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间叙事构建的文化时空

2024-04-27 06:55孔雨佳
今古文创 2024年16期
关键词:昔阳县文化空间文化内涵

【摘要】文学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由于语言载体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样式。以口头语言为载体的文学,称为民间文学,即“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①基于文化空间理论,运用田野调查法,在地方文化学者杜维科的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民间叙事活动体验,以昔阳县的民间叙事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昔阳县的民间叙事的空间分布,结合民间叙事的具体活动,对昔阳县丰富的民间叙事内容分类、分析。地方叙事文本除了经典的故事类型在当地的传承外,大多是对地方自然时空特质的艺术化阐释。从民间叙事内容和分布的空间关系,看民众怎样借助民间叙事将自然时空转化为文化时空。这种借助想象构建的神圣的文化时空,艺术化地反映了昔阳县民众日常生活,表达了民众共同的理想和愿望,彰显了地域文化特征。

【关键词】昔阳县;民间叙事;文化空间;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6-003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11

相对于以文字为载体的作家文学,即文学的书面传统而言,民间文学是文学的口头传统。在非遗文化的研究中,就有口头传统的术语:口头传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口头传统指口头交流的一切形式,狭义的口头传统指传统社会的沟通模式和口头语言艺术。民间文学属于口头传统,按表现方式的不同,它可以分为散文叙事传统、韵文叙事传统、抒情传统、韵散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论文以地方口头叙事传统为研究对象,在自身文化体验的基础上,调查家乡民间叙事的内容和具体的民间文学活动。在田野调查的活动中,回到民间文学活动的现场,看到民间文学不仅作为文本而存在,而且是在具体表演情境中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发挥着多种文化功能,其更为生动有趣的表现形态和完整的文学价值存在于生活现场。

昔阳县地处太行山区,过去各乡镇因大山阻隔,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传统的社会交往主要靠面对面言语交流,群众性娱乐活动甚少,精神生活同物质需求一样匮乏,饭后在大树下“叨舌瞎话”是乡亲们不可多得的文化盛宴。

文化空间也称文化场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提出的一个专业术语,主要用来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文化空间的形成以文化传统为基础,在时间演进中形塑而成,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核心的文化表现形式存在于历史与现实交叠的空间维度。它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昔阳县民间叙事体现出自然时空向文化时空的转变,地方民众借助民间叙事,在自然时空下构建出一个地方神圣的文化时空。

一、昔阳县口头叙事传统的普遍性和原生态

地方口头叙事由当地民众口头创作、口耳相传,是长在耆老胡子里、活在翁媪口舌中的语言艺术。昔阳县民间叙事作为该地区本源性的文化,广泛分布于昔阳县的十二个乡镇中,每个村庄都有会讲“歇话”的老人和说书艺人。有的村庄口才好、会讲故事的民众组成民间表演队,在农闲或举行庙会时,在本村或去周边村庄巡回讲演故事,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口头叙事活动是村庄与村庄之间文化互访、交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是得到普通民众认可、官方重视的民间文学活动。通过这些日常、半官方组织的口头叙事活动,昔阳县民间叙事传统经久不衰。

昔阳县的口头叙事传统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是原生态的。民众的创作在这里呼应生活,从未停步。调查中发现,民众会以昔阳县各乡镇发生过的事件为依据,经过想象和虚构,运用艺术手法将其变成脍炙人口的民间叙事,然后讲述给这片土地的人民。人们进行二次传播的时候,也不会随意改动民间叙事的叙事结构或主要人物等,争取保留其原汁原味。古老故事的传承,仍以口头形式活跃在民众的口耳间。昔阳县著名的历史人物传说:“孔子晒书台”“赵匡胤鸿门寺学艺”“乔尚书金簪贯日”等,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口传者也从未对故事进行过增删改编,保留了故事的原貌。笔者从小听长辈們讲“歇话”,饭后,一群人坐在大槐树下,听老人讲述神话、民间传说、哲理故事等,从故事中体会昔阳县的风土人情和千百年来形成的道德准则。老一辈人的出生,成长,生活,死亡都在大山里,经历风雨,不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创造属于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祖辈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用书面语言记录下这些民间叙事,就用最传统的口头叙事将其传承。从口头叙事活动中,昔阳县人民形成了初步的价值观和家庭伦理观。

二、昔阳县民间叙事对自然时空的神圣化

大山里的人,通过故事描述山民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记忆,表达他们的理想愿望。借助一篇篇故事讲述山水名称的来历,将这自然的山岭沟壑,一步步转换为人神共居,地灵人杰的神圣的文化时空。

