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4-04-22 20:35廖林春
家长·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

廖林春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莫过于阅读、习作及口语交际。新统编教材打破了单课壁垒,从“高站位”集合各要素,指向整体开发,与传统教法不同。该如何力促大单元阅读教学设计?如何让语文课堂提质增效?身处高考阵地,作为“统帅”,教师要用“大观念”进行内容统摄,聚焦“大情境、大任务”,以素养为纲开启深度研读,稳扎稳打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文解析了大单元概念、应用优势、设计要点,提出了高中语文大单元与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普及,大单元教学形式逐步推广且得到各学科的关注。传统高中语文阅读往往是分篇章、分文体,一课一得,关联度差,教学碎片化。基于此,从全局视角出发,转向课程目标与内容整合,将读、思、写、说贯通,以系统化任务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厘清知识关系,了解个性、把握共性,建构更完整、更清晰的结构脉络,为核心素养发展夯实根基。

一、大单元概念解读

(一)内涵

大单元究竟指什么?顾名思义,根据单元多篇文本共性或单篇文本个性,确定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使其构成一个完整学习模块。换言之,是基于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的授课模式,以单元为根本,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流程。具体分为四小步:设计统整性教学内容、确定集成式学习目标、排布流程化课程任务、落实多元化评价举措。

(二)特征

从学习材料看,大单元将分散的文本看作一个整体,以统整的方法实现多文本的跨越交流、要素集合、内容关联,是深度分析后的“再建构”。从课程知识看,以“大概念”去统摄、凝练、概括,使离散的知识点、技能点组合。从教学方式看,重指导轻灌输,以真实或拟真情境任务为引导,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课程资源看,打破教材和课堂的壁垒,用多样、鲜活的资源辅助学习任务的完成 。

二、传统阅读与大单元阅读对比

传统阅读仅仅局限于单篇课文,空间狭窄,而大单元阅读整合了多篇文本,制定了明确的课程目标及系统的教学任务,旨在扩展学生知识面,让其迁移应用、学会举一反三,一步步强化阅读素质。单篇教学不容易观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效率低下,而大单元阅读依照班级学情二次研读教材、查阅资料,设计大单元计划,以结构化阅读指导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语文课堂提质增效固基。

三、高中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设计要点

大单元是新课标倡导的课程实施方式,追求深度学习,主动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牢牢抓住中心点,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来“处理”本单元的几篇“选文”,让选文为完成“单元学习任务”而服务;按照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有层次、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提升思辨能力;从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领其深度探究。除了“大概念”“大任务”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大评价”这个要点,从文本、目标、语言、活动出发一步步前进,实施自评、互评、师评,发挥评价的引领、指导、监控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和改进方向,不断地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四、高中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设计现况

(一)盲目整合文本

整合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整合思维要求将零散知识点进行统整梳理,使其变为相互关联、连贯有序的有机体,完成教学的自然进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没有真正领悟大单元内涵,甚至只从字面理解,认为单元内容要多、量度要大。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些教师一味追求数量,盲目地组织安排,一下子选择五六篇文本,学习就像赶进度,不给学生探究和反思的时间。最终,造成主次不明,学生很难抓住重点,长此以往,师生都感到身心疲倦。

(二)目标制定混乱

教学目标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依托,决定着整节课教学方向。由于部分教师对大单元认识不够透彻,目标拟定常常出现问题。

第一,没有严格依照学科核心素养标准,目标缺乏针对性。第二,只重目标数量的叠加,堆积超量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突显“大”。第三,固守传统教法,在确立目标时,没有贴合实情,没有将课程知识、学生特点、教学方法三者系统结合起来,缺少整体规划意识,目标多但重点模糊、不突出,以至于学生无法习得关键知识与能力。第四,照搬单元导语。统编版语文教材每单元都会有单元任务、学习提示,出于赶课时或其他因素,部分教师经常依赖于教材导语,没有自主研思与整合,用传统的目标范本开启教学。

(三)过程缺少思维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新概念、新方法,设计实施要有自己的思维和创新,具备流程化、系統性框架。但是,课堂阅读中,“教”与“学”常常分离,甚至出现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情况。另外,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部分教师只会“老一套”,没有将大单元阅读进行延展。

(四)评测形态单一

评价贯穿大单元阅读始终,是整合思维的过程,即将阅读材料内化于心,如果只用分数衡量是不妥当的。不少语文教师以课堂问答、课后习题、语句语段背诵的标准答案为基准做出判断评价,这让阅读成果缺少了科学推测评判,无法指引学生正确学习。整个评价过程由教师主导,学生无法参与进来,鲜有听见学生自己的声音,最终,阅读课堂缺少了一份“热气”、少了一份激情。

五、基于大单元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一)精准选材,灵活组织单元

大单元并非容量越多越好,而在于精炼、连贯,语文阅读教学择取适宜的阅读材料非常重要。一个大单元应包含多个相关联的文本且具有难度、深度,能给予学生阅读挑战,便于学生超越表层信息深入解析文本,找寻共通之处,抓住联系点,灵活组织,做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收录了《窦娥冤(节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