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创设中自然元素的应用

2024-04-22 15:36杨怡宁
家长·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马兰花沙坑创设

杨怡宁

在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中,自然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其为幼儿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每一种自然元素都可让幼儿获得不同的活动体验,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鼓励运动视角下幼儿园怎样应用自然元素创设与幼儿运动特点相符的户外环境呢?本文将探究这一视角下应用自然元素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的策略。

一、利用“沙”元素创设户外环境,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在应用自然元素创设幼儿户外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沙坑可以作为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味乐趣的同时增强运动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长为4米、宽为2米、深为0.4米的室外沙坑,然后填满细沙。游戏活动开始前,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一些游戏工具,如小铁锹、小铲子和小水桶。为确保幼儿安全,还配备了遮阳棚。教师还准备了模具、塑料杯和勺子等,用来在沙坑中摆造型。沙坑游戏活动主要分为如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探索沙坑:第一步,教师引导幼儿对沙坑进行认真观察,包括坑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沙子的质地及颜色等;第二步,教师让幼儿抓起适量沙子,感受沙子是否柔软、细腻;第三步,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小铲子从沙坑中挖一个小洞,看一看沙坑底部有无渗水渗出来。

第二环节为“堆沙堆”:第一步,教师使用铲子把沙坑内的沙子铲起来,堆成一个沙堆,目的是帮助幼儿认识到沙子能够堆积成多种形式;第二步,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小铁锹和铲子等工具将沙子铲起来,形成沙堆。沙堆既可以堆积成楼房的形状,也可以堆积为山丘的形状;第三步,教师将幼儿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都参与到堆沙堆的活动中,然后观察各组堆积的沙堆,从中选出堆积沙堆最好的小组作为获胜组,并授予该小组“活动小天才”的称号,以提高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环节为“沙坑挖宝”:第一步,教师将一些贝壳及小玩具埋放在沙坑内;第二步,引导幼儿使用小勺子及铲子等工具从沙坑中寻宝;第三步,让幼儿把从沙坑中挖出的宝贝与其他幼儿共享,以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第四环节为“沙坑表演”:第一步,教师把沙坑作为小舞台,在遮阳棚下面进行舞台背景设置;第二步,让幼儿自由选择所扮演的角色,有的幼儿选择扮演超级英雄,有的幼儿则选择扮演路人;第三步,教师将幼儿划分为几个小组,并在小组内编排一些简短的表演活动,可将模具和沙子等作为辅助道具;第四步,由各个小组的幼儿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在表演活动中获得自信,增强运动意识。

二、借助“水”元素创设户外环境,培养幼儿的运动意识

在借助自然中的“水”元素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的过程中,第一步是以幼儿为核心,了解他们所喜爱的户外玩水游戏自然环境。幼儿是户外“运水”游戏的直接参与者,在进行户外环境创设时,幼儿园需对幼儿的兴趣进行综合考虑,让幼儿成为户外环境的设计者。基于此,教师需从幼儿中选出代表,让他们参与到户外环境的创设中,并合理选择游戏活动材料。鉴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偏弱,首先,教师可设计主题为“我所喜爱的玩水户外游戏环境”的绘画活动,从他们的绘画作品中了解其想象中的户外游戏环境。其次,教师在对幼儿意见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拍照方式进行。比如,教师优先让幼儿站在自己喜爱的水池旁,并摆出自己喜欢的姿势,然后为幼儿拍照。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从照片中了解到幼儿所喜欢的户外玩水游戏自然环境。

第二步是对户外运水游戏自然环境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幼儿园需将水池建设在靠近水源的地方,目的是能够对水池中的水进行及时更换,保证水池清洁。其次,幼儿园可将游戏水池建设在种植区附近,让游戏水池中的水可为种植区提供充足的水源,实现对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另一个角度看,种植区的动植物还可为幼儿带来无限乐趣。最后,幼儿园还需科学规划水池的外部形状,如把游戏水池的形状设计为阶梯状或坡状,让不同班级的幼儿都能参与到玩水游戏中。同时,幼儿园还需确保水池的深度合理,为幼儿提供安全保障。