(一)自然时空

昔阳县,古名乐平,晋中市辖县。昔阳地处太行山系,境内平均海拔约为1100米。境内东部沟谷幽深,山石林立;中部山势较为缓和,黄土覆盖,是本县主要的产粮区;西部位于沁水凹陷带,丘多坡缓,植被覆盖率高,是本县重要林区。昔阳县属于海河、汾河和南运河水系,主要河流有三条,松溪河和发源于太行山的清漳河属于海河流域,松溪河总流域面积最大;潇河属于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沾岭、浮山支脉、蔡岭及县东南的黄沙岭为境内的主要山系,县里有名字的山峰有奇峰山、白羊山、蒙山、莲花山、凤凰山、牛头山等34个山脉。大多数的乡镇村庄就建在崇山峻岭间相对平坦的山前冲积扇或河谷地带,或直接建在半山腰上。昔阳县属于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少雨多风,是山西省水资源贫乏县之一,水资源稀缺,雨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风大雪少,可能发生干旱、洪涝、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境内山岭重叠,动物繁衍生息,植被覆盖率较高,有药草、牧草,山坡适合放养牛羊,农业人口多,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昔阳县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全县含煤层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7%左右,是全国产煤大县。昔阳县主要农作物是谷、玉米、薯类等,饮食以面食为主。

昔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夏朝属河西;商朝属微;周建立肥子国;春秋属晋;战国三家分晋归赵;秦朝属上党郡;西汉时设立沾县;东汉建安末年属乐平郡;隋朝大业初年更名为乐平县。几经演变,于1912年定名为乐平县,1914年改为昔阳县。

(二)民间叙事分布

昔阳县民间叙事在皋落镇、大寨镇、界都乡、乐平镇、赵壁乡、孔氏乡、李家庄乡等12个乡镇中都广泛存在昔阳县境内,随着地区环境的不同,民间叙事也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生活在河流旁的村落会主要讲关于河流池塘的民间故事,如西寨乡有清漳河,就有“漳瀛河不刮偃地”的故事。大寨镇洪水村中有洪水河,古时候有温泉,孕育出了“洪水温塘”等民间传说。生活在大山周边的群众更愿意讲述与山川庙宇有关的传说或故事,如大寨乡松溪河由南向北流经东部,西立园林寺,东盘十四道岩,产生了“古寺园林四十里不下霜”“松峰积雪美如画”的民间传说。生活在米粮川的人们更喜爱讲述有关生产生活经验的民间故事。皋落镇和赵壁乡是昔阳县的米粮川。正是此环境,孕育出 “万粮山赐米”“谷王”等民间故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讲述一方故事。

(三)借助民间叙事自然时空向文化时空的转换

昔阳县各乡镇的民间叙事就像展开的一幅昔阳县民间文化地图,与昔阳县的自然地理地图互相对应。在自然空间的基础上,借助民间叙事逐步细致地勾勒出地域的文化时空。

昔阳县山脉纵横起伏,平地少,产生了众多的山川名胜传说,如蒙山烟雨现庙堂、松岭积雪、沾岭拖兰、皋落奇峰攒万粮、石马含云木楂坊等。大山里有许多生灵,昔阳县流传着“解释动植物的名称、习性、或特征的由来的动植物传说” ②。如枣树神、寒火虫、蜘蛛、王刚雀儿吃的是自来食等传说故事。人们通过王刚雀儿的故事警醒世人为人继母需心地善良,要一碗水端平。根据王刚雀儿吃的是自来食这一习性,昔阳人民又借这个故事讽刺那些好逸恶劳的懒汉。民间传说載述着传统美德,昔阳人民相信心地善良就会遇到贵人,要多做好事积德行善。人只要肯劳作就不会受贫困。这些传说揭示人生哲理,教育子孙后代,使自然风光具有了人文情怀。

在各个历史时期,昔阳县都产生和流传着一些本土神话、人物传说和史事传说。产生于远古时期的神话,如二郎担山撵太阳、人祖庙洪水再生神话、三吃饭一打扮、人吃的是狗遗饭等;春秋战国时期,肥子国演义、孔子晒书台的故事;秦王朝有洪水镇四秦宫的故事;西汉,因韩信东下井陉,攻打赵国,在昔阳县境内作战,人民群众创作出了韩信井、韩信铲断卧龙山等传说;东汉,昔阳县流传着刘秀逃难的一系列传说故事;三国时期,冬至时,曹操的军队被困在太行山上,粮草短缺,他自制了羊杂割,自此昔阳县流传下冬至杀散养的习俗和美食杂割的传说故事;隋朝,隋炀帝女儿三皇姑逃难苍岩山,路过乐平,产生了三皇姑过前庄和前庄小米的故事;唐朝,昔阳县主要流传着一些名人的故事,如尉迟恭把守白皮关、罗成命丧大寒口、崔珏审虎、丰都判官等;金朝,主要流传的是昔阳本土状元杨云翼的传说;宋朝,昔阳人民主要是讲述赵匡胤的传说故;明代,昔阳县有两个尚书,他们出身不凡,产生了许多民间故事;清朝,民间讲述俭吏李用清的故事。清末,宋福元武功高强,县里讲述着他大战八里桥的故事。民间叙事通过讲述名人在自然时空经历的事件,构建出历史时空,让民众既可了解昔阳县历史变迁,又可获取大量文化信息,如风俗习惯、饮食文化、人生仪礼、农业、工业民俗等等。

