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寿命周期模式下支气管镜清洗的集中化管理及效果评价

2024-04-15 08:00陈雪芳詹惠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集中化管腔支气管镜

陈雪芳 詹惠玲

伴随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增加,支气管镜作为临床检查、吸痰、灌洗、引流等常规操作应用工具逐渐普及使用[1]。其管腔内构造精细复杂,活检钳穿过时易出现裂缝,诊疗过程中沾染到血液、致病菌等污染物,常规清洗措施难以彻底消除污染微生物;且材料特殊,不宜采用高温消毒方式,支气管镜清洗工作包括清洗、消毒、干燥等多个步骤,任何一个步骤出现疏忽都会影响后续诊疗效果,引发感染等不良后果。优化支气管镜清洁质量及流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关注环节。全寿命周期模式是对医疗设备使用全过程实施规范管理,对设备应用、耗材控制以及质量与安全管理整个使用周期过程中各个环节实施全面审查,提出科学全面、专业信息化的管理对策,有效预防控制医疗设备闲置、损坏及不良医疗事故发生[2]。近年来针对内镜消毒工作,大多数研究提倡集中化再处理,相比于各科室分散消毒,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支气管镜实施集中化统一规范管理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发生,清洗消毒效果显著[3]。为此,本研究在全寿命周期模式下将集中化管理运用于支气管镜清洗工作中,旨在探究其对于提升清洗质量的影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龙岩人民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支气管镜124套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11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化管理干预为分界线,将2022年5—10月实施常规清洗方式的62套支气管镜纳为常规组,将2022年11月—2023年5月实施集中化管理清洗方式的62套支气管镜纳为干预组。纳入标准:操作全程均符合支气管镜使用保存规范[4]。排除标准:支气管镜存在破损;患者出现重度缺血、气胸并发症致使操作中断。院内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为13名,研究期间2组清洗人员岗位均未发生变动。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用常规支气管镜使用及清洗操作。使用前遵照无菌原则将支气管镜转运至科室备用。医生结束使用后由护士将支气管镜、管道阀门及按钮放置清洗槽中流水冲洗,全部设施放入内镜专用清洗工作站后开展手工清洗,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浸泡高水平消毒,充分漂洗、终末漂洗后放入无菌干燥台进行干燥,最后将支气管镜悬挂于储存柜中备用等。

1.2.2 干预组

采用基于全寿命周期模式下的集中化管理使用及清洗操作。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支气管镜集中清洗消毒工作。

1.2.2.1 规范消毒供应人员操作流程 根据支气管镜使用全寿命周期对支气管镜消毒工作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其流程包括操作前标准化预处理→使用→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干燥→储存→维护[5]。遵照操作流程,由消毒供应中心全员定期开展相关操作技能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操作技能合格后方可开展消毒工作,同时全程记录登记人员标准化操作、支气管镜及附件等器械质量信息。

1.2.2.2 调配转运、预处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将消毒后的支气管镜放置于支气管镜专用密闭箱中,由工作人员将其与相关医疗附件转运至科室备用。医师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洗手,术前穿戴好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无菌手套及无菌衣。使用过程中,由护士戴无菌手套全程协助医师取放支气管镜,避免支气管镜接触非无菌物品及区域。

1.2.2.3 清洗消毒 使用结束后采用酒精纱布擦拭管腔表面,以流动水冲洗管道内分泌物及黏液等预处理,避免形成结块。护士将器械转运回消毒供应中心后,核对记录支气管镜及相关附件数量、型号,使用测漏器检测弯曲橡皮是否膨胀以确保无侧漏,检查结束后集中由护士开展专业清洗消毒流程。(1)清洗、漂洗:将支气管镜拆分置于清洗槽中,在流动水状态下使用无菌纱布蘸含酶清洗液,对镜身、插入部、管道开口阀及吸引按钮部位进行反复擦洗,使用内镜专用清洗刷对管道内腔反复刷洗,直至肉眼可见污物清除;连接全管道灌流器对刷洗后的气管镜各管道进行清洗液的灌注,使各管道内充满清洗液。清洗人员戴无菌手套用压力水枪充分冲洗气管镜各管道,去除残留清洗液。(2)消毒:将预洗后的支气管镜、管道阀门及按钮放入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中,按照预设程序使用纯水进行清洗消毒。(3)干燥、储存:将支气管镜置于无菌干燥台用气枪干燥,由临床科室工人至消毒供应室取回备用。(4)维护:定期监测排查消毒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支气管镜部件是否存在破损、配件数量不符等异常情况,定期进行支气管镜生物学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良好,存在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上报至相关科室并追回或更换器械。