第三步开展运水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运动意识。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准备8个白色水箱、4个水杯和呼啦圈。在活动中,教师设计活动主题为“快乐运水”并创设游戏情境:由于幼儿园缺少干净的水源,现在我们需跨越污水区域(由呼啦圈代表)到水池中寻找干净的水源。同时,教师为幼儿准备水箱和水杯,并将幼儿划分为4个小组,让幼儿以小组合作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干净的水。在运水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幼儿都需跨越呼啦圈,用水杯从水池中取干净水,并将这些干净的水倒入水箱。最后,教师观察在相同时间内哪一个小组运的干净水最多。运水最多的小组为获胜组,教师向获胜者颁发“运水小冠军”勋章,作为此次游戏活动的奖励。这种形式的运水游戏能够让幼儿在体会活动乐趣的同时增强运动意识。

三、利用“石”元素创设户外环境,增强幼儿的运动信心

在利用自然中的“石”元素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时,幼儿园可将一些小型的鹅卵石、馒头石等摆放在特定的户外区域,作为“石头游戏自然环境”区域,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源。在这一区域,有的幼儿将石头当作“积木”,对其拼来拼去,根据爱好建设自己的家园;也有的幼儿将石头当作“画布”,在上面画画,进行绘画创作。并且,幼儿较为热爱运动,如跑动和跳跃等,更愿意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中,能够在石头元素的户外环境中锻炼跑动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在圍绕“石头游戏自然环境”开展的游戏活动中,首先,游戏导入环节,教师创设情境:大灰狼让人可怕,要是大家遇到了狼应如何应对呢?幼儿讨论后回答:“赶紧躲起来,让大灰狼找不到。”其次,教师据此设计本次游戏活动的主题——石头人。在进行此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选出两个幼儿扮演大灰狼,其他幼儿则分散站立,与“狼”保持一定的距离。石头也散落在游戏活动区域中。当游戏开始后,幼儿需根据教师的提示四散跑动,躲避大灰狼的攻击,“狼”在幼儿身后追赶。被追赶的幼儿需尽快找到石头,并将石头握在手中,这样幼儿就成了“石头人”,“狼”就无法抓到了。若幼儿被“狼”追赶到,这个幼儿就需扮演大灰狼,“石头人”游戏继续进行。最后,当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将场地中的道具放在合适的位置。在这一游戏活动中,幼儿都能够集中注意力,重视自我保护,善于利用“石头”化解危机。并且,幼儿还可从游戏中感受到“石头”游戏带来的乐趣,增强运动信心。

四、依靠“树”元素创设户外环境,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

鼓勵运动视角下创设户外环境的过程中,自然元素的应用不可或缺。为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从户外游戏中爱上运动,幼儿园可依靠“树”这一自然元素进行户外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可以在室外栽种不同的树木,如石榴树、橘子树和柿子树等,随着四季的变化而生长结果。对于幼儿来讲,采集树叶是一件开心的事,树叶也是自然给幼儿最好的礼物。幼儿通过与户外环境中的树木进行互动,不仅能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还可从中获得一定的收获。

为发挥户外环境的优势,教师组织了主题为“趣味树叶”的户外游戏活动,倡导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做出肢体动作,将树叶飘落的姿势用动作展示出来,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想象树叶飘落的场景,如想象狂风、微风或无风状态下树叶的下落动作,为后续主题游戏“秋风来了”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一步,教师开展主题为“趣味落叶”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首先,教师为每一名幼儿准备一片树叶,然后让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把树叶向空中抛去。这一过程主要是提高幼儿的纵跳能力。其次,教师将幼儿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个人,其中一个幼儿向上抛出树叶,另一个幼儿则负责接树叶。而后,两个幼儿彼此互换角色。在此过程中,哪个小组的幼儿将树叶抛得最高、接得最好则为获胜组,教师对获胜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以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及运动能力。

