对比(±s)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炎症因子对比(±s)

注:t1,P1值为2组术后7 d比较。

组别时间CRP(mg/L)PCT(ng/L)WBC(×109/L)对照组(n=45)术后1 d42.65±9.249.55±2.3814.75±3.68术后7 d25.72±5.454.62±1.2510.32±2.45 t值12.29113.8968.075 P值< 0.001< 0.001< 0.001研究组(n=45)术后1 d42.68±9.369.56±2.4114.78±3.71术后7 d14.65±3.572.86±1.047.25±1.89 t值20.08918.64920.618 P值< 0.001< 0.001< 0.001 t1值13.626 9.445 8.406 P1值< 0.001 < 0.001 < 0.001

2.4 2组术后创面感染、红肿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创面感染发生率为2.22%,红肿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5.56%、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创面感染、红肿发生率对比(%)

2.5 2组治疗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嵌甲性甲沟炎是临床常见足部感染性疾病,与日常生活中穿鞋过紧、趾甲修剪不当及足部卫生习惯差具有密切相关性,患者可在上述因素作用下由趾甲两侧嵌入周边软组织后出现炎症表现,且可在细菌、真菌感染后导致甲沟炎症状的反复发生,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需积极治疗,以缓解甲沟炎症状表现,减轻症状影响[10]。

临床治疗中多数甲沟炎患者多采用局部药物治疗联合物理矫形治疗方案,即在针对患者甲沟炎症状表现、病原微生物类型,选择相应局部消毒药液浸泡及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积极缓解甲沟炎感染症状表现,并配合局部填塞、弹力钢丝等物理矫形措施,积极纠正病变趾甲形态,以减少嵌甲发生[11-12]。但上述治疗措施仅可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仍存在较高复发风险,故对于嵌甲性甲沟炎较为严重者则主要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实现根治,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但传统趾甲拔除术对脚趾软组织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术后疼痛明显,患者接受度相对较低,应采用改良措施在积极维护患者健康趾甲组织同时,经局部趾甲切除后修复趾甲形态,消除嵌甲压迫,以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风险[13]。

本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组较对照组创面干燥时间、红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且换药次数减少,创面红肿、感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术后治疗期间患者创面疼痛均缓解,术后7、14 d NRS评分较术后1 d均显著下降(P< 0.05);研究研究组行五味消毒饮联合治疗后术后7、14 d NR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患者术后7 d时血CRP、PCT、WBC较术后1 d下降显著(P< 0.05);研究组术后7 d时血CRP、PCT、WBC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研究组行五味消毒饮联合治疗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是现阶段较为新颖的嵌甲性甲沟炎治疗手段,可在局部切除患者甲沟内嵌顿甲根局部甲床甲母质后,积极纠正甲床形态,并达到甲沟重建目的,以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甲沟炎发生风险,治疗疾病,效果确切,但手术治疗后仍需采取积极术后治疗方案,以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手术创面感染、红肿风险,提升患者术后康复质量。

莫匹罗星软膏临床治疗的应用,可在甲沟炎手术后经局部用药治疗后起到较好局部抗感染治疗效果,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且药物软膏具有一定创面保护作用,可在用药后减少创面、敷料粘连风险,可有效改善换药疼痛,维持患者良好治疗依从性,但在该药物临床实际应用中发现,单一抗感染效果无法对患者术后创面水肿症状实现改善,故患者术后短期内创面疼痛感受仍较为明显,需联合其他治疗措施改善上述创面问题,综合缓解术后疼痛表现,促进创面愈合[14]。

中医认为伤口红肿的发生以火热之邪、外来热毒之邪侵体为主要发生机制,可导致患处紫暗、溃破、生脓其症状的发生,且可由热毒侵体耗损津液、热扰心神,故可在甲沟炎手术治疗后予以患者清盈解毒、泻热生津治疗,改善伤口红肿表现,促进伤后愈合[15]。结合上述中医理论背景,特选择五味消毒饮行联合治疗研究,经治疗实施后发现,研究组经五味消毒饮联合治疗后,术后伤口疼痛缓解明显,且伤口感染、红肿风险降低,患者可在术后短期内实现伤口愈合,联合应用效果确切。经对本次研究所用中药组方功能分析后可知,组方中所含野菊花为君药,可起清热解毒之效,蒲公英、紫花地丁为臣药,组方可在强化清热解毒之效同时,起消肿散结、凉血消肿之效,且在现代药学研究中指出,上述中药饮片所含生物活性成分,对临床多类感染菌、病毒均有积极抑制、杀灭作用,可在局部冲洗、外敷用药后,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创面感染风险,并可控制创面红肿表现,促进创面愈合,联合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甲沟炎患者手术治疗后行五味消毒饮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治疗,可积极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红肿风险,缓解创面疼痛表现,纠正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甲沟炎趾甲红肿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甲沟炎切不可小视
乳房红肿可预防
甲沟炎切不可小视
我为母亲剪趾甲
躲避蚊子有方法
趾甲内生—糖尿病患者易患并发症之二
问答
趾甲皮瓣移植供区创面处理探讨
甲沟“V”形切除合并浅甲沟重建用于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