1.3 观察指标

(1)清洁合格率:采用目测法及残留血隐血试验评价支气管镜清洁合格率,使用放大镜观察支气管镜管腔及器械轴节、齿槽处,并用棉球擦拭上述相同位置以采样,使用联苯胺试剂检测残留血隐血阳性情况,肉眼可见支气管镜表面与管腔及器械轴节、齿槽处无血渍、污渍、水垢锈斑或残留物;肉眼可见支气管镜表面与管腔及器械轴节、齿槽处存在明显血渍、污渍、水垢锈斑或残留物即为清洁不合格[6]。(2)蛋白残留率:使用浸有无菌水的棉拭子在管腔内壁采样后放入专配蛋白清洗液中培养15 min,与标准色块对比,试剂呈绿色表示无残留,即为合格,呈淡紫色或紫色则表示有残留,即为不合格[7]。(3)消毒质量:分别于清洗前、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取样后置于生物荧光测试管中,使用手持式ATP检测仪检测相对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值;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对支气管镜插入部外表及管腔内取样后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计数菌落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清洁程度比较

干预组目测评价合格率为95.16%,高于常规组的83.87%(P< 0.05);干预组残留血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0.32%,高于常规组的75.81%(P< 0.05),见表1。

表1 干预组与常规组清洁程度比较[套(%)]

2.2 2组蛋白残留比较

干预组蛋白残留合格率为77.42%(48/6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9.68%(3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5,P< 0.05)。

2.3 2组消毒质量比较

清洗后,2组RLU值、菌落总数均显著降低(P< 0.05),且为干预组水平低于常规组(P< 0.05),见表2。

表2 干预组与常规组清洗前后消毒质量比较 (±s)

表2 干预组与常规组清洗前后消毒质量比较 (±s)

组别RLU值(分)t值P值菌落总数(cfu)t值P值清洗前清洗后清洗前清洗后干预组(n=62)47.57±5.1639.39±4.0913.926<0.00123.07±2.7717.54±2.7315.834<0.001常规组(n=62)47.41±5.2342.41±4.038.503<0.00123.71±2.3519.69±2.6212.738<0.001 t值0.1714.141--0.7804.474--P值0.864<0.001--0.437<0.001--

3 讨论

支气管镜作为临床使用的重要医疗器械工具,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患者鼻腔、气管,易沾染分泌物或血液等污染物,若清洗消毒不合格将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8],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整合优化清洗消毒流程是目前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点干预方面。临床内镜清洗存在管腔损伤、未规范预洗、未按照消毒剂、消毒机使用规范操作、未正确干燥储存、消洗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或感控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感染风险日益增高[9]。在清洗消毒工作中,各科室分散式管理缺乏全局把控,因操作人员清洗方式存在差异,标准不一,导致管控较困难,难以确保有效消毒灭菌[10]。有研究显示,集中式管理通过规范各个环节流程,明确各环节质量标准,提高支气管镜清洗质量合格率,克服了科室自行管理的权责不清缺陷,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降低器械污染导致的医院交叉感染风险,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健康[11]。全寿命周期管理针对医疗器械使用全程进行质量追溯,通过感染源、传播途径控制以有效阻止院内感染发生[12];因而在支气管镜临床应用中能提高其使用周转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本研究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在全寿命周期模式下对支气管镜清洗消毒实施集中化管理清洗,结果显示干预组在目测与残留血隐血试验评价中支气管镜清洁合格率、残留蛋白清洗合格率均优于常规组,提示支气管镜清洗采用集中化管理手段清洁效果显著。究其原因,消毒供应中心在全寿命周期模式下对支气管镜清洗消毒实施集中化持续性流程改进,全寿命周期使得消毒供应中心对内部各工作流程的规范整顿、对消洗人员、器械质量实施信息化记录监督有效保障了器械发放、使用、维护的质量,同时督促消洗人员培训专业操作技能,能强化操作人员的无菌观念和院感意识[13]。针对支气管镜清洗程序、消毒设备和所使用消毒液建立统一标准,操作技术人员严格按标准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管理,其中支气管镜使用后实施预处理,外表面污物和管腔内壁污染物生成附着生物膜后难以清除,需要及时予以冲洗,采用专业消毒剂、清洗液可穿透生物膜形成的灭菌介质;提供专用镜柜进行干燥储存,转运期间采用支气管镜专用密闭箱可减少使用前接触污染风险,维持无菌环境,有效保障清洗消毒质量[14]。此外,研究结果显示,由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化管理可显著改善RLU值、菌落总数,表明集中化管理在消除细菌残留方面效果显著。究其原因,可能为实施集中化管理使支气管镜清洗各项工序更为规范科学,使用专业清洗及消毒工具技术能确保其规范科学消毒灭菌,可有效控制支气管镜院内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由消毒供应中心在全寿命周期模式下开展集中化管理,有效保障在支气管镜清洗、消毒、干燥储存和维护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改善蛋白残留,消毒灭菌效果显著,有效保障医疗安全。

猜你喜欢
集中化管腔支气管镜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商贸流通业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集中化的影响
内蒙古移动故障管理系统运行成效分析
校园网公共教学区域计算机桌面云的应用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