大山里的农民,尤以昔阳县中部地区为代表,认为狐狸、蛇、黄鼠狼通灵性,会幻化,不能杀生否则会遭到反噬,村民就捐钱盖庙让这些成仙的动物神灵们居住,定期供奉。“民间信仰,又称民俗信仰,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产生和传承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③从狐老汉、狐家村、西南沟龟蛇斗法等传说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昔阳县有哪些动植物以及从中体现的民众独特的信仰观念。

民众通过想象、联想、虚构出民间故事,借助这些民间叙事构建出了地域性极强的文化时空,寄托着自己在特定自然时空的愿望、理想和智慧,从超自然力量中获得心灵慰藉,积蓄生产生存的力量,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

三、地方民间叙事构建的多元文化时空

“文化空间最突出的特征是核心的文化表现形式存在于历史与现实交叠的空间维度。”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空间,人们在历史过程中,依托客观实在物,借助民间叙事赋予它特定的文化内涵,构建出特定的、多元的文化时空。

(一)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文化时空以物质形式的存在为基础。民间叙事是脱胎于民众的物质生产生活中。地方民间叙事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空间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地域审美文化的艺术性。

昔阳县民间叙事体现出几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风貌,在昔阳人民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人与山水相依。人们可以从自然、食物、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愉悦。在口头叙事中,这山山水水是风水宝地,得神灵庇佑,是人间仙境,人神共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昔阳县的历史、祖辈的生产生活经验、做人的准则、乡约乡规、甚至包括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发生的小事等等都写入了民间叙事中,让民众的历史记忆永久地保存了下来。

(二)地域文化的彰显

昔阳县民间叙事产生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不论是远古神话、地方风物传说,还是生活故事,歌谣,都是千百年来昔阳人民在特定时空下的情思、理想愿望和智慧结晶,承载着昔阳人民的苦乐生活和善恶认知,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历史情趣,地域性极强。如山地文化内涵,民间叙事中既讲述地域独特的山地地貌,又讲述民众在大山里的生产生活,表现出昔阳人民对大山的特殊感情;江河文化内涵,讲述江河是人民群众的守护者、生命的起源、文化的来源;物产文化内涵表现出昔阳人的衣食住行和风土人情。昔阳县民间叙事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历史记忆,具有独特且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历史背景的世俗化表达,历史事件的传奇性表述。昔阳县民间叙事还体现了地域的岁时节日文化,人生仪礼文化,多神信仰的民间信仰文化,血浓于水、家和万事兴的家族观念等等。昔阳县民间叙事内涵丰富广阔,是昔阳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

(三)人杰地灵的映现

昔阳县山脉高耸林立,民间叙事中这里的山不是普通的山,这里的河不是普通的河,是灵山圣水。每座山都有神灵居住,里面的动植物都有超能力,保佑着农民五谷丰登,无灾无难。每条河里都有龙或河神,庇护乡民,保障农产。传说中丰富的物产和矿产、土地资源不是大自然历时演变而来的,是神灵赐予昔阳县人民的。昔阳县煤炭资源丰富,县内一直流传着太上老君种煤的故事。远古时代,太上老君奉玉皇大帝旨意,点铁、种煤,老君赶着神牛,扶着犁,从东种到西,从北种到南,昔阳县凡是在十字的地方都有煤,种的深的地方是炭,种的浅的地方是煤。昔阳县历史沿革久远,人才济济,历来就是民风淳朴、文化鼎盛之地,有许多逸闻和历史古迹。昔阳人民自古以来讲勤奋,爱劳动,诚信善良,宗族家庭观念较重,流传的各类民间故事中心思想大多是歌颂勤劳致富,批判好吃懒做,规劝人民向善。人们在传统、深厚、原生态的口头叙事传统中,认识到昔阳县是个神圣的地方。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宛如世外桃源,人杰地灵,好山好水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不断增强了民众的归属感、凝聚力和自豪感。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滋养着昔阳县,使其不断向前发展。

注释:

①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②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7页。

③钟敬文:《民俗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④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26页。

参考文献:

[1]杜维科.昔阳民间故事[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昔阳县志编纂委员会.昔阳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刘守华.民间叙事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林翠云.巴东民间叙事文学的文化内涵研究[D].湖北民族大学,2019.

[8]梁家胜,王佳.民间叙事与民众文化心理建构[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2):43-46.

[9]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24-29.

[10]唐元.论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的文化空间建构[J].江淮论坛,2019,(02):97-101.

作者简介:

孔雨佳,天水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昔阳县文化空间文化内涵
昔阳县赵壁乡东平原村抓实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昔阳县:公车带“身份证”上路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传统古文化都城中旅游遗产以及文化空间问题分析