第二步,教师组织主题为“秋风来了”的户外游戏活动。活动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角色,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幼儿扮演“小树叶”。当角色确定后,教师与幼儿根据不同的风吹树叶的场景进行想象,并选择合适的肢体动作。在活动中,“大树妈妈”喊道“微风来了”,幼儿的动作为缓慢走动;当“大树妈妈”喊道“刮大风了”,这时幼儿的动作为慢跑;当“大树妈妈”喊道“刮狂风了”,此刻幼儿的动作为“转动跑”;待“大树妈妈”喊道“风停了”,此时幼儿的动作为下蹲,表示树叶落地后的不同动作。然后,幼儿与教师互换角色,再度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继续扮演“大树妈妈”,但仅做肢体动作,不对幼儿进行提示,由幼儿做动作,以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灵活性。

第三步,组织“睡着的小树叶”户外游戏活动。教师创设情境:秋风将小树叶吹至小河中,树叶静静地飘在水上,河水给树叶按摩,树叶感到舒服极了。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按摩,捏手臂、脖子、大腿和小腿等部位,达到活动后的放松效果。

五、利用“花”元素创设户外环境,提升幼儿的运动质量

以鼓励运动为视角的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需合理融入自然元素,让幼儿从这些自然元素中正确认识运动的意义。为调动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园里栽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花儿,成为一个美丽的花园。幼儿在花园中进行认真观察,闻闻花的清香,记录花开的美好瞬间。每一次关于“花”的观赏和记录,都能为幼儿带来好的体验。比如,喇叭花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马兰花有香味吗?紫荆花先开花后长出叶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个个的疑问都可作为户外游戏活动的素材,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为了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在“寻找马兰花”主题户外游戏活动中,首先,教师将马兰花的生长环境、特点及习性等介绍给幼儿,让幼儿认真观察马兰花的图片。其次,教师将幼儿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3—4人,由教师带领到户外花园寻找马兰花,在寻找期间要重视对花园中“花”的保护。最后,当马兰花找到之后,幼儿静静地观察花开,了解花瓣的形态、味道及颜色,记录和观察最为仔细、准确的小组为获胜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为了增强幼儿的运动意识,教师组织主题为“种马兰花”的户外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年生植物,如雏菊、草花等,让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其次,教师将幼儿划分小组,各小组进行马兰花种植,包括土壤的准备、马兰花的播种及浇水等,同时对马兰花的种植及生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最终以记录情况最好的小组为获胜组。最后,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到播种及观察中,增强运动意识。

为了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教师组织了“马兰花绕圈”户外游戏。在这一游戏活动开始前,首先,教师让其中一名幼儿扮演“马兰花”,其他幼儿需围绕着“马兰花”游走。在活动即将开始时,教师告诉幼儿哪一个幼儿为“马兰花”。其次,教师发出“起跑”的信号,最终将“马兰花”找出来。期间,教师可暂停游戏,让幼儿轮流扮演“马兰花”这一角色。

本次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主要从“花”这一自然元素的应用入手,为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创造条件,也为幼儿亲近和认识大自然提供了机会。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户外游戏活动中,在增强运动信心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

六、结语

鼓励运动视角下,幼儿园及教师在户外环境创设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综合考虑幼儿的运动特点,不仅创造了与之相符的户外自然环境,还为幼儿设计了相应的游戏活动。为发挥幼儿园户外自然环境的优势,教师及幼儿园做出了积极努力,设计了形式各异的户外游戏活动,逐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培养其运动意识,增强运动信心、激发运动热情,达到提高运动质量的目的。不仅如此,幼儿园将自然元素应用于户外环境的创设中,可让幼儿从户外游戏自然环境中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运动能力,为进一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幼儿园‘鼓励性运动环境创设的质性研究”(课题编号:C-c/2021/02/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马兰花沙坑创设
功能性训练融入果岭边沙坑球技术的实践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蚁狮沙坑
对小学跳远沙坑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其使用策略
马兰花
马兰花 吉祥的哈达
黑皮游戏大迷宫